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5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6页 / 共15页
第7页 / 共15页
第8页 / 共15页
第9页 / 共15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福建省2025届九年级阶段评估(一)化学第一、二单元(满分:100分;作答时间:6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试卷、答题卡规定位置填写本人准考证号、姓名等信息。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A. 温和压力条件下合成乙二醇B. 创新电解海水制氢技术C. 将废旧塑料变为汽车燃料D. 研究地壳板块结构及运动规律【答案】D【解析】【详解】A、温和压力条件下合成乙二醇,属于研究、制取新物质,属于化学研究范畴,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创新电解海水制氢技术,属于研究、制取新物质,属于化学研究范畴,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将废旧塑料变为汽车燃料,属于研究、制取新物质,属于化学研究范畴,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研究地壳板块结构及运动规律,属于地理研究范畴,该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2.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下列传统节日的活动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春节放烟花B. 清明放风筝C. 端午赛龙舟D. 中秋赏明月【答案】A【解析】【详解】A、燃放烟花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符合题意;B、放风筝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赛龙舟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赏明月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3. 提出原子论,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科学家是A. 屠呦呦B. 道尔顿C. 门捷列夫D. 拉瓦锡【答案】B【解析】详解】A、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该选项符合题意;C、门捷列夫提出了分子论,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拉瓦锡最早测定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4. 体育课掷铅球活动后,同学们对“铅球”的制作材料进行讨论,有同学认为“铅球”是铁制的,并从实验室借来磁铁吸一下。“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 猜想与假设B. 设计实验C. 进行实验D. 得出结论【答案】C【解析】【详解】用磁铁吸一下,属于进行实验的过程,故选C。5. 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A. 放置滴管B. 量取液体C. 加热液体D. 用橡胶塞塞住试管【答案】D【解析】【详解】A、胶头滴管不能放置在桌面上,该选项操作不正确;B、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应平视凹液面最低处,该选项操作不正确;C、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该选项操作不正确;D、塞橡胶塞时,应用手轻轻扇动使极少量气体飘入鼻孔,该选项操作正确。故选D。6. 在设计探究实验时,往往保持所有条件均相同并进行多次实验,其目的是A. 增加数据数量,便于总结数据变化规律B. 消除偶然的不确定因素带来的误差C. 消除试剂中所含杂质对实验结果干扰D. 控制实验条件进行对比【答案】B【解析】【详解】在设计探究实验时,往往保持所有条件均相同进行多次实验,其目的是为了消除偶然的不确定因素带来的误差。故选:B。7.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空气是成分固定不变的气体B. 空气中含有约占空气总体积五分之一的氧气C. 氦气密度小且化学性质稳定,通常用于填充气球D. 工业生产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会污染空气【答案】A【解析】【详解】A、空气中的成分保持相对稳定,但是不是固定不变的,如工业区附近,可能二氧化碳等含量较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氧气约为空气中体积分数的五分之一,该选项说法正确;C、氦气密度小,且化学性质稳定,可填充气球,该选项说法正确;D、工业生产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会污染空气,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8. 下列化学反应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的是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A、碳酸氢钙受热分解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且不属于氧化反应,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石蜡和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均有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氧化钙和水的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该反应为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硫和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该反应为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该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9.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A. 空气和二氧化碳闻气味B. 氧气和氮气分别伸入带火星的木条C. 食盐水和白醋尝味道D. 