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防洪防汛专项应急预案1. 事故风险分析1.1危险识别通过井下排水设备的排水能力,可以设立定量指标,进行危险信号识别,各种信号解释如下:正常信号:正常排水设备间歇运行。警惕信号:正常排水设备连续长时间运行。危险信号:正常排水设备和备用排水设备联合运行,或有间歇。紧急信号:正常排水设备和备用排水设备长时间联合运行。掌握巷道岩石构造破碎带(或断层)的发育情况和含水、透水状态,区别渗水和涌水量的变化,捕捉异常信息。在主要汇水区设立水文观测标志,坚持汛期观测,根据水位变化计算(或估算)地表水积蓄储量,识别洪汛危险源形成的可能程度。掌握公司区域及相邻区域的大气降水情况及地表水运动状态,根据承受降水面积和降水量,计算汇水区洪汛形成的可能与规模。1.2公司发生洪汛灾害的脆弱性分析突发性的大量降雨并在短时间内汇聚成一定规模:由于应力集中或超荷载压力造成冒顶或底突而形成淹井,井口周围排洪不畅或设防不当造成灌水而形成淹井,山谷中自然形成的土石坝崩毁而形成泥石流,山洪下泄时携带滚动石块伤人等。矿山经历了数十年的开采历史,地表形成了塌陷区,山洪会顺着部分塌陷区流入井下给矿山安全生产埋下了多处重大隐患,有发生淹井的危险。矿区很多地表建筑物靠近山脚,也有遭遇山洪或泥石流袭击的危险。1.3风险分析洪水灾害是多种自然灾害之一。往往多种自然灾害都是相互联系的,有些灾害又可能是多种自然灾害综合作用的结果。雷电和龙卷风属于气象灾害,它的破坏作用可能通过对动力系统的破坏停电停止抽水淹井造成水灾;地震或矿震,属于地质灾害,它的破坏作用可能是使区域内岩体发生措动而引发水源(水库、含水层等)体与矿井发生水力联系造成淹井造成水灾。总之,任何一种自然灾害,包括水灾在内,都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因此必须加强灾患意识,做好应对工作。公司突发淹井洪汛灾害后,如果应对不利,可能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1)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在防御洪水和抗灾救援的全部工作过程中,始终把人的安全做为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少人员伤亡。规范和加强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工作。充分发挥专业救援力量的骨干作业和人民群众的基础作用。(2)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当地政府和公司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公司分级负责制,建立条块结合、属地管理的应急机制。(3) 资源共享,协同应对、快速反应。在公司统一规划指导下,以基层单位为主建立一支应急处置救援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分地计划储备抗灾应急物资,建立联动协调机制,真正做到: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4) 依靠科学,依法规范。实行科学民主决策,充分发挥专家的专业特长作用,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采用先进的装备和技术,提高预案的科技含量。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演练工作,增强群众防御自然灾害的意识,提高群众的自救和互救素质。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各项应急措施,使之能与地方进行政策对接,确保应急预案的全局性、规范性、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5) 反应快捷,措施果断。应急机构职责分工明确,各单位一把手担任应急机构的第一指挥员,其余按分工各司其职。(6) 居安思危、预防为主、科学应对、平战结合。由于洪汛等灾害是地球的一种自身物质运动形式,是人类无法控制的自然现象。