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6页
第2页 / 共26页
第3页 / 共26页
第4页 / 共26页
第5页 / 共26页
第6页 / 共26页
第7页 / 共26页
第8页 / 共26页
第9页 / 共26页
第1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级重点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高2023级高二上期10月月考语文参考答案 1D (A项,“先秦诸子认为物质财富并不是幸福的重要内容错,材料一原文是“先秦诸子认为,物质财富对幸福来说并非不重要”。B项,“以平天下为根本目标无中生有。材料一原文说的是“礼记大学明确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将个人发展放在平天下这样一个宏阔的视野里来看待”。C项,“危害程度小于资源占有幸福观理解有误,原文并没有将两种幸福观的危害程度进行比较。故选D。) 2D (D项,“要想真正提高国民的幸福指数,就必须把幸福感的提升纳入政府的施政目标,采用一定的标准进行评比”说法错误。材料三说“评判幸福固然很难”,因此说“采用一定的标准进行评比”并不现实。故选D。) 3C(“必然会导致心理上的恶性循环扩大了范围。根据材料二原文“把物质欲望的满足作为唯一追求,必然会导致这样的恶性循环”可知,只有“把物质欲望的满足作为唯一追求才会必然导致心理上的恶性循环。) 4.B (材料二举出了我国公民持有的两种不正确的幸福观,一种是资源占有幸福观,另一种把幸福看作是感性欲望(物质欲望)的满足,材料二否定了这两种幸福观,分析了其危害,指出其已经导致和可能导致人生与社会问题。所以,材料二最后得出结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状态就是人的幸福状态。A项,国家推出的“精准扶贫”政策,主要是改善老百姓的物质生活,不能体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C项,考上好大学,将来有好工资,也是物质方面的满足,也不能支撑材料二的观点。D 项,提高工资待遇,仍然是停留在物质层面,也不符合材料二的观点。B项,符合材料二的观点,可以作为论据。故选B。) 5.(1)不沉溺于物质享受,追求精神快乐;(2)将自身幸福与他人幸福、社会福祉结合起来考量;(3)敢于担当,奉献社会;(4)努力奋斗,实现人生价值;(5)让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生活充满乐趣;(6)享受到社会公平、自由;(7)手中的权利能够约束政府的权力;等等。(答出三点即可,一点2分。)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和个性化阅读文本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题目要求,然后通读全文,知道各个材料是从什么角度述说的中心话题,与要求回答的问题有什么关联最后筛选出关联部分,进行分析作答。本题题干是“请结合材料和生活实际,简要概括新时代的我们如何才能做个幸福的人?”,首先要在文本中找出答题区间。材料一在第二段非常明确地提出“不沉溺于物质享受,追求精神快乐”的“幸福的看法;材料一第三段提出“将自身幸福与他人幸福、社会福祉结合起来考量” 的“幸福的看法;材料一第四段提出“以坚守志向为快乐,以责任担当为幸福” 的“幸福的看法;据材料二最后一段“幸福的真实含义是什么?就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能通过努力奋斗逐使其人性闪耀善和美的光辉,人格完善而高尚,个性获得健康而丰富的发展,生活充满乐趣、充满创意和充满魅力。显然,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状态就是人的幸福状态可以得出,幸福就是努力奋斗,实现人生价值;幸福就是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生活充满乐趣;据材料三最后一段“机会不公平就是一种不幸福,不能给人以稳定预期人就会有不幸福感”可以得出,幸福就是享受到社会公平、自由;据“幸福感的评判权要掌握在公众手中。