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3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5页 / 共23页
第6页 / 共23页
第7页 / 共23页
第8页 / 共23页
第9页 / 共23页
第1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阶段性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答案】 1.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飞速发展错误,曲解文意。由材料一“社会各个阶层都会受到高科技带来的影响,ChatGPT只是冰山一角。当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到能够完成一些我们以为只有人类才能完成的工作时,它对整个社会、经济、教育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可知,原文说的是“当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到能够完成一些我们以为只有人类才能完成的工作时”,而不是“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飞速发展”。 B.“一些行业从业者的本领焦虑缘自ChatGPT具有突破性技术错误,曲解文意。由材料二第一段一二句可知,一些行业从业者的“本领焦虑”是因为ChatGPT能搜集更多素材,能更加“聪明地回答用户提问,而非突破性技术。 D.“二者的出发点和针对性相同”错误。“材料一以访谈形式有针对性地谈及人工智能对学校教育的影响;“材料二”提到“人工智能看似聪明,实则只是无意识的表现针对的是ChatGPT让一些行业从业者不乏“本领焦虑”,某些行业认定ChatGPT是他们的“终结者”,可见针对性不相同。 故选C。 2.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D.“都旨在消除人们对ChatGPT的焦虑”错误。文章多处举例论证,不全是为了消除人们对ChatGPT的焦虑,比如材料二第一段举例用ChatGPT写时评、做分析并不是“旨在消除人们对ChatGPT的焦虑”,而是论证ChatGPT“能够更加聪明地回答用户的提问”了,“对此,一些行业的从业者不乏本领焦虑”,而不是消除焦虑。 故选D。 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根据材料二第三段“对于重复性的、记忆性的问题,人工智能确实越来越得心应手了。之所以大学生很快爱上这款程序,是因为大学里不少作业并不真正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材料二第二段“机器对于各类问题的理解,并非真正的理解,而是基于海量素材的整理归纳而在回答一些社会问题时,或者充满了正确而无用的废话”等,表明主要从事简单、机械、重复性、记忆性工作的职业更容易被人工智能取代,如“保险销售员(讲究程式化的销售话术)电话热线客服”“流水线工人等;而需要大脑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以及对主观性、社会性因素要求高的职业,则更难以替代,如“精神科医生”“文艺工作者教师”“特种警察民俗摄影师”“画家等。 故选B。 4. 能够紧扣主题,围绕核心问题进行采访。材料一的访谈围绕ChatGPT的影响展开,提出相关问题,没有偏离。 提问层层深入,逻辑性强。由“ChatGPT对世界的影响”出发,到对“教育带来的变革”,再过渡到“ChatGPT对教师角色的转变”问题。 充分了解访谈对象,有针对性地提问。根据访谈对象的身份、职业,对他熟悉的领域发问,提问更专业,使访谈更顺利进行。 (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 5. 