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美术面试(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2课 点的集合第6课 让剪影动起来第9课 彩墨家园第11课 废旧物的新生命第2课 点的集合点的集合教案(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第2课)一、课题点的集合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 1课时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美术中点的概念,了解点是造型元素中最基本的元素,学会用点构成精彩的画面。过程与方法目标认识点、尝试点的不同排列规律、疏密变化,使画面呈现和谐的色彩关系,进而提高造型表现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点的艺术魅力,激发其探究、创造、表现的欲望,提高艺术修养。五、教学重难点重点明白点是最基本的造型元素及在绘画中点的运用。难点学生创作时如何用点表现完整的画面,有层次的画面,利用点组合规律、疏密变化,创作色彩丰富的画面。六、教学方法演示法、讲授法、自主探究法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绘画工具、制作点的各种材料八、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游戏导入,通过对色盲卡上面数字的辨识,引导学生初步感知点的构成。教师提问 你能从色盲卡中找到什么? 你通过什么方式找到的?教师总结通过仔细观察,我们会在生活中找到各种各样的点 豹皮上的斑点、花园里的点点小花、夜空中的星星。从高处往下看,大树是点,车辆是点,人物也是点。用点可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图画。(二)讲授新知 1.初步感知通过对修拉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的欣赏,初步感知以点为创作元素所完成作品的艺术魅力。教师提问 你觉得这幅作品是怎样完成的呢?教师总结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这幅作品是法国点彩派画家修拉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创作的。他把各种颜料挤在调色板上,不经过调和,用小号油画笔蘸取颜料,直接在画布上用点排列作画, 画面由五颜六色的点构成,达到了他追求的最和谐、最明亮、最多彩的艺术效果。 2.深入探究通过ppt展示,欣赏不同形状的点所组成的作品,感受形式多样、色彩各异的点带来的艺术效果。教师提问(小组讨论)说说这5幅作品中的点,并说说作品中样式各异的点经过不同的排列组合方式会给人带来哪些不同的感觉?教师总结 点是造型艺术中最基本的元素,不同的排列组合方式会给人不同的感觉。规律有序的点,能构成整齐划一、形象清晰的图形。无序排列不规则的点,随意性强,能产生轻松、变化的视觉效果。用规则和不规则的方式相结合的排列,可使画面丰富活泼。(三)教师示范展示教师作品希望的田野,将自己的制作过程录制成视频并播放给学生进行学习。第一步,确定表现题材。选择广阔的田野作为题材。第二步,绘制线稿。将画面分成了几个不规则的块面作为田野。第三步,用点装饰作品。运用棉签沾颜料装饰田野。注意在装饰的过程中要注意点的颜色搭配和深浅变化。(板书 确定表现题材、绘制线稿、用点装饰作品)(四)学生练习以不同的点为造型元素,采用多种工具和材料,完成一幅有创意的作品。教师巡视指导。(五)展示评价作品贴到展示区,组织评比大赛,自评,欣赏互评,教师总结。(六)小结拓展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课所学的知识 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点,并且点是造型艺术中最基本的元素。规律有序的点,能构成整齐划一、形象清晰的图形。不规则的点无序排列,随意性强,能产生轻松、变化的视觉效果。用规则和不规则的方式相结合的排列,可使画面丰富活泼。第6课 让剪影动起来让剪影动起来教案(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第6课)一、课题让剪影动起来 二、课型新授课 三、课时 1课时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皮影的基础知识,体会皮影的特点,学习利用卡纸制作剪影人物。过程与方法目标:欣赏媒体或图片,学习怎样制作剪影,最后让剪影动起来,体验皮影艺人的表演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剪影知识的了解和制作剪影,提高对民间传统艺术的兴趣,充分发挥其艺术魅力,弘扬中国的皮影艺术。五、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剪影人物的制作方法。难点 了解皮影活动的原理,并能学习让剪影人物动起来。六、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启发观察法、讨论法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制作皮影的材料及工具八、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视频,内容为一段老艺人的皮影表演,教师提问 同学们猜一猜这是哪一种表演形式?教师总结 皮影戏。旨在让学生对这种通过灯光照出影子的特殊表演形式产生兴趣。(二)讲授新知 1.初步感知观看一段关于介绍皮影戏小知识的视频。教师提问:从这段视频中,同学们获得了哪些关干皮影的知识? 从视频介绍中初步感知皮影文化。教师总结 皮景戏中国戏剧开式之一,历史悠久,有影子戏灯影戏之称。起源干汉代,成熟干盛唐,盛行于宋代。是通过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雕刻成的人物剪影来表演,曲目繁多,皮影戏题材贴近生活、贴近现实,流传甚广。 2.深入探究认真阅读课本上关于剪影制作的过程和如何让剪影动地来的连接步骤。教师提问 通过认真阅读,同学能制作出一个会动的剪影作品了吗?(小组讨论)学生总结第一步,选取适当的剪影照片;第二步,了解让剪影动起来的原理;第三步,将制作的剪影的各个部分用针线连接,并装上小棍。