水和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加入适量二氧化锰【答案】A【解析】【详解】A、空气和二氧化碳均为无色无味,不能通过闻气味的方法鉴别,该选项方法错误;B、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但氮气不能,该选项方法正确;C、食盐水和白醋的味道不同,能鉴别,该选项方法正确;D、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则能鉴别,该选项方法正确。故选A。10. 某同学研究蜡烛在体积分数不同的氧气与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中的燃烧时间,所测数据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 蜡烛燃烧时间与氧气体积分数有关B. 二氧化碳浓度对蜡烛燃烧有影响C. 在不同的氧气体积分数下,蜡烛均能燃烧D. 蜡烛火焰熄灭时,集气瓶中仍存在氧气【答案】C【解析】【详解】A、由图可知,氧气体积分数越大,蜡烛燃烧时间越长,说明蜡烛燃烧时间与氧气体积分数有关,该选项结论正确;B、该集气瓶内是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气体,氧气体积分数越大则二氧化碳体积分数越小,所以说明二氧化碳浓度对蜡烛燃烧有影响,该选项结论正确;C、由图可知,当氧气含量低于一定数值时,可能不能燃烧,该选项结论不正确;D、从图中可以看出氧气气体分数低于20%时,可能不会发生燃烧,所以可以推断随着蜡烛的燃烧消耗氧气,氧气浓度较低时蜡烛熄灭,集气瓶中存在没有消耗的氧气,该选项结论正确。故选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共70分。11. 请在下列物质中选择合理的物质的字母填空。A氮气 B氧气 C红磷 D二氧化碳 E稀有气体 F二氧化硫(1)可以支持燃烧的气体是_。(2)空气中含量最多,可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的是_。(3)化学性质不活泼,且通电时发出有色光的是_。(4)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_。(5)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气体是_。(6)属于空气污染物,是导致酸雨的重要原因的是_。【答案】(1)B (2)A (3)E (4)C (5)D (6)F【解析】【小问1详解】氧气能支持燃烧,故选B。【小问2详解】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为氮气,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故选A。【小问3详解】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且通电时发出有色光,故选E。【小问4详解】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故填C。【小问5详解】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故填D。【小问6详解】二氧化硫属于空气污染物,能导致酸雨,故填F。12. 观察下图所示化学仪器,根据所学化学基本实验操作,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_。(2)收集和贮存少量气体时,应选择的仪器是_(填字母,下同)。(3)取用少量粉末状固体时,应选择的仪器是_。(4)量取8mL液体时,需要选择的仪器为_。(5)在实验室加热较大量液体时,需要选择的仪器为_。(6)实验中滴管的使用出现了图图所示的四种常见错误操作。请你从这四幅图中任意选择两幅,具体说明错误操作可能导致的后果:_、_(请写明所选图的序号和后果)。(7)小明在实验室做实验时,不慎将酒精灯碰倒,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刻_。【答案】(1)陶土网 (2)g (3)i (4)bc (5)adfk (6) . 会污染试剂 . 会腐蚀胶帽 (7)用湿抹布盖灭【解析】【小问1详解】由图可知,仪器a为陶土网。【小问2详解】集气瓶可用于收集和贮存少量气体,故选g。【小问3详解】药匙可取用少量粉末状药品,故选i。【小问4详解】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需要量筒和胶头滴管,故选bc。【小问5详解】加热较大量液体时,需要烧杯、蒸发皿、铁架台和酒精灯,故选adfk。【小问6详解】中,吸取液体时,不能将气体挤入试剂中,以免污染试剂;中,胶头滴管不能平放在桌面上,否则会污染滴管;中,滴瓶上滴管不能清洗,否则会稀释试剂;中,吸取过液体的滴管不能倒放,否则会腐蚀胶帽。【小问7详解】若不慎将酒精灯碰到,应立刻用湿抹布盖灭。13. 工业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主要有下列步骤,根据流程回答下列问题:(1)工业上这种制取氧气的方法属于_(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依据是_。(2)经过步骤A处理后的空气属于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3)步骤C的原理是利用液态氮和液态氧的_不同,将氮气和氧气分离开来。(4)洁净的空气对于人类和其他动植物都是非常重要的。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_、一氧化碳、二氧化氮、PM10、PM2.5、臭氧等;空气质量指数级别数值越大,空气质量越_(选填“好”或“差”)。(5)根据下表数据判断:工业上制取氧气时,控制温度在_范围内,可以将液态空气内的氮气分离出来。物质H2OCO2N2O2沸点/056.6196183(6)任何物质我们都要辩证地看待。氧气既有有利的一面,如供给呼吸、支持燃烧等,也有有害的一面,如_。【答案】(1) . 物理变化 . 没有新物质生成 (2)混合物 (3)沸点 (4) . 二氧化硫#SO2 . 差 (5)-196-183 (6)金属生锈(合理即可)【解析】【小问1详解】工业上利用液氮和液氧的沸点不同,将它们进行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小问2详解】除尘净化过程中,空气中含有氮气和氧气等,属于混合物。【小问3详解】结合前面分析可知,步骤C的原理是利用液态氮和液态氧的沸点不同,将氮气和沸点分离开来。【小问4详解】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有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臭氧和PM10、PM2.5等;空气质量指数级别数值越大,空气质量越差。【小问5详解】由图可知,氮气的沸点为-196,氧气的沸点为-183时,则应将温度控制在-196-183范围内,可将液态空气内的氮气分离出来。【小问6详解】铁生锈消耗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