教师: 转变教育理念,改变教育方法,不仅要教授知识,还要注重学生未来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 改变教育模式,由教师先教、学生后学转为学生先学、教师后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改变考试模式,考卷尽量避开对事实类问题的考查,多注重考查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每点2分) 学生: 注重提高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学会如何与人合作,如何面对困难。 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进度进行补充学习。 培养创新能力,减少记忆性、重复性的学习,注重问题的发现、探索。(每点2分) 6. B【“但木匠不善于教导徒弟,所以徒弟没能成才表述有误,根据文章提到的徒弟观可知,徒弟没能成才可能是没有天分,也可能是上进心不强。】 7. C【“这条鱼”是木匠师徒吃掉的那条鱼,没有贯穿全文,不是文章的线索。】 8.收工饭时,木匠交代徒弟这顿只吃鱼,且要吃完。但梅母女去收拾碗筷的时候,看到饭桌上四个菜原封未动、完完整整木匠临走时告诉梅母女:“一个小玩意儿,留着耍。暗示他留下了个东西。结尾后生看到的那条鱼与多年前木匠师徒吃的那条鱼一模一样。这说明这个鱼很有可能是假的,为结尾部分揭示鱼的身份埋下了伏笔。(一点2分,共6分) 9.苦涩:文中描绘的可看却不可吃的看菜是特定时代背景的产物,它显示了当时的物质条件之艰苦、贫乏。技艺精湛的木匠悉心教导徒弟,徒弟却没能成才;自幼呆在城里、见过洋玩意儿的新木匠看不上梅用的家具,但技术也不如老木匠。这种种现象显示了面对新时代的冲击,传统技艺没有得到传承并日渐遭受冷落。 温情:木匠知晓看菜的规矩,在鱼身遭破坏后给鱼翻面来让这道菜继续出现在饭桌上,他体谅农户的艰难,积极主动维护农户的体面和尊严。木匠对徒弟有爱心,有耐心。面对处境艰难的徒弟,主动提出收他为徒。同时,他把徒弟带在身边上工, 细心教授技艺,徒弟犯错把看菜给吃了之后,他也没有太过苛责,并赶紧给徒弟讲了相应的规矩。(共6分,一点2分, 任答三点即可。) 10.BEH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您能听我的策划,那就可以不要攻城就可以占领,不用打仗就可获得土地,只要派人去传送檄文,即使是千里之外的地方也会降服的。 “臣之计”是“听的宾语,B处断开; “不攻而降城”与“不战而略地结构一致,各自断开,即EH处断开。 故选BEH。 11.A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言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的能力。 A.错误。代词,他的/语气副词,表商量语气,还是。句意:现如今范阳的县令应该整顿他的士卒来守卫城池。/我们还是回去吧。 B.正确。像/或者。句意:像以前十城那样的统统加以诛杀。/方圆六七十里的地方,或者方圆五六十里的地方。 C.正确。都是名词作状语,像席子一样;像对待兄长一样。句意:乘着胜利势如卷席。/我必须像对待兄长一样侍奉他。 D.正确。遗漏/放弃。句意:遗漏掉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不学。 故选A。 B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燕、赵地区三十多城听说范阳令得到优待后,不经战争就向武信君投降了”错,原文说“赵地闻之,不战以城下者三十余城”,不包括燕地。 故选B。 13(1)您为什么不给予我侯印,(让我)去授予范阳令侯位,范阳令就会率领全城百姓投降您。 (2)您顺应百姓的意愿,向西为百姓解除疾苦、保全生命,希望您仔细考虑这件事!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赍”,送,给予;“拜”,授予官职;“下”,投降。 (2)“因”,顺应,顺着;“西乡”,向西;“孰”,仔细。 14汉王对待韩信非常优厚,韩信不愿为了私利背弃恩义。韩信心怀犹豫,不能把握时机。韩信自恃功大,认为汉不会夺走他的齐王之位。 【导语】这两篇文言文选自史记和资治通鉴,通过蒯通(蒯彻)与韩信的对话,展现了战国末期复杂的政治和军事局势。蒯通在两段材料中分别提出了不同的策略:一是通过政治手段不战而屈人之兵,二是建议韩信三分天下以求自保。