因此,对洪汛灾害的破坏必须采取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防御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对防洪防汛的各项工作,要做到常抓不懈,具体落实。3.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3.1应急组织体系(见综合预案)3.2指挥机构及职责(见综合预案)4. 预防与预警4.1对危险源的监控与报告要明确构成本预案的第一危险要素是大气降水-暴雨和连续大雨,第二危险要素是短时间内地表水汇聚形成的规模,第三危险要素是地表水汇聚水域的形成范围和发展变化。(1)公司主要汇水区建立资料、信息档案、详细说明汇水区位置、地形、地貌特点、地质构造情况、汇水区域的淹没面积和可能涉及的重要设施,洪水汇聚与外泄的地表逞流条件或通道的畅阻状况等。(2)搜集当地的20年、50年一遇的大雨、暴雨气象资料,了解历史上洪汛发生的情况。(3)在危险源(汇水区)周边设立坚固的观测标志和永久地观测站点,选派敬业人员监视和观测汇水区的形成、变化和发展,及时、准确地捕获异常信息。(4)依据气象部门预测的天气趋势变化,视干旱季节和汛期的不同情况,各观测站点向应急办公室定时、准时、及时、随时或连续报告观测数据和信息。(5)应急办公室负责向当地县以上政府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送有关材料。(6)公司洪汛灾害的危险部位的重点是:公司各直属井下矿的生产作业场及井下各重要设施、尾矿库、公司家属住宅区等。4.2预警行动(1)应急办公室在获得各险情观测站的危险和危急信息,应立即汇总,在最短时间内向总指挥部做出电话和书面(可后补)汇报,并同时把其它信息反馈给“危险源”部位的险情观测站。(2)各矿、厂的险情观测站同时向各自危险作业现场、所属单位的指挥中心和公司的应急办公室发出预警信息报告。(3)在危险源作业现场的负责人,向所在应急办公室报告危险、危急信息,并通知现场人员同时做好应急准备。(4)应急办公室根据总指挥的指示、险情观测站发出的预警信息、危险源现场宏观情况报告,综合分析后,发出启动相应级别的预案行动指令。(5)公众信息交流。重大洪汛灾害发生后,受害单位应以电话、电传等快捷的方式或者利用广播电视等手段通知本单位尚不知情的人员。4.3信息报告与处理(1)接警与通知应急救援办公室是公司的信息处理中心,办公室设有两部报警电话,24小时选派专人轮流值守;办公室接到预警信息后,要在2分钟内接通总指挥,20分钟内接通所有副组长,30分钟内所有成员到达岗位;各基层单位预警电话也必须设立24小时值班制度;灾害单位负责人必须在2分钟之内接到警报通知。(2)灾情上报程序灾情初报。各受灾单位要在第一时间了解、掌握本单位的人员伤亡情况和重大财产损失情况,并在一小时之内向应急办公室报告;应急办公室汇总全灾区的受灾情况,完成数据统计工作,经总指挥的审核和签字,向当地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做出报告。灾情续报。在公司区域灾害案情稳定之前,公司及其下属各基层单位,均需坚持24小时报告制度,并规定每天9点之前,汇报之前24小时的情况。灾情核报。公司区域内灾情完全控制后,按照当地政府和有关规定,进一步核实灾情,逐级如实详细上报。4.4矿山洪汛灾害的防御对策洪水灾害与其它自然灾害是地球自身的一种物质运动形式,是人类能力无法抗拒的事件。对自然灾害必须坚持以防为主和防、抗、救相结合的方针,采取先进的新技术手段,全面防御并突出重点。(1) 监测与预报。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多种自然灾害的监测系统,例如洪汛、气象、地震、生物等自然灾害的观测台站网络已经覆盖全国各个区域。有些观测资料的质量已经赶上或超过世界的先进国家的水平。公司主要是从国家的监测系统中,及时获取全面地、完整地、准确的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制定正确方案,把握应急处置的先机。 (2)加强预防管理,提高抗灾能力。贯彻、执行国家的安全标准,严格规范本系统的安全纪律。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和应急物资的投入,改善抗灾能力。加强对生产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严肃安全作业考核程序,提高职工防灾意识。