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9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3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历年考试真题汇总 1/1920222022 年吉林长春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年吉林长春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本试家包括四道大题,共 23 道小题,共 8 页。全卷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一、积累与运用(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孔于有一句名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知”,这最后一个“知”字,究竟是指智慧还是指知识如果是指智慧,那就是一种理性精神或能力;如果是指知识,那就是一种特殊的知识,而不是通常所谓知识。其实,两种解释有相通之处。苏格拉底说:“我知道自己无知。”这同孔子的说法很相近。知道自己无知,才能不断求知;越是不断求知,越知道自己无知。“无知”是获得知识的基础和动力,孔子有这种智慧或“自知”,所以才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也才能要求学生在求知的道路上永不停息,更不能以有了知识而沾沾自喜。1.准确、工整地抄写下面的句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2.你认为文中加点的“知”应解释为:_,读作:_。3.填入文中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A.,B.,C.,?D.?4.下列与读书学习有关的成语,不是出自论语的一项是()A.学而不厌B.温故知新C.不求甚解D.不耻下问【答案】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2.通“智”,聪明,智慧。.zh3.C4.C【解析】【1 题详解】此题考查抄写。抄写时要做到准确、工整,注意标点符号的占格。【2 题详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是知也:“知”通“智”,聪明,智慧,读作 zh。【3 题详解】历年考试真题汇总 2/19“究竟是指智慧”“还是指知识”是并列关系的选择问句,这种情况只在最后加问号,而并列的句子间用逗号隔开。故选 C。【4 题详解】此题考查成语出处。“不求甚解”出自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原句是: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故选 C。5.古诗文默写填空。(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_。(诗经蒹葭)(2)_,_。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刘禹锡 陋室铭)(3)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辛弃疾用“_,_”表达了率师北伐、收复失地和建功立业的愿望。(4)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中的“_,_”可以用来赞美为实现民族复兴而无私奉献的中华儿女。【答案】.在水一方.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解析】【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痕、帘、赢”等字容易写错。二、阅读(45 分)(一)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 历年考试真题汇总 3/19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寓:寄托B.野芳发而幽香发:开放C.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去:离开D.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乐:快乐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第段从山写到泉,从泉写到亭,如镜头逐次拉近,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B.第段是按照写景、写乐、写人的顺序来写的,层次分明,引人入胜。C.醉翁与太守,名号与官职,互为表里,互相映衬,揭示了人物形象的多面性。D.文章回环咏叹的节奏,舒缓的语气,悠扬的韵致,与虚词“也”的使用有关。8.如果你和家人来到久负盛名的醉翁亭,你将向家人介绍太守欧阳修的哪些事情?请依据上文分条作答。【答案】6.D7.B8.醉翁亭是智仙借人修建的,亭子的名字是欧阳修根据自己的名号命名的。欧阳修经常在醉翁亭内宴请宾客,并经常喝醉酒。欧阳修能够和百姓同醉同乐,并能够把这些事情记录下来。这才有了今天的著名的醉翁亭记。【解析】【6 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解释。D句意: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第一个“乐”,以为乐。故选 D。【7 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B由第段“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第段“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者”,第段“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可知,这三段是按照写景、写人、写乐的顺序来写的,层次分明,引人入胜。故选 B。【8 题详解】本题考查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历年考试真题汇总 4/19结合第段“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可知,醉翁亭是智仙借人修建的,亭子的名字是欧阳修根据自己的名号命名的。结合第段“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可知,欧阳修经常在醉翁亭内宴请宾客,并经常喝醉酒。