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5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6页 / 共15页
第7页 / 共15页
第8页 / 共15页
第9页 / 共15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农村社区综合治理工作指南第1章 绪论41.1 三农村社区综合治理概述41.2 工作原则与目标4第2章 组织架构与职责分工52.1 组织架构设置52.2 职责分工与协作机制52.3 人员配置与培训5第3章 社区环境治理63.1 环境卫生管理63.1.1 环境卫生责任制63.1.2 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63.1.3 环境卫生宣传与教育63.2 绿化美化与生态环境保护63.2.1 绿化美化63.2.2 生态环境保护63.2.3 生态修复与治理63.3 垃圾分类与资源化利用63.3.1 垃圾分类制度63.3.2 垃圾分类设施建设63.3.3 资源化利用73.3.4 垃圾分类激励机制7第4章 社区基础设施改善74.1 公共设施建设与维护74.1.1 建设规划74.1.2 设施建设74.1.3 维护管理74.2 道路交通优化74.2.1 道路规划74.2.2 道路建设74.2.3 交通安全74.3 公共服务设施布局84.3.1 布局原则84.3.2 设施布局84.3.3 公共服务84.3.4 绿色出行8第5章 社区治安管理85.1 社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85.1.1 建立健全治安防控组织架构85.1.2 加强社区治安防控队伍建设85.1.3 完善治安防控设施85.2 治安隐患排查与整治85.2.1 开展治安隐患排查85.2.2 整治治安隐患95.2.3 建立治安隐患排查长效机制95.3 网格化管理与群防群治95.3.1 网格化管理95.3.2 群防群治95.3.3 深化平安社区建设9第6章 社区服务与民生保障96.1 社区服务体系构建96.1.1 建立健全社区服务体系96.1.2 社区服务内容拓展96.2 民生保障政策落实96.2.1 健全民生保障制度96.2.2 落实民生保障措施106.3 社区互助与志愿服务106.3.1 发展社区互助组织106.3.2 推广志愿服务10第7章 文化建设与传承107.1 文化设施建设与利用107.1.1 加强文化设施规划107.1.2 完善文化设施建设107.1.3 提高文化设施利用率107.2 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107.2.1 挖掘整理传统文化资源107.2.2 加强传统文化传承117.2.3 促进传统文化创新117.3 文化活动组织与开展117.3.1 定期组织文化活动117.3.2 丰富文化活动内容117.3.3 提高文化活动质量117.3.4 激发群众参与热情11第8章 社区居民自治118.1 居民自治组织建设118.1.1 组织架构:建立健全社区居民自治组织,设立居民委员会及其下属的各专业委员会,保证组织架构的合理性和有效性。118.1.2 人员选拔:规范居民委员会成员的选拔程序,注重选拔具有一定文化素质、热心社区事务、有责任心和公信力的人员,保证自治组织的领导力量。118.1.3 职能职责:明确居民委员会及其下属专业委员会的职能职责,充分发挥其在社区管理、服务、教育和监督等方面的作用。118.1.4 制度建设:完善居民自治组织的各项制度,包括会议制度、财务制度、监督制度等,保证组织运行的规范性和透明度。128.2 社区公约与民主管理128.2.1 制定社区公约:结合本社区实际情况,组织居民共同制定社区公约,明确居民的权利和义务,规范居民行为。128.2.2 民主决策:涉及社区重大事项的决策,应充分听取居民意见,通过居民会议等形式进行民主决策,保证决策的公正性和合理性。128.2.3 公示公开:及时公示社区重要事项和决策结果,接受居民监督,提高社区管理的透明度。128.3 居民参与与议事协商128.3.1 参与机制:建立健全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机制,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社区管理、服务和发展规划,发挥居民的主体作用。128.3.2 议事协商:定期召开居民议事协商会议,围绕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重大问题进行协商讨论,形成共识。128.3.3 民情沟通:加强居民与社区自治组织之间的沟通,通过民情信箱、民情恳谈等形式,收集居民意见建议,解决居民实际问题。128.3.4 志愿服务:鼓励居民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培育社区互助精神,提升社区凝聚力。12第9章 社区经济发展129.1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129.1.1 产业结构调整背景129.1.2 产业结构调整目标129.1.3 产业结构调整措施129.2 乡村旅游与产业发展139.2.1 乡村旅游资源开发139.2.2 乡村旅游产业发展139.2.3 乡村旅游市场营销139.3 产业扶贫与创新创业139.3.1 产业扶贫139.3.2 创新创业13第10章 工作评估与持续改进1310.1 综合治理工作评估1310.1.1 目标达成评估1310.1.2 过程管理评估1410.1.3 社会效益评估1410.2 问题和不足分析1410.2.1 政策执行方面1410.2.2 资源配置方面1410.2.3 工作机制方面1410.2.4 社会参与方面1410.3 持续改进措施与建议1410.3.1 完善政策体系1410.3.2 优化资源配置1410.3.3 改进工作机制1410.3.4 加强社会参与1410.3.5 提高人员素质1510.3.6 强化监督考核15第1章 绪论1.1 三农村社区综合治理概述三农村社区综合治理,是指在我国农村地区,特别是以“三留守”(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为主要特征的三农问题突出的社区,通过政策引导、社会参与、法治保障等手段,全面推进农村社会治安、环境卫生、公共服务等各方面的治理工作。这一工作旨在构建和谐、稳定、有序的农村社会环境,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1.2 工作原则与目标(1)工作原则 全面治理原则:坚持全面、系统、整体推进农村社区综合治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以人为本原则:关注农村居民需求,充分发挥居民主体作用,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分类指导原则: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实际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保证工作实效。 