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1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5页 / 共21页
第6页 / 共21页
第7页 / 共21页
第8页 / 共21页
第9页 / 共21页
第1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宁波市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科技向善”一词最早由影响力投资者保罗米勒于2013年正式提出,并很快得到了科技企业的广泛认同和响应。所谓科技向善,就是企业在追求科技创新的同时,主动且负责任地利用科技创新解决社会问题,如生态环境、公共健康、教育、就业、医疗、安全等方面的社会需求和薄弱环节。近年来,政府、社会和企业界对科技向善的关注度逐渐提高,这一方面是源于对科技伦理认识的深化。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科技创新从未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实力和人民福祉。但如何才能确保科技为人服务、造福人民?面对这个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逐步明确了科技造福人民的价值取向,以及科技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科技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科技伦理观。2024年4月,三大交易所正式发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试行),指引强调了科技创新的作用,并明确提出“鼓励披露主体积极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提升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在创新决策和实践中遵守科学伦理规范,尊重科学精神,发挥科学技术的正面效应”。方向已经明确,共识业已建立。但企业在践行科技向善的过程中依然面临着很多矛盾。首先,需要平衡国家发展战略需要与企业资源有限的矛盾。在当前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科技创新将发挥更大的作用。然而,在某一特定时间、空间,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这就需要企业从战略角度思考如何在保障企业生存成长的前提下,坚持长期主义,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其次,作为行业龙头企业或关键企业,需要平衡产业可持续发展和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通过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企业自身的可持续竞争力。第三,需要平衡追求利润最大化与承担社会责任的关系,在企业发展的同时积极回报社会,增进社会民生福祉。(选自南方周末2021年8月6日以向善科技创造多维价值)材料二:科技是发展的利器,也可能是风险的源头,尤其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如何让科技更好地增进人类福祉,让中国科技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更大贡献,习近平主席在2021年的三个重要场合,倡导“科技向善”。“科技向善”,是英语的意译,借入后自然而然成了中国式的新词,指“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有利于更好增进人类的福祉,尤其是新技术研发既能够推动产业变革和经济发展,又能够让社会更加美好,实现可持续发展”。如:“面对人工智能发展可能引发的潜在风险,必须前瞻研判,守住法律和伦理底线,推动人工智能朝着科技向善的方向发展。”“科技向善”是总括性概念,包括当下两个最主要科技领域的“向善”:“数字向善”和“智能向善”。这两个借词,前者的“数字”指“数字技术”,后者的“智能”指“人工智能”。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深入创新发展,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侧重还是有所不同:前者重点关注信息的数字化处理和传输,后者则更专注于通过模拟人类智能来实现智能化的问题解决和决策制定。“数字向善”“智能向善”的意思,可以从“科技向善”的意思中类推出来,表述则更加具体。如:“大力推动数字向善、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数字合作互利共赢,协力构建全球数字共同体,有助于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增进全人类福祉。”又如:“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围绕人工智能发展、安全、治理三方面系统清晰地阐述了中国路径和中国方案,坚持发展与安全并重的系统思维,倡导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的普遍共识,弘扬平等互利、尊重人类权益的价值理念,反对以意识形态划线或构建排他性集团,恶意阻挠他国人工智能发展,呼吁努力弥合智能鸿沟,确保智能红利惠及各国,引导人工智能朝着有利于人类文明进步的方向发展。”5月下旬,习近平总书记在济南市主持召开的企业和专家座谈会上再次强调了中国发展的初心和目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为此,中国一定能坚持践行“科技向善(包括数字向善、智能向善)”和“科技民生(包括数字民生、智能民生)”,以创新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选自咬文嚼字2024年第7期“科技向善”与“科技民生”)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数字技术快速发展。新兴技术正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生存方式,影响着世界未来的发展格局。B. 科技进步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但一边倒地迷信技术只会带来一系列失衡,产生严重的社会、经济、政治后果。C. 中国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引下,始终坚持全球胸怀和创新驱动,深化科技合作,推动科技向善,致力于让人工智能更好地服务人类。D. 只要磨砺我们的意志,开展科技革命的同时提升人类的理性水平,在任何时候都不放弃人的主体性和责任感,就能建设一个美好的世界。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没有坚实的科技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B. 数字技术关注信息化处理和传输,人工智能关注智能化的决策制定和问题解决,二者互相关联,互相影响。C. 科技向善强调科学技术产品在与社会的关联过程中形成对社会公益和公共价值的关注,它作为一种价值要求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D. 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论述观点时,分别引用政策文件和国家领导人的言论,增强了权威性和时代性,使得文章更具说服力。