虽然有评判权的公众不一定能说清楚什么是幸福,但如果公众手中的权利无法约束政府的权力,那公众一定不幸福可以得出幸福就是手中的权利能够约束政府的权力。 6. B (“表现了老兵和爷爷的勇敢”错误。由原文“却见毫无战斗经验的爷爷还站在路中央,愣愣地东看西看,老兵扔了手中的棍子可知,表现的是爷爷毫无战斗经验,而不是勇敢。 故选B。) 7. A (“全部运用动作描写”错误。“眼睛不再浑浊不是动作描写,而是神态描写。) 8.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爱护群众、严格的自律精神。 不惧磨难、团结互助、勇往直前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救助战友和群众、甘于牺牲奉献的精神。 9. 题目交代了主人公和特殊天气情况。 用爷爷修饰“雷雨天”,突出了“雷雨天对爷爷的特殊意义。 “爷爷的雷雨天”是全文的线索,可以让读者迅速抓住全文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故事情节发生在“雷雨天”,这种恶劣的环境烘托了爷爷和红军战士的英雄形象,以它为题目有利于读者把握主题。 【导语】小说通过战争记忆和现实的交织,刻画了爷爷这一复杂而感人的人物形象,表现了战争的残酷、红军的坚韧和地方群众的朴实无畏。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爷爷对长征精神的执着和坚守,展现了普通人对革命的深刻理解和认同,情节紧凑,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 【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的能力。 爷爷“把随身带的干粮和腊肉、土酒,挂在路边的树上”,“那兵没接过东西,对几个小兵说了些山南海北爷爷听不太懂的土话”,可见,这支队伍不拿群众的东西,有严格的自律精神。 结合“他们态度和蔼,相扶相助,在那样连日阴雨、缺粮少药的境况下,依然说笑、哼歌”“老兵大喊一声:隐蔽!话到手到,他一把将身边的一个小兵推到了几步外的小石砬子旁他们白天急行军,晚上宿山洞,绕开溪流、暗沼、沟壑,奔走在弯曲的羊肠小道上,但是因为兵员有伤,他们并不能快速前进”等分析,他们相扶相助,遇到困难的时候,依然说笑、哼歌;白天行军,晚上住山洞;遇到危险时候,不顾一切救助他人,这是一支有不惧磨难、团结互助、勇往直前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队伍。 结合“却见毫无战斗经验爷爷还站在路中央,愣愣地东看西看,老兵扔了手中的棍子,急步蹿到爷爷身后,一个猛虎扑食,将爷爷结结实实地压在身下,两人就势滚进了路边的草丛那次轰炸牺牲了七人,年龄最大的是拉棍老兵,38岁;最小的扛锅小鬼,仅15岁”“老兵大喊一声:隐蔽!话到手到,他一把将身边的一个小兵推到了几步外的小石砬子旁等分析,老兵在情急之下救助战友和爷爷,急步蹿到爷爷身后,一个猛虎扑食,将爷爷结结实实地压在身下,他们有甘于牺牲奉献的精神。 【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结合“阴沉沉的天空,响起一声炸雷”“几道闪电劈过,夜空忽明忽暗,雷声如高山撒落下了巨石隆隆作响第三天下午,狂风大作,天空墨黑,乌云盖顶,电闪雷鸣中,有两架飞机向他们直冲下来”“爷爷的病基本好了,但遇雷电、发烧、劳累等情形,还时有复发等分析,“雷雨天”交待了小说故事发生的特殊天气情况,“爷爷交代了小说的主人公。 从人物刻画上看,“几道闪电劈过,夜空忽明忽暗。爷爷举起枪,如临大敌。老奎叔突然神色一凛,扯住爷爷的胳膊,压低声音说:有敌情,伤员们已经撤了”“老小孩一样的爷爷,是乡人的话题、乡人的至宝。每当爷爷病发,知根知底的寨里乡邻们,都会十分默契地主动配合每当雷雨天气时,爷爷的言行及乡邻的“配合”,再现了当年他身手矫健、慷慨大度、不避艰险为红军带路的英雄形象及人们对他的景仰,以此为题,丰富了人物形象,突出了“雷雨天对爷爷的特殊意义。 从情节安排上看,“不好,有敌情!