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5页
第2页 / 共35页
第3页 / 共35页
第4页 / 共35页
第5页 / 共35页
第6页 / 共35页
第7页 / 共35页
第8页 / 共35页
第9页 / 共35页
第1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六单元 总复习第 1 课 时 总复习(1)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 101 页“学习回顾 ”“知识整理”。教学目标 1. 回顾并复习本期学过的数学知识,唤醒对知识的记忆。2. 通过回看书本、小组讨论等课堂活动,初步建立对知识的分类整理意识, 渗透四大板块的分类原则。3. 初步感受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回顾本册知识。教学难点: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感知知识的分类。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组内互动,引入新课教师:小朋友们,一学期的学习结束了,老师发现你们在这一学期里都长高 了,长壮了,还学到了很多的新知识 。谁愿意和老师分享一下你的收获?学生:我们认识了很多的数,0,1,2,3,20。教师板书:数。教师:你说得真好,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全班学生一起数)数是学习数学的 基础,每一个都很重要 。还有其他的知识吗?学生:还学习了用数来做加减法,我会算 9+5= 14。教师:没错,有了数我们就能进行一些运算。(板书:运算)刚刚他提到 9+5,你 们还记得,是怎么算的吗? 和同桌说一说,也可以在作业本上画一画,表达你的 想法。学生讨论交流,尝试用语言和书写回顾“凑十法 ”的计算过程。教师:还学了什么?学生:我还学会了用上、下、左、右、前、后来描述我的位置。-299 -数学教案选 一年级上册学生:还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教师:长方体和正方体是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生活中哪些物体可以近似 的看作一个长方体呢?学生:冰箱、满满的抽纸、行李箱 教师:还能举出一些其他的立体图形和生活中的物体有联系的例子吗?学生:足球、篮球都是球。学生:魔方可以看作正方体。 学生:奶粉的罐子是圆柱。教师:没错,我们这学期除了学习了数,还学习了形,了解了可以用数学的眼 光去观察生活,感受到了数学和生活的联系。点 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帮助学生回顾本学期主要的知识,并选 择其中重点内容进行较为详细的阐述 。借助具体的算式,让学生描述“凑十 法 ”的算法,培养学生的表达和倾听能力,也帮助学习较为困难的学生温习知 识 。 图形环节让学生广泛举例,感受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为后续学习图 形,以及培养学习兴趣打下基础。 评二、讨论交流,知识分类教师:刚才孩子们说得很好,我们这学期的确学习了很多方面的数学知识。 如果老师要请你们把刚刚谈到的知识分分类,你们觉得哪些知识有相同的地方, 可以放在一起?翻看书本,小组讨论书本中哪些知识可以分为一类。学生:我发现“认识 09 ”和“认识 1020 ”可以分为一类,都是在教我们这些 数是多少,还有怎么写。学生:我也想说,加法和减法怎么算,也可以分为一类。教师:你们的发现很有价值,在数学上我们把这样的知识称为“数与代数 ” (板书:数与代数)。 在这学期,我们认识了 020 的数,知道了它们分别表示多少 个,怎么写,以及 20 以内简单的加减法计算。(板书:09 的认识与加减法,1020 的认识与加减法)教师:还有其他小组有讨论结果吗?学生:我们把学习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些知识分为一类。教师:谁来猜猜他们组为什么这么分?-300 -第六单元 总复习学生:这些都是立体图形。教师:你的发言很有价值,与刚刚的类型不同,我们讨论的是图形,在数学上 我们把这些与图形相关的知识称为“图形与几何”。(板书:图形与几何)教师:我们才刚刚开始学习,这些只是图形与几何领域里很小的一部分,叫 作立体图形。(板书:立体图形)它们可以被分为一类。教师:还有其他的吗?学生:在刚刚开学的时候,我们一起介绍了我的幼儿园 。 学生:我们还学习了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我们的教室。教师:回想起了,这几节课里孩子们都积极发言,踊跃参与,贡献了很多精彩 的发言,现在想来老师都想为你们点赞! 这样的有趣的课程叫作活动课,在数学 上我们把它称为“综合与实践”,以后我们还要一起做更多有趣的数学活动和 游戏。整个环节,师生边梳理,教师边板书,形成如教科书中所示的知识结构图。点 一年级上期的复习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数学知识的归类和整理 。在本 环节中,继续鼓励生生互动,在讨论中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在老师的帮助下 将知识的类别命名,初步感知数学的四大领域,为后续的学习做铺垫。 