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1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5页 / 共21页
第6页 / 共21页
第7页 / 共21页
第8页 / 共21页
第9页 / 共21页
第1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惠城区惠州中学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惠州中学 2023 级高二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科试卷答案 1A 【解析】依据材料一第二段“孔子所说的文 ,指的是外观形式的文采。孔子所说的质 ,有人认 为指内在实质,即内容;有人认为仍然是指形式表现的质朴无文;也有人认为这两者其实是相通的,表现形 式的质朴无文,是由内容的质朴所决定的 可知,人们只对“质 ”有不同的理解。 2C【解析】A 选项,依据材料一第二段“先秦诸子百家中也有把文 与质 的对立加以绝对化的说法, 如道家、墨家和法家的理论实质有所不同,但都表现为重质轻文 可知,不是所有先秦诸子百家都重“质 ” 轻“文 ”,把“文 ”与“质 的对立加以绝对化。B 选项,“六朝的文艺创作及理论批评因刘勰看重文质 的辩证统一关系而得到了健康发展 ”错,刘勰重视“文质 辩证统一关系是六朝的文艺创作及理论批评得到 健康发展的原因之一,不是唯一原因。D 选项,依据材料二第二段“动作有文 ,即以外在的符合礼之义的 施舍言语为内涵 ”和“礼既为外在的文 ,故人既有仁义道德,又在施舍言语诸方面合于礼仪, 便是文质彬彬 可知,二者观点相同。 3B【解析】A 选项是对诗歌创作手法的表述。B 选项是对诗歌内容与形式的特点和关系的表述。C 选项是对 诗歌意趣特点的表述。D 选项是强调内容的重要作用,属于重质轻文的观点。 4文章整体是总分总结构。开头引用论语,提出文章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的探讨。主体部分采用 并列式结构,按时间顺序分析不同历史时期“文 ”“质 关系的演变及特点。最后总结全文,强调中国古代 “文质论 ”在今天仍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运用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的方法证明观点。 (每点 2 分,意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以酌情给分) 5文学创作要重质(内容):文学创作要以人民为中心,洞悉生活本质,要言之有物,表达真实的情感体 验。 文学创作要重文(形式):文学创作要追求文学性和艺术审美价值,进行艺术形式创新,多采用人民群众 喜闻乐见的形式。 文学创作要文质兼备(内容和形式对立统一):要看到内容的决定性作用,也要看到形式对内容的积极意 义。要用内容引领形式,要用形式丰富内容表现,把艺术创造力和人民需求结合起来。 (每点 2 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6.C【解析】“主要是为了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和冲突性,使父亲的遭遇显得更加曲折离奇 分析错误,文中设 置父亲被打的情节,主要的不是为了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和冲突性,而是推动情节发展,促使父亲下定决心改 变草原现状。 7.A【解析】“桑杰坚决不肯接受,是出于其重情重义 ”理解片面。桑杰坚决不肯接受股份,可能有重情重义 的因素,但也包含他自己所说的“我自己不信任自己 的因素。 8.都表现出听者对于父亲决定的意外和敬佩;(2分)都侧面衬托出父亲的担当和勇气。(2 分) 9.拼命硬干的人:父亲即使挨打也不退缩,主动承担责任并顶着压力解决问题,体现了他勇往直前的精神。 为民请命的人:父亲通过创办学校、医院和沁多贸易等行动,以及主动担负更大责任来解决牧区面临的实 际问题,体现了他为民众谋福利的精神。