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7页
第2页 / 共27页
第3页 / 共27页
第4页 / 共27页
第5页 / 共27页
第6页 / 共27页
第7页 / 共27页
第8页 / 共27页
第9页 / 共27页
第1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培训,掌握地震应急避难所建设与管理关键知识,目录,标准概述,01,场址选择要求,02,设施配置规范,03,设计规范和技术要求,04,应急响应与管理,05,实践案例分析,06,01,标准概述,国家标准GB21734-2008背景,标准制定背景,随着地震灾害的频繁发生,对应急避难场所的需求愈加迫切。GB21734-2008标准的制定旨在规范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应对地震的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制定单位与参与,该标准由全国应急管理与减灾救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主要起草单位包括北京市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山东省地震局和陕西省地震局,确保标准的权威性和实用性。,适用范围与实施日期,GB21734-2008标准自2008年12月01日起正式实施,适用于城乡规划选定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设计、建设或改造,为地震应急提供明确的指导和依据。,适用范围和适用对象,适用范围,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设置主要面向可能发生地震的地区,特别是地震多发区和人口密集区。这些区域在规划建设时需特别考虑地震风险评估和应急需求,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为居民提供有效的避难所。,地震应急避难场所适用于各类人群,包括学校、医院、办公楼等公共场所的职员和学生,以及住宅区的居民。此外,避难场所还应该考虑特殊人群如老人、儿童、残疾人士的需求,确保他们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得到适当的照顾和保护。,适用场景,地震发生时,避难场所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为灾民提供临时住所、食品、饮水和医疗服务。避难场所还应具备应对余震的能力,确保在第一次地震后的一段时间内仍能安全使用。此外,避难场所还需定期进行演练和培训,以提高应急响应效率。,适用对象,标准内容解读,避难场所选址要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场址应选择地势相对平坦、地质条件稳定、远离危险源如河流、悬崖和大型建筑物的地区,以确保在地震发生时,能够为避难者提供安全的避难环境。,场地规模与布局设计,避难场所的规模应满足最大预计避难人数的需求,通常建议能容纳数千至数万人。布局设计需合理划分功能区,包括避难区、医疗救助区、物资供应区等,确保各区域有序运行。,基础设施与配套服务,避难场所应配备基本的基础设施,如避难帐篷、临时厕所、供水和照明系统等。同时,应设立应急医疗服务站、消防设施及安全监控中心,以保障避难者的基本生活和安全。,标识与导向系统,避难场所需清晰标示出各个功能区的分布,设置醒目的导向标志和指示牌,保证避难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找到相应的区域。此外,还应考虑无障碍设计,确保行动不便者也能顺利避难。,02,场址选择要求,场址选择原则,场地安全性评估,避难场所场址需远离地震断裂带、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易发区,确保场地在地震期间及灾害发生时的安全。同时,场址应避开高压线、行洪区等危险地段,避免次生灾害影响。,环境与生态考量,避难场所建设需考虑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场地应避免易燃、易爆及有毒物质存放点,远离严重污染源,确保避难人员的健康安全。此外,要防止对周边生态系统的破坏。,交通与通达性,避难场所应选择在交通便利的位置,保证在紧急情况下能快速疏散和运输物资。同时,场址应具备良好的道路连接和通畅的通讯设施,以便于应急响应和指挥调度。,合理布局与空间规划,避难场所内部需进行科学合理的空间规划,包括避难区域、生活区、医疗区等。各区域之间应保持适当距离,确保功能分区明确、互不影响,并满足基本避难需求。,地理位置及环境条件,01,02,03,04,地理位置选择,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地理位置选择至关重要,需确保场地易于受灾群众疏散和救援力量到达。通常选址在人口密集区附近,便于快速响应和高效管理。,环境条件评估,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应避开地震时可能引发次生灾害的区域,如山体滑坡、河流泛滥等危险地带。