评(四川省成都市少城小学 陶文竹)-301 -数学教案选 一年级上册第 2 课 时 总复习(2)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 102 103 页“数与运算 ”第 15 题。教学目标 1. 进一步认识 20 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物体数量;能正确认识 个位和十位,知道同一个数字在不同的数位表示的意义不同;能用“ ”“ ”“= ”表 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能正确计算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2. 经历对本学期数与运算知识梳理的过程,初步养成回顾反思的良好习惯, 初步感受归纳、整理的数学思想。3.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20 以内数的认识及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计算。教学难点:能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算式卡片、大冒险获胜者小奖状、金币巧克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出示情境:小朋友们好,我是数学王国的机灵狗,今天我想邀请大家进入数 学王国,开启一场复习大冒险,寻找宝藏 。你们愿意接受邀请吗? 那么,让我们 开启有趣的复习大冒险吧!点针对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征,以游戏闯关的情境进行导入环 节,提升学生的参与感,使学生迅速地进入课堂状态,渲染课堂氛围 。 评二、复习回顾1. 数的读写。出示情境图:走近数学王国,大门却是紧闭着的 。门上贴着三幅鱼缸图。 教师:我们该怎么打开大门呢?-302 -第六单元 总复习学生猜测:只要将鱼的只数填入田字格,就能打开大门。学生填写后汇报:第一个鱼缸有两条鱼,用数字 2 表示;第二个鱼缸没有鱼, 用数字 0 表示;第三个鱼缸有五条鱼,用数字 5 表示。教师:看来我们可以用数来表示生活中物品的数量,生活中处处都是数学 呀! 现在大门已经打开,我们快进去看看。点数学来源于生活,数的产生与发展来源于人类的生活需求,让学生在真 实情境中理解数量的实际含义 。 评2. 数位的认识。刚走出城门,迎面走来了两个士兵(两个分开的数字 1),说道:“想要进入城 门,还必须要过我们俩这一关呢! 我们两个长得一模一样,都是表示 1 个一。”问题 1:当我们合在一起的时候(两个数字 1 靠拢变为数字 11),我们表示的 意思还一样吗?问题 2:你能借助画图的方式来说明你的想法吗?教师巡视,寻找学生不同的表现形式,如学生用小棒或计数器上的珠子来说 明:两个 1 表示的意义不一样,左边的 1 在十位上,表示 1 个十;右边的 1 在个位 上,表示 1 个一。教师:相同的数在不同的位置上,就产生了不同的意义 。看来数字所在的位 置是很重要的,我们一定要找准个位和十位的位置 。接下来还会有什么奇遇呢? 我已经迫不及待啦。 点 评 基于生活经验,学生很容易得出两个数字“1 ”表示的意义不一样的结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运用已有学习经验去解释两个数字 1 到底哪里不一样? 问题 2 回到这学期学生熟悉的两种学具上,用小棒能清楚 看出:1 捆的这 1 个十与 1 根的这 1 个一的数量差别;用计数器上的位置值,能 让学生清晰地观察到两个数字“1 ”所在的数位不同,深化学生对数概念的 理解。3. 大小比较。教师:数尺大道上堵满了数,它们正在进行比大小活动 。我们要尽快帮它们 得出结果,并告诉它们比大小的方法,才能快速通过数尺大道。-303 -数学教案选 一年级上册4 7 8 12 17 13 20 19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让学生完成后思考:问题 1:观察这根数尺,你有什么发现?问题 2:在比较上面4 组数的过程中,你用了什么方法?引导:数尺从左到右的数是依次变大的,因此两个数比较大小时,在数尺 右边的数一定比在数尺左边的数大。两位数一定比一位数更大。数位相同时,最高位上数字大的数就大;如果最高位相同,就继续比较下 一位。教师:你们总结的策略可真有用,用你们的策略,数居民们能很快比较出大 小关系,数尺大道以后再也不会因为比大小而出现拥堵现象啦 。不知不觉已经 来到最后一关,宝藏就在眼前。点比较数的大小,学生通过观察不一定形成规范的结论,只要学生能用自 己的语言描述规律,教师都应给予赞赏 。这里对比较数大小的策略进行总 结,可以为后续更大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的大小比较提供策略支撑,方便后面 构建知识链接,打通知识脉络。评4.20 以内的加法和不退位减法。出示最后一关的压轴人物智慧老爷爷:恭喜大家成功来到最后一关! 我们的成功都离不开团队的协作 。接下来,就要看看大家能不能齐心协力闯过 最后一关。关卡 1:用算式卡片开小火车。教师可根据课堂剩余时间及班上孩子的计算掌握水平,选择单人、同桌或四 人小组的方式来开小火车。开完小火车后,请算得又快又好的同学,分享他的计算小技巧。小结:数的组成和分解是运算的好帮手,注意“满十进一”。关卡 2:在生活中寻找算式“2+4=6 ”“7-2=5”,用它们编写一个现实情境。在学生基于自身经验分享算式对应现实情境后,引导他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