3. 下列选项不符合材料所倡导的“科技向善”的一项是( )A. 宁波市云医院向用户提供线上预约挂号、在线咨询、报告查询、药物配送、病人随访、远程会诊、居家护理,以及线下健康体检、健康咨询、健康管理等服务。B. “萝卜快跑”无人出租车装有自动驾驶技术,目前已在北京、武汉等全国多个城市实现常态化运营。乘客评价该车辆总体行驶平稳,与传统网约车相比价格更实惠。C. 在短片同路人中,联想通过联动拥有大量粉丝的游戏UP主杨炳林,讲述88岁老大爷退休后从无所适从到成为游戏玩家,逐渐融入互联网世界的故事。D. 国家电网持续推进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代人”,让不停电就是最好的服务理念惠及千家万户,目前乌镇家庭年平均停电时长已经减少到了5分钟左右。4. 学习小组准备以材料一为基础绘制一张企业科技向善的“矛盾三角”图。假如你是小组代表,请完善这张思维导图。(每空不超过8个字)5. 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邱泽奇指出,当科技突破某些约束时,即便在技术标准上有再好的表现,也不是一个好的产品。请结合材料谈谈,在人工智能迅猛发展过程中如何化解日益凸显的安全风险。【答案】1. D 2. A 3. C 4. 企业资源有限 企业可持续发展 承担社会责任 增进民生福祉 5. 明确科技造福人民的价值取向,确立科技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科技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科技伦理观。在创新决策和实践中遵守科学伦理规范,尊重科学精神,发挥科学技术的正面效应。前瞻研判人工智能发展可能引发的潜在风险,守住法律和伦理底线,推动其朝着科技向善的方向发展。坚持发展与安全并重的系统思维,倡导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的普遍共识,弘扬平等互利、尊重人类权益的价值理念。【解析】【导语】这两篇文章围绕“科技向善”展开,强调科技在推动社会进步中的责任和伦理。材料一从企业视角出发,探讨科技向善的实践挑战,指出企业需在国家战略、产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之间找到平衡。材料二则从国家和全球视角,强调科技向善在增进人类福祉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重要性。两篇文章共同呼吁科技创新应以人为本,推动可持续发展,体现了对科技伦理的深刻思考。【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D.“只要就”说法错误,材料中只是强调了科技向善等一系列理念对于建设美好世界的积极意义,建设美好世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多种因素影响,选项说法过于绝对。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说法错误,材料二最后只是说“为此,中国一定能坚持践行科技向善(包括数字向善、智能向善)和科技民生(包括数字民生、智能民生),以创新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也没有“没有坚实的科技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相关内容,选项于文无据。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首先理解“科技向善”的含义,是指企业在追求科技创新的同时,主动且负责任地利用科技创新解决社会问题,如生态环境、公共健康、教育、就业、医疗、安全等方面的社会需求和薄弱环节,包括 “数字向善”“智能向善” 等,要有利于更好增进人类的福祉,实现可持续发展。A.属于利用科技解决公共健康等方面的社会需求,符合“科技向善”的理念。B.是利用科技在交通出行方面为人们提供便利,满足了社会大众日常出行的需求,符合“科技向善”的要求。C.这主要是一种宣传推广行为,重点在于通过故事来宣传自身,并没有直接体现出利用科技创新去解决生态环境、公共健康、教育、就业、医疗、安全等方面的社会需求和薄弱环节,不符合“科技向善”的内涵。D.是利用科技在电力供应方面保障居民生活用电,解决了停电影响生活的问题,符合利用科技创新解决社会需求的“科技向善”理念。故选C。【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图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根据材料一“然而,在某一特定时间、空间,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可知,处应填“企业资源有限”; 根据材料一“这就需要企业从战略角度思考如何在保障企业生存成长的前提下,坚持长期主义,加大科技创新投入”“需要平衡产业可持续发展和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可知,处应填“企业可持续发展”; 根据材料一“需要平衡产业可持续发展和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通过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企业自身的可持续竞争力”和“需要平衡追求利润最大化与承担社会责任的关系”可知,处应填“承担社会责任”。 根据材料一“需要平衡追求利润最大化与承担社会责任的关系,在企业发展的同时积极回报社会,增进社会民生福祉”可知,处应填“增进民生福祉”。【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根据材料一“面对这个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逐步明确了科技造福人民的价值取向,以及科技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科技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科技伦理观”可知,要明确科技造福人民的价值取向,确立科技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科技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科技伦理观。根据材料一“鼓励披露主体积极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提升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在创新决策和实践中遵守科学伦理规范,尊重科学精神,发挥科学技术的正面效应”可知,在创新决策和实践中遵守科学伦理规范,尊重科学精神,发挥科学技术的正面效应。根据材料二“面对人工智能发展可能引发的潜在风险,必须前瞻研判,守住法律和伦理底线,推动人工智能朝着科技向善的方向发展”可知,要前瞻研判人工智能发展可能引发的潜在风险,守住法律和伦理底线,推动其朝着科技向善的方向发展。根据材料二“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围绕人工智能发展、安全、治理三方面系统清晰地阐述了中国路径和中国方案,坚持发展与安全并重的系统思维,倡导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的普遍共识,弘扬平等互利、尊重人类权益的价值理念”可知,要坚持发展与安全并重的系统思维,倡导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的普遍共识,弘扬平等互利、尊重人类权益的价值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