同时,场址应具备良好的地质条件,以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交通及通讯设施,避难场所应具备完善的交通和通讯设施,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快速有效地进行人员和物资的调度。这包括道路畅通、公共交通可达以及稳定的通信网络。,医疗与卫生设施,避难场所内需配备基本的医疗服务点和卫生设施,以应对可能的伤员救治需要。这包括简易医疗站点、清洁水源与卫生间等,保障避难者的基本生活需求。,场地布局和功能区划分,场地选择标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选择应考虑地质条件稳定、地势较高且远离危险建筑物和设施。此外,场地需具备良好的交通连接和较高的可见度,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响应。,1,功能区划分原则,避难场所内部应根据不同功能需求进行合理划分,包括接待区、休息区、物资供应区和应急医疗区等。每个区域应明确标识并保持相互独立,确保功能运作互不干扰。,2,场地布局优化,避难场所的布局设计应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确保人员疏散路径清晰、宽敞,并与周边环境协调一致。同时,应预留足够的空间以容纳更多受困人员,提高整体容纳能力。,3,应急通道和出口设置,避难场所应设置明确的应急通道和出口标识,保证在紧急情况下人员可以迅速疏散。应急通道应保持畅通无阻,避免出现堵塞现象,确保所有人员能够在短时间内撤离危险区域。,4,03,设施配置规范,基本设施要求,应急避难场所布局要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选址应避开可能引发次生灾害的区域,如河流、湖泊和地下管线等。同时,场地需有足够的空间以容纳大量人员,并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疏散。,应急供水与照明系统,避难场所内必须配备应急供水设施以保证在电力供应中断时,人们能够获得干净的饮用水。此外,应急照明系统也是必要的,以确保在黑暗中避难者的安全。,卫生与急救设施,避难场所应设置应急卫生设施,包括应急医疗点和卫生防疫站,以便在地震发生后能够及时处理受伤人员。同时,应配备足够的急救物资和设备,以应对各种紧急情况。,应急通讯与广播系统,避难场所需要建立应急通讯系统,确保在电力供应中断的情况下,避难者和救援人员之间仍能保持联系。此外,应急广播系统可以用于发布重要的安全信息和指令。,安全设施与紧急救援设备,避难场所标志与疏散指示系统,避难场所应设置醒目的避难场所标志和明确的疏散指示系统,以帮助人员迅速识别并按照指示行动。这些标志和指示应包括避难场所的位置、路线图以及紧急出口等信息,确保在紧急情况下清晰易懂。,应急供电与照明设施,应急避难场所需配备可靠的应急供电系统,以确保在主电源断电的情况下依然能提供电力。此外,应急照明设备也应配备充足,保证在黑暗环境中人员能够安全撤离和生活。,应急通讯与信息系统,应急避难场所应建立高效的应急通讯系统,包括无线电通讯、手机信号放大器等,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与外界保持联系。同时,应配备必要的信息传递设备和信息系统,以便及时发布避难指引和灾害信息。,医疗救护与卫生设施,应急避难场所内应配备基础的医疗救护设施,如急救箱、简易医疗设备等,以应对可能的伤员。同时,应设有隔离区域用于防疫,配置消毒用品和隔离设施,确保避难人员的基本健康安全。,01,02,03,04,生活支持设施,避难场所标志与疏散指示,避难场所应设有清晰可见的场所标志和疏散指示,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避难人员能够迅速找到安全区域并按照指示快速疏散,减少混乱和伤亡。,应急供水与供电设施,应急避难场所需配备稳定的应急供水和供电设施,确保避难期间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供水系统应能供应干净的饮用水,供电系统则需保障电力供应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应急排污与卫生设施,应急避难场所应设有应急排污设施和卫生设施,包括厕所、洗手池等,以保持环境卫生,防止疫情扩散。此外,还应设置应急垃圾储运设施,及时处理废弃物。,应急物资储备与供给,应急避难场所应配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储备设施,如食品、医疗用品、急救设备等,以应对可能的物资短缺情况。这些物资应在灾害发生前进行检查和补充,确保持续供应。,04,设计规范和技术要求,结构设计和建筑规范,04,03,01,02,场地选择与布局规划,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选址应避开地震时可能引发二次灾害的区域,如山体滑坡、河流泛滥等。场地布局需确保开阔、便于救援和疏散,同时需考虑场地周边的基础设施支持,如水源、医疗设施等。,结构设计要求,避难建筑的结构设计应符合抗震规范,采用设置多道抗震防线的结构体系,确保建筑物在地震中能够维持稳定。