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4年秋”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高二期中联考历史试题(A卷)命题学校:荆门市龙泉中学命题人:董艳蓉董英芝审题人:王玉兰联合审题单位:圆创教育研究中心考试时间:2024年11月13日考试用时: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考古工作者从湖北屈家岭文化遗址选出炭化种子1245粒,其中包括541粒水稻和638粒水稻基盘(水稻加工残留物)、33粒粟、27粒小麦及6粒大豆。据测年材料反映,农作物遗存可追溯到距今约5800年。该发现可以佐证A.中国原始农业领先世界 B.区域文明存在交流互动C.稻作农业源于中原地区 D.长江流域出现贫富分化2.“出奔”在春秋事例中解释为“奔者,迫窘而去,逃死四邻,不以礼出也”。春秋时期,主要诸侯国接受贵族出奔者次数为:鲁国37人次,楚国33人次,晋国38人次,宋国20人次,郑国19人次,齐国36人次,卫国18人次。这反映出当时A.华夏认同观念逐渐增强 B.社会阶层流动逐渐增强C.传统政治秩序受到冲击 D.生产关系发生重大变革3.据统计,史记汉书所载西汉前期酷吏,籍贯属于今陕西省、山西省的最多,河南省的次之,而属于今山东省的则较少。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是A.历史文化的延续 B.治国理念的调整C.加强集权的需要 D.经济发展的差异4.明堂是古代帝王祭天祀祖、举行朝会、庆赏等大典的场所,汉代以后,明堂一直是皇帝祭祀与布政的重要建筑。北魏孝文帝自称拓跋氏源于黄帝,曾下诏“起明堂”,模仿汉制在平城南郊建立明堂,并亲赴明堂祭先祖、“布政事”。孝文帝此举旨在A.践行儒家治国理念 B.借鉴汉族政权经验C.促进民族文化认同 D.彰显政权的合法性5.西晋时,洛阳的正音“南染吴越,北杂夷虏”,东晋时扬州则“侨吴混合之语音最盛行”,而且“此种相互通化作用范围甚广”。南北朝间国书往来,本来的套话是“想彼境内宁静,此率土安和”,后来为了表示不分彼此,而改成”想境内清晏,今万国安和”。这些可用于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A.经济重心南移趋势的加强 B.分裂中蕴含着大一统趋势C.文化交融根源于民族征伐 D.少数民族封建化成效显著6.图1为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人口分布图,据此判断这一时期应是图1A.西周 B.秦朝 C.唐朝 D.北宋7.两宋之际,士人的心态和职业取向发生变化,士人流向渐趋多元,追求功名不再是他们唯一的选择。历史记载中多有士人经营田产、经营工商、开办学堂、充任吏僚等记载。他们的“关注点和自我观念”也从国家层面转向地方领域,如开渠、铺路、发掘乡贤、推行教化等。这说明当时乡绅社会已然萌发 阶层流动渐趋固化政治环境相对开明 士人群体报国无门A. B. C. D.8.图2为西夏时期甘肃榆林窟中的局部壁画玄奘取经图。在该图中,玄身披袈裟,双手合十,和孙悟空一起做祈祷状,展示了玄奘西游的故事。据此可知图2A.佛教在中原地区备受推崇 B.唐后期对外交流频繁C.西游记在西夏广为流传 D.西夏受中原文化影响9.急递铺属于元代官方邮驿系统,1015里或1025里设一铺,设专人传递文书或军事情报。传递速度按一昼夜计算,一昼夜400500里,加急时可以达到一昼夜700800里。元朝这一制度的设立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有效维持了地方治安C.完善了中央行政体制 D.确保了政务信息畅通10.明初发行“大明宝钞”,朱元璋规定“凡钞一贯准一千”。表1反映了大明宝钞折成铜钱比值的变化情况,表中变化表1年份1375年1390年1470年1470年1488年大明宝钞一贯折钱数1000文250文12文2文1文A.表明政府权威的不断下降 B.根源于铜钱数量的不断减少C.推动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D.抑制了商品经济的良性发展11.有学者指出,“承旨书渝”“只供撰述于其间”以及“议复”展现了军机大臣们的不同面相尤其在“议复”过程中,封疆大吏所奏之事被军机大臣否决的情况时常发生,皇帝一般支持军机大臣的意见。该学者旨在强调清代A.皇权专制发展到顶峰 B.军机处在决策中有重要话语权C.军机处并非法定机构 D.强化对中央官员的控制与监察12.表2是两首明清时期的民间歌谣。据此可推知,明清时期表2歌名内容迎闯王吃他娘,着他娘,吃着不够有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世上官多不太平天上星多月不明,地上坑多路不平,河中鱼多搅浊水,世上官多不太平。A.民众文化水平普遍提高 B.文学创作脱离社会现实C.西学东渐冲击理学权威 D.封建专制统治危机严重13.鸦片战争后,魏源将西方的强大归于兵工,主张师夷兵工以筹海,可谓睁眼看世界之“近谋”;徐继则更深入探究西方兵工赖以产生的制度基础,提出师法泰西文明以自强,可谓睁眼看世界之“远略”。这反映了A.传统华夷观念得以彻底转变 B.学习西方成为社会共识C.民族危机下救国方案的探索 D.中体西用思想付诸实践14.表3反映了19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租界华人数量变化情况表3时间1853年1860年1862年1865年人数约500人30万人最多曾达到70万人13.7万导致这段时期上海租界华人数量骤变的主要原因是A.租界范围的扩大 B.