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5页
第2页 / 共35页
第3页 / 共35页
第4页 / 共35页
第5页 / 共35页
第6页 / 共35页
第7页 / 共35页
第8页 / 共35页
第9页 / 共35页
第1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世说新语方正篇,课前导入,我国古代流传下来许多关于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的故事,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作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让梨的孔融、砸缸的司马光等。今天再向大家介绍一位这样的儿童,他就是陈太丘之子,陈元方,。,课前导入,1.,了解,“敬辞”“谦辞”,的概念,并积累相关词汇。,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运用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3,了解古代聪颖、机智、方正的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诚实守信的,美德,。,学习目标,太丘:,县名,。,陈太丘:,陈寔,(sh),,曾任太丘县令。,期:,约定。,太丘不是人名,而是地名,古人习惯用姓氏加上官名或地名来称呼别人。期是约定的意思,所以,题目的意思是,陈太丘和朋友约定出行。,解,题,刘义庆,,南朝宋,文学家,,字,季伯,,雅好文学,招纳贤士,并组织文人编著我国古代的,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也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体小说代,表作,。,“志人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指魏晋六朝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记载历史人物的传闻逸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说、逸事小说。,作者简介,京尹时期,出生世家,荆州时期,安定平和,江南时期,世说达成,作者简介,世说新语,是我国最早的文言志人小说集,。南朝宋刘义庆,(,南朝宋文学。刘宋宗室,袭封临川王,),组织文人编写,,全书原,8,卷,今传本,3,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主要记述了自汉末到东晋时期士大夫的言谈、逸事。,世,说,新,语,作品介绍,东汉未年,士人即注重,乡党品题,,往往寓褒贬于片言之中,进而影响到个人的社会地位。魏晋之后伴随着,门阀制度,的兴起,个人的品性德行显得尤为重要,于是名人言行的一鳞一爪,常常被传为口实,;,再加上当时,玄谈之风,大行其道,尤重,语言的精妙,,于是,世说新语,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背景链接,(1)陈太丘与友期行选自,_,,编者是,_,朝代,_,。,(2)世说新语是,_,编写的一部,_,,主要记载,_,到,_,。,世说新语,刘义庆,南朝宋,刘义庆,笔记小说,汉末三国,两晋时期,知识检测,陈太丘,/,与友,/,期(,q,)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sh,)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fu,)?”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cn,),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陈太丘与友期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初步感知,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即陈寔(,sh,)(,104186,或,187,),字仲弓,东汉颍川许(现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太丘,县名;长,长官。古代常以地名称其官长。,约定,相约同行,正午时分,才,离开。丢下(他)而离开,即陈纪(129,199),字元方,陈蹇(sh,)的长子,陈太丘和友人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时分。过了正午(友人)没有到,陈太丘丢下(他)而离开,离开以后(友人)才到。陈元方当时七岁,在家门外玩耍。,译,文,疏通文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同“否”,不是人啊!哉,语气助词,表示感叹,相当于“啊”,丢下我走了。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客人问元方:“令尊在不在?”(元方)回答说:“(我父亲)等了您很长时间(而您)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不是人啊!和我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译,文,疏通文意,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信用,拉,牵拉,回头看,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时分。