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1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5页 / 共21页
第6页 / 共21页
第7页 / 共21页
第8页 / 共21页
第9页 / 共21页
第1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分层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在中西哲学史上,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没有被不少哲人搞清楚,主张认识是人头脑里固有的观点。比如,孔子把人分为“生而知之者”与“学而知之者”,他认为有一类人天生就知道很多,但他自己却很谦虚,认为“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从来的哲学家只是各式各样地说明世界,但是重要的乃在于改造世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创立,科学地解决了认识论的根本问题。“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陶行知也形象地说:“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获得并保持正确思想观念的方法途径就是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指导下,多调查研究,多总结经验,这样便可以少犯错误。1965年7月,毛泽东在中南海接见李宗仁时曾如实说:“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1下列各项中,和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A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B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C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D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2下列各项中的引号与文中“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股市有它的行话,如股票价格上涨,叫“牛市”,反之,叫“熊市”。B外国的地摊书到了国内就变成了“传世经典”,这种崇洋媚外的现象值得深思。C消息传开,聂将军收到了大批来自日本各地的电报和书信,日本人民称他为“活菩萨”。D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必备,充满生机”。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答案】1A 2D 3在中西哲学史上,不少哲人没有搞清楚认识与实践的关系,主张认识是人头脑里固有的。【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行动是老子”使用比喻,把“行动”比作“老子”。A.使用比喻,把“白发”比作“秋霜”。B.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远看”对“近听”,“山有色”对“水无声”。C.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用“摘星辰”这一不可能出现的现象突出楼之高。D.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用“知”来形容“雨”,赋予“雨”以人的特点。故选A。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文中引号表直接引用。A.标示特定称谓;B.标示讽刺和否定;C.标示特殊含义;D.与题干中句子的引号作用相同,都是标示直接引用的内容。故选D。3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横线句存在两处语病:一是结构混乱,“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没有被不少哲人搞清楚”被动句使用错误,从后文来看,是从“人”的角度来谈的,所以可以改为主动句,即“不少哲人没有搞清楚认识与实践的关”;二是句式杂糅,可改为“主张认识是人头脑里固有的”或“持有认识是人头脑里固有的的观点”。(23-24高二上湖南永州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第一种:主观主义的态度。在这种态度下,就是对周围环境不作系统的周密的研究,单凭主观热情去工作,对于中国今天的面目若明若暗。在这种态度下,就是割断历史,只懂得希腊,不懂得中国,对于中国昨天和前天的面目漆黑一团。在这种态度下,就是抽象地无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不是为了要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策略问题而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那里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而是为了单纯地学理论而去学理论。不是有的放矢,而是无的放矢。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教导我们说:应当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事物出发,从其中引出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为此目的,就要像马克思所说的详细地占有材料,加以科学的分析和综合的研究。我们的许多人却是相反,不去这样做。其中许多人是做研究工作的,但是他们对于研究今天的中国和昨天的中国一概无兴趣,只把兴趣放在脱离实际的空洞的“理论”研究上。许多人是做实际工作的,他们也不注意客观情况的研究,往往单凭热情,把感想当政策。这两种人都凭主观,忽视客观实际事物的存在。或作讲演,则甲乙丙丁、一二三四的一大串;或作文章,则夸夸其谈的一大篇。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满天飞。这就是我们队伍中若干同志的作风。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总之,这种反科学的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主观主义的方法,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工人阶级的大敌,是人民的大敌,是民族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大敌当前,我们有打倒它的必要。只有打倒了主观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才会抬头,党性才会巩固,革命才会胜利。我们应当说,没有科学的态度,即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统一的态度,就叫做没有党性,或叫做党性不完全。有一副对子,是替这种人画像的。那对子说: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对于没有科学态度的人,对于只知背诵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中的若干词句的人,对于徒有虚名并无实学的人,你们看,像不像?如果有人真正想诊治自己的毛病的话,我劝他把这副对子记下来;或者再勇敢一点,把它贴在自己房子里的墙壁上。马克思列宁主义是科学,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任何一点调皮都是不行的。我们还是老实一点吧!