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31页
第2页 / 共131页
第3页 / 共131页
第4页 / 共131页
第5页 / 共131页
第6页 / 共131页
第7页 / 共131页
第8页 / 共131页
第9页 / 共131页
第10页 / 共131页
亲,该文档总共1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最新)备 课 笔 记课题分数加减法:折纸课型总课时1教学时间年 月 日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折纸操作与通分的活动过程,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学会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2、能正确地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及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3、培养良好的动手习惯,学会与人合作增进小组间的合作意识。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的方法。2、教学难点:理解先通分,再加减的算理。预习要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教 学 过 程(第 1 教时)一、复习导入1、给下面每组分数通分和 和回忆:什么是通分?通分时,用谁做公分母?2、计算下面各题通过练习,谁来说说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小结:(1)把分母不相同的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并且分母相同的分数,这个过程叫做通分。通分时,用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做公分母,这样计算最简便。(2)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跟分数加减法相关的新内容。二、探索新知1、课件出示例题,引导观察根据这一情境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2、提出问题,列出算式(1)他俩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2)小红比小明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3、探索算法(1)估一估(2)让学生尝试探索计算方法(3)交流算法提问:为什么要将异分母变成同分母?(4)课件演示计算过程,理解算理4、即时练习3/4+5/8 9/10-1/65、归纳算法提问:怎样计算分母不同的分数加减法?课件出示计算方法及注意事项三、巩固练习1、课本试一试请学生先计算再说一说淘气和笑笑的算法有什么不同?2、数学小医生:3、算一算2/3+1/8 3/4-1/6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巡视进行针对性地指导四、总结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2、你认为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运算要注意些什么?板书设计: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再把它们相加减。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教学反思: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先通分,再加减)。2、在本课中,主要是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方法,组织学生借助图形理解异分母分数相加减的算法,在探索与交流中完成了新知的学习,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3、应该注意的事在通分时为了计算简便,应选择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为公分母。备 课 笔 记课题分数加减法:星期日的安排课型总课时1教学时间年 月 日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2、让学生经历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3、养成会独立思考并善于与同伴交流想法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正确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2、教学难点:理解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预习要点: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以及正确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教 学 过 程(第 1 教时)一、复习导入1计算下面各题,整数加减混合运算题105+72+35+28 306-43-57回忆一下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引导得出:整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遇到有括号的,应该先算括号里面的。2新课导入这节课,我们学习新的内容星期日的安排。板书课题:星期日的安排(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二、探索新知1.创设情境,引导观察。出示课本5页的图。指名说一说:根据这幅情境图,能获得哪些信息?2提出问题:根据这幅情境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3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列式解答。集体订正,出示学生不同的算法思考:这两种算法有什么不同?哪一种简便?强调:三个分数是异分母分数,先一次通分比较简便4总结没括号算式的计算方法。三、巩固练习1练习:1/2+2/5+3/10 3/4+1/3+3/8 1/3+5/9+1/92计算:1-(1/6+1/3)思考:这道题为什么分步通分计算比较好?结合板演集体订正,纠正存在的问题。3总结有括号算式的计算方法。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它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节内容主要是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在基本练习中,提出的问题主要是求剩余的,由于学生对分数中剩余的问题很难理解,主要是因为把谁看成整体“1”的问题是很抽象的,为此,提出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尝试列式,随后再组织学生交流讨论,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紧张愉快的气氛中学会了运算方法。备 课 笔 记课题分数加减法:“分数王国”与“小数王国”课型总课时1教学时间年 月 日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小数相互转化的必要性。2、能正确地将简单的分数化为有限小数,将有限小数化为分数。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等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分数化小数的方法。2、教学难点:能根据分数的特点选择合理、简便的方法把分数化小数。预习要点:分数、小数相互转化的方法。教 学 过 程(第 1 教时)一、复习导入1. 填空0.9里面有9个( )分之一,它表示( )分之( )。0.07里面有7个( )分之一,它表示( )分之( )。0.013里面有13个( )分之一,它表示( )分之(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数与小数的新内容。板书课题:“分数王国”与“小数王国”(分数与小数互化)二、探索新知1.课件出示书第7页情境图,引导观察根据这一情境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0.06与1/20哪个大?)指名回答,通过交流,还要引导学生认识学习分数、小数相互转化的必要性。2.指导估算。先让学生估计,指名说一说估计的结果。3.引导学生通过除法或者画图或者其它方法进行尝试。(1)画图,用分数和小数分别表示两个图中的涂色部分。(2)用把时化成分的方法进行比较。(3)把分数化成小数进行比较。(4)把小数化成分数进行比较。(5)其它方法。4. 引导得出分数与小数互相转化的方法“一般地说,分数化为小数是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即用分子去除以分母;小数转化成分数则是先把小数化为十进分数,再进行处理。”三、巩固练习1.完成课本第7页下面的练习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2练一练第1、2题3练一练第3-5题四、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节教学是借助分数和小数比大小来引出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在教学中,以学生的探究学习为主,教师起引导作用,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探究分数和小数的互化。在比较分数与小数的大小时,学生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备 课 笔 记课题练习一课型总课时1教学时间年 月 日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算法。2、进一步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地计算。3、能正确进行分数、小数的互化。4、结合具体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简单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进行分数、小数互化。2、教学难点:能应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及分数、小数的互化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预习要点:进一步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进行分数、小数互化。教 学 过 程(第 1 教时)一、引入课题1再现所学的知识。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指名回答,引导学生回忆本单元所学的知识。2引入课题这节课,我们将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板书课题:练习一二、指导练习1.出示练习一第1题,练习分数的加减法,请学生独自完成。组织交流,纠正存在的问题2.第3题,连一连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个别指导。组织交流,纠正存在的问题3.第4题:在尺子上标出各数指导学生在书上标一标4.第7、8题,第7题找出错误并改正,第8题解方程。5第2、6、9解决问题三、总结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熟练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疑问?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通过让学生独立计算、比较、讨论、亲身经历不同的计算方法,发现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掌握得较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练习的目的。备 课 笔 记课题长方体(一):长方体的认识课型总课时1教学时间年 月 日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分类、操作、讨论等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了解长方体、正方体各部分名称。2、经历观察、操作和归纳过程,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解决一些简单问题。3、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经历观察、操作和归纳过程,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解决一些简单问题。预习要点: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教 学 过 程(第 1 教时)一、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1、说一说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13页的情境图,辨认一下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出示课件)师: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2、认一认师:认识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顶点、面和棱。二、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师:现在我们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各有哪些特点。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师:下面请各小组的代表来说说你们发现了哪些特点?是怎样发现的?三、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关系(1)师:请同学量一量正方体的长、宽、高,你发现了什么?(2)师: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有什么关系?四、练一练教科书 “练一练”第1题和第2题五、课堂总结板书设计:长方体: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每组对面面积相等;正方体: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面积都相等;12条棱长度都相等。教学反思:1、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利用教具学具和讨论提纲,帮助学生自己去认识并概括出长方体的特征;通过图像和练习,学生会看平面上的立体图。2、利用长方体长、宽、高的变化来认识正方体的特征;对比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认识他们之间的关系。3、课堂上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备 课 笔 记课题长方体(一):展开与折叠课型总课时1教学时间年 月 日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2、在想象、操作等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通过动手操作,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预习要点:结合具体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的情景,经历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6个面相对位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