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精选教案4.5小鸡吃食【课题名称】第5课时 小鸡吃食:得数或被减数为10的加减法【课型、课时】新授课 1课时【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55页56页。【教学目标】1.在具体操作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实际意义,逐步发展解决问题的意识。2.初步掌握10的加减法,并能正确计算。3.发展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通过操作活动,初步理解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教学难点】整理出10的加减法,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精品课件2.学生准备:学具:圆形、三角形、算盘。【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复习导入。1.(出示课件)算一算师:一共有9支铅笔,铅笔盒外有3支铅笔,铅笔盒内有多少支铅笔?预设:3(6)9师:一共有8颗草莓,箱子外有4颗草莓,箱子内有几颗?预设:4(4)82.导入新课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得数是9的加法和被减数是9的减法,现在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得数是10的加法和被减数是10的减法。(板书:得数是10的加法和被减数是10的减法。)【设计意图】回顾以前所学的8和9的加法,目的在于复习旧知,引出新的活动主题,同时激发学生学习10的加减法的兴趣。二、交流实践,探究新知(课件出示教材第55页主题图)1.一共有几只小鸡?师:同学们,仔细观察情境图,一共有几只小鸡?预设:求一共有多少只小鸡,就是把两边跑来的小鸡合在一起,用加法计算。列式为:91或19师:怎么算出得数呢?预设:用代替。9只小鸡,再来1只就是10只。所以,9110,1910。2.说一说,填一填。师:仔细看图,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预设:8只小鸡在吃食,2只在吃食,一共有多少只小鸡?列式为:82一共有10只小鸡,2只在吃食,还剩下多少只小鸡在吃食?列式为:102师:怎么算出得数呢?预设: 摆学具:用圆形代表小鸡,左边8个圆形,右边2个圆形,一共多少个圆形?列式为:8210;2810用圆形代表小鸡,摆出10个圆形,拿走2个圆形,还有多少个圆形?列式为:1028;1082手指凑十法:先伸出8个手指,再伸出2个手指,一共有多少手指?列式为:8210;2810先伸出10个手指,再收回去2个手指,还有几个手指?列式为:1028;1082示意图法:先画8个三角形,再画2个三角形,一共几个三角形?列式为:8210;2810先画10个三角形,用虚线圈出8个,还剩几个三角形?列式为:1082先画10个三角形,用虚线圈出2个,还剩几个三角形?列式为:10283.拨一拨,填一填原有10个珠子,向右拨1个,左边就还有9个珠子。原有10个珠子,向右拨2个,左边就还有8个珠子。原有10个珠子,向右拨3个,左边就还有7个珠子。原有10个珠子,向右拨4个,左边就还有6个珠子。原有10个珠子,向右拨5个,左边就还有5个珠子。边拨边把10的分与合表格填完整。小结:10的加减法可以用摆学具、手指凑十法和画示意图来计算。【设计意图】利用情境图,提出数学信息,并列式计算,练习用摆学具、手指凑十、示意图、画一画、拨一拨等的方法计算10的加减法。三、跟进练习、巩固提升1.课堂练习(1)教材第56页练一练第1题。葫芦架的左边有7个葫芦,右边有3个葫芦,一共有多少个葫芦?列式为:7310葫芦架上一共有10个葫芦,左边有7个,右边有几个葫芦?列式为:1073葫芦架上一共有10个葫芦,右边有3个,左边有几个葫芦?列式为:1037(2)教材第56页练一练第2题。一共有10个台阶,小狗爬了2级台阶,还有多少台阶没爬?列式为:1028(3)教材第56页练一练第3题。把下面得数或被减数为10的加减法算出得数。(4)教材第56页练一练第4题。2.变式练习(1)(变式训练第1题课件展示)10 分别减0、2、4、6、8,算出得数;10 分别减1、3、5、7、9,算出得数;(2)看图写算式。(变式训练第1题课件展示)观看插图,列出一道加法和一道减法题。3.思维训练(展示课件)算出下面的一系列加减混合运算题。【设计意图】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计算中进一步掌握10的加减运算。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呢?(1)计算10的加法可以用接着数的方法进行计算。(2)10的加减法可以用摆学具、手指凑十法和画示意图来计算。(3)10的组成:0和10,1和9,2和8,3和7,4和6,5和5,6和4,7和3,8和2,9和1,10和0。【课后作业】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2.从课时练中选取。【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学生在一种活泼、开放、兴趣盎然的氛围中轻松地学习得数是10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让每个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新知识。采用摆学具、手指凑十法和画示意图来计算的方法来教学枯燥的“数的组成”,不仅使学生明白了数的分解与组合,而且在潜移默化中渗透了加减法的互逆关系,更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含义,从而高效率地解决实际问题。5 / 5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