文章通过对话和策略的描写,突显了蒯通的智慧和韩信的忠义,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整体结构紧凑,语言简练,人物形象鲜明。 1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根据“汉王遇我甚厚,吾岂可乡利而倍义乎!”可知,汉王对待韩信非常优厚,韩信不愿为了私利背弃恩义。 根据“蒯彻复说曰:韩信犹豫,不忍倍汉可知,韩信心怀犹豫,不能把握时机。 根据“又自以为功多,汉终不夺我齐”可知,韩信自恃功大,认为汉不会夺走他的齐王之位。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武信君于是率兵向东北方向攻打范阳。范阳令就派蒯通去见武信君,说:“您要先打一场胜仗,然后才能获得土地,先攻破城池,然后才能占领,我私下认为这样是错误的。您能听我的策划,那就可以不要攻城就可以占领,不用打仗就可获得土地,只要派人去传送檄文,即使是千里之外的地方也会降服的,可以吗?武信君说:“怎么办呢?”蒯通说:“现如今范阳的县令应该整顿他的士卒来守卫城池,但是他怯懦而怕死,贪心而爱慕富贵,所以要率先来投降,又怕您以为他是秦所设置的官吏,像以前十城那样的统统加以诛杀。您为什么不给予我侯印,(让我)去授予范阳令侯位,范阳令就会率领全城百姓投降您。让范阳令乘坐着豪华富丽的车,在燕、赵之间驱驰,燕、赵之间的人看见了,都会说这是范阳令啊,是率先投降的,大家都感到高兴,燕、赵地区的城池可以不用打仗就会投降的。这就是我所说的只要派人传送檄文,千里之外的地方都会降服。武信君听从了他的计谋,接着派遣蒯通赐给范阳令侯印。赵地听说这个消息,没有经过战争举城投降的有三十几城。 材料二: 武涉离开后,蒯彻知道天下胜负大势就取决于韩信,便劝韩信道:“天下开始兴兵抗秦的时候,所担忧的只是能否灭亡秦朝罢了。而如今楚汉纷争,使天下的百姓肝胆涂地横遭惨死,父子老少的尸骨暴露在荒郊野外,数也数不清。楚国人从彭城起兵,辗转作战,追逃逐败,乘着胜利势如卷席,威震天下;然而军队困在京县、索城一带,被阻在西面的山地中无法前进,到现在已经三年了。汉王率十万大军,在巩县、洛阳一带抵御楚军,凭借山河地形的险要,一天之内打几次仗,却无法取得一点点功绩,而是受挫败逃,难以自救。这即叫作智者勇者都已困窘不堪了。百姓精疲力尽,怨声载道,无所归倚;据我所料,这种形势如果没有天下的圣贤出面,天下的祸乱就必定无法平息。目前楚、汉二王的命运就牵系在您的手中,您为汉王效力,汉就会获胜,您为楚王效力,楚就会取胜。您真肯听从我的计策,那就不如让楚、汉都不受损害,并存下去,三分天下,鼎足而立,这种形势一构成,便没有谁敢先行动了。凭着您的圣德贤才,拥兵众多,占据强大的齐国,迫令赵、燕两国顺从,出击刘、项兵力薄弱的地区以牵制住他们的后方。您顺应百姓的意愿,向西为百姓解除疾苦、保全生命,希望您仔细考虑这件事!韩信说:“汉王对我非常优待,我怎么能因贪图私利而背弃恩义啊!”过了几天,蒯彻又劝韩信说:“善于听取意见,就能够预见到事物发生的征兆;善于谋划思索,就能够把握住事情成败的关键。不善于听取意见、思考问题而能长久地维持安全的人,天下少有!所以为人明智坚定,决择事情就会果断;为人犹疑多虑,处理事情时就会招来危害。仔细考察极其微小的谋略,遗漏掉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智慧确实足以知晓利害,决定了又不敢行动,这是导致种种事业失败的祸根啊。功业难得成功而容易失败,时机难以把握却容易贻误。时机啊时机,失去了就不会再回来!韩信犹豫不决,不忍心背叛汉王;又自认为功劳多,汉王终究不会夺走自己的齐国,于是就谢绝了蒯彻。蒯彻随即逃跑,装疯做了巫师。 15B 16颔联“疑有着”“始知输形成对比,写出诗人以为自己还有应对的招数,实际上却已濒临输棋的局面。颈联运用典故,将棋势类比为巡远守城、孙刘自保,突出棋势的危急。 【导语】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学棋的经历,表达了他在棋艺上的困境和不甘。诗人以“危如巡远支孤垒,狭似孙刘保一隅”形象地比喻棋局的险恶,展现了他在困境中仍然努力钻研的精神,蕴含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