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5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6页 / 共15页
第7页 / 共15页
第8页 / 共15页
第9页 / 共15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10月期中考试高一 数学一、单选题(每小题5分)1. 下列图象中,不能表示函数的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函数的定义要求定义域中任意一个自变量,都存在唯一确定的函数值值与之对应.【详解】C选项的函数图像中存在,对应两个不同的函数值,故不是函数图像.故选:C2. 下列表示正确的个数是( )(1);(2);(3);(4)若,则;(5).A. 1B. 2C. 3D. 4【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集合的概念、元素与集合的关系、集合间的基本关系进行判断【详解】空集中不含任何元素,故(1)正确;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故(2)正确;由得,所以,故(3)错误;若,即集合是集合的子集,则,故(4)正确;两个集合间的关系不能用符号,故(5)错误.故选:C.3. 已知实数a,b,c满足,则下列不等式中成立的是( )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由不等式的性质可得A错误,D错误;作差之后通分化简可得B正确;举反例令,可得C错误;【详解】对于A,因为,所以,所以,故A错误;对于B,因为,所以,故B正确;对于C,当,时,故C错误;对于D,因为,所以,故D错误故选:B4.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自论语子路意思是:当政者本身言行端正,不用发号施令,大家自然起身效法,政令将会畅行无阻;如果当政者本身言行不正,虽下命令,大家也不会服从遵守根据上述材料,“身正”是“令行”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C【解析】【分析】结合题意判断“身正”和“令行”之间的逻辑关系,即得答案.【详解】由题意:其身正,不令而行,即身正令行,故“身正”是“令行”充分条件;又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即令行身正,所以“身正”是“令行”的必要条件,综合知“身正”是“令行”的充要条件,故选:C5. 已知非负实数x,y满足,则的最小值为( )A. B. C. 4D. 【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可得,利用“”乘以构建基本不等式,再根据不等式性质即可求解.【详解】因为,所以,则,所以,根据不等式性质可知,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即满足条件,所以,所以的最小值为.故选:B6. 若存在,使不等式成立,则实数a取值范围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令,将问题等价转化为,然后讨论的最大值,从而求出的取值范围.【详解】令,对称轴方程为,若存在,使不等式成立,等价于,当时,即时,解得,因为,所以;当时,即时,解得,因为,所以;因为,所以.故选:C.7. 已知集合若,使得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使得成立,只需,解之即可.【详解】因为,所以,则.,使得成立,所以只需,所以,所以.故选:B8. 已知在上满足,则实数取值范围为( )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中条件,先判断函数单调递减,再由分段函数解析式,列出不等式组求解,即可得出结果.【详解】因为在上满足,所以在上单调递减,需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在上单调递减,只需;(2)在上单调递减,此时显然,函数的对称轴为,所以只需且;(3)在处,第一段的函数值要大于等于第二段的函数值,即;因此由,解得,即实数的取值范围为.故选:B二、多选题(每小题6分)9. 已知满足,且,那么下列各式中一定成立的是( )A. B. C. D. 【答案】ABD【解析】【分析】A选项,判断出,由不等式性质得到A正确;B选项,先得到,结合得到B正确;C选项,求出,由不等式性质得到C错误;D选项,作差法比较出.【详解】A选项,因为,所以,又,故,A正确;B选项,因为,所以,又,故,所以,B正确;C选项,因为,所以,两边同乘以,得,C错误;D选项,因为,所以,故,D正确.故选:ABD10. 下列命题为假命题的是( )A. “,”的否定是“,”B. “”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C. “”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D. “且”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答案】AD【解析】【分析】由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判断选项A;由不等式性质结合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定义判断选项B,D,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定义判断选项C.