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7页
第2页 / 共27页
第3页 / 共27页
第4页 / 共27页
第5页 / 共27页
第6页 / 共27页
第7页 / 共27页
第8页 / 共27页
第9页 / 共27页
第1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适用于残障人员电梯附加要求,GB/T2447-2009标准解读,目录,标准背景与意义,01,标准内容概述,02,具体技术要求,03,实施与监管,04,国际标准对比,05,未来发展趋势,06,01,标准背景与意义,国家标准制定背景,社会需求推动,随着社会发展和残障人士生活需求的增加,对无障碍设施的需求日益迫切。电梯作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运输工具,其无障碍设计的重要性逐渐被广泛认识和接受。,国际标准借鉴,在制定国家标准的过程中,参考了国际标准如EN81-70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客梯和客货梯特殊应用 第70部分:包括残障人员使用的电梯的可接近性。这些国际标准为我国GB/T2447-2009的制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技术支持。,技术发展支持,现代电梯技术的发展,如动力驱动的自动水平滑动轿门和层门,为满足残障人员的使用需求提供了技术支持。这些技术的进步使得电梯更加易于接近和使用,提高了残障人士的生活独立性。,标准重要性,提升生活质量,该标准通过提供残障人员专用的电梯设施,显著提升了他们的生活质量。这不仅方便了他们的日常行动,还增强了他们的社会参与感和自信心,使他们能够更加自由地享受生活。,促进社会公平,实施GB/T2447-2009标准有助于消除社会障碍,为残障人士创造更加友好的环境。这不仅体现了对弱势群体的关注,还推动了社会整体的包容性和公平性。,保障基本权利,该标准确保残障人士能够平等地使用公共设施,如电梯。这是对他们基本权利的保障,体现了社会对所有人平等对待的承诺。,对残障人士生活影响,01,提升生活质量,残障人士的生活因无障碍电梯而显著改善,使他们能够自由地进入和离开住宅、工作场所和公共场所。这种便利性不仅提高了他们的独立性,还增强了自信心和社交互动的机会。,02,增强社会参与,无障碍设施如电梯的普及使残障人士更容易参与各种社会活动。他们可以更频繁地外出,访问朋友和家人,或参加教育和娱乐活动,从而更加积极地融入社会。,03,减少环境障碍,残障人士使用电梯等无障碍设施,有助于消除环境中存在的许多物理障碍。这使得他们能够在更多的地方自由行动,探索和享受更广泛的生活选择。,02,标准内容概述,术语和定义,残障人员电梯定义,残障人员电梯是指专门设计用于为行动障碍者提供便利的电梯。它通常具备特殊的功能,如无障碍操作面板、轮椅固定装置和宽敞的内部空间,以确保残疾人士能够安全、独立地使用。,无障碍电梯指的是不依赖辅助工具即可进入和使用的标准电梯。这类电梯特别考虑到了残障人员的需要,通过设置专门的设施,如语音提示和盲文按钮,实现无障碍操作。,无障碍电梯术语解释,轮椅升降平台是一种小型的升降设备,专为帮助行动不便的人士从地面层到达其他楼层而设计。这种平台可以与建筑物内的电梯相连,也可以独立使用,便于轮椅用户自主进出各楼层。,轮椅升降平台定义,电梯门无障碍设计指在电梯门的设计中采用各种措施,确保行动障碍者能够方便、安全地进入或离开电梯。常见的设计包括自动感应门、语音控制门以及带有扩大镜的门等。,电梯门无障碍设计术语,垂直升降平台是一种能够在多层建筑中实现垂直运输的设备,适用于残障人员使用。它通常配备有专门的轮椅固定装置和安全警报系统,确保使用者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与舒适。,垂直升降平台定义,电梯基本要求,无障碍电梯设计,电梯应设计为无障碍模式,确保轮椅用户能够轻松进入和操作。包括设置无障碍入口、宽敞的轿厢空间及可调整的按钮高度等,以提升使用的便利性和安全性。,安全装置与紧急呼救系统,电梯应配备安全装置如紧急制动器、防夹保护和自动门功能,确保残障人员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此外,紧急呼救系统能够在遇到突发情况时及时求助,保障使用者的安全。,语音提示与盲文标识,电梯内部应配备语音提示功能,帮助视障人士了解当前所在楼层及操作状态。同时,在关键位置设置盲文标识,以便盲人能够识别和使用电梯,提高自主性。,照明与通风设施,电梯内部应保持良好的照明和通风,确保残障人士在任何时间均能清晰看见并舒适乘坐。合理的灯光布局和质量优良的通风系统是基本要求,也是用户体验的关键。