结合第段“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可知,欧阳修能够和百姓同醉同乐,并能够把这些事情记录下来。据此组织语言即可。【点睛】参考译文:环绕滁州的都是山。那西南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远远望过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流水声,是一股水流从两峰之间飞泻而下,是酿泉。泉水沿着山峰折绕,沿着山路拐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至于太阳的升起,山林里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这就是山中的朝暮。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密的绿荫;风高霜洁,水落石出,这就是山中的四季。早晨进山,傍晚回城,四季的景色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应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不断的行人,是滁州的游客。到溪边钓鱼,溪水深并且鱼肉肥美;用酿泉造酒,泉水清并且酒也清;野味野菜,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那是太守主办的宴席。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弹琴奏乐,投壶的人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闹的人,是欢乐的宾客们。一个脸色苍老的老人,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是太守喝醉了。不久,太阳下山了,人影散乱,宾客们跟随太守回去了。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林,鸟儿到处叫,是游人离开后鸟儿在欢乐地跳跃。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快乐,却不知道人们的快乐。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叙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呢?是庐陵欧阳修吧。(二)(8 分)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历年考试真题汇总 5/19仆始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于书屏下,有指“无”字“之”字示仆者,仆虽口未能言,心已默识。后有问此二字者,虽百十其试,而指之不差,十五六始知有进士,苦节读书。二十已来,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摘编自白居易与元九书)【材料二】去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举进士第。(摘编自宋史范仲淹列传)【材料三】许衡嗜学如饥渴,然遭世乱,且贫无书。尝从日者家见书疏义,因请寓宿,手抄归,既运难徂徕山,始得易王辅嗣说。时兵乱中,衡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言动必揆请义而后发,家贫躬耕粟熟则食粟不熟则食糠核菜茹处之泰然讴诵之声闻户外如金石。(摘编自元史许衡列传)【注】仆:这里是白居易自称,课:按规定的内容和分量学习。日者:古时占卜的人。疏:古代注释的一种。揆(ku):考察。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后有问此二字者,虽百十其试,而指之不差。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家贫躬耕/栗熟则食/粟不熟则食糠核菜茹/处之泰然/讴诵之声闻户外如金石/B.家贫躬耕粟/熟则食/菜不熟则食糠核/菜茹处之泰然/讴诵之声闻户外如金石/C.家贫躬耕粟熟则食/菜不熟则食糠核菜茹/处之泰然/讴诵之声闻户外如金石/D.家贫躬耕/粟熟则食/粟不熟则食糠核/菜茹处之泰然/讴诵之声闻户外如金石/11.白居易,范仲淹、许衡三人共有的品质是什么?请结合材料分析。【答案】9.后来有人拿这两个字问我。即使试验十次百次,我都能准确地指出来。10.A11.勤奋好学,不怕吃苦。【解析】【9 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注意重点字词。重点字词有:者,的人;虽,即使;试,试验。【10 题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断句。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根据句意进行分析。句意为:因为家境贫穷,许衡亲 历年考试真题汇总 6/19自下田耕作,谷物熟了就吃谷物,谷物不熟就吃糠咽菜,处之泰然自若,朗读诗书的声音传到星子外就如音乐一样优美动听。故断为:家贫躬耕/栗熟则食/卖不熟则食糠核菜茹/处之泰然/讴诵之声闻户外如金石。故选 A。【11 题详解】本题考查对人物品质的分析。结合材料一“二十已来,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可知,白居易二十岁以来,昼夜刻苦学习,没有空闲时间睡眠休息。甚至手脚都磨出茧,可见其勤奋刻苦。结合材料二“去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腐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举进士第”可知,范仲淹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依然忍饥挨饿地学习,最终考取进士。结合材料三“许衡诸学如饥洞,然遣世乱。且贫无书。尝从日者家见书疏义,因请寓宿。手抄归,既运难祖保山,始得易王辅题说”可知,许衡酷爱读书如饥如渴,甚至亲手抄书来学习。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白居易、范仲淹、许衡都勤奋好学,不怕吃苦。【点睛】参考译文:【材料一】我出生六七个月的时候,乳母抱着我在书屏下边玩,有人指着无字之字教给我。我虽然嘴上说不出来,但是心里已经默默地记住了。后来有人拿这两个字问我,即使试验十次百次,我都能准确地指出来。那么我是生来就与文字有缘了。到五六岁,就学习做诗,九岁通晓声韵,十五六岁开始知道考中进士的荣耀,就刻苦读书。二十岁以来,白天学习做赋,夜里刻苦读书,间或也学习做诗,没有空闲时间睡眠休息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