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6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8页 / 共16页
第9页 / 共16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九中学度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黑龙江省哈尔滨第九中学2024-2025学年度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分值: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3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乡土文学是对乡土的现代发现。如同新文学在中西对话中产生和演变一样,现代乡土文学的出现也与西方现代文明对乡土中国的冲击有关。正是由于乡土中国表现出对西方现代文明的疏离而又被卷入现代化进程中,知识者和写作者才对乡土中国的状况给予了极大关注。传统乡村社会转型为现代社会,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现代化必经的历史过程。在文学领域,乡土小说正是乡土中国发生裂变的审美反映。贯穿其中的基本问题是现代化对乡土和乡土文学的影响,以及作家在价值和审美两个层面对乡村社会现代转型的回应。 如何认识和叙述乡土中国的“乡土性”,是乡土文学的核心问题之一。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对“乡土性”有精辟的论述,他认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费孝通区分了“乡土基层”以及和“乡土基层不同的“社会”。他提出,“我说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那是因为我考虑到从这基层上曾长出一层比较上和乡土基层不完全相同的社会,而且在近百年来更在东西方接触边缘上发生了一种很特殊的社会。这一论述显然隐含了传统与现代、乡村与城市、中国与西方这样的二元性视角。我们讨论乡土文学时关注的乡土,大致是费孝通所说的“乡土基层”和“乡下人。关于“乡土性”,费孝通的解释是乡下人离不开泥土、“黏着在土地上的不流动性和熟人社会,差序格局和礼俗社会的根源都在于“乡土性”。进入现代以来,家、国、天下及三者的伦常关系都在变化,维持乡村秩序的“礼作为社会规范失去了原来的有效性和坚固性。“现代性”因而烛照出了“乡土性的幽暗,现代以来文学中的国民性与“乡土性”密切相关。乡土中国是礼俗社会,又长时间处于稳定状态,因而乡土中国被视为“传统和“传统文化”的象征。这些特点基本决定了乡土中国和乡土文学的面貌。 尽管“乡土性和“现代性”不是对应的概念,但“乡土性是在“现代性”的参照下被阐释的。知识界、文学界对“现代性的反思通常会带来对“乡土性”的重新认识。乡土文学和“新乡土文学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紧密相关。中国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自现代以来一直在探寻自身的现代化道路。一方面,它不能自外于世界的现代化历程和经验;另一方面,中国的历史、社会、文化具有独特的脉络和特色,需要走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产生于西方的现代化叙事是一种关于社会进步的想象或幻想,深受西方现代化理论支配。作为一种解释性图式,西方现代化理论有其历史背景、政治功能、意识形态诉求和文化意义,第三世界的现代化实践是被排斥在现代化叙事之外的。20世纪80年代以后,现代化叙事在中国产生了很大影响,研究中国现代化的历史成为显学。学术界将中国现代化进程与世界关联起来,从传统与现代、乡村与城市、人的现代化、制度创新、经济增长和社会变迁等方面入手,初步形成了讨论中国现代化问题的理论框架。而乡村现代一直是理论研讨和实践探索的焦点,这是乡土文学长盛不衰的原因之一。从中国国情和文化出发,是接受“现代性”、反思“现代性、探寻中国“现代性”,以及讨论“新乡土中国和“新乡土文学”的前提。 只有在乡土中国发生根本性变化时,植根于乡土中国的乡土文学才会有新发现和新书写。