(三)教师示范播放一段自己剪影作品小故事的视频,并展示自己制作的剪影成品,再以视频的形式讲解剪影的制作过程,补充学生总结制作方法的不足及注意要点。第一步,以周围同学的开象为基础,制作人物告型侧影头像。第二步,了解让剪影动起来的原理,制作人物造型的其他部件(身体、四肢及各个关节点)。第三步,用针线将制作的各个部分进行连接,再装上木棍。(四)学生练习以周围同学的形象为基础,设计人物造型,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剪影人物,并编一个小故事进行表演。(五)展示评价组织评比大赛,自评,欣赏互评,教师总结。(六)小结拓展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课所学的知识,学生通过皮影的制作及表演的特殊方式,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逐步形成热爱祖国优秀文化传统和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观。(本文字数1001字,同学们根据面试时长进行增减)第9课 彩墨家园彩墨家园教案(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第9课)一、课题彩墨家园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1课时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画中树和叶的画法、点景的画法,掌握用笔用墨的方法,绘制一幅家乡的美景。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演示、实践体验等活动,培养探究意识和创作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习中国画的兴趣,培养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喜爱之情。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掌握中国画中树和叶的画法,点景的画法。教学难点 学会用墨彩结合的方法,表现家乡的美景。六、教学方法讲授法、情景法、游戏法、欣赏法、讨论法。七、教具准备教师准备毛笔、墨汁、颜料、宣纸、国画作品、课件等。学生准备毛笔、墨汁、颜料、宣纸、水桶等。八、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教师课前在教室装饰一些中国山水画名家作品,营造氛围,上课时播放音乐,引导学生欣赏教室内绘画作品,从而引入新课,揭示课题-彩墨家园。(二)讲授新知 1、初步感知结合作品,说说近、中、远景的特点。齐白石的农耕图、石涛的村舍,景物近大选小,墨色近深远浅。 、2、深入探究观看作品,学生思考树枝的特点,教师讲解树的画法(1)鹿角法 其树枝是向上出枝的,形状是鹿角状的,所以称为鹿角法。(2)点叶法是用粗细和干湿浓淡的笔画而成。有介子点、个字点、垂叶点等。(三)教师示范教师示范,用蟹爪法和点叶法画一颗树。(四)创作实践教师说明要求,学生展开想象,大胆创作,结合自己家乡的特点,用墨彩结合的方法,表现家乡的美景,播放音乐并巡视指导。(五)展示评价引导学生将作品放到展示区,并以投票的方式让学生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引导学生进行互评、自评,教师总结。(六)小结拓展回顾所学知识,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激励性评价。本文字数710字,同学们根据面试时长进行增减第11课 废旧物的新生命废旧物的新生命教案(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1课)一、课题 废旧物的新生命二、课型 新授课三、课时 1课时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废旧日材料的造型特点,发现并利用各种废旧日材料的形状与特征,掌握用各种立体造型的方法创作有趣的形像。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生活中的各种废日材料观察的过程,让学生养成保护环境、爱惜资源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与研究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对废旧物品材料进行有创意的制作所带来的乐趣,勇于欣赏和表现,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五、重点难点重点 根据废旧物的外形、材质等特点,展开联想,完成一件新形象的作品。难点 用各种装饰材料制作有创意的作品。六、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法、展示法。七、教具准备教科书、PPT八、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向学生介绍新朋友并询问学生,它是用什么制作的? (易拉罐)2)教师总结,家里有很多的废弃物,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制作改造赋予其新的生命,从而引出课题。(二)讲授新知 1.初步感知1)教师介绍环保知识,播放环保视频,你们知道什么是环保吗? 在生活中应该怎样做? (不破坏环境,不随手丢垃圾,节约能源、污水处理、空气净化等)1)有什么方法对废旧物进行改造? (包装法、切割法、拼贴法、缠绕法、组合法)2)教师总结,在创作中有很多种方法供我们使用,其实方法并不固定,我们也可以选择用多种方法结合在一起进行创意改造。3)你知道有哪些方法可以进行结合? (组合法+拼贴法、切割法+缠绕法、剪切法+拼贴法)4)教师播放课件,请同学们一起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三)教师示范播放教学视频,分步讲解创作过程,告知注意事项。(四)学生作业用你喜欢的方式和方法制作一件特征突出、生动传神的玩偶,教师巡视指导。(五)展示评价学生展示作品,自评、互评,教师总结评。(六)小结拓展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课所学的知识。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