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4年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基础知识复习清单(填空版)世界现代史:(选择题和非选择题)1、 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新经济政策: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合形势的发展。1921年,在 领导下,苏俄开始实行经济政策。内容:农业方面,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工业方面,除了重要的厂矿企业实行国营外,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经济方面,取消配给制,恢复国内自由贸易。作用:新经济政策的实行,是苏俄历史发展过程的重大转折。它从苏俄实情出发,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调动了广大工农的积极性,为苏俄人民指明了走向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新经济政策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对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2、凡尔赛和约(引发了中国的 )签订: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召开了巴黎和会,6月同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内容:领土: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萨尔煤矿交由法国开采15年,然后通过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东岸50千米以内不得设防;军事:德国废除普遍义务兵役制,陆军总人数不得超过十万人;赔款:德国须向协约国支付战争赔款,具体赔款的数额由“赔款委员会”决定; 殖民地:德国所有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由日本继承,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认识:凡尔赛合约是在牺牲战败国和弱小民族利益的基础上签订的掠夺性条约。3、九国公约(1922年华盛顿会议上签订)九国公约声称尊重中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但实际上其核心是确认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为美国在中国扩张提供了条件。(实质)使中国回复到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4、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是美国政府为对付19291933年经济危机而采取的措施。目的: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期消灭经济危机。特点:国家 经济。内容:整顿金融业,恢复银行的信用;压缩农业生产,实行政府补偿;整顿工业,实施全国工业复兴法;加强公共工程建设,增加就业。核心:实施 ,对工业实行调整。评价:“罗斯福新政”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美国经济开始复苏,缓和了尖锐的社会矛盾。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干预经济生活的先河,使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与管理得到加强。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影响:新政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胜德、意、日法西斯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5、慕尼黑会议: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首脑背着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在慕尼黑签订了将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的慕尼黑协定。慕尼黑会议将 政策推向了顶峰,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6、日本偷袭珍珠港: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在太平洋的海军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了 规模。7、联合国家宣言二战爆发后,随着战争的扩大,法西斯国家已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敌人;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直接促使遭受法西斯蹂躏的国家联合起来。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国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国保证使用全部军事与经济资源,团结一致,共同对抗法西斯侵略者。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 的正式形成。8、雅尔塔会议1945年初,为加快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解决战后的重大问题,苏、美、英在苏联的雅尔塔举行会议。会议确定了盟军相互配合完全击败德国的军事计划;决定在击败德国之后由苏、美、英、法四国对德国分区占领;彻底摧毁军国主义和纳粹制度;战后建立 ;苏联在欧洲战争结束后三个月内对日作战等。(丘吉尔、罗斯福和斯大林)9、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西部和南部发展尤其迅速;20世纪70年代出现滞涨现象;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缓慢回升;20世纪90年代,在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带动下,美国经济逐渐有了持续稳定的发展。10、欧洲联盟:目的:为了发展经济,维持自身的安全,并在国家事务中发挥重大作用,欧洲诸国逐步走上联合的道路。过程:1951年4月,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6过签订欧洲煤钢联营条约。1967年,欧洲煤钢联营、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联营3和机构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后扩大为12国。1991年底,欧共体12国签订马斯特里赫特条约。1993年11月成立 ,总部设在布鲁塞尔。欧盟正朝着经济政治一体化的目标迈进。意义:在政治上,欧洲各国联合自强,成为世界多极化中的重要一极;在经济上,欧盟的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 。11、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美国的大力扶持;朝鲜战争期间,美国军需订单,刺激日本经济的发展;引进先进技术成果,重视科学技术和教育。经过: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20世纪80年代,实行“科教兴国”政策,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国。(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值得我们国家学习和借鉴的经验:要善于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大胆创新,制定符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12、苏联解体1991年12月,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等11个加盟共和国首脑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图会晤,正式宣布 成立。苏联从此完全解体。原因: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苏联模式)根本原因 戈尔巴乔夫改革直接原因13、匈牙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改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大都照搬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其弊端也日渐显露,改革势在必行。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它们先后进行了改革,其中 的改革较为突出。1956年11月, 上台后,决心改革。20世纪六七十年代,匈牙利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改革主要将计划和市场调节结合起来,在坚持计划经济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但改革并没有突破计划经济的框架。到70年代中期,匈牙利改革因遇到一系列困难而陷入低潮。14、非洲民族独立浪潮1951年, 宣布独立,成为战后非洲第一个取得独立的国家。1960年,被称为“ ”。(先后有17个国家独立)1990年, 宣布独立,至此,统治非洲大陆数百年的殖民主义体系彻底瓦解。15、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定义: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军事进攻以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 ”共产主义。开始:1947年,“ ”出台。(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要在世界各地“承担义务”,运用自己强大的实力援助“自由”国家,以确保美国的安全和繁荣)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冷战”的正式开始。表现:政治上杜鲁门主义;经济上马歇尔计划(援助欧洲复兴);军事上成立 (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12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北大西洋公约,北约成立,目的对抗苏联,称霸世界)1955年,苏联、捷克斯洛伐克等8国在波兰首都华沙缔结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组织的成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两级格局形成。(结束的标志:1991年12月,苏联解体)16、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趋向背景: 以来,国际形势趋于缓和,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表现: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可使国家间经济往来的障碍逐步减少,有利于商品和资本的流动,便于高新技术的扩散和推广,还可使世界各国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和竞争,进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但是,由于发展中国家在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方面不及发达国家,因此在国家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境地。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世界各国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发出了挑战。17、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标志是人类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和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其中, 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它以群体形式出现,形成一个多层次、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的高科技群;科技与社会的联系及其紧密。国家、企业直接领导和参与科技研发,从而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并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发展速度极快,知识老化加速。8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