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4学年第一学期杭州S9联盟期中联考高二年级历史学科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非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 尚书洪范中箕子对周武王言,如对政事有疑问,在询问卿士和卜筮的同时,还要“谋及庶人”。这表明当时( )A. 权贵阶层毫无实权B. 国家决策体现民主C. 天下共主局面形成D. 国人可以影响朝政【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西周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箕子对周武王言,如对政事有疑问,在询问卿士和卜筮的同时,还要谋及庶人”可知,西周时期,国君遇到重大问题时需征求士大夫及庶民的意见,说明此时的政治带有原始民主的色彩,D项正确;权贵阶层毫无实权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原始的民主传统,并非现代民主,排除B项;“天下共主的局面”指的是各诸侯必须承认周天子的权威并承担相应的义务,承认周天子是天下共主,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2. 汉代地方行政制度沿袭秦朝郡、县二级制,但也有创新。如表是西汉时期州刺史权力核心内容的嬗变过程。据此可知当时州刺史( )皇帝州刺史权力核心内容汉武帝“限制地方大族兼并土地”汉昭帝、宣帝增加“镇诸侯的谋反、民众反抗”汉平帝增加“安置流民、处理少数民族事务、参与某些中央决策”A. 成为全国军政中枢机构B. 彻底解决了诸侯国问题C. 加强了地方的行政权力D. 作为监察区职权的变化【答案】C【解析】【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刺史权力由督察郡国到“镇压诸侯的谋反、民众反抗”“安置流民、处理少数民族事务、参与某些中央决策”,表明刺史加强了地方的行政权力,逐渐由监察机构演变为行政机构,C项正确;刺史是地方机构,并非全国军政中枢机构,排除A项;彻底解决了诸侯国问题的说法绝对化,排除B项;刺史逐渐由监察机构演变为行政机构,并非监察区内的职权变化,已经超出监察范围,排除D项。故选C项。3. 15-16世纪西欧普遍进入封建主义解体、资本主义产生时期,在复杂的社会矛盾中,以分裂割据为特征的中世纪等级君主制开始被近代早期以民族国家形式为基础的君主专制所代替。它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代表着秩序和统一的新的进步因素。这种历史进步性就在于它( )促进封君封臣制度走向瓦解 影响后世西欧社会政治走向促进了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 推动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型选择题。时空是15-16世纪西欧。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5世纪以来,以分裂割据为特征的中世纪等级君主制开始被近代早期以民族国家形式为基础的君主专制所代替,这促进了封君封臣制度走向瓦解,影响后世西欧社会政治走向,促进了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推动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均正确,排除其他选项,故选D项。4. 1832年,英国进行第一次议会改革,重新分配议员名额并修改选民资格,中等阶级大体获得选举权。但改革后的议会下院中,土地贵族仍旧居于垄断地位。马克思谓之以“恐怕还从没有一个这样强大的、看来似乎成功的人民运动得到这样微不足道的表面的结果”。由此可见,英国( )A. 仍保留等级君主制B. 议会改革成效显著C. 民主化进程之艰难D. 议会权力有所加强【答案】C【解析】【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英国)。1832年的英国议会改革虽然在形式上重新分配了议员名额并修改了选民资格,使中等阶级获得了一定的选举权,但改革后的议会下院中,土地贵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显示出改革的实际效果有限。马克思的评价表明,这次改革并没有带来实质性的民主进步,反映了英国民主化进程的艰难,C项正确;等级君主制是中世纪欧洲的一种政权形式,它是封建割据君主制与专制君主制之间的过渡形态,排除A项;材料重点并非强调议会改革成果,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议会权力,排除D项。故选C项。5. 毛泽东说:“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无产阶级和地主及资产阶级都只占少数,最广大的人民是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的中间阶级。国事是国家的公事,不是一党一派的私事。因此,共产党员只有对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的义务,而无排斥别人、垄断一切的权利。”据此,中共在抗日根据地( )A. 开展工农武装割据B. 建立抗日民主政权C. 实行国防三线建设D. 确立政治协商制度【答案】B【解析】【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根据题干“共产党员只有对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的义务,而无排斥别人、垄断一切的权利”表示共产党建立民主政府的想法。结合所学可知,在抗日战争时期,为维护民族统一战线,共产党在各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府,团结一切赞成抗日的民主人士,B项正确;开展工农武装割据是在抗战之前的土地革命时期,排除A项;三线建设是20世纪6070年代中国以加强国防为中心的战略大后方建设,排除C项;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与本题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6. 中国古代官员选拔和管理,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下表所列朝代的相关信息,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制举、吏部、御史台“取士不问家世”、路、“台谏合一”征辟、“上计”、刺史“进士”、“通考”、六科给事中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制举、吏部、御史台为唐代制度建设,为唐朝;宋代科科举制有很大发展,取士不问家世,并且地方行政单位为路、州、县,故为宋代;征辟、“上计”、刺史为汉代时期是制度建设,为汉代;“进士”、“通考”、六科给事中为清朝,为清朝,先后顺序为,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7. 