舍身求法的人:父亲愿意承受个人的身体伤害,放弃个人利益, 甚至甘愿当替罪羊,以解决草原沙化的问题,显示了他为理想而奋斗的牺牲精神。(每点 2 分) 10CFI【解析】原文标点为:是以战胜而争不形,敌服而怨不构,若然者悔吝不存于声色,夫何显争之有 哉!) 11C【解析】A 项,都是介词,解释为“把 ”。B 项,前者是“蹈行,践履 的意思,后者是“凭借 ”的意 思。C 项,前者是“谦让 的意思,后者是“推辞,拒绝 ”的意思。D 项,前者是“几个 的意思,后者是 “屡次 ”的意思。 12D【解析】“说明了君子懂得自我贬损能够获得益处的道理 错,孟之反与管叔没有自我贬损,不能说明 君子的自我贬损会获得益处。 13(1)不自我显露,因此能显明;不自以为是,因此能彰显;不自我夸耀,因此能有功;不自我夸耀,因 此能得到敬重/因此能得到长久。(“自见 ”“自伐 长 ”各 1 分,句意 1 分) (2)(如果他)确实没有背弃道德,那么就没有可以诋毁的道理。如果确实背弃了道德,又何必与他争论呢! (“险德 信 ”“讼 各 1 分,句意 1 分) 14不与人争,天下才没有与自己相争的人。不与人争会使对手屈服而不构成怨恨。与人相争的道路 凶险,会受到伤害。不与人争反能收到争的效果。(每点 2 分,三点满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以酌情给 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弯曲才能保全,委屈才能伸直,低洼才能盈满,破旧才能更新,少取才能多得,贪多反而惑乱。因此圣 人坚守大道为天下的楷模。不自我显露,因此能显明;不自以为是,因此能彰显;不自我夸耀,因此能有功; 不自我夸耀,因此能得到敬重。只有不与人争,所以天下才没有谁能与他争。古代所说的“弯曲才能保全 ” 的话,难道是空话吗?确实能够让他保全。 材料二: 因此君子追求胜利,把推辞和谦让作为锋利的武器,把自我修养作为敌楼与大盾,安静时则关闭寂然不 语的大门,行动时则遵从恭敬顺从的通行之路。所以他能取胜而不(与人)形成竞争,使对手屈服而不构成 怨恨。如果是这样,悔恨就不会在声音和脸上显现出来,又怎么会发生公开的竞争呢!那些公开与人竞争的 人,一定是自以为是贤人,而别人却认为他是邪恶不正的人。(如果他)确实没有背弃道德,那么就没有可 以诋毁的道理。如果确实背弃了道德,又何必与他争论呢!与阴险的人争论,就好像把犀牛关进笼中和迫近 被逼到绝路上的老虎一样,这怎么可以呢?如果这样他们就会发怒而害人,这是必然的。周易说:“阴险 而违背常规的人争论,必然引起众人和他争论。老子说:“只有不与人争,所以天下才没有谁能与他争。” 所以君子认为竞争之路不可行啊。 因此要超越世俗登至高处,独自行走在三等之上。什么是三等?没有大功却自我夸耀,是一等;有功却 自我夸耀,是二等;立有大功却不自夸,是三等。愚钝却争强好胜,是一等;贤能又能推崇别人,是二等; 贤能又能谦让别人,是三等。对自己宽松对别人严格,是一等;对自己和别人都严格,是二等;对自己严格 对别人宽松,是三等。所有的这几等,都是争和让道理的具体表现,从而使事物结果发生变化。经过三等变 化之后而掌握了这个道理,所以没有人能够赶得上。只有知道道理通晓变化的人,才能够处在上等的位置。 所以孟之反因为不自夸受到孔子的称赞,管叔因为推辞赏赐受到重重的嘉奖。怎么能说这些是用不正当的手 段获取的呢?这是纯正的道德在内部自然而发又与争让变化的道理吻合啊。君子知道自我贬损是有益的,所 以能做一件事而收到两种好的结果,小人不知道自满会招致损失,所以一个人自我夸耀会失去双倍的东西。 由此而论,不自夸却受到夸赞;不争名夺利却收到争的效果;谦让对手却能够战胜他;处在众人之下,最终 却在众人之上。君子如果能够看到与人竞争的道路之凶险,独自踏上玄妙的道路,就会光辉四射而获得日新 月异的进步,得到的贤德之名能够与古人媲美。 15.D【解析】“聚在新亭 错误。原文是用典,不是词人和友人聚在新亭。 16.借景抒情(以乐景衬哀情) ;“杨花 ”、“乳燕 、“一番春意写出大好春光 ;“万点淮峰孤角外,惊下斜阳 似绮写倚楼北望所见,美丽而孤寂。乐景衬托哀情,更添作者的愁绪。 直抒胸臆 :“谁护山河万里 ”直接抒发对国家山河的忧虑和担忧 ;“老矣 句表达了报国无门的苦闷 ;“ 问 人在,玉关归未 ”,暗含对边疆战士的关切和对国家安危的忧虑。 用典 :“新亭泪 ,借晋室南渡士大夫的典故,表达情感。如今佳期迢递.