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0页
第2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绝密考试结束前浙东北联盟(ZDB)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高二年级语文学科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在论语里孔子被描写成一个教育家。从某种观点看来,也的确是如此。他期望他的弟子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成人”(论语宪问),所以教给他们以经典为基础的各门知识。作为教师,他觉得他的基本任务,是向弟子们解释古代文化遗产。论语记载,孔子说他自己“述而不作”(论语述而),就是这个缘故。不过这只是孔子的一个方面,他还有另一方面。这就是,在传述传统的制度和观念时,孔子给予它们的解释,是由他自己的道德观推导出来的。例如在解释“三年之丧”这种古老的礼制时,孔子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论语阳货)换句话说,孩子的一生,至少头三年完全依赖父母,因此父母死后他应当以同样长的时间服丧,表示感恩。还有在讲授经典时,孔子给它们以新的解释。例如讲到诗时,他强调它的道德价值,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这样一来,孔子就不只是单纯地传述了,因为他在“述”里“作”出了一些新的东西。这种以“述”为“作”的精神,被后世儒家的人传之永久,经书代代相传时,他们就写出了无数的注疏。后来的十三经注疏,就是用这种精神对经书原文进行注释而形成的。(摘编自冯友兰孔子:第一位教师)材料二:“述”的内涵非常丰富。说文解字将“述”解释为“循”;在现代汉语中,“述”可以理解为“叙述”“陈述”“讲述”“论述”或“阐述”等。在中庸中,儒家德行“孝”的定义和“述”是相关的。中庸:“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如果我们将“孝”的这种解释和孔子在论语述而第一章中的自我描述联系起来,那么“述”的深层含义便跃然纸上了,也就是,“述”表达了“孝”的德行。孔子践履“孝”这种德行的对象是天。论语八佾讲到,“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孔子道德追寻的是天的使命。对于孔子而言,他的工作就是传天道,兴天道。在论语阳货中,孔子说他不想再说话,但是他的弟子子贡说:“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孔子回答:“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从这段话中可以得出两点:第一、孔子述的是天道,天是最终的创造者;第二、孔子认为自己是天道的述者,子贡则将自己看作孔子思想的述者。孔子践履德行的活动表达了对天的“孝”,而子贡践履德行的活动则表达了对孔子的“孝”。因此,孔子将他对经典的传承比作一个孝子做的事情。儿子对父亲最大的孝是对父亲的志向、事业、梦想的继承、实现和发扬光大。同样,孔子述的天道也是对天的孝。对于孔子而言,他的智力活动是恢复天道,这就是对天尽孝。在孔子那里,“孝”的含义涉及延续文化传统和历史传承的义务。孔子不是唯一把哲学活动与“孝”联结起来的人。孔子对“孝”的理解与柏拉图的早期作品游叙弗伦中对“孝”的定义殊途同归。苏格拉底的诘问对象游叙弗伦得出“孝”是公正的一部分,“孝”是人类对上帝的侍奉。苏格拉底认为自己的哲学活动就是对神灵的侍奉,自己的问答法就是对神灵的侍奉。基于对上帝侍奉的论证,苏格拉底提供的答案就是进行哲学活动是对上帝真正的“孝”。对于哲学活动与孝的密切联系,亚里士多德也有所表述。他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说,“孝”要求更加尊重真理而不是尊重你的朋友。他认为“孝”的对象是真理,而不是上帝。践行“孝”这一德行活动是追求哲学的严肃义务,因为追寻哲学是为了探寻真理。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把哲学活动和“孝”联结起来,但是每个人对“孝”的理解不同,这也反映了他们研究哲学的方法不同。苏格拉底通过诘问的方式审查人的信念,亚里士多德更多的是通过对前人理论的考察、批判发现真理,孔子则认为从事“孝”的活动就是对天道的传承。(摘编自余纪元著,金小燕、韩燕丽译“述而不作”何以成就孔子?)材料三:“述而不作”的信条影响深远,达两千年之久,成为风气。自孔子以后,儒家教育多遵从这一原则,以传授、注解经典为己任。要从事这一学问,必须熟记经文才能言而有据。因而,熟记经典成为学生的基本功。孔子教育弟子是为了让他们从政,用子夏的话说是“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隋唐以后,科举盛行,官方明确规定了读书人的出路,只有为官一途。学校成为向科举输送考生的途径之一。科举使用八股文体,专以四书五经命题,以儒家经典考学生,答案阐释以经典为准,不允许有超出范围的见解。可以说,孔子“述而不作”的信条,使他在教学中有偏重继承、轻视创新的倾向;伦理关系与师生关系的结合,造成学生对教师的依赖,这使人们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减少或部分失去了探索未知的兴趣。这使得传统教育以教师解释、学生背诵为基本方式,因循以往,缺乏创新精神。(摘编自李杨“述而不作”与传统教育)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孔子虽然说自己“述而不作”,但在传述古代文化遗产时,也“作”出了一些新的东西,后代儒家的人长期传承了这种精神。B. “述而不作”中的“述”内涵非常丰富,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循”,而在现代汉语中则可解释为“叙述”“论述”等含义。C. 儒家经典著作中庸记载:“夫孝者善述人之事者也”,也就是说,“孝”的内涵与“述而不作”中的“述”是相同的。D. “述而不作”的信条,后来成为儒家教育的一条重要原则,熟记经典成为学生的基本功,这一传统一直影响到后来的科举考试。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作为一名教育家,孔子认为自己的基本任务是向弟子们解释古代文化遗产,在解释时必须严格遵循其原意,不得做出任何的更改。B. 孔子认为,孩子出生后的头三年完全依赖父母,所以父母死后孩子应以同样长的时间服丧以表感恩,于是首先提出了“三年之丧”的礼制。