法治保障原则:加强法治建设,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农村社区治理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社会参与原则: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农村社区治理,形成企业、社会组织、居民共同参与的治理格局。(2)工作目标 提高农村社区治理水平:建立完善农村社区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保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营造整洁、优美、宜居的农村生活环境。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增加农民收入,助力农村经济发展。 提升农村居民素质: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农村居民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增强居民自我发展能力。 增强农村社区凝聚力: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弘扬传统美德,培育社区精神,增强社区凝聚力。第2章 组织架构与职责分工2.1 组织架构设置农村社区综合治理工作应在明确的组织架构下展开,保证各项工作有序、高效进行。组织架构设置应包括以下层级:(1)领导小组:负责农村社区综合治理工作的统筹协调、决策指导。由乡镇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2)办公室:设在乡镇,负责日常工作和组织实施。办公室主任由乡镇分管领导担任,成员由相关部门人员组成。(3)专项工作组:根据工作需要,设立若干专项工作组,负责具体事务。如:环境保护组、社会治安组、基础设施组等。(4)村(居)民委员会:负责组织村(居)民参与农村社区综合治理,发挥自治作用。2.2 职责分工与协作机制(1)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农村社区综合治理工作规划、政策、措施,研究解决重大问题,督促检查工作落实。(2)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专项工作组、村(居)民委员会开展工作,定期汇报工作进展,提出工作建议。(3)专项工作组:根据职责分工,负责具体事务的组织实施,及时向办公室汇报工作情况,协调解决相关问题。(4)村(居)民委员会:负责组织村(居)民参与农村社区综合治理,开展自治活动,收集民情民意,协助上级部门开展工作。各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协作机制,加强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形成工作合力。2.3 人员配置与培训(1)人员配置:根据工作需要,合理配置工作人员。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项工作组、村(居)民委员会要明确专人负责,保证各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2)培训: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培训内容应包括政策法规、业务知识、工作方法等,保证工作人员熟悉政策、掌握方法、提高效率。培训方式可以采取集中培训、专题讲座、经验交流等形式,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等资源,提高培训效果。第3章 社区环境治理3.1 环境卫生管理3.1.1 环境卫生责任制建立健全农村社区环境卫生责任制,明确责任区域、责任人及其职责。加强环境卫生巡查,保证社区环境整洁有序。3.1.2 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完善农村社区环境卫生基础设施,提高垃圾收集、运输、处理能力。加强公厕、垃圾箱等设施的建设与维护,保障其正常运行。3.1.3 环境卫生宣传与教育深入开展环境卫生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居民环境卫生意识,倡导文明卫生行为,形成良好的社区环境卫生氛围。3.2 绿化美化与生态环境保护3.2.1 绿化美化加强农村社区绿化建设,提高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注重植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打造优美宜居的社区环境。3.2.2 生态环境保护严格执行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监管。加大对生态环境破坏行为的惩处力度,保护农村生态环境。3.2.3 生态修复与治理针对农村社区生态环境问题,实施生态修复与治理工程,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生态平衡。3.3 垃圾分类与资源化利用3.3.1 垃圾分类制度建立健全农村社区垃圾分类制度,明确垃圾分类标准、分类方法及相关要求。加强垃圾分类宣传与教育,提高居民垃圾分类意识。3.3.2 垃圾分类设施建设合理设置垃圾分类收集设施,提高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能力。加强对垃圾分类设施的维护与管理,保证其正常运行。3.3.3 资源化利用推广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技术,提高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鼓励居民参与垃圾分类与资源化利用,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3.3.4 垃圾分类激励机制建立垃圾分类激励机制,对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第4章 社区基础设施改善4.1 公共设施建设与维护4.1.1 建设规划公共设施建设应结合农村社区实际情况,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重点考虑居民生活需求,完善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4.1.2 设施建设加强公共设施建设,包括但不限于文化中心、体育场所、卫生服务站、老年人活动室等。保证设施功能齐全、安全可靠、便于管理。4.1.3 维护管理建立健全公共设施维护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主体,实行定期检查、维护和更新。保证公共设施正常使用,提高居民满意度。4.2 道路交通优化4.2.1 道路规划优化农村社区道路布局,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保证道路安全畅通。重点解决断头路、拥堵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