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0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5页 / 共20页
第6页 / 共20页
第7页 / 共20页
第8页 / 共20页
第9页 / 共2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九年级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2分)1古诗文默写。(1)长风破浪会有时,_。(李白行路难)(2)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春蚕到死丝方尽,_。(李商隐无题)(4)醉翁亭记中描写春夏之景的句子是“_,_”。(5)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中国杭州举行。你想到了杭州美丽的西湖,不禁吟诵出“_,_”两句连续的古诗文名句来赞美西湖。2根据语境作答。国潮与汉风相遇,传统与时尚相融,如今的徐州正以丰厚的文化底蕴和轻松qi()意的旅游体验成为很多人心中的“诗与远方”。“演出太精彩了!”9月21日,来自刚果(金)的贾斯汀来到徐州,沉浸式体验大型湖岛实景演出彭城风华。演出中,_,_,再现了苏轼与徐州的不解之缘。贾斯汀和外籍友人们对演出(A)。“徐州是一部古书,能读到楚韵汉风的厚重文化,期待更多演艺作品。”中国山水实景演出创始人梅帅元说,汉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B)了中华儿女灵魂深处的文化认同,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他建议将地域文化巧妙融入实景演出中,打造出集大成文化体验,推动地方文旅产业发展。汉高祖刘邦一曲大风歌,传唱着两汉四百年煌煌盛世,也开启了徐州的豪迈与雄健。_、_,徐州勇担新的文化发展使命,用实干担当再赋新时代“大风歌”。开幕式上,徐州提出将赓续传承历史文化根脉,用心擦亮历史文化名片,充分ji()取历史文化滋养,在千年文脉的薪火相传中创造发展新辉煌。以“汉”为媒,真诚邀约。期待更多人走进徐州这座古今交融的魅力之城!(1)根据拼音写汉字。qi()意 ji()取(2)为文中AB处选择恰当的词语。A.叹为观止赞不绝口B.凝聚凝结(3)文中横线处所填的四个短语顺序正确的一项是()延续汉脉寻根汉源诗意流转光影璀璨ABCD(4)修改文中画线句的语病,把正确的句子写下来。(5)下列关于苏轼的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我们学过他的作品记承天寺夜游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B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前小序写有:“兼怀子由”,“子由”是苏辙。核舟记中有“盖大苏泛赤壁云”,“大苏”是苏洵。C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与以柳水、李清照为代表的婉约派相得益彰,在璀璨的中国诗词文化中各放光彩。D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水调歌头”是词牌名,词中“千里共婵娟”的“婵娟”指的是月亮。二、阅读(55分)(一)阅读下面一组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17分)【甲】(苏轼)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遂筑东南长堤。雨日夜不止,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选自宋史苏轼传)注堵:古墙体单位,长与高各一丈为一堵。【乙】东坡守徐州,作燕子楼乐章,方具稿,人未知之。一日,忽哄传于城中,东坡讶焉。诘其所从来,乃谓发端于逻卒,东坡召而问之,对曰:“某稍知音律,尝夜宿张建封庙,闻有歌声,细听乃此词也。记而传之,初不知何谓。”东坡笑而遣之。(选自独醒杂志)注燕子楼: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是苏轼的词作。【丙】永遇乐苏轼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3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限两处)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轼庐于其上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B雨日夜不止河曲智叟笑而止之C卒全其城乃谓发端于逻卒D初不知何谓是谓大同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语的解释。(1)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_(2)东坡守徐州,作燕子楼乐章,方具稿,人未知之。_6请对【丙】词“曲港跳鱼,圆荷泻露”作简要赏折。_7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甲】文表现了苏轼率领官兵抗洪筑堤、保城安民的事迹,表现出苏轼是一个临危不乱、身先土卒、勤于政事、爱护百姓的人;【丙】词结尾二句提及的黄楼为苏轼所改建,是黄河决堤洪水退去后的纪念,也是苏轼守徐州政绩的象征。B从【乙】文“一日,忽哄传于城中,东坡讶焉。诘其所从来,乃谓发端于逻卒”可知燕子楼唱曲风靡一时,备受世人青睐;【丙】词中“燕子楼空”三句,千古传诵,深得后人赞赏。C【丙】词即【乙】文中人们传唱的燕子楼。此词是作者夜宿燕子楼感梦抒怀之作。上片寻梦,以倒叙笔法写惊梦游园,描写了燕子楼小园的无限清幽之景:下片感梦,抒写凭吊燕子楼,登高远眺,直抒感慨。D【丙】词“古今如梦”三句,由古时的佳人联系到此时的自己,发出了人生如梦的慨叹,表达了作者无法解脱而又要求解脱的乐观旷达。