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5页 / 共22页
第6页 / 共22页
第7页 / 共22页
第8页 / 共22页
第9页 / 共22页
第1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4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测试 模拟试卷(二) 学生版+教师版 吉林省2024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测试 模拟试卷(二) 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请在下面相应的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第1题每句1分,第2题按要求赋分) 1.请在下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完成积累卡片。 主题 古诗文名句 自然美景 陶弘景盛赞山川美景,“ ,四时俱备(答谢中书书) ,都是人间仙境。苏轼因为“ ”( (记承天寺夜游)而寻友夜游,沉醉其中。 家国情怀 兵临城下,李贺巧用鲜明色彩对比凸显守城将士严阵以待的气势“_,_(雁门太守行);心系山河,杜甫借一个细微的动作,表达满满愁绪“ , “(春望)。 独特视角 写诗贵在联想和想象。“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曾借想象未来团圆的乐来消减今夜孤寂之苦;“_,_(赤壁),杜牧从失败方奇想,含蓄表明机遇造人和对晚唐末世国家飘摇的担忧。 【答案】青林翠竹;月色人户;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赤壁;春望;答谢中书书;雁门太守行;记承天寺夜游 【解析】 (1)“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出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意思是: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注意“翠”的写法。 (2)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寻友夜游,沉醉其中的原因是:月色入户。意思是:月光从门户照进来。注意“户的写法。 (3)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用鲜明色彩对比凸显守城将士严阵以待的气势的句子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意思是: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战士们的铠甲在阳光照射下金光闪烁。注意“摧”和“鳞的写法。 (4)杜甫在春望中借一个细微的动作,表达满满愁绪的句子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意思是: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注意“搔”“簪的写法。 (5)杜牧在赤壁中从失败方奇想,含蓄表明机遇造人和对晚唐末世国家飘摇的担忧的句子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意思是:倘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注意“锁”的写法。 故答案为:青林翠竹;月色入户;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点评】本题考查古诗文的理解与默写。古诗文默写填空分为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本题包含两种类型。日常的诗词学习中要确保诗词的准确记忆与默写,在正确识记的基础上学会理解与鉴赏诗词。 2.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7分) 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解剖学是两个教授分任的。最初是骨学。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di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1分) 解剖 di 着 (2)下面选项中“顿挫”一词的意思符合语境的一项是()(2分) A指诗文、绘画、书法、舞蹈的跌宕起伏、回旋转折。 B坎坷;挫折。 C指声调抑扬,有停顿转折。 D疾病于其早期阶段即停止发展。 (3)以上文段选自鲁迅先生的 集(体裁)朝花夕拾中的 (篇目名)。从这篇文章中的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我们可以追寻鲁迅先生做出 的人生选择的原因。(2分) (4)根据提示,写出朝花夕拾中有关人物的名称。(2分) 矮而胖,睡觉摆成大字,但给鲁迅买来了他当时最喜爱的山海经。 鲁迅的朋友,爱国而倔强。 鼓励小孩子吃冰,怂恿鲁迅去偷母亲首饰并散布谣言。 【答案】(1)pu; 戴 (2)C (3)散文;藤野先生;弃医从文 (4)长妈妈或阿长;范爱农;衍太太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汉字的部首与偏旁;藤野先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作品的人物形象;朝花夕拾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的字音字形的识记,平时应注意反复记忆,针对习惯性读错的字词,比如:是锲而不舍(qi),不是q锲而不舍,还有一些不常见的多音字,如:殷红(yn),这些易错字词应及时总结到错题集上,平时反复复习,从而准确掌握。 (2)本题考查词义的理解,应注意平时记清楚,其次,多总结积累。 (3)本题考查文学作品基本信息的识记。本题重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学生应在平时注意反复背诵,加深记忆。其次,还要注意字形,尤其是作者的名字不能写错。 (4)本题考查名著的人物形象,应对此类题目有以下建议,首先,此类题目的答题技巧是特点+事例,即一个人物的特点+一件与此相关的事例。切忌简单罗列人物的特点,应该结合文章内容。其次,平时阅读中应重视作品中人物的身份、地位、年龄、外貌、官职、性格、说话的语气等信息,只有掌握了更多的人物信息,才能更准确地判断出人物的性格。最后,读书时做好批注,在重要的字词句傍边标注上人物的性格特点,每到一个章节结束,可以做一个汇总。 【点评】(1)pu; 戴。 (2)很有顿挫的声调,这里的顿挫是指声音的高低起伏。 A、指声音的高低起伏;无误; B、指声音的高低起伏;无误; C、无误; D、指声音的高低起伏。无误; 故答案为: C (3)藤野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鲁迅于1926年在厦门大学时创作的回忆性散文。藤野先生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 故答案为:散文;藤野先生;弃医从文。 (4)长妈妈为“我买渴望已久的山海经。 范爱农进步却不合时宜、倔强、坦率、正直的爱国知识分子形象。 衍太太”是一个心术不正,令人憎恨的人。孩子们干坏事,事后又充当“老好人”,她挑 逗孩子们看淫画还教唆鲁迅剧透自己的首饰变卖,然后歪曲事实,无中生有的散布流言 故答案为:长妈妈; 范爱农 ;衍太太 二、阅读(45分)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面文章,完成36题。(10分) 【甲】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乙】 卖蒜老叟 清 袁枚 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之。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矣。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用箕畚装土石 B虽我之死 虽然 C旁睨而揶揄之 睨:眼睛斜着看 D叟能如是乎 这样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甚矣,汝之不惠 奋拳击之 B其如土石何 拔其拳 C河曲智叟亡以应 以拳打砖墙 D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老人徐徐负蒜而归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甲文段中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说明了移山工程的艰巨,显示了愚公的气魄。 B甲文除用智叟这个人物与愚公进行对比外,还用遗男“相助”、山神“求告、天帝“感动”等情节来衬托愚公,从而使愚公形象更加丰满、高大。 C甲乙两文段都运用了对比手法。甲文段将妻子和愚公进行对比,乙文段将卖蒜老叟与杨二进行对比,突出人物形象。 D乙文“观者如堵侧面写出了杨二相公精于拳术,善于炫耀的特点;“大怒”“傲之骂曰”等神态及动作描写表现了杨二恃才放旷的特点。 【答案】3B 4D 5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寡妇和小孩都比不上。 杨二向老人哀求了很久,老人才鼓起肚子放开杨二,只见杨二已经跌到一座石桥底下了。 6C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分析概括文言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愚公移山;常用文言虚词;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3.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实词的理解。本题包含课外文言文,一般来讲,课外文言文与课内的文章都有一定的关联的,所以此类题型更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所以平时的积累是关键,其次,还应注意联系上下文推断句意。 4.本题考查学生对虚词的掌握。“之在文言文中有以下用法:1、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2、助词,表示修饰关系。3、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4、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5、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6、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7、往,到:“吾欲之南海”。 “而在文言文中有以下用法:作为连词,1.表并列,有时可译为“又”,如“多杂。2表承接,可译为就接着”,如“取代之”。3.表递进,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且。4.表转折,可译为但是却”,如“似是非”。5.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不烈。6.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谈”。7.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言无信,不知其可)。表(从到):从上下。 此类题目应在平时记清,记牢,其次,还可以通过句意判断词义 。 5.本题考查学生对关键句子的理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