我们可以把因现代化冲击产生的乡土文学纳入现代化叙事中,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生变化的“新乡土文学则是一种全新的现代化叙事。“新乡土文学”承接了现代乡土文学的传统,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乡土文学的基础上,以巨大的热情关注和书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新乡土中国”,由此改写了乡土文学的历史。在历史维度上,“新乡土文学”在反思之中重述了乡土历史,建立起现实和历史的关联性:在现实维度上,“新乡土文学关注现代化进程中人与土地的命运,进入新时代后以乡村振兴为主题,书写新的山乡巨变:在价值维度上,“新乡土文学”试图在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的冲突中,展现文化层面的乡土中国:在审美维度上,“新乡土文学在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同时,广泛吸收和融合其他创作方法,在人物塑造、叙事方法和文本结构等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 在这一持续的历史过程中,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土小说、四十年代的解放区文艺、五六十年代的农村题材创作和八十年代以来的“新乡土文学”,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一条重要脉络。不同阶段的乡土文学既有断裂也有联系,而非简单的新旧因素的更替。只有在长时段中考察,才能在乡土文学的参照下命名“新乡土文学。新因素不断累积,进而在文学与现实的关系、价值判断、审美方式等方面出现持续的变化后,才有讨论“新乡土文学”的可能。作为现代化叙事的一部分,和现代乡土文学相比,改革开放以来的乡土文学经过40余年的发展、变化和累积,具备了成为“新乡土文学的条件,其间蕴含了文学对乡土的再认识和对“新乡土”的新发现和新书写。可以说,文学为乡土中国的现代化叙事打开了辽阔的空间。以往的研究对乡土文学与乡土中国现代化转型之间关系的讨论显然有待深化,从这一角度出发,或可对乡土文学作出新的阐释和解读。 (摘编自王尧乡土中国的现代化叙事从乡土文学到“新乡土文学)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西方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乡土中国被卷入现代化进程中,知识者和写作者开始极大关注乡土中国的状况,现代乡土文学随之而生。 B乡土文学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认识和叙述乡土中国的“乡土性”,我们可以从费孝通乡土中国中关于“乡土性的论述中找到答案。 C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中国需在不自外于世界的现代化历程和经验的同时,保持自身的脉络和特色,探索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D“新乡土文学”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紧密相关,它从中国国情和文化出发,既继承了中国历史、社会、文化独特的脉络和特色,也受世界现代化历程和经验的影响。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引用费孝通对“乡土性的精辟论述,是为了说明乡土中国是“传统文化”的象征。 B尽管“乡土性和“现代性”不是对应的概念,但二者关系密切,既互相印证又相互促进。 C学术界初步形成了讨论中国现代化问题的理论框架,这使得研究中国现代化的历史成为显学。 D如果植根于乡土中国的乡土文学有新发现和新书写,那么就说明乡土中国已发生根本性变化。 3下列选项,不能体现费孝通对“乡土性的阐释的一项是( )(3分) A吃饭时候,邻居们端上碗爱到三仙姑那里坐一会,前庄上的人来回一里路,也并不觉得远。这已经是三十年来的老规矩。(赵树理小二黑结婚) B河川地是一年两季收成的金盆盆,那些被厄运击倒的人宁可拉枣棍子出门讨饭也不卖地,偶尔有忍痛割爱卖地的大都是原坡荒地。(陈忠实白鹿原) C农民是世上最劳苦的人,尤其是在这块平原上,生时落草在黄土炕上,死了被埋在黄土堆下。(贾平凹秦腔) D她就只是反复的向人说她悲惨的故事,常常引住了三五个人来听她。