农民运动的影响C.侵华战争的发生 D.洋务企业的开办15.1884年中法简明新约规定:“此约缮中法文各两份,各执一份为据,应按公法通例以法文为正。”1885年续谈正式约章时,以法文文本为准的条款被慈禧太后“勾掉”,最后签署的中法越南条款没有“以法文为正”字样。这表明清政府A.极度缺乏国际公法意识 B.意图抵御外国在华话语权C.继续坚守中越宗藩关系 D.有效遏制了西南边疆危机二、非选择题:本小题共4小题,共55分。16.【中国古代的粮食安全】(14分)粮食作为国计民生的最基本物资,在唐朝的盛衰荣辱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唐朝建立之初,民生凋零、土地荒芜。为此,唐朝制定了严格的户籍制度,各级官吏都可能因户口脱漏而被追责。地方官辖区内婚姻及户口增多者,予以嘉奖晋升,反之予以惩戒。唐律特别规定:“诸部内田畴荒芜者,一分答三十。”政府还不断缩短成丁为国家服役的年限。经过一系列政策调整,政府较好地实现了土地与劳动力的紧密结合,结果“耕者益力,四海之内,高山绝壑,来亦满。人家粮储,皆及数岁,太仓委积,陈腐不可较量”。关中地区久有“天府之国”的称号,但随着社会发展,“关中之地不能充分供给帝王宫卫百官俸食之需”,需通过唐运河调运各地粮食入关中。安史之乱后,从关中至整个黄河中下游“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同时为防范藩镇,唐朝军队扩张到了“兵额约九十九万,通计三户资一兵”的地步,这又导致了大量人民逃亡、匿户的频繁发生,朝廷只得将供应军粮的任务转向地方。“应须兵马、甲仗、器械、粮赐等,并于本路自供”。黄巢起义平定后,朝廷与淮南节度使闹翻,东南地区基本处于独立状态,唐朝廷就只能靠着关中的赋税苟延残喘。907年,唐亡。摘编自李维才唐朝粮食问题研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唐朝前期促进粮食生产的举措。(6分)(2)有学者认为“安史之乱后,唐朝亡于粮食危机”。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对此观点加以说明。(8分)17.【中国古代的文人“治生”现象】(14分)材料一治生,即通过授徒、游幕、行医、经商等手段谋生。文人从事治生活动,可上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到了明清时期,文人从事治生已成十分普遍的现象,这一时期他们的治生思想继承和发展了南宋的义利思想和元代理学家许衡的治生思想,将治生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他们认为治生对治学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只要不违背义理,治生不失为一条可行之道。王守仁认为“古者四民异业而同道,其尽心焉,一也”。官员沈德符也认为“士大夫赎货无厌者,固云龌下流,然为子孙计,或是一理”。思想家陈确认为“唯真志于学者,则必能读书,必能治生”。清代文人张履祥在前代治生思想的影响下,提出“治生以稼为先”的主张。他一边治学,一边身体力行,从事农业实践,并不断地总结经验,著成对后世影响很大的农学巨著补农书。材料二明清时期,重视治生思潮的兴起,对于世风和士风的影响很大,如浙东、浙西的风俗不同,浙西好货食利,尚奢华,浙东则比较淳朴,重气节。清嘉、道之际,乌程人沈尧云对社会上文士汲汲于治生获利的现象予以深刻揭示,认为当时已四民不分,商人的地位得到大大提升。文人从事治生本无可厚非,但也出现了一些为人不齿的个别现象,戴名世对社会上出现的文士钻营利禄之途,所谓的好士者偏离正道的倾向予以抨击,王应奎也对一些文人为了追求物质财富而将道德抛诸脑后的现象颇为忧虑,“然今日之秀才,偷懦惮事,无廉耻而嗜饮食,谓之能措大事可乎”?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徐永斌明清时期文人的治生观念(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的“治生”主张,并结合所学分析这一时期“治生”思想兴盛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要评价明清时期的“治生”观念。(6分)18.【中国历史上的翻译活动】(15分)材料一从周朝的翻译活动算起直至鸦片战争前为止的近3000年间,我国翻译活动经历了两次高潮。第一次翻译高潮是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东汉到唐宋时期大量印度梵文佛经被翻译成中文,使印度的佛教和文化开始大规模地传入中国,对哲学、文学、艺术甚至对外交往等产生深刻影响。明末清初,许多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他们不仅带来了西方的宗教,还带来了西方的科学,由此引发了中国翻译史上的第二次翻译高潮,即明末清初的以科技翻译为主的翻译活动。摘编自张永中论中国历史上翻译高潮产生的成果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材料二1862年6月,京师同文馆正式开馆,设立初期只是为了培养为朝廷效力的专业外交翻译人才。洋务派在实践中逐渐认识到真正的西学乃是西方列强坚船利炮背后的天文、算学等科学技术,于是1867年陆续增设天文、算学、化学和公法等馆舍,学习西方自然科学。京师同文馆存续期间(1862-1902年),师生们以翻译国际法为肇端,渐及外交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