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9页
第2页 / 共29页
第3页 / 共29页
第4页 / 共29页
第5页 / 共29页
第6页 / 共29页
第7页 / 共29页
第8页 / 共29页
第9页 / 共29页
第1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必修上册 第六单元测试卷(含答案)单元测试卷(六)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东坡题跋辑录了苏轼对众多艺术形式的讨论,文采焕然,意蕴深远。苏轼作为文人画的首倡者,儒释道融于一身的集大成者,其文章探骊得珠,见解独到。 “法即法度、法则。于绘画而言,是艺术家应当遵循的准则,是前人树立的楷模。这里的“法”取之苏轼在书吴道子画后谈到的“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就绘画本身而言,法包括两方面,一为“形”,二为“艺。今人多认为其只写“意”,不重“形”,以“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曲解他意。可实际与之大相径庭。苏轼并不完全否定艺术的再现,对他而言,一幅画仍然是自然世界的有效影像。东坡题跋多篇笔墨中,可见其观点: “黄筌画飞鸟,颈足皆展。或曰:飞鸟缩颈则展足,缩足则展颈,无两展者。验之信然。乃知观物不审者,虽画师且不能,况其大者乎?君子是以务学而好问也。 黄筌是当时大名鼎鼎的宫廷画家,尤善花鸟,画风以“皇家富贵”著称。苏轼批评其缺乏观察,认为“观物审象乃是画师的本职所在。易传提出“观物取象”一说,也说明了观察的重要性。“象非“圣人”的“自我表现”,而是对宇宙万物的再现。观察要求多角度,“仰观”“俯察远与近相结合方能察“万物之情”。 “艺则为绘画的技巧、技艺。对于“艺”,苏轼要求了然于心,得心应手。他评李龙眠的画说:“虽然,有道有艺,有道而不艺,则物虽形于心,不形于手。艺术家光有“道”而无“艺”,手上功夫不到位,那么物象只能存其心,为善鉴者而已。而熟练掌握“艺”,艺术也就变成了第二天性。无“艺”,只能内外不一,心手不应。如庖丁解牛,正是对事物的客观规律了然于心,才能运用自如,而对于“艺”,是可以通过焚膏继晷地学习得到的。 “意是通过“法”,将自然万物观察到的与心融合,从而抒发内心的真情实感。东坡的“意取法于老庄。这里的“意”与老子的“道相似。“道”是“有和“无”的统一,“实和“虚”的统一“意来自宇宙自然,此为“有”和“实”,能被人观察,同时它又掺杂着艺术家个人的情感,有道是“直抒胸臆”,此为“无和“虚”,又和庄子的“象罔相近。郭嵩焘注说:“象罔者,若有形,若无形,故曰眸而得之。即形求之不得,去形求之亦不得也。” “意从有限进入无限,不只是局限于作品本身,而是透过画,与自己的心碰撞,达到一种“自我”的境界。“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如果一幅画、一首诗仅仅停留在表面,没有让人产生“意”,那定不是一件能打动人的艺术品。苏轼在东坡题跋跋宋汉杰画中说道:“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乃若画工,往往只取鞭策、皮毛、槽枥、刍秣,无一点后发,看数尺许便倦。汉杰真士人画也。 士人画与画工之作不同,这是苏轼从社会身份上区分绘画的。画匠只取“皮毛、槽枥”,看数尺便审美疲劳,而士人画展现出物象活泼的生命力,令人生“意。他在跋赵云子画中也称赞赵云子“笔略而意具”,工者不能。 苏轼有言:“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这里提出的“新意”一词,实则是要求我们根据自己的心、自己的真实感受,去寻求新“意”,寻求属于自己的“意”并自成一家。明代董其昌评论前人书法时提道:“或曰,意不胜于法乎?