(二)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10分)材料一与古为徒,与古为新谈谈书法的继承与创新孙晓云继承和创新是古老的话题,也是每一代书法人共同的话题。作为当今的书法实践者,我们永远走在继承和创新并行的路上。对书法艺术而言,传统与创新并非对立关系,古人早就思考过这个问题,并早已辩证地得出结论先与古为徒,再与古为新;既古为今用,又推陈出新。古人的觉悟无疑来自世世代代的书法实践经验。我们讲求书法作品中经典意识和当代立场相辅相成,必然要深入理解经典、挖掘经典的文化性。因此,不能只从书法的形式来简单看待经典,还要研究经典生成的广阔时代背景,这样才不会只临其形象而不得其精神。尽管历史上各个时代遴选、塑造经典的角度不同,但标准、思路与阐释的内在逻辑是有趋同性与接续性的。能够成为经典,既要有能够唤起时代共识和文化情感共鸣的意义,也要具备为历史所认可的精妙绝伦的艺术水准。更重要的是,经典的代表与示范意义可以把对人类智慧的敬畏与时代精神、人文诉求相契合,能够为整个时代或某一阶段的艺术发展提供对应的支撑。“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这一中国文化智慧的经典表达,已然为人熟知。经典意识和当代立场的关系问题,是书法创作中的一个关键点,也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道路上必须探讨的问题。纵观历史,书法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古人墨迹兰亭序祭侄稿寒食帖蜀素帖等基本是书法家自己的作品手稿,尺幅并不大。这个特点,在古代经典书法尤其是宋元以前的作品中体现得特别明显,这是与当时生活环境分不开的。从流传下来的一些古代图像中,可以发现当时人们创作书法作品,多是席地而坐,“动纤指,举弱腕,握素纨,染玄墨”。明代之后,人们居住的环境多为高堂桌椅,因此书法作品的形式也对应有了中堂、大对联。任何时代的书法形式均与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相关。而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专门的书法集中展览逐渐多了起来,80年代初中国书法家协会正式成立后,开始举办全国书法展,从三四年一次大展,到一年几十次展览,书法作品的尺寸从三尺条到丈六匹再到百米长卷,根据美术馆、展览馆的场地高低量身定制作品,已完全与居家悬挂、布置、生活毫不相干了。这就是当代书法应用环境发生的变化,书法的纯艺术功能日益明显。书法在中国具有数千年历史,在不同时代呈现出丰富的面貌。在古代社会,书法除日常使用之外,也曾是文人间的雅玩;如今,书法从书斋走向展厅,从实用走向了纯艺术,展厅形式改变了书法的功能和价值,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审美趋势。近年来,信息科技迅猛发展,传统的书写习惯与现代人的社会生活方式越来越远,而线上传播方式的变革,使得当代书家广受各种艺术思潮的影响。另一方面,备受瞩目的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让更多书法传统经典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得以广泛深入的传播,同时也让更多新型的创作方式得以实现,海量的书法数据在录入和重组后,可以生成多重风格交融的AI书法作品。社会在发展变化,书法不可能一成不变,因而我们既要不断地深入传统、研究发掘,又不能一味地沉醉在古人的世界里,要有独开新境的勇气,找准古今相接的点,写出当代人的情感与个性。我们今天面临着古老的书法在当今现代化社会如何发展的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实现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每一个书法家在当代都应有自己的责任和担当,也会有不同的能力和特长。让我们静下心来,调整思维,开动脑筋,经常回到源头,通过坚持不懈的书法实践,守正创新,培根铸魂。(选自光明日报2023年10月8日)材料二在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当运动员入场时,大屏幕上出现了一个个用颜体楷书书写的国家和地区代表团名字。这些结字方正的颜体楷书正是出自西泠印社社员钮利刚之手。“这是一种展现文化自信的方式。”近日,钮利刚受访时表示,书法是中华文化瑰宝,包含着很多精气神的东西,开幕式上的代表团名字用浑厚的颜体呈现,展现了泱泱大国的大气,体现了中庸、厚道的“国风”,以独特的中国礼仪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笔墨当随时代,希望能让更多人关注、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钮利刚如是说。(选自中国新闻网2023年10月1日)8阅读材料一,请简要概括材料一表达的主要观点。_9阅读材料一,根据其内容梳理中国书法形式变化的历史。_10材料二作为材料一的论据,放在材料一哪两个自然段之间?请说明理由。_11杭州亚运会上,中华笔墨无处不在。杭州亚运会火炬取名“薪火”,观察材料三中“薪火”二字,请从书法字形方面对“薪火”进行分析。_(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18分)离不开炊烟的人张玉鸽作家草白在带灯的人中这样写道:“祖母的一生致力于制造炊烟,即使在年老体衰、摇摇晃晃的暮年,还习惯像先人们那样生火做饭。”我的姥姥也是这样,她是一个离不开灶台,也离不开炊烟的人。在我为数不多的记忆里,姥姥把老屋大整过两次,其他地方不见得比之前美观多少,但灶台切切实实地发生着变化:原先由暗红砖瓦搭建的简陋土灶披上水泥的外衣,像在打满补丁的衣服外罩了一层披风,掩盖掉里面的破败;后来水泥外又被贴了一层锃光瓦亮的白瓷,披风由灰黑变得明亮起来。(A)一进门,白得发光的灶台是最显眼的物件。姥姥每天都会把灶台擦得亮锃锃的,让它保持舒爽。她常说,灶台支撑着一家人的口粮,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