【详解】对A,全称量词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的否定是“,”A选项为假命题; 对B,可以得出,“”是“”的充分条件,当符合得出,“”是“”的不必要条件,所以“”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B选项正确;对C,可以得出,“”是“”的充分条件,当符合得出,“”是“”的不必要条件,所以“”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C选项正确;对D,且,可得,得,“且”是“”的充分条件符合,但是且不成立,“且”是“”的不必要条件则“且”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D选项为假命题故选:AD11. 已知函数,则下列关于函数的结论正确的是( )A. B. 若,则x的值是C. 的解集为D. 的值域为【答案】ABD【解析】【分析】将代入,得,将代入,可知A正确;分别在和的情况下,根据解析式构造不等式和方程可判断BC正误;分别在和的情况下,结合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值域求法可知D正确.【详解】对于A,因为,则,所以,故A正确;对于B,当时,解得:(舍);当时,解得:(舍)或;的解为, 故B正确;对于C,当时,解得:;当时,解得:;的解集为,故C错误;对于D,当时,;当时,;的值域为, 故D正确.故选:ABD.第II卷(非选择题)三、填空题(每小题5分)12. 已知,且,满足这样的集合的个数_.【答案】7【解析】【分析】根据子集和真子集概念的理解,从元素由少到多的顺序将集合逐个列举即得.【详解】由题意,集合可以取:共7个.故答案为:7.13. 单板滑雪是北京冬奥会比赛项目之一,如图,若,某运动员自起跳点起跳后的运动轨迹(虚线部分)可近似看作一元二次函数图象,运动员竖直高度(单位:m)与距离起跳点的水平距离(单位:m)近似满足函数关系式,则运动员竖直高度不低于48m时,水平距离最多为_m.【答案】97.5【解析】【分析】由题意直接代入后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即可;【详解】由题意可得,即,解得,因此,运动员水平距离最多为97.5m.故答案为:97.5.14. 已知函数表示不大于的最大整数,如,则不等式的解集为_.【答案】【解析】【分析】首先求解的范围,再根据函数的定义,即可求解.【详解】不等式,得,所以,所以不等式解集为.故答案为:四、解答题15. 设全集,集合,集合(1)若,求;(2)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答案】(1), (2)【解析】【分析】(1)由交集、并集运算即可求解;(2)由,列出不等式求解即可.【小问1详解】当时,.【小问2详解】因为,所以,又 ,即 ,解得,故实数的取值范围为.16. (1)已知,求的解析式;(2)已知函数,用表示、中的较小者,记为,求的解析式.【答案】(1);(2).【解析】【分析】(1)令,则,可得出,由此可得出的表达式,由此可得出函数的解析式;(2)分别解不等式、,结合可得出函数的解析式.【详解】(1)设,则,则,所以,所以,其中,则(2)由,即,即,解得,由,即,即,解得或,所以,.17. 某住宅小区为了使居民有一个优雅、舒适的生活环境,计划建一座八边形的休闲场所如图,它的主体造型平面图是由两个相同的矩形和构成的面积为100平方米的十字形地域计划在正方形上建一座花坛,造价为每平方米元;在四个相同的矩形(图中阴影部分)上铺彩色水磨石地坪,造价为每平方米105元;再在四个空角(图中四个三角形)上铺草坪,造价为每平方米40元(1)设长为米,总造价为S元,求S关于的函数解析式;(2)若市面上花坛造价每平方米1000到3000元不等,该小区投入到该休闲场所的资金最多29500元,问花坛造价最多投入每平方米多少元?【答案】(1); (2)2100【解析】【分析】(1)利用几何图形的特征计算图形面积即可;(2)利用(1)的结论结合基本不等式可知,解不等式即可.【小问1详解】由题意可得,正方形的面积为,阴影部分面积为,所以,且,则,则;【小问2详解】由(1)可知,当且仅当时,即时,等号成立,由于投入到该休闲场所的资金最多29500元,所以解得,当时,符合题意,所以花坛造价最多投入每平方米2100元18. 已知函数.(1)当时,解关于的不等式;(2)若存在,使得不等式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答案】(1)答案见解析 (2)【解析】【分析】(1)先把二次不等式化为,然后分类讨论解不等式即可;(2)参变分离,把能成立问题转化为的最大值问题,换元后利用基本不等式求解即可.【小问1详解】由.得,所以,若,即,上式可化为:,解得;若,即,上式可化为:,解得;若,即,上式可化为:,因为,所以,所以,所以:或.综上可知:当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当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当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小问2详解】不等式,即,所以,因为恒成立,所以:.问题转化:存在,使得成立,所以,设,令,则,因为(当且仅当,即时取等号),所以,当且仅当时取等号.所以综上可知:的取值范围为.【点睛】求参数的取值范围问题,分离参数是常用的一种方法.通常把参数表示出来,而后转化为恒成立或存在性问题,通过求函数的值域或范围来求解.19. 已知b克糖水中有a克糖,往糖水中加入m克糖,(假设全部溶解)糖水更甜了(1)请将这个事实表示为一个不等式,并证明这个不等式;(2)利用(1)的结论比较的大小;(3)证明命题:设,证明:【答案】(1),证明见解析 (2) (3)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得到不等式,结合作差比较法,即可得证;(2)根据题意,化简,利用上述结论,即可求解;(3)由(1)中的结论,得到,证得,再由,进而证得,即可得证.【小问1详解】由题意,可得不等式.证明:由,因为,可得,所以,即.【小问2详解】由,由(1)中的结论,可得,即.【小问3详解】证明:因为,由(1)中的结论,可得,所以,又由,同理可得,则,由上述结论,可得,所以,综合,得.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