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区政府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2024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和2025年工作计划报告如下:一、2024年工作开展情况(一)坚持稳中求进,综合实力提升。一是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科技研发服务合作稳步推进。引进国内知名高校院所30余家,设立驻区院校人才工作站7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81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62家。新培育市级专精特新企业6家、省级“上云”企业10家,均占全市半数以上。新增国家级“小巨人”企业2家,总数达8家。天鸿新材料、鑫汇特种纤维2家企业获评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称号,全区独占3家。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4,位居全市首位。深交所创业孵化基地成功创建,全市唯一。新增市级工业设计中心4家,累计总数达15家。东湖世纪城科技园获批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全区唯一。二是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创新实施招商引资“六个一”工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招商宣传力度,不断拓展招商引资路径。全年签约项目175个,总投资额490亿元,实际到位资金5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37、139。招引项目质量进一步提升,产业集聚度进一步增强。国电能源集团、华润电力、龙源电力入选“2024年中国能源集团化发展十大卓越企业”,国电能源收购辽宁金德能源有限公司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上海卓阳、江苏大明等行业龙头企业正式落户我区。三是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有效承接上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126项。“证照分离”“一业一证”改革全省领先,“一件事一次办”“跨省通办”“全省通办”“掌上好办”等一批创新事项在全国推广。全面落实营商环境创新试点重大改革任务,“极简审批”服务模式在全市推广。建成行政审批服务中心3个、驿站6个,实现政务事项就近办理、全域通办。全力推动惠企纾困政策落地见效,出台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政策20条,发放惠民消费券开展汽车、家电系列促销活动。深入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X集团混改成效明显,“三项制度”改革基本完成。(二)坚持产业为基,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一是园区建设成效明显。开发区新建标准化厂房5万平方米,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成功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五星级示范基地。化工园区认定成功,功能配套逐步完善。陈塘科技工业园调整机制活化资源资产,盘活闲置存量土地530亩。总投资70亿元的楼兰之星项目启动建设,楼兰化工园基础设施项目一期通过竣工验收。宁海化工集中区重整方案获得山东省国资委批复,东方希望台子港区搬迁改造升级项目有序推进。二是企业培育成效显著。制定实施市场主体培育壮大三年行动计划、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及制造业扩规模优结构攻坚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扎实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全年新增市场主体9961户、规上工业企业1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市场主体总量逆势增长至18万余户,规上工业企业突破100家。评选认定2024年度第一批“瞪羚”企业3家、“雏鹰”企业8家。新增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3家、“瞪羚”企业1家、工信部“小巨人”企业1家。大力实施企业技术改造提升行动,引导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全年新增市级企业技术中心4个、工业设计中心4个、绿色工厂3个。三是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积极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数字产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93。华为数字能源创新中心落地运营,全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产值达到300亿元以上。启动建设全区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工业互联网标杆园区和企业。创新推出“移动云网课”,全面完成中小学校网络接入率100的目标,高质量完成随迁子女家长手机采集工作。(三)坚持城乡融合,协调发展步伐稳健。一是城市更新有序推进。以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为抓手,投资75亿元完成城市建设提质项目38项。工人文化宫开工建设。黄河路公交站台建成投用。X北街、祁连山路、宏图街等道路翻建工程顺利完工,X路、泰山路、青峰山路等道路完成维修改造工程。黄河路公园、天水河桥主体完工,新增绿化面积45万平方米。完成老旧小区改造78处,惠及居民13万余户。成功创建国家级卫生区1个、省级美丽社区1个、市级文明单位15个。二是乡村振兴特色彰显。大力发展特色富民产业,将现有各村优势资源进行整合提炼,精准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积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探索“党建乡村治理”模式,分类打造23个不同类型示范村。