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7页
第2页 / 共57页
第3页 / 共57页
第4页 / 共57页
第5页 / 共57页
第6页 / 共57页
第7页 / 共57页
第8页 / 共57页
第9页 / 共57页
第10页 / 共57页
亲,该文档总共5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常与合谷穴配用治疗汗证的穴位是A、足三里B、三阴交C、复溜D、太溪E、照海正确答室:C2、引起雀目的原因为A、肾精不足B、心血不足C、脾虚D、肝虚E、肝经风热正确答案:D3、下列哪项不是太阳蓄水证的临床表现A、口渴B、小便白利C、水入即吐D、小腹满E、发热平寒正确答案:B4、少腹坚满,按之疼痛,小便自利,大便色黑易下,神志如狂,时清时乱,口干,漱水不欲咽,舌紫绛,脉细涩。治疗方最宜选用A、葛根芩连汤B、宣白承气汤C、桃承气汤D、增液承气汤E、调胃承气汤正确答案:C5.根据原文第4、5条可看出辨别太阳病传变与否的主要依据是A、病人的体质强弱B、发病的时间长短C、临床证候是否发生变化D、发病时的气温高低E、病人的白我感觉正确答案:c6、痰热壅肺证的表现应除外哪项A、咳痰黄稠B、吐胶血痰C、气喘息粗D、鼻塞流涕E、溲赤便秘正确答案:D7、饮食五味偏嗜,引起“皮搞而毛拔的原因是A、多食咸B、多食苦C、多食酸 D、多食辛E、多食甘正确答案:B8、最先提是出“胃不和则卧不安*的是哪一本书A、伤寒论 B、金匮要略 C、黄帝内经 D、景岳全书 E、类证治裁 正确答案:c9、肝胃蕴热的口味是A、口中泛酸B、口中乏味C、口甜黏腻D、口中味苦E、口中味咸正确答案:A10、津液亏虚证最具特征的表现是A、孔窍皮肤干燥B、小便林漓涩痛C、口渴饮水不多D、脉象细数E、大便时干时稀正确答案:A11、癥疫分为气滞血瘀证、痰湿瘀结证,湿热瘀阳证、肾虚血瘀证。以下哪项不属于痰湿瘀结证的主要证候A、积块不坚B、小腹胀满C、小腹内可触及包块D、带下量多E、固定难移正确答案:B12、阳黄的主要病机是A、湿热熏热,湿遏热伏B、湿热夹毒,热毒炽盛C、肝胆有热,胆道阻滞D、瘀阳目肝牌,瘀久化热E、寒湿阳阻目遏,啤虚湿阳正确答室:A13、脾经湿热引起的男性前阴病,宜选用以下何方A、三仁二汤B、肾气丸C、八正散D、萆解分清饮E、补中益气汤正确答案:C14、下列哪种汗证最危急而且预后差A、自汗B、盗汗C、脱汗D、战汗E、黄汗正确答案:C15、下列哪项不是肺痨病的临床表现A、两额娇红B、咳嗽咯血C、咯痰腥臭D、午后潮热E、夜间盗汗正确答案:C16、厥阴病证属于A、上寒下热B、表寒里热c、表热里寒D、上热下寒E、寒热往来正确答案:D17、有形实邪闭阻气机所致的疼痛,其疼痛性质是A、朕痛B、灼痛C、冷痛2 D、绞痛E、隐痛正确答案:D18、肠燥津亏证的最主要表现为A、口干咽燥噪B、口臭头晕C、便干难以排出D、舌红苔白干E、脉象细涩正确答案:C19、记载食用海带、海藻、昆布可消瘦”的是何书A、丹溪心法 B、圣济总录 C、儒门事亲 D、本草纲目 E、兰室秘藏 正确答案:C20、关于痰血所致的疼痛,下述正确的是A、疼痛白天加重B、疼痛日晡加重C、疼痛在午间加重D、疼痛在夜间加重E、疼痛在晨起时加重正确答案:D21、最先详细记载脱囊的是A、外科正宗 B、外科理例 c、刘涓子鬼遗方 D、疡科心得集 E、外科精义 