C. “孝”在儒家思想学说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孔子看来,“孝”不限于父母,还体现在对历史的传承和对文化传统的延续上。D. 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都将哲学活动与“孝”联结起来,因为研究哲学的方法不同,所以他们对“孝”的理解也有差异。3. 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划线句观点的一项是( )A. 上帝为每个人提供了选择的机会:或是拥有真理,或是得到安宁。你可以任选其一,但不能兼而有之。B.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其精神命脉。C. 倘若没有天地,哪里会有人类生存发展的空间?因此,敬天祈福正是对天地自然献上的一份崇高的敬意。D. 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4. 材料二第段,作者引述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等人的观点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说明。5. 对于孔子“述而不作”的信条,你如何评价?请结合三个材料分别谈谈。【答案】1. C 2. C 3. B 4. 丰富了文章的内涵与意蕴,增强了文章的文采;说明把哲学活动与“孝”联结起来并非个例,使作者的观点更具说服力;展示了“孝”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多样性(或“不同文化背景下对孝的不同理解”),深化了作品主题。 5. “述而不作”有其积极的一面,有利于孔子教育和培养子弟,以及宣扬自己的思想;“述而不作”成就了孔子,孔子“述”天道、对天尽孝,可以延续文化和传承历史。“述而不作”也有局限性,教学中有偏重继承的倾向,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解析】【导语】材料一探讨了孔子“述而不作”的教育理念,强调其在传承与创新中的平衡。材料二深入分析了“述”与“孝”的关系,指出孔子及其他哲学家如何将哲学活动与“孝”相结合。材料三则批判性地讨论了“述而不作”对后世教育的影响,指出其可能导致创新不足。整体来看,三篇材料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影响,既有对其贡献的肯定,也有对其局限的反思。【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孝的内涵与述而不作中的述是相同的”错误。材料二第段首句只是说“孝的定义和述是相关的”,末句也不能证明两者内涵“相同”。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在解释时必须严格遵循其原意,不得做出任何的更改”错误。材料一第段“在传述传统的制度和观念时,是由他自己的道德观推导出来的”,说明孔子在解释古代文化遗产时加入了自己对道德的理解。B.“于是首先提出了三年之丧的礼制”错误。根据材料一第段“在解释三年之丧这种古老的礼制时,孔子说”可知,“三年之丧”的礼制在孔子之前就已经存在。D.“因为研究哲学的方法不同,所以他们对孝的理解也有差异”错误,属于强加因果。材料二第段第一句说的是他们的理解不同,“反映了”研究哲学的方法不同,并没有说两者是因果关系。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二划线句是:在孔子那里,“孝”的含义涉及延续文化传统和历史传承的义务。A.谈的是真理与安宁的关系,属于无关项。B.这句话指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可以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划线句的观点。C.谈论的是敬畏自然,也是无关项。D.谈论是孝敬父母的具体做法,没有上升到文化传承的高度,与划线句的观点关联性不强。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苏格拉底认为自己的哲学活动就是对神灵的侍奉,自己的问答法就是对神灵的侍奉”“对于哲学活动与孝的密切联系,亚里士多德也有所表述。他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说”引述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等人的观点丰富了文章的内涵与意蕴,引用哲学家的名人名言增强了文章的文采;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是著名的哲学家,引述他们关于“孝”的论述,说明孔子不是唯一把哲学活动与“孝”联结起来的人,把哲学活动与“孝”联结起来并非个例,使作者的观点更具说服力;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都是古希腊哲学家,引述他们的观点,与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的观点形成印证,表明“不同文化背景下对孝的不同理解”,展示了“孝”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多样性(或),深化了作品主题。【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孔子的“述而不作”是一种教育理念。结合材料一“在传述传统的制度和观念时,孔子给予它们的解释,是由他自己的道德观推导出来的”“在讲授经典时,孔子给它们以新的解释”,可见“述而不作”有其积极的一面,有利于孔子教育和培养子弟,以及宣扬自己的思想;结合材料二“孔子述的是天道,天是最终的创造者”“孔子践履德行的活动表达了对天的孝”“对于孔子而言,他的智力活动是恢复天道,这就是对天尽孝。在孔子那里,孝的含义涉及延续文化传统和历史传承的义务”,可见“述而不作”成就了孔子,孔子“述”天道、对天尽孝,可以延续文化和传承历史。结合材料三“孔子述而不作的信条,使他在教学中有偏重继承、轻视创新的倾向;伦理关系与师生关系的结合,造成学生对教师的依赖,这使人们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减少或部分失去了探索未知的兴趣。这使得传统教育以教师解释、学生背诵为基本方式,因循以往,缺乏创新精神”,可见“述而不作”也有局限性,教学中有偏重继承的倾向,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