以赵家圈村、西八里营村为例,探索出农村环卫一体化、村庄绿化养护、集体经济组织带动等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努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环境优美、生活富裕的精品村。(四)坚持人民至上,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一是民生福祉持续改善。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年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18。城镇新增就业649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以内。向困难群众发放各类救助补贴资金5960万元。安置退役士兵30人,发放抚恤和生活补助资金29466万元。为864名孤困儿童发放补助资金198万元;为37名事实无人抚养孤儿申请法律援助;建成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9个,建成社区日间照料中心28个;完成1600余户适老化改造工程;组织各级医疗机构义诊17次,服务群众3万余人次;为2万余名7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流感疫苗、2100余名适龄儿童开展口腔窝沟封闭、1万余名妇女开展“两癌”筛查;办理不动产登记12165户。二是社会治理持续强化。严格落实四保机制,严防信访突出问题转化为现实危害,“20681”“5677”“万件化访”三大台账案件全部化解。全年刑事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12,民事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45,破案率同比三年均值上升7,无涉黑涉恶案件发生,人民群众平安指数持续升高。(五)坚持底线思维,安全发展基础稳固。一是应急能力不断提升。面对异常严峻的防汛形势和能源保供压力,区委区政府科学研判、提前布防,广大干部群众坚守一线、拼搏奉献,交出了防汛救灾和能源保障的满意答卷。组织开展大规模人员撤离转移实战演练,各级应急救援队伍全员全训全备,全区应急救援物资储备达到三年需求量,应急处置能力全面提升。二是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统筹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工作,持续开展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信访积案化解率达98。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查处各类案件930起、侦破860起、抓获846人,现行命案发案量同比下降80。社会治安大局持续向好,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继续保持在98以上以上。自建房安全排查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完成危房整治113栋。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全面推进,事故起数、死亡人数较去年分别下降75、62。二、存在的问题回顾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经济下行压力日趋增大;产业规模尚未实现质的提升;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安全生产等领域风险隐患仍然存在;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个别干部担当作为意识不强、作风不实等问题还需持续整治解决等等。对此,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绝不辜负全区人民的期望和重托。三、2025年工作计划(一)聚焦创新驱动发展,打造产业发展新引擎。推动科技创新体系,以企业为主导,促进创新与产业融合。实施科技企业培育计划,目标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30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7家、“瞪羚”企业2家。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实现产学研合作项目100个以上。推进协同创新和新材料科创园建设,吸引科技人才和产业项目。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建立适应新时代的管理体系,推行“党工委(管委会)公司”模式,实行灵活薪酬和绩效考核,支持经营模式创新,提升项目落地效率,成立投资集团,推进公共服务改革,对接自贸区,推进制度创新。激发国资国企改革活力,优化国有资本结构,加强监管考核激励,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落实扶持政策,推动民营企业规范发展,保护产权和权益,构建良好政商关系,清理拖欠账款,查处破坏营商环境行为。(二)聚焦全域统筹构建格局,城乡融合新局面。优化区域空间布局,包括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乡镇村庄规划,推进工业园区和城镇化建设,引导产业结构优化,发展第二产业和现代农业,以及特色旅游业等。丰富城市文明内涵,加快城市更新和品质提升,推进城市建设项目,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设文化设施,弘扬传统文化,打造城市文化景观。繁荣文旅体育事业,发展全域旅游,提升旅游吸引力,弘扬红色文化,建设纪念馆和旅游度假区,实施体育设施升级改造,打造体育场馆,建立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提升全民健康素质。(三)聚焦品质提升,加快建设新城区。推动城市品质提升,需坚持高水平创建理念,全方位提升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目标包括:完善城市功能,提升环境品质,塑造独特城市风貌,推进城市大脑建设。同时,建立垃圾分类机制,推广新能源汽车使用,建设充电桩设施。提高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加强市政设施管理,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实现交通智能监控全覆盖。加快污水处理设施改造,提升水环境质量。完善供水供热供气等基础设施,提高群众生活品质。加强城市精细管理,提升市容环境卫生,强化市容环境整治,增强市民文明意识。实施物业服务品质提升行动,建立物业服务信用管理体系,打造优质物业服务。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