第二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在这种态度下,就是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对周围环境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和研究。不是单凭热情去工作,而是如同斯大林所说的那样:把革命气概和实际精神结合起来。在这种态度下,就是不要割断历史。不单是懂得希腊就行了,还要懂得中国;不但要懂得外国革命史,还要懂得中国革命史;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在这种态度下,就是要有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是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这种态度,就是有的放矢的态度。“的”就是中国革命,“矢”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所以要找这根“矢”,就是为了要射中国革命和东方革命这个“的”的。这种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而要这样做,就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这种结论,不是甲乙丙丁的现象罗列,也不是夸夸其谈的滥调文章,而是科学的结论。这种态度,有实事求是之意,无哗众取宠之心。这种态度,就是党性的表现,就是理论和实际统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作风。这是一个共产党员起码应该具备的态度。如果有了这种态度,那就既不是“头重脚轻根底浅”,也不是“嘴尖皮厚腹中空”了。(选自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材料二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从事各项斗争,有了丰富的经验,有成功的,有失败的。无数客观外界的现象通过人的眼、耳、鼻、舌、身这五个官能反映到自己的头脑中来,开始是感性认识。这种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变成了理性认识,这就是思想。这是一个认识过程。这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即由客观物质到主观精神的阶段,由存在到思想的阶段。这时候的精神、思想(包括理论、政策、计划、办法)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外界的规律,还是没有证明的,还不能确定是否正确,然后又有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即由精神到物质的阶段,由思想到存在的阶段,这就是把第一个阶段得到的认识放到社会实践中去,看这些理论、政策、计划、办法等等是否能得到预期的成功。一般的说来,成功了的就是正确的,失败了的就是错误的,特别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斗争是如此。在社会斗争中,代表先进阶级的势力,有时候有些失败,并不是因为思想不正确,而是因为在斗争力量的对比上,先进势力这一方,暂时还不如反动势力那一方,所以暂时失败了,但是以后总有一天会要成功的。人们的认识经过实践的考验,又会产生一个飞跃。这次飞跃,比起前一次飞跃来,意义更加伟大。因为只有这一次飞跃,才能证明认识的第一次飞跃,即从客观外界的反映过程中得到的思想、理论、政策、计划、办法等等,究竟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此外再无别的检验真理的办法。而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只是为了改造世界,此外再无别的目的。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选自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从哪里来)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主观主义者不愿立足中国实际,不愿深入研究中国历史,只凭主观热情完成工作。B“科学的理论”指立足事实,占有材料,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得出的正确结论。C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必须包括“由存在到思想”“由思想到存在”这样两个阶段。D人类对自然界的斗争和社会斗争经验表明:实践的成败与思想正确与否是一致的。5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毛泽东认为“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他从横向上指出,只有了解过去才能发展未来。B材料一明确论述了主观主义与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学风、方法、思想路线上截然不同的态度。C群众掌握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就可以取得为改造社会、改造世界而进行的社会斗争的胜利。D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是基本目的,改造世界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6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人的认识的两次飞跃”观点的一项是()A思考和知识应该经常同步而行,不然,知识就是个死物。B自古圣贤之言学也,咸以躬行实践为先,识见言论次之。C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D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7请分析材料二的行文思路。8改造我们的学习人的正确思想从哪里来都是系统论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文献,它对于今天我们年轻一代有哪些重要启示?【答案】4D 5B 6D 7结构上采用总分总的形式:从“人们的社会存在“到“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总论物质与精神的辩证关系。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从事各项斗争”到“此外再无别的目的”,分别论证认识过程的两个飞跃阶段。第一个飞跃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第二个飞跃是从理性到实践的飞跃。从“一个正确的认识“到“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总结并深化上文,阐述正确认识的形成,需要一个反复实践的过程。 8要实事求是地调查研究现状。要认真全面地学习研究历史。要有的放矢地去学习运用理论。【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实践的成败与思想正确与否是一致的”错误。以偏概全。原文“一般的说来,成功了的就是正确的,失败了的就是错误的,特别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斗争是如此。在社会斗争中,代表先进阶级的势力,有时候有些失败”表述为“一般的说来”“特别是”,不是“一致”。故选D。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横向上指出”错误。“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是时间上的“纵向”发展,不是“横向”:C.“就可以取得的胜利”过于绝对。原文“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表明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会变成物质力量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