正确答案:D22、“失荣相当于西医的哪种疾病A、舌癌B、唇癌C、鼻咽癌D、甲状腺癌E、恶性肿瘤颈部体转专移正确答案:E23、 以下哪项疮疡类疾病易造成残废A、有头疽B、环跳疽C、臀痈D、附骨疽E、髂窝流注正确答弃:B24、中医的“肾子相当于A、阴茎B、案丸C、附宰D、精索E、睾丸及附宰正确答案:B25、华丸及附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称为A、子痰B、囊痈C、子痈D、脱囊E、卵子瘟正确答案:C26、外科“正宗派“的代表医家是A、陈实功B、齐德之C、王洪绪D、高锦庭E、陈司成正确答案:A27、“乳房结核,初如梅子,数月不疗, 渐大如鸡子,串延胸胁,破流稀脓白汁而内实相通,外见阴虚等证。”外科大成这段话描述的是什么病A、乳癖B、乳岩C、乳漏D、乳疬E、乳疠正确答案:E28,产妇在产褥期内,出现肢体或关节酸楚、麻木、重着者,称为A、痿证B、产后痉证C、产后身痛D、痹证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C29、月经病的治疗要点是A、调经B、补肾C、扶脾D、疏肝E、理气正确答案:A30.恶露不绝的发病机理主要为A、冲任不固B、气虚不固C、血失统摄D、热追血行E、血瘀冲中任正确答案:A31、痛经的辨证主要根据是A、疼痛发生的时间B、疼痛的性质C、疼痛的部位D、疼痛的程度E、以上都是正确答率:E32,肝经郁热型产后小便淋痛,宜选用的治法为A、疏肝清热通淋B、柔肝养阴通淋C、滋肾养阴通淋D、清热利湿通淋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33、易导致小便浑浊,大便不爽,带下秽臭的邪气是A、风邪B、寒邪C、暑邪D、湿邪E、燥邪正确答案:D34、以下均属血瘀证经间期出血的病因病机,但除外A、体质素弱,复因经产留瘀,瘀阻胞络B、七情内伤,气洲冲中任,久而成瘀C、感受寒邪,寒客胞宫官,血为寒凝D、值氤氲之时,阳气迎内动,血瘀与之相搏E、瘀伤血络,血不循经正确答案:C35、下列哪项不届于脐部疾患A、脐风B、脐湿C、脐血D、济突E、脐疮正确答案:A36、“儿科之圣”指的是A、华佗B、孙思貌C、张仲景D、钱乙E、万全正确答案:D37、皮疹消退后,有色素沉着,并见糠麸样脱屑的是A、风疹B、奶疹C、丹痧D、麻疹E、风.痧正确答案:D38、下列哪项不属于麻疹初起时的临床表现A、发热B、咳嗽C、目赤流泪D、咽部有出血性红点E、颊季上膜可见灰白色疹点正确答案:D39,小儿“稚阴稚阳”学说,是指其生理状态为A、阳常有余,阴常不足B、脏腑奶嫩,形气未充C、生机蓬勃,发育讯速D、脏气清灵,易趋健康E、脾常不足,肝常有余正确答案:B40.中医儿科成为专科始于A、战国时期B、奏汉时期C、隋唐时期D、宋代E、清代正确答案:C41、下列哪项是小儿感冒的治疗原则正确答案A、宣肺散寒B、疏风解表C、消食导滞D、清肺市化痰E、清肺利咽正确答案:B42、虚则补之属于A、逆治法B、从治法c、治标法D、反治法E、治本法正确答案:A43、以五行特性说明脏腑功能,下述错误的是A、心阳有温煦之功故属火B、牌能化生精微养形体故属土C、肺以肃降为顺故属金D、肝者条达通气血故属木E、胃者通降向下故属水正确答案:E44、与肝主藏血关系不密切的是A、制约肝T阳升腾B、维持疏泄世功能C、调节分配全身血量D、约束血液在脉内运行E、滋养目窍筋脉正确答案:D45、热病饮食禁忌为A、食麦B、食谷C、食肉D、食寒E、食热正确答案:C46、 