,01,02,03,04,无障碍设施要求,候梯厅设计要求,候梯厅深度应不小于1.5米,公共建筑及设置病床梯的候梯厅深度应不小于1.8米。呼叫按钮高度应在0.90米至1.10米之间,电梯门洞净宽度不应小于0.90米,并应设有盲道、电梯运行显示装置和抵达音响,以方便视障者使用。,电梯门无障碍设计,电梯门开启净宽度应不小于0.80米,以确保轮椅用户能够顺利进出。同时,在轿厢侧壁上设置高0.90米至1.10米的带盲文的选层按钮,以及在三面壁上设置高850毫米至900毫米的扶手,确保视障者能够独立操作并安全乘坐。,轿厢尺寸与配置,无障碍电梯最小轿厢规格深度应不小于1.70米,宽度不小于1.50米。在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电梯轿厢的尺寸不应小于2.10米1.50米。此外,应增设高约850毫米至900毫米的可抓握扶手,符合相关规范,以提升使用的舒适性和安全性。,03,具体技术要求,电梯门设计改进,增加门宽,为方便轮椅及助行器等设备的使用,电梯门需设计得更加宽敞。建议门宽不应小于80厘米,以确保设备能够顺利进出,减少碰撞风险。,设置低门槛,电梯门的底部应设计成低门槛形式,以便于轮椅用户轻松进入和离开电梯。门槛高度不宜超过5毫米,并应设有感应装置,防止轮椅卡住。,考虑盲文标识,在电梯门附近设置盲文标识,帮助视力障碍者识别电梯位置和操作方式。盲文标识应清晰、易读,有助于视障人士独立使用电梯。,改善门禁系统,为残障人员使用的电梯门应配备易于操作的门禁系统。例如,可以使用指纹识别或语音控制代替传统按钮,减少操作难度,提升用户体验。,内部操作无障碍化,操作界面简洁化,为了方便残障人员使用,电梯的内部操作界面应设计得尽可能简洁。减少复杂的按钮和控制选项,采用直观易懂的触摸或语音控制系统,使用户能够轻松完成操作。,语音提示与盲文标识,在电梯内部设置语音提示系统,为不同需求的用户提供清晰的操作指引。同时,配备盲文标识,帮助视障人士了解电梯的状态和操作方式,确保无障碍使用。,紧急呼叫与求助设施,电梯内应设有明显的紧急呼叫按钮或求助设施,以便残障人员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获得帮助。紧急呼叫系统应能快速连接管理人员或紧急服务,确保及时响应。,宽敞无障碍入口,电梯入口处应设计为宽敞无障碍形式,确保轮椅、助行器等辅助设备能够顺利进入电梯。入口的宽度不应小于80厘米,以提供足够的空间,便于行动不便者安全进出。,安全装置特殊要求,自动门功能,残障人员电梯应配备自动门功能,确保门能够感应到物体靠近并自动开启。自动门设计应简单易操作,方便视障人士使用,同时避免误操作导致的安全风险。,防夹保护装置,在电梯门和轿厢内部应安装防夹保护装置,如传感器和红外探测器,防止因盲人乘客或行动不便者误入而造成夹伤事故。这些装置能实时监测并提醒用户注意安全。,紧急呼叫按钮,残障人员电梯内应设置易于触及的紧急呼叫按钮,以便在需要时快速求助。紧急呼叫按钮的位置应明显且易于操作,同时应保证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通知到相关人员。,语音提示系统,为提高视障人员的使用体验,电梯内应配备语音提示系统。通过播报楼层信息、操作指引和应急措施,帮助视障乘客了解当前状态并正确使用电梯,提升安全性与便捷性。,04,实施与监管,标准实施日期,标准发布日期,GB/T2447-2009适用于残障人员的电梯附加要求由全国电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委。该标准于2009年10月15日正式发布,旨在规范残障人员使用的电梯安全和独立操作的最低要求。,标准实施日期,标准GB/T2447-2009适用于残障人员的电梯附加要求自2010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日期标志着新标准在全国范围开始推广和应用,以提升残障人士的生活质量。,标准有效期,该标准GB/T2447-2009适用于残障人员的电梯附加要求的有效期限至2023年10月14日。在这段时间内,相关单位需遵循标准的规定进行电梯设计和改造,以确保符合残障人士的使用需求。,监管部门职责,制定监管政策与法规,监管部门应积极制定和完善涉及残障人员使用的电梯相关的安全监管政策和法规,确保有明确的法律依据来指导实践和监管工作。,定期监督检查与执法,监管部门需定期对残障人员使用的电梯进行安全监督检查和执法行动,重点检查电梯的安全性能、使用状况和维护管理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提供财政支持与资源保障,监管部门应争取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为电梯安全监管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包括购买执法设备、推行电梯物联网技术等,以确保监管工作的有效开展。