建筑形体应规则对称,抗侧力构件均匀分布,以提高整体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安全出口与疏散通道设计,避难场所内部应设置足够数量的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人员能够迅速、有序地疏散。通道设计应避免复杂曲折,确保畅通无阻,并应安装明确的疏散指示标志。,非结构构件设计要求,避难场所的非结构构件,如楼梯、电梯、管道等,也应满足抗震设计要求。这些构件在地震中可能发生位移或损坏,因此需采取加固措施,确保其在地震中不会对人员安全构成威胁。,无障碍设计与标识系统,无障碍设计原则,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无障碍设计应遵循易识别、无障碍通道畅通和设施完善的原则。确保标识系统清晰,地面平整且无障碍物,为残疾人士和行动不便者提供便利的避难环境。,无障碍通道设置,在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内,应设置专门的无障碍通道,宽度不小于90厘米。通道应保持平整,避免设置阶梯或高差过大的地面,确保轮椅及步行器用户能够顺畅通行。,标识系统规范,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标识系统应包括避难场所的名称、位置、规模及容纳人数等信息。所有标识应设置于显眼位置,使用国际通用的无障碍符号和色彩,便于受灾群众快速识别和定位避难场所。,应急照明与指示标志,避难场所应配备充足的应急照明和清晰的指示标志,确保在停电或光线不足的情况下,受灾群众依然能够找到无障碍通道和重要设施的位置。应急照明设备需定期检查和维护,以保证其正常工作。,节能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措施,避难场所应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将收集到的雨水用于场地内的清洁和维护。此外,还可以将经过简单处理的雨水用于冲厕、浇灌等,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避难场所应配备废弃物分类设施,对垃圾进行有效分类,回收可再利用物资。通过废弃物资源化处理,如将有机废弃物制成肥料,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避难场所应优先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为照明、通讯等设备提供电力支持。这不仅降低了传统电力供应的成本,还减少了碳排放,体现了环保理念在避难场所的应用。,雨水收集与循环利用,03,04,05,废弃物处理与循环利用,清洁能源应用,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建筑设计应采用节能理念,通过利用自然光照和通风降低能源消耗。建筑外皮可采用高效保温材料,减少室内温度调节需求,从而降低能耗。,避难场所周边应规划绿化带,种植适应当地气候的植物,以降低噪音、净化空气、提升环境质量。同时,保持场地内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有助于自然灾害后的生态恢复。,01,02,节能建筑设计,绿色植被与生态恢复,05,应急响应与管理,避难场所运行管理体系,组织结构与责任分配,避难场所的运行管理体系首先要求明确组织结构和责任分配。设立专门的管理团队,包括负责人、安全员、医疗人员等,各成员职责清晰,确保避难所各项工作有序进行。,应急预案与流程管理,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涵盖地震发生时的紧急响应、人员疏散、应急物资供应等关键步骤。同时,建立完善的流程管理机制,确保每个环节高效运作,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培训与演练计划,定期组织培训和演练,提高避难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通过模拟地震等紧急情况,检验和完善避难场所的运行管理体系,确保在真实灾害中能够高效应对。,设施维护与日常管理,避难场所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处于良好状态。日常管理制度包括清洁、消毒、安全检查等,保障避难人员的基本生活需求和安全,维持避难场所的正常运行。,应急响应流程与演练,应急响应启动,地震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应急预案包括紧急通知相关人员、评估灾情和确定优先级,确保快速反应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紧急撤离程序,紧急撤离程序是地震应急响应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指导人们如何在地震发生时迅速而有序地撤离危险区域,确保安全到达指定的避难场所。详细步骤包括:确认撤离信号、沿预定路线移动、避开障碍物和危险区域、携带必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