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5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期末复习知识点考点提纲第一章 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一节人口分布一.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均衡 世界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的沿海低地平原地区。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一)自然地理条件1.气候:人口主要分布在温带和亚热带的湿润、半湿润地区。2.地形:人口主要分布在平原和丘陵地区,山区人口较为稀少。3.水资源: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很大。一般来说,沿河、沿湖地区人口稠密,干旱地区的绿洲人口集中,农牧业发达。4.土壤:更多的是通过农业发展间接地起作用。5.矿产资源:开发吸引人口聚集。6.人类可以通过适度改变生活习性,如缝衣销鞋、建造房屋等方式,来提高对自然地理环境的适应性,改善和扩大自身的生存空间。(二)社会经济因素1.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社会治安好、物质生活环境舒适的地方,往往会吸引更多人居住。经济因素对人口分布具有决定性影响。2.历史因素:历史较悠久的地区人口较稠密,如东亚、南亚的人口稠密区。3.其他因素:人口分布还受文化传统、宗教、民族和政治等因素影响。三. 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原因第二节 人口迁移一.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1.概念: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区别于人口流动,注意其时间、空间属性)2.影响因素:(推拉理论)自然因素包括气候、水文、土壤、资源和自然灾害,人文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文化教育、家庭、婚姻、政策、战争、宗教等。 (现代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3. 分类:国际人口迁移与国内人口迁移目前国际人口迁移主要是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从贫穷地区向富裕的石油产国。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人口流向主要是从农村到城市,从中西部到东部,从内陆向沿海,从经济欠发达地区到发达地区。4.人口迁移的影响(从经济、社会、环境角度思考)人口迁出地人口迁入地有利加强与外界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环境)缓解了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加速城市化进程(社会)不利影响迁出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导致当地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空巢老人、留守儿童问题增多(社会)住房、交通、卫生、教育、城市环境等方面产生巨大压力。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一.人口增长1.总趋势:世界人口不断增长2.历史阶段:工业革命之前:增长比较缓慢;工业革命之后:迅速增长。目前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3.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自然资源、环境条件、社会经济、科技进步、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政治制度等。归根结底:生产力发展水平(注意:生产力高不一定人口增长快)4.人口增长(1)人口机械增长:人口机械增长率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通常为1年),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又称人口净迁移率。 (净迁入人口/总人口%)人口机械增长率=净迁入率-净迁出率(2)人口自然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是由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共同决定的二.资源环境限制性1.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2.自然资源终究是有限的。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需要建立良性循环关系,以实现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和人类的持续发展。3.自然资源:是人类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得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包括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等。三.人口合理容量1.人口容量:是指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容纳的人口数量。人口容量分为人口合理容量、人口最高容量等。人口容量是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共同作用的产物,是衡量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2.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资源、环境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 人口最高容量资源承载力: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矿产资源承载力等。环境承载力:指自然生态环境环境承载力,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和土壤环境承载力等。3.人口合理容量: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即能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人口规模。4. 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资源的丰富程度(最主要因素)正相关科技发展水平 正相关经济发达程度正相关对外开放程度 正相关人均资源消费水平 负相关 第二章 城镇和乡村第一节城乡空间结构城镇:主要从事非农产业;乡村:主要从事农业一、城乡土地利用1 我国土地利用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2. 在土地利用方式上,城镇与乡村明显以建设用地为主,反映的是城镇布局形态和空间功能差异:乡村以农用地为主,反映农业生产布局、农村居民点、以及相关设施的分布状况二、城乡空间结构1. 在城市土地开发利用过程中,人口和产业在空间上集聚,形成不同性质的功能区。这些功能区的布局和组合,就形成了城市的空间结构。 (同心圆状、扇状、多核心状等)2. 城市三大功能区功能区形态特征位置住宅区/居住区集聚成团状,占地面积大建筑质量上,中高级与低级住宅区分化;位置上,中高级与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中高级住宅区城市外缘,环境优美,与风景区、文化区联系低级住宅区内城、工业区附近商业区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分布商业区活动繁忙,中心商务区昼夜人口数量变化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工业区集聚成片向外缘移动,并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3. 