唯有空洒一掬新亭清泪,词人之泪 已变成家国即将沦丧时无可奈何的感慨,蕴含对世风不振,朝廷偏安一隅的批评。 对比 :“绿芜冷叶瓜州市 ”,下片转写瓜州市的冷清景象,与上片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 ;多景楼重修落成时的 热闹非凡,与词人阑于独倚 的孤寂愁闷形成对比,蕴含着词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表达了深深的忧国忧民之 情。 (评分参考:每点 2 分,任答三点即可,共 6 分,结合其他词句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17.(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2)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3) 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18.C 。【解析】文中谈论对象是“腰封 ”,括号中要填写的句子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腰封 首先是图书的 一种装帧设计艺术,然后才是“配合行销或书籍推荐 ”的一种“营销推广工具 。从连贯的角度看,可先排 除 A 、B 两项。另外,此句应使用表并列复句关系关联词“既也 ”,而“虽却 用于转折复句,可排 除 A 、D 。故选 C。 19.原句:一个腰封好不好,应该给读者关于图书的更多信息内容。 画线句子有两处语病:不合逻辑,两面对一面:下文没有与“好不好 ”相应的内容,改为“一个好的腰封 ; 语序不当,“关于图书的更多信息内容 ”改为“更多关于图书内容的信息 。修改:一个好的腰封,应该给 读者提供更多关于图书内容的信息。或者:一个腰封好不好,应该看它是否给读者提供更多关于图书内容的 信息。(1 点 1 分,2 点 3 分) 20.乡土中国: 一把打开中国乡土社会大门的钥匙:清晰的逻辑论证、精当的概念、深邃的思想,让我 们深思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一把打开中国基层社会大门的钥匙:本书从乡村社区、文化传递、家族制度、 道德观念、权力结构等方面解剖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也可以罗列乡土社会核心章节的内容 3-5 个,如社 会格局、礼治制度、权力结构等) 红楼梦: 走进红楼梦,这里有凄美的爱情,有家族的兴衰,有生活的日常,有文化的传承,更有人 生的彻悟!一生必读的世界名著,用最碎屑平淡的日常描写呈现爱情悲剧和大家族衰亡的离奇故事。一 座展现中国传统社会世态风情的大观园:走进这个世界,你将看到大家族的兴衰,听到少年们的悲喜,领悟 人生的哲理。 (任选一部作品,结合作品内容、主旨、影响力、作者、写法等方面进行撰写,共 4 分) 21. 走马观花 大打折扣 (每空 1 分,共 2 分。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22. 需要依据文本“研学旅行存在问题 ”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每点2 分,6 分。 课程目标:明确目标,着眼于提升学生能力素养,贴合高二学生的身心特征,设计开发适合高二学生的研 学活动。 课程内容:开发主题鲜明的特色课程,内容丰富且具有吸引力,与高二学段紧密衔接、让学生深入体验与 实践。 教学方式:整体设计统筹课程,避免单一讲授打破学科界限,形成综合实践课程,以合作探究的方式,将 课内外知识有效衔接。 23.作文 审题: 【析材料】 这是一道引语式的思辨材料作文题。 解释“知不可为而为之 (出自论语 宪问):指的是明知做不到却还要去做。 历史上,孔子一生既有“相夹谷 ”“堕三都 的丰功伟绩,又有周游列国,厄于陈、蔡的艰难时刻。孔子一 方面切身体会到时代“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另一方面又“知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