(3)加强救助管理,实现正确救助。对于突然发生的重大洪汛灾害,既需要外部救助,但更多地还是内部救助。对群众加强科普教育,学习自然灾害知识,破除迷信思想,树立科学观点,做到遭遇灾害侵袭时,个人能自救、人人能互救。(4)突出防御重点,采用先进技术,实施安全保护。采用最新科研成果,最先进的技术措施,定期更新和检查安全生产装备及其防护设施,发现隐患及时整改。落实各项具体措施,分清具体责任,时时确保逃生路线和撤离通道畅通无阻。(5)防治地表水侵入,切断大气降水补给,防止大量地表水进入矿井。主要办法有:修筑防洪沟、封堵塌陷或裂缝通道、排出低洼积水、迫使河流改道或洪水运动方向等。(6)查明水源。在整个矿山开采过程中,始终做好矿床水文地质工作。查明矿井充水的可能,搞清水源、矿井水、地下水和地表水补给关系和涌水通道,为有效治理矿井突水提供可靠技术依据。(7)井下隔绝水路、堵截水源。在井下均应设置水闸门、水闸墙、密闭泵房、截水构筑物。设置防水矿柱,对岩石裂隙层可采用“灌浆堵水”办法。(8) 预先排水、疏干降压,有计划全部或部分疏放危险水源。5.信息报告程序 见综合预案6.应急处置6.1响应分级(见综合预案)6.2响应程序(见综合预案)6.3处置措施 (1)指挥与控制获得洪汛灾害信息后,在应急办公会议上,总指挥任命指挥长人选,在指挥长的带领下,应急机构的相关组成人员携带与灾情相应的应急资源立即赶到事故现场。同时,总指挥指令灾害现场单位进行先期处置,并等候灾害现场的反馈信息。到达现场的指挥长召集所有参与救灾的应急组织领导,立即组成现场指挥中心。全面了解情况,对现场情景和处置难度做出科学地、正确的评估与分析,组织调集与灾情相匹配的应急资源。同时做好以下工作:设置警戒线,协调和组织应急反应的人力资源,调集应急物资和设备,安全疏散人员,管制现场交通,维护现场及相关场所的治安秩序,对信息和新闻媒介的现场管理,对受害人紧急处置。规定现场应急处置区域,处置现场四周最少设定两道警戒线,由保卫人员专门看守,在应急现场处置区内,合理布置各种应急资源的位置。协调灾害单位、核实对灾情评估准确度,确定应急处置重点,向总指挥反馈信息,果断做出应急决策,快速展开救援行动。选派专人详细记录对灾害现场应急处置的全部过程。(2)资源调度程序资源调度程序要遵循以下原则:在组织和调集应急资源时,要保证“第一出动力量”的坚强有力,能够在最佳时机,实施有效控制,达到“首战告捷”。现场已集结的应急处置人员和后续的应急人员,要由专职联络人员引导行动,在指定位置进行列队集结。核心处置力量和现场急需的专业处置力量,要靠近现场集结,以备应急行动畅通无阻。应急抢险的专用设备、专用工具、专用器材和专用车辆,要在现场选择优先的位置停放,随时投人使用的设备和车辆要放在现场中心,辅助、支持的车辆停放在现场边缘地方。(3)卫生和医疗救护程序在应急救灾事件中,卫生和医疗救护程序关系到整个应急处置工作的成败。因此,要做好下列工作:对现场伤亡人员做出评估,主要包括伤亡人数及种类、伤员的主要伤情、需要采取的措施及投入的医疗资源、快速了解伤员准确位置、把握抢救的良机。先把伤员运出危险区,战地急救后由救护车送往医院。按受害者的伤害情况,按轻伤、中度伤、重伤、死亡进行分类,以便在最紧急情况下,把有限的医疗资源用到最需要的人员身上。在医疗资源不能完全支持时,向政府请求应急支持。(4)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程序保证应急人员的安全是完成应急处置的前提,是增强应急救援队伍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急人员在实施救援行动前,现场指挥员必须向应急人员讲清灾害现场的安全、生存条件的基本情况,评估周围环境、条件与事故的关系,判断二次灾害(或次生灾害)发生的可能性。根据灾害的类型及应急处置内容,装束好相应的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毒面罩、特种作业服、氧气瓶、救生衣等等),由安全员逐项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参加行动。明确先救人、后救物的原则。在领队人员或灾害单位知情人员的引领下,有计划、有目标的开展救援工作。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7.1通讯与信息保障(1)建立健全公司应急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