快,杉木林”“这时候的爷爷,眼睛不再浑浊,脚步不再迟滞,迅速拎上猎枪,我则伸手抓过两把雨伞,打开角门,跟在爷爷身后,冲入夜色之中一片弹片钻进了爷爷右脑,经当地名医瞿老山人竭力抢救,爷爷幸存了下来,但从此,爷爷的思维就停滞在了炮火硝烟中”,当年“爷爷为给北上的红军带路,遭遇敌军轰炸,右脑重伤,直到现在,每逢雷雨天气,他总会回忆起当年的战火硝烟,以此为题,不仅设置了悬念,而且串联了情节,是全文的线索。 从主题上来看,以此为题,告诫人们,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许许多多的革命烈士用生命换来的,珍惜现在,不忘历史。更不能忘记那个年代的鱼水情深,时时刻刻保持着对英雄前辈的尊重与敬仰,有利于读者快速把握主题。 10CEF(解析:夫民不知子父讼之不善者久矣,是则上过。上有道,是人亡矣。) 11B(解析:两个“就”都是靠近。“童子升而游焉”,兼语词,在这里;“就有道而正焉”,语气词。两个“俾都是使,让。“治国之道若何”,治理:“家齐而后国治”,天下太平。) 12B(解析:“意识到了自身君德的贫乏”错误,贫是没有财富的意思。) 13(1)(执政者)自己亲身实行了还有百姓不服从,随后再用刑罚惩治他们(用刑罚等待他们犯罪),这样百姓就知道什么是罪过了。(躬行,(执政者)亲身实行;不从,百姓不服从:俟,惩罚等待:状语后置句式,各1分。) (2)就在当天,周文王就打开粮仓和钱库,用来赈济年老丧偶、没有儿女的人和失去父母的孤儿。(是日,当天:发,打开;振,救济,躲济,各1分;鳏寡孤独,语意1分。) 14同:都强调爱民和富民。(2分)异:孔子更强调教化。(1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国家政治有三类:王道的政治教化百姓,霸道的政治威慑百姓,强权的政治胁迫百姓。这三种政治各有施行的意义,但以教化百姓为可贵。季康子向孔子问道:“如果用诛杀不守道义的人来成就有道义的人,怎么样?孔子说:“你执政,哪里用得着诛杀的手段?你想要行善,那么百姓也会善良的。君子的德行是风,小民的德行是草;草上的风一定会使草倒伏。”鲁国有父子互相告状的,季康子说:“杀掉他们。孔子说:“不能杀死他们。百姓不懂得父子互相告状不对己经很久了,这是在上执政者的过错。(如果)执政者遵循正道,这样的人就没有了。”季康子说:“治理百姓要把孝道作为根本,如今杀掉一人来羞辱那些不孝之人,不也可以吗?孔子说:“不教导就杀人,这是滥杀无辜。三军大败,不能行杀伐;刑狱没有整顿好,就不能用刑罚;执政者宣示的教化,应该自己首先实行它,那么百姓就会像顺从风向一样地服从:(执政者)自己亲身实行了还有百姓不服从,随后再用刑罚惩治他们(用刑罚等待他们犯罪),这样百姓就知道什么是罪过了。那七尺高的墙,人们不能跨越。(可是)七百尺高的山,小孩子都能爬上去游玩因为那是缓延的斜坡。现在仁义衰落已经很久了,能说人们不会超越界限吗?讨经上说:要使人们不迷失方向。从前君主引导他的百姓而不让他们速失方向,因此威严非常却不轻易发展,(虽)有刑罚却(往往)放置不用。”告状的人听到这些话后,就请求不再上告了。 材料二: 鲁哀公向孔子询问为政治国的事,孔子回答说:“为政的目的在于让百姓富裕而且长寿。鲁哀公问:“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减轻赋税百姓就会富足,没有争斗的事百姓就远离了犯罪,远离了犯罪就会长寿。鲁哀公说:“像这样,那我就会贫穷了。”孔子说:“诗经上说:和乐平易的君主,是百姓的父母。没有见过孩子富足了而父母却贫穷的。周文王问吕望(太公)说:“如何治理天下?”吕望(太公)回答说:“行王道的国家使百姓富足,行霸道的国家使武士富足。仅能保存自己的国家使大夫富足,即将灭亡的国家使仓库富足。周文王听后说:“讲得好。”吕望(太公)又回答说:“好事隔夜却不实行是不吉利的。就在当天。周文王就打开粮仓和钱库,用来赈济年老丧偶、没有儿女的人和失去父母的孤儿。周武王向太公询问:“治国的根本方法是怎样的?”太公回答说:“治国的根本方法,不过是爱护百姓罢了。周武王又问:“怎样爱护百姓呢?”太公回答说:“使他们得利而不爱损害,使他们(农事)成功而不遭败坏,使他们能够生存而不被杀戮,给他们衣食而不掠夺他们,使他们欢乐而不受痛苦,使他们高兴而不生怨怒。这就是治国的根本方法。驱使百姓的原则,不过是爱护他们罢了。百姓失去了他们的职业,就是损害了他们;农作物不能按时耕种收获,就是毁坏他们的生活;对有罪的人加重惩罚就是杀害他们:加重赋税,就是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