到了正午(还)不到,就是没有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来拉元方。元方走入家门,(根本)不回头看。,译,文,疏通文意,通假字,:,尊君在,不,古今异义,:,1.,太丘舍,去,古,:,今,:,2.,下车,引,之,古,:,今,:,3.,元方入门不,顾,古,:,今,:,离开,跟,“,来,”,相对,拉,牵拉,引导,回头看,注意、照管,“不”同“否”,文言知识,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友,友,于,元方,家君,君,家君,君,君,根据文意,补充括号内容,文言知识,省略句,课文中“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尊君在不,君与家君,令尊(对别人父亲的尊称),您(有礼貌地称呼对方),我的父亲(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谦辞与敬辞,知识链接,令,令尊、令堂、令郎、令爱,惠,惠顾、惠存、惠赠,垂,垂问、垂询、垂念、垂爱,赐,赐教、赐复,高,高见、高论、高寿、高龄、高就、高朋、高邻,贤,贤弟、贤侄,奉,奉送、奉还、奉劝、奉陪,其他,久仰、劳驾、赏光、赏脸、贵姓、贵庚、大作、大驾,敬辞类,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知识链接,家,家父、家严、家君、家母、家慈,舍,舍弟、舍妹,小,小弟、小儿、小女、小店,愚,愚兄、愚见,拙,拙作、拙著、拙见,敝,敝人、敝姓、敝校,鄙,鄙人、鄙见,其他,寒舍、见教、见谅,谦辞类,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知识链接,1.,称对方的父亲说:,“,”,2.,请别人到家里做客,:,“,欢迎光临,。,”,3.,询问长辈年龄说,:,“,。,”,4.,请教他人意见,可以说,:,“,这是我的,,还请指正。,”,令尊,寒舍,贵庚,愚见,知识链接,提示:,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正午过后,家门口,陈元方、客人,客人失约反而责骂陈太丘,被其子陈元方言辞批驳。,整体感知,结局,开端,发展,高潮,期行不至,太丘舍去,客问元方怒骂太丘,元方驳客无信无礼,客惭下车,元方不顾,按照,“,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用四字短语,概括故事情节,。,整体感知,陈太丘的朋友是一个怎样的人?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无信,暴躁易怒,粗鲁,无礼,知错能改,“期日中,过中不至。”“友人便怒。”“非人哉!”“对子骂父。”“友人惭,下车引之。”,深入探究,“友人惭,下车引之”说明了什么?,由“怒”转“惭”,说明友人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对自己的言行感到后悔。“下车引之”说明友人想对元方表示友好,以示悔意。,深入探究,元方的性格特点如何?他是从哪些方面反驳父亲友人的?,无信,:,“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无礼,:,“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元方:,聪敏、机智、善辩,明白事理,懂得维护,家人的尊严。,深入探究,本文出自方正篇。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文中哪些地方能够体现出陈元方的“方正”?,陈元方,据理抗辩,,小小年纪就表现出,“方正”之气,:,第一,他懂得,“信”,的重要;,第二,,他懂得,“礼”,的重要;,第三,他的,辩驳有理有据,落落大方,;,第四,他,以“入门不顾”的行为,,,维护了父亲,和自己的尊严,。,深入探究,观点一:,不失礼,理由如下:,元方对粗俗的友人“入门不顾”流露了儿童,性格直率,,好恶情感易外露的特点。,元方以,“,入门不顾,”维护父亲和自己的尊严,,体现了他的,聪敏、勇敢、明理,。,结合全文,元方,“,入门不顾,”,的行为是否失礼?并说明理由。,深入探究,观点二:,失礼,理由如下:,友人前面很无礼,但很快知错就改,应给予相应的,尊重和包容,。,元方批评友人无信无礼,自己更应做到有礼,友人已认错,又是长辈,应,以礼待人,。,结合全文,元方,“,入门不顾,”,的行为是否失礼?并说明理由。,深入探究,借元方责客之语,,赞扬元方,的聪敏,懂礼识仪。,说明“信”和,“,礼”的重要性,,做人应当诚信、有礼。,作者写此文,意图是什么(主旨)?,深入探究,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哪些启发?,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诚实守信,做言而有信的人。,我们要懂礼仪,语言文明,学会尊重他人。,要知错能改,善于反思自己的缺点错误。,我们要学会宽容,得饶人处且饶人。,为人要方正,办事光明磊落,敢于坚持原则。,深入探究,陈太丘与友期行讲述了七岁儿童陈元方的故事,表现出陈元方年纪虽小但聪慧善辩、正直明理、落落大方,同时告诫人们做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主旨归纳,主旨探究,对话背景:,陈太丘与友期行,聪慧善辩,据理驳斥,正直明理,对话内容,对话结果:,友人无礼 对子骂父,元方责友 无信无礼,友人无信 太丘舍去,友人惭,元方入门不顾,板书设计,1.,课后读一读,世说新语,,谈谈阅读体会。,2.,完成补充习题课内外阅读。,课后作业,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