但不久,大家也都听得纯熟了。(鲁迅祝福) 4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这幅图表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社会类型 西洋社会 乡土社会 结构类型 团体格局 差序格局 捆柴 水的波纹,蜘蛛的网,众星拱之 界限分明 伸缩自如 家庭(人员清晰) 亲属(“数不清” “有差等) 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平等 以“己”为中心 个人主义 自我主义 争权利、讲法律 攀关系、讲交情 A不同于西洋社会捆在一起的团体格局,乡土社会是以个人为中心的差序格局。 B西洋社会家庭成员清晰,界限分明:而乡土社会亲属人员数不清,没有界限。 C是否以“己为中心,强调自我主义,是区分西洋社会和乡土社会的标准之一。 D乡土社会是熟人社会,攀关系、讲交情,西洋社会则追求平等,争权利、讲法律。 5星球中学高三(一)班准备围绕“现代乡土文学”和“新乡土文学的关系,举办一场讨论会,请结合材料简要谈谈你的认识。(4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乡关何处 余秋雨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看来崔颢是在黄昏时分登上黄鹤楼的,孤零零一个人,突然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被遗弃感。被谁遗弃?不是被什么人,而是被时间和空间。在时间上,古人飘然远去不再回来,空留白云千载:在空间上,眼下虽有晴川沙洲、茂树芳草,而我的家乡在哪里呢? 我想一个早年离乡游子在思念家乡时都会有一种两重性:他心中的家乡既具体又不具体。具体可具体到一个河湾,几棵小树,半壁苍苔:但是如果仅仅如此,焦渴的思念完全可以转换成回乡的行动。然而真的回乡又总是失望,天天萦绕我心头的这一切原来是这样的么?就像在一首激情澎湃的名诗后面突然看到了一幅太逼真的插图,诗意顿消。因此,真正的游子是不大愿意回乡的,即使偶尔回去一下也会很快出走,走在外面又没完没了地思念,结果终于傻傻地问自己家乡究竟在哪里。 置身异乡的体验非常独特。乍一看,置身异乡所接触的全是陌生的东西,原先的自我一定会越来越脆弱,甚至会被异乡同化掉,其实事情远非如此简单。异己的一切会从反面、侧面诱发出有关自己的思想,异乡的山水更会让人联想到自己生命的起点,因此越是置身异乡越会勾起浓浓的乡愁。乡愁越浓越不敢回去,越不敢回去越愿意把自己和故乡连在一起简直成了一种可怖的循环,结果,一生都避着故乡旅行,避一路,想一路。异乡的风物会加重游子思乡的愁绪,但乡愁越浓越不敢归去,只能在逃避与思念之间反复循环。 我想,诸般人生况味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异乡体验与故乡意识的深刻交糅,漂泊欲念与回归意识的相辅相成。这一况味,跨国界而越古今,作为一个永远充满魅力的人生悖论而让人品咂不尽。 前两年著名导演潘小扬拍摄艾芜的南行记,最让我动心的镜头是艾芜老人自己的出场。老人曾以自己艰辛瑰丽的远行记述震动中国文坛,而在镜头上他已被年岁折磨得满脸憔悴,表情漠然地坐在轮椅上。画面外歌声响起,大意是:妈妈,我还要远行,世上没有比远行更让人销魂。这是老人在心底呼喊吗?他已不能行走,事实上那时已接近他生命的终点,但在这歌声中他的眼睛突然发亮,而且颤动欲泪。他昂然抬起头来,饥渴地注视着远方。一切远行者的出发点总是与妈妈告别,走得再远也一直心存一个妈妈,一路上暗暗地请妈妈原谅,而他们的终点则是衰老,不管是否落脚于真正的故乡。他们的妈妈当然已经不在,因此归来的远行者从一种孤儿变成了另一种孤儿。这样的回归毕竟是凄楚的,无奈衰老的身体使他们无法再度出走,只能向冥冥中的妈妈表述这种愿望。慕年的老者呼喊妈妈是不能不让人动容的,一生呼喊道尽了回归,也道尽了漂泊。 不久前读到冰心老人的一篇短小散文,题目就叫我的家在哪里。这位九十四岁高龄的老作家最早也是以一个远行者的形象受到广大读者关注的,她周游世界,曾在许多不同国家不同城市居住,最后在北京定居,可真正称得上一个“不知何处是他乡的放达之人了。但是,老人这些年来在梦中常常不经意地出现回家的情节,回哪里的家呢?照理,一个女性在自己成了家庭主妇、有了完整的家庭意识后的家才是真正的家,冰心老人在梦中完全应该回到成年后安家的任何一个门庭,不管它在哪座城市:然而奇怪的是,她在梦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