尺泽穴深层分布的主要神经干是正确答案A、腋神经B、桡神经C、尺神经D、正中神经E、骨间后神经正确答案:B47、按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述,在人的生命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阳气B、肾气C、气血D、天癸E、精神正确答案:B48、对奇经八脉论述正确的是A、直接隶属于脏腑B、有阴阳日表里配合关系C、有蓄积和渗灌一二经脉气血的调节作用D、八脉中的任、督、冲皆起于胸中,同出于会阴,称-源三歧E、 沟通了经脉与络脉的联系F、 正确答案:C49、阳虚湿盛的舌象是A、舌红苔白滑B、舌淡嫩苔白滑C、舌边红苔黑润D、舌红瘦苔黑E、舌绛苔黏腻正确答案:B50、以下哪项不是四季的脉象A、权B、衡C、滴D、规E、矩正确答案:C51、 具有加强十二经脉互为表里两经之间的联系,补正经不足作用的经脉是正确答案A、十五别络B、奇经八脉C、十二经别D、十二经筋E、十二皮部正确答室:C52、 素问脉要精微论提出诊病的最佳时间为A、日西B、日中C、平旦D、哺时E、夜半正确答案:C53.下列各穴中,属足太阴脾经的是正确答案A、大横B、章门C、期门D、梁门E、带脉正确答案:A54、气街”是指A、经气聚集的地方B、经气旺盛的地方C、经气留止上的地方D、经气发出的地方E、经气汇聚、通行的共同通道正确答案:E55、除近治作用、远治作用外,腧穴的主治特点还包括A、疏通作用B、平衡作用C、特殊作用D、扶正作用E、调和作用正确答案:C56、伤寒论中并病是指A、两经证候归并为经B、经证候未罢,又出现另经的证候c、两经或三经的证候同时出现D、阳经与阴经的证候相继出现E、经病证为主但兼有其他证候正确答案:B57、 内经早的注本是由谁所著正确答案A、王冰B、全元起C、杨上善D、张介宾E、张志聪正确答案:B58、关于正治法,表述错误的是A、正治法又称逆治法B、在临床治疗中,正治法应用较广C、是种常规治台法D、热者寒之E、热因寒用正确答案:E59,红绛舌,黄糙苔,多届A、湿遏热伏B、胃肠燥热内结C、阴虚火旺D、邪热入营E、痰热内阻正确答室:B60、血分证与营分证辨证的关键是正确答案A、热型不同B、神志症状轻重C、斑疹有无D、舌象不同E、有无出血见症正确答案:E6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治病必求于本,本是指A、阴阳B、天地C、气血D、父母E、寒热正确答案:A62、“热者寒之属于A、正治法B、反治法C、治标法D、从治法E、治本法正确答案:A63.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女子七七A、阳明脉衰B、三阳脉衰C、任脉虚D、发始白E、面皆焦正确答案:C64、疳之病名首见于A、内经 B、伤寒沦 c、金匮要略 D、千金要方 E、诸病原候论仑 正确答案:E65、八会穴指脏、腑、气、血、筋、 脉、骨、髓等精气所会聚的腧穴,其中骨会穴是A、承光穴B、太渊穴C、天柱穴D、大杼穴E、通天穴正确答案:D66、具有滑利关节、补益脑髓作用的是A、气B、血C、津D、液E、精正确答案:D67、秋燥症见身热,腹胀满,便秘,口千,唇燥,或见谵语,苔黑干燥,脉沉细,选用下列何方治疗A、阿胶黄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