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4年秋一年级上册6日月明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2课时)【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会意字的结构特点,认识“力、尖等11个生字。会写“力、男”等5个字和笔画卧钩。积累由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 正确朗读课文,体会团结协作力量大的道理。 感受识字的乐趣,产生自主识字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1.初步了解会意字的结构特点,认识“力、尖等11个生字。会写“力、男”等5个生字和笔画卧钩。积累由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体会团结协作力量大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字卡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初步了解会意字的结构特点,认识“力、尖等7个生字,感受识字的乐趣。会写“力、男”2个字。 2.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感受特点 1.直接揭示课题“日月明。 (1)齐读课题。 教师提醒:“明”是后鼻音。 (2)引导学生谈谈发现。 师:你发现这三个字有什么关系?(“日和“月”组成了“明) 2.出示红日图和明月图,揭示特点。 师:日和月都是明亮的,聪明的古人将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创造出了“明”字,表示明亮的意思。这节课,我们就要学习很多像“明这样组合而成的会意字。让我们一起开启今天的学习吧!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直接揭题,引导学生发现“日”和“月组成“明”,使其初步感受到了会意字“明的构字特点,也激发了学生对会意字继续探索的兴趣。 二、朗读课文,认读生字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同桌合作读,互相检查字音是否读准确。 3.教师抽读,检查各个句子的朗读情况,相机正音。 4.出示生字,指导认读。 (1)指名学生认读,带拼音齐读。 教师提醒:“尖、尘、林、森、心、金”是前鼻音,“众、双是后鼻音。 (2)去掉拼音齐读,开火车读。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采取了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帮助学生读准字音。再把生字单独拿出来指导,进一步巩固了学生的前、后鼻音。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就可以感受到汉字构字的有趣,进而产生更大的识字热情。 三、关注构字,随文识记 1.出示课文前两句,圈出会意字。 (1)师:请你读一读课文的前两句,边读边用“”圈出会意字。也就是两个字或者三个字组合起来的字。 (2)预设:明、男、尖、尘。 2.理解“田力男。 (1)随文识记“力”。 师: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记住这个字?(刀字撇出头就是力) “力组词。力气、风力、火力。 出示汉字“男”,揭示字义。 师:“男为什么由“田”和“力组成呢? 出示男子在田间劳作的图片,进行理解。 师:古时候是男耕女织,一般是男子田间用力的耕作,所以说“田力男”。 (3)齐读第一句,感受古人造字的智慧。 3.理解“小大尖,小土尘。 (1)随文识记“尖”。 师:你在哪里见过“尖这个字?(四季中草芽尖尖)上边一个“小”,下边一个“大字组成了“尖”。 借助图片,理解“尖。 师:猜一猜“小大尖”是什么意思?一头小,一头大,小的那头自然是尖的。 联系生活经验,想一想:“尖的东西还有哪些?(笔尖、笋尖、毛尖) (2)随文识记“尘”。 借助图片,理解“尘。 师:你能用刚才得方法说说什么是“尘”吗?(很小很小的土)细微的土为 “尘。 联系生活经验,说一说:你见过哪些“尘”?(灰尘、粉尘、沙尘) 师生合作读第二句。 4.出示课文的第三、四句,进行学习。 (1)自读课文的第三、四句,圈出会意字。 (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猜测意思。 师:现在,请4个小朋友为一组,每人选一句,通过图片,猜测“从、众、林、森分别是什么意思。 (3)全班交流学习成果。 理解“从”。一个在前面走,一个人后面跟着走,这就是“从。 理解“众”。三人代表很多人在一起,人多为“众。组词:观众、听众。 理解“林、森”。树木为“木”,成片的树木为“林”,更多更茂盛的树木为“森。林组词:树林、山林。森组词:森林。 相机出示图片,随文识记“双”。 师:我们身上有哪些是成对的?(一双手、一双鞋子、一双脚)生活中, 我们还有哪些是成双、成对的?(一双筷子、一双拖鞋、一双袜子) 小结:汉字真有趣!“明、男、尖、尘、从、众、双、林、森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组成的,它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会意字”。会意字的意思就是这几个字意思的组合。 5.拍手读前四句话,再次感受汉字的构字特点。 6.设计游戏,巩固生字。 (1)生字游戏:太阳升。 (2)合作游戏:汉字对对碰。 教师抽取字卡“日”,学生对应抽取字卡“月”,组成新字,一起读“明明明,日月明。 同桌互玩。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前2句主要是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并发现会意字的特点。