,加强宣传与公众教育,监管部门负责开展电梯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特别是残障人士及其照护者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减少事故的发生。,企业执行与自查,制定详细执行计划,企业应制定详细的执行计划,包括残障人员电梯附加要求的落实时间表、责任分配和资源配置。计划应明确各阶段的目标和任务,确保执行过程有序高效。,定期自查与评估,企业需建立定期自查机制,对残障人员电梯的安装和使用情况进行全面检查。自查内容应包括安全性、无障碍设施的完整性和操作的便捷性等,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加强员工培训与意识提升,企业应对安装、使用和维护残障人员电梯的员工进行专业培训,提升其技能水平和服务意识。通过培训,确保员工充分了解并遵守相关要求,提高服务质量。,建立反馈与改进机制,企业应设立渠道收集残障用户及其护理人员的反馈,及时了解和解决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建立持续改进机制,根据反馈意见不断优化和升级服务标准。,05,国际标准对比,GB/T2447-2009与国际标准差异,标准适用范围,GB/T2447-2009主要针对中国国内市场,而国际标准如EN 81-70则适用于全球范围,两者在适用范围上存在一定差异。,规范性引用文件,在GB/T2447-2009中,部分规范性引用文件被国内标准替代,如“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的ISO 7000:1989被国内标准取代,体现了标准的本土化调整。,具体技术要求,GB/T2447-2009在5.4.1.3条款中直接引入了ISO 7000:1989的规定,这表示在无障碍电梯设计的具体技术要求上,中国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保持一致。,国际标准先进经验,国际标准制定与应用,国际标准化组织通过制定和发布全球通用的标准,确保电梯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统一性和可兼容性。这些标准涵盖了电梯的设计、制造、安装及维护等各个环节,促进了技术成果的广泛传播和应用。,先进残障电梯技术,国际上对残障人士使用的电梯进行了大量创新,如无障碍设计、语音控制系统和自动感应门等。这些技术不仅提高了乘坐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还显著提升了残障人士的生活品质。,无障碍设计规范,国际标准中对无障碍设计的电梯有严格要求,包括无障碍入口、宽敞的内部空间以及易于操作的控制设施。此外,电梯内部还需设置专门的轮椅固定装置,确保安全与便利兼备。,智能化控制技术,智能化控制技术在国际标准中得到广泛应用,如传感器和人工智能算法的使用,能够实时监测电梯运行状态并预测用户需求,提供更加个性化和高效的服务体验。,国内标准提升建议,提升标准制定效率,建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加快新标准制定流程,确保GB/T2447-2009等涉及残障人员电梯的标准能够及时更新,以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需求。,强化国际标准对接,在制定国内标准时,应积极与国际标准如EN81-70: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进行对接,以确保国内标准在安全性、可接近性和技术要求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提高行业监管力度,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需加强对电梯行业的监管,确保所有相关企业严格遵守国家标准,特别是针对残障人员使用的电梯,实施更为严格的审查和监督机制。,06,未来发展趋势,新技术在标准中应用,无障碍控制系统,新技术在残障人员电梯标准中的应用包括无障碍控制系统,通过简化操作界面和提供多语言支持,确保残障人士能够便捷、自主地使用电梯,提升生活品质。,1,智能监测与报警系统,应用传感器和物联网技术,实现对电梯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