不然,宋人自以其意为书耳,非能有古人之意也。此处论述的是书法,但书画同源,书法为此,绘画亦然。 (摘编自徐世媛出新意于法度之中 从东坡题跋看苏轼的绘画思想) 材料二: 苏轼论书主张独出新意,这是大家公认的,但是他并不否认对传统的学习。这一点从苏轼本人的书法实践中也可看出。其楷书代表作宸奎阁碑,字体具有楷书端庄敦厚的特点,其传统功夫可见一斑。黄庭坚在评价其书法时也说:“东坡道人,少日学兰亭。故其书姿媚似徐季海,至酒酣放浪处,意忘工拙,字特瘦劲乃似柳诚悬。中岁喜学颜鲁公、杨风子书,其合处不减李北海。”苏轼在评价他人书法作品时,也往往以其得古人意趣为高。 苏轼注重对传统的学习与崇尚书法个性的主张并不矛盾。他主张在学习前人风韵之时,能够独开一面,形成自己的风格特色。“无法之法在东坡题跋中多次出现。苏轼还在熙宁之初便提出了他著名的观点:“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这也是苏轼对自己书法的评价。他在跋王荆公书中说:“荆公(王安石)书得无法之法,然不可学,学之则无法。无法”自然不可学,然而却是“无法之法”,唯其如此才能获得审美价值。这和唐人论书讲究法度是迥异的。“无法之法”乃是书家的特有之法。 苏轼在评论书法作品时,常以“平淡自然为上乘之作。例如说颜真卿书“信手自然,动有姿态。乃知瓦注贤于黄金,虽公犹未免也”。欧阳修书法“皆有自然之姿,信天下之奇迹也。特别是其书唐氏六家书后所评六位书法家,多有“自然”之风。如褚遂良书“清远萧散;颜真卿书“格力天纵”;等等。 苏轼认为“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苏轼要求书法家在审美创作中突破“规矩”的局限,达到一种自然、自由的状态,从而实现“心手的高度协调。王献之小时候学习书法,王羲之从后面抽他的笔却抽不动,便知道他长大后必能以书法闻名于世。众人都以为王献之执笔得当,苏轼却不以为然,说“知书不在于笔牢,浩然听笔之所之而不失法度,乃为得之”。王羲之看重的是王献之能始终专心致志,而东坡赞赏的是书法创作要不受拘束地听任笔毫的走向而又不失法度,这样才是得到了书法的真谛。他强调的“浩然听笔之所之”,是一种高度自由、自然的精神境界。 (摘编自刘莉莉从东坡题跋 看苏轼的文艺观)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轼在东坡题跋一书中对绘画、书法都有独到的见解和认识,充分体现其深厚的艺术修养。 B受道家思想的影响,苏轼在绘画中能够体现“有”和“无的统一、“实”和“虚的统一。 C士人画展现出的物象比画工之作更有生命力,这样的区别导致士人与画工的社会身份有所不同。 D苏轼中年的一些作品具有颜真卿书法的特点,这一点在黄庭坚对苏轼的评价中可以得到印证。 【答案】C【解析】“这样的区别导致士人与画工的社会身份有所不同”因果关系不成立,材料一“士人画与画工之作不同,这是苏轼从社会身份上区分绘画的”,并不存在因果关系。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有人认为艺术家应当遵循的准则要体现在“意”上,而不在“形上,但苏轼认为“形”的准则要求要高于“意。 B苏轼重视绘画技巧,他认为画家如果能够做到有“道”又有“艺”,那么画家既可以“形于心”,又可以“形于手。 C苏轼在跋王荆公书中批评王安石的“无法之法”,并且还告诫后学者不可贸然学习王安石书法的“无法之法。 D苏轼以为王献之执笔不当,苏轼赞赏的是书法创作要不受拘束地挥洒笔墨而又不失去法度,并且始终要专心致志。 【答案】B【解析】A.“苏轼认为形的准则要求要高于意”错,材料一是说“虽然,有道有艺,有道而不艺,则物虽形于心,不形于手”,不存在比较。C.“批评王安石”错,材料二是“荆公(王安石)书得无法之法,然不可学,学之则无法”,苏轼并没有批评王安石的“无法之法”。D.“并且始终要专心致志错误,材料二是“王羲之看重的是王献之能始终专心致志”,“始终要专心致志是王羲之的观点,不是苏轼的观点。