影响城市功能区布局的因素:(1)主要因素:经济因素(交通通达度、距市中心远近)取决于各功能分区付租能力,地租水平(直接因素) 使得市中心一般形成商业区,市区外围工业区,住宅区居中。地租水平线付租能力功能区区位选择原因字母名称字母名称a商业直线商业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率最大,(看斜率)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商业区的影响最大A商业区(地租最高)靠近市中心,可以接近最大的消费人群,商业付租能力最高b住宅直线住宅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率较小,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住宅区的影响较小B住宅区(地租中等)靠近市中心,既利于居民上下班,又方便购物c工业直线工业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率最小,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工业区的影响最小C 工业区(地租最低)工业生产占地面积较大,地租成本比较高,远离市中心可降低成本,保护环境(2) 其他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历史因素(如北京,市中心没有像上海、深圳等地有那么多高楼大厦)行政因素(政府通过制定政策和城市规划,合理引导或明确划定不同职能区)社会因素(包括社会地位、生产方式、宗教信仰等)4.功能区合理布局应注意:(1)要有便利的交通;(2)合理安排工业用地的位置(环境角度); P10(3)在工业区和生活区之间设置防护带。5. 城乡一体化的意义(1)能够集约节约用地,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2)节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费用,提高这些设施的运行效率。(3)促进城镇与周边地区和谐发展,减少城镇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4)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三、城乡区位分析1. 区位既指某一事物的地理位置,又指该地理事物与其他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2城镇区位因素(1)自然地理因素:地形、气候、河流等。(2)社会经济因素:资源、交通、政治、军事、宗教等。3.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城镇区位的主要因素也不断变化。军事、宗教等对现代城镇区位的影响已经很弱,而自然资源、交通等因素一直对城镇区位产生巨大影响。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一、地域文化和城乡景观的内涵1.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一定区域内自然、人文综合作用的结果。2.地域文化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建筑、服饰、艺术作品、生活习惯、风俗民俗、价值观、制度等。3.地域文化的主要特点:区域性;多样性;独特性;相对稳定性。4.城乡景观是人们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结果,其外部形态和组合类型与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不同地域的文化内涵、价值观、审美观。如:云南红河哈尼梯田。二、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1在民居特色上的体现:(关注课本P40.41.42例子)(1)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不同特色。(光照强烈的地方需要遮阳,气候寒冷的地方需要保暖,湿润多雨的地方注重排水和通风)(2)建筑材料的选用也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因地制宜、就地取材)2在城市格局上的体现:(了解即可)城市布局特点地域文化特点 我国古代都城以宫殿为中心并确定中轴线,构建城市的基本骨架体现了皇权至上的思想,在功能分区上反映出严格的等级制度欧洲多围绕教堂、市政厅、城市广场布局,中心与四周的建筑物高度差别小,高层建筑一般在城市外围体现了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融合美国中心多围绕摩天大楼布局,外围建筑高度逐渐下降,并逐渐形成连绵的城市带发展历史短,缺少体现悠久历史的传统建筑3.在建筑风格上的体现:(1)我国:砖墙木梁架结构广泛流行,斗拱飞檐和雕梁画栋是我国特有的建筑风格。(2)西方:柱廊、尖塔、喷泉、雕塑等特点明显。4.地域文化的保护途径:以严格的法律或法规条例作为保护的依据,新旧城协调发展;分类、分区保护;合理利用历史建筑物,协调配置新老建筑;注意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传统的、民族的文化特征融入现代建筑之中,协调好老城区与新城区的发展关系,促成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和谐。第三节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一、城镇化1含义:又叫城市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2标志: (1)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最主要标志)(2)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逐渐转移;(3)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大;(4)乡村景观逐渐转化为城市景观;(5)城市数目增多。3动力: (1)经济发展是城镇化的主要动力。(经济考虑由三大产业所创造)(2)城镇发展与工业化进程的关系尤为密切。(工业化与城镇化相互促进、相互影响)(3)城镇的兴起与第三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二、世界城镇化进程的差异(1)时间差异(2)空间差异发达国家城镇化起步早,目前速度慢,城镇化水平高,大多在75%以上。有些大城市由于过度扩张,出现郊区化和逆城市化现象;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起步晚,目前速度快,城镇化水平低且发展不平衡,有“虚假城镇化”或“滞后城镇化”等问题。三、我国的城镇化状况:改革开放以来,城镇人口快速增长,城镇数量不断增加,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2020年达到63.89%意义:拓展了高效率的成长空间;拉动了生产与消费;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区域对外开放程度;提升了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是解决我国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根本出路。【知识拓展】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的区别郊区城市化:城市表现为人口、工业、商业等从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中心区人口绝对数量下降的现象。一般发生在城市化发展的加速阶段,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如图2所示。(产生原因:中心城区的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