考课是中国古代官员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清代某考课制度的流程是:先由布政使、按察使及省、道、府、县的长官考核下属官员,各将属员考核情况报其上级,然后由两司汇报督抚,督抚再结合下边汇报的情况进行核对,以填注考语,咨送吏部。该考课制度是( )A. 上计B. 大计C. 京察D. 通考【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以得出准确时空是清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由两司汇报督抚,督抚再结合下边汇报的情况进行核对,以填注考语,咨送吏部”可知,这是清代对地方官员的考核,即大计,B项正确;上计是秦汉时中央年终考核地方官员成绩的办法,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京察是明代吏部考核京官的一种制度,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通考是清代对中央官员的考核,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8. 19世纪中期以后,英、美等国已完成了工业革命,社会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迫使政府必须增加管理社会事务的职能,需要增设一些新的社会管理机构和一大批有较高知识水平和技能的管理人员参与管理,以提高工作效率。以下不符合“增设一些新的社会管理机构”的史实( )A. 职业文官制度的出现为文官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B. 英国在1870年最终建立文官制度C. 文官包括选举产生的议员、首相、大臣等政务官D. 二战后,法国、德国、日本等国的文官制度也最终建立起来【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反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中期以后(英美)。文官制度通常指的是政府中非选举产生的公务员系统,主要负责行政管理和执行职能。选举产生的议员、首相、大臣等属于政务官,而不是文官。因此,选项C不符合“增设一些新的社会管理机构”的史实,C项正确;职业文官制度的出现为文官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史实正确,排除A项;1870年英政府颁布的正式确立公开竞争考试制度,最终建立文官制度,排除B项;二战后,法国、德国、日本等国的文官制度也最终建立起来,排除D项。故选C项。9. 近代有位学者曾评价过当时读书人的求学概况:“现在时势,科举既停,上进之阶,唯有出洋留学一途。”据此推测“当时时势”可能( )A. 学堂选官制还未正式出台B. 正值维新变法时期C. 留学是进取仕禄途径之一D. 全民普及初等教育【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现在时势,科举既停,上进之阶,唯有出洋留学一途”可知,当时科举制已经废除,即1905年后,留学成为进取仕禄的主要途径,C项正确;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建立了学堂选官制度,排除A项;科举制废除是在1905年,并非维新变法时期,排除B项;清末并未全民普及初等教育,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10. 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中记载(“殴詈(骂)父母者,弃市(在人们集聚的闹市,对犯人执行死刑)”。这一规定( )A. 缓和尖锐社会矛盾B. 有效保证个人权利C. 注重维护家庭伦理D. 标志中华法系完备【答案】C【解析】【详解】据本题次题干的关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汉代规定殴打辱骂父母者,将被在人们集聚的闹市执行死刑,说明国家通过法律维护家庭伦理,C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维护家庭伦理,没有体现社会矛盾的信息,排除A项;有效保证个人权利的说法夸大了这一规定的作用,排除B项;仅凭一个规定不能得出中华法系完备的结论,且唐律疏议是中华法系完备的标志,排除D项。故选C项。11. 宋代的乡约制度,主要功能是扬善惩恶以及进行道德教化;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康熙九年颁布的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上谕十六条,内容包含“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乡约制度的发展( )A. 有利于基层统治秩序B. 促使儒家权威得以确立C. 成为幼童的行为规范D. 实现边疆治理逐步规范【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时空是宋朝至明清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主要功能是扬善惩恶以及进行道德教化”“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可知,乡约制度的功能由道德教化向地方基层教化发展,这有助于基层统治秩序的稳定,A项正确;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确立了儒学的正统权威,排除B项;乡约不仅仅针对幼童,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明清王朝对边疆治理的相关举措,无法得出边疆治理逐步规范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A项。12. 英美国家的法官拥有较大范围的自主决定权,但是依靠法官内心的公平正义来审判并不可靠,为了避免法官滥用职权和徇私舞弊,并提高工作效率,避免重复劳动。英美法系在制度设计上( )A. 继承发展了罗马法B. 注重保护个人权利C. 以遵循先例为原则D. 强调司法独立特点【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近代(英美)。据材料“依靠法官内心的公平正义来审判并不可靠,为了避免法官滥用职权和徇私舞弊,并提高工作效率,避免重复劳动”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