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中“苏轼在评价他人书法作品时,也往往以其得古人意趣为高”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智永“精能之至、反造疏淡。 B杜祁公“得昔人风气”。 C李元直“晓字法、得古意。 D张旭“作字简远,如晋、宋间人”。 【答案】A【解析】A.是说智永的书法追求“平淡自然”,而不是“以其得古人意趣为高”。 4下面这幅图是戴嵩所作的斗牛图,苏轼曾在书戴嵩画牛中写到一个牧童看到了这幅画,拍手大笑,牧童指出“此画斗牛耶?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下列选项中,不符合苏轼在书戴嵩画牛中想要表达的观点的一项是(3分)() A画家在绘画时不管多么注重写“意”,依旧要遵循“法”,遵循自然万物的本质。 B“观物审象”乃是画师的本职所在,画师应多角度观察,方能察出“万物之情。 C艺术创作要符合生活的真实性,画家要深入观察生活,才能获得创作上的真知。 D前人留下的绘画经验在指导后世画家创作时,也可能对其思维和行动形成制约。 【答案】D【解析】苏轼在书戴嵩画牛中想要表达的是画家应在尊重事物的客观现实的基础上进行创作。D.是说前人的经验对后世画家的创作构成局限。故不符合苏轼在书戴嵩画牛中想要表达的观点。 5材料一中苏轼有言:“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苏轼所说的“新意的内涵。(6分) 【答案】苏轼主张师古而不泥古,他认为要在继承前人书法创作的基础上,独开一面,形成自己的风格特色,以“无法之法”探索“新意。苏轼主张作书要随意所适,自然天放,在“浩然听笔之所之”境界下达到一种自然、自由的状态,从而在“平淡自然中出“新意”。 (二)现代文阅读 (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我娘 后窗 我从小就不知道叫妈妈,只会叫娘。我娘就是我的妈妈,这是我大些时候才弄明白的事儿。“为什么不让我们叫妈而叫娘呢?娘的回答让我懂得了其中的缘由。 “本来你姐出生以后是管我叫妈妈的,可是等你出生以后就不能叫了。人家说你这个孩子命硬,克妈,必须得改口叫娘才能避免。”原来罪魁祸首是我啊!在我的影响下,相继出生的两个弟弟也都管妈妈叫娘,娘是我们姐弟四人的妈妈。 我娘是辽宁朝阳人,我爸是黑龙江朝阳人,“朝阳是他们俩的缘分。虽有一些空间距离,但都在东北三省范围内,我们是地地道道的小东北人。黑土地上一望无际的田野和父母的基因给了我们踏实、勤劳、朴拙、粗犷的共同性格。然而,细细品来,我的身上似乎集中了父母身上的优点,而对他们的弱点都悄无声息地规避掉了。 我娘很聪明,上小学时成绩一直不错,到六年级毕业正赶上了特殊时期,不能继续读书了,只好回家劳动。小时候家里没有电视,没有什么娱乐生活,没钱买蜡烛,天一黑我们就躺在炕上睡觉了,睡不着,娘就教我们唱歌。我觉得娘唱得真好听,就很认真地和她学,大海航行靠舵手打靶归来东方红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革命歌曲都是我跟娘学的,娘就是我的音乐启蒙老师。 我娘性子慢,我爸性子急,他俩合拍的时候很少,常常三句话不到我爸就急了,娘就会被责骂。在强势的男人面前,她通常都会选择默默忍受,实在忍不住,会小声反抗一下,但声音很弱,她不想家里发生战争,让我们四个孩子受到惊吓。除了给全家人安顿吃穿用度,我娘还要和我爸一起到地里干农活儿。在我的记忆中,她从没有睡过懒觉,总是天不亮就起床烧火做饭,喂猪喂鸡,从早忙到晚,没有休息的时间。 我娘的女工活儿做得很好,她不仅会缝缝补补,还会绣花。我们小时候睡的枕头上,常有我娘绣的花,有牡丹,有蔷薇,有莲花,虽然是用粗布绣成的,却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