后2句,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推测,体会汉字构字的巧妙。所以教学时,教师并没有急于出示“会意字”的概念,而是在学生认识了这些字、了解了它们的共同构字特点后,才告诉学生会意字的概念。使得整个学习变得既简单又有趣。 四、观察笔画,指导书写 1.学习“力的书写。 (1)学生观察“力”字笔顺及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2)教师范写,提示学生“力的书写要点。 横折钩的折段和撇的斜度基本保持一致。 2.学习“男”的书写。 (1)学生观察“男字笔顺及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2)对比观察“力”和“男。 师:请你观察这两个字,当“力”变成部件之后,位置及大小有什么变化吗? (3)教师范写,提示学生“男的书写要点。 上宽下窄,竖写在竖中线上。 “力”撇画对着“田的中竖起笔。 4.学生按照笔顺描红,练写。老师巡视指导及时评价。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不、条、心、金”4个生字。会写“土、木、心3个字和笔画卧钩。积累由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体会团结协作力量大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引入新课 1.游戏:汉字对对碰。 2.学生开火车,组词读生字。 3.齐读课文前四句。 二、学习课文,理解意思 1.出示课文后两句,齐读。 师:这两句,你读懂了哪一句话,是怎么理解的? 2.理解“一人不成众,独木不成林”。 (1)结合上文,启发思考。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到“三人众、双木林”,人多才为“众”,成片的树木才能成为树林。那你能结合这个意思,说说“一人不成众,独木不成林是什么意思吗? 学生交流:只有一个人不能叫做“众”,只有一棵树不能叫做“林。 (2)出示课文插图,展开联想。 师:请同学们看看这幅图,图中有几个小朋友?(3个小朋友)他们在做什么?(一个小朋友在扶着小树,一个小朋友在培土,一个小朋友在浇水) 展开联想:经过这些小朋友们的共同努力,荒山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教师小结:荒山会变成树林,说明团结就是力量。 随文识记“不”。组词:不是 不好 指名读这一句。 3.理解“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1)借助图片,认读生字“条、心、金”。 条:一条路 一条鱼 心:手心、开心 金:金色 金子 讲解三兄弟折筷子的故事,体会团结就是力量。 师:请你认真听老师讲三兄弟折筷子的故事,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小结:团结就是力量。只要众人的心连在一起,一起努力,就算是黄土也能变成金子,团结在一起可以创造奇迹。 (3)说说生活中“团结就是力量的例子。 师:生活中,还有什么事也能说明团结起来力量大?(大扫除、赛龙舟、拔河) 4.多种形式朗读全文。打节拍读、师生交替读、男女生交替读。 【设计意图】通过图文结合,帮助学生理解后两句的意思。这两句教师不要急着讲解,而是需要通过启发学生说意思,启发学生展开联想,启发学生举例子等,使其难懂的句子变得具体化、生活化,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三、积累运用,趣味识字 1.结合课后题,积累常用词语。 (1)出示词语,读一读。 力气 尘土 双手 金黄 树林 森林 关心 开心 用这些词语口头说句子。(建议根据本班学生情况做机动选择) 2.迁移运用,激发兴趣。 (1)出示课后第3题,猜一猜。 师:你能猜出下面这些字的意思吗?说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我们可以结合学过的会意字的特点,看每个字是由哪两部分组成,通过这两个部件的组合来猜测它们的意思。 学生交流回答。 眼睛里面有水,就是泪(li)。意思是眼泪、泪液。 田里生长的形状像草的东西,是苗(mio)。意思是出生的植物。 东西放得不正,就会歪(wi)。意思是不正,歪斜。 出示图片,拓展类似的字。 师:你还知道哪些会意字朋友?和大家交流一下。(休、采) 3.小结: 同学们,我们这节课认识了许多会意字朋友。我们祖国的文字真是太有趣、太神奇了,只要你勤动脑,多看书,就会发现它的无穷乐趣! 【设计意图】本课的课后习题旨在积累常用词语的同时,迁移运用。这样一环节,可以大大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把形、声、义紧密的结合起来。 四、观察笔画,指导书写 1.学习“土”的书写。 (1)学生观察“土字笔顺及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2)教师范写,提示学生“土”的书写要点。 第1笔是短横,竖下载竖中线上,第3笔长横要写平直。 2.学习“木的书写。 (1)学生观察“木”字笔顺及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2)教师范写,提示学生“木的书写要点。 横要写得平直。 竖要与竖中线重合,写端正。 撇与捺要写舒展。 3.学习新笔画:卧钩。 (1)教师范写,边写边强调笔画卧钩的特点:起笔稍轻,先向右下再向右行笔,到起钩处向左上钩出。 (2)学生边说笔画名称边学写。 4.学习“心”的书写。 (1)学生观察“心字笔顺及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2)教师范写,提示学生“心”的书写要点。 笔顺依次是左点、卧钩、中点、右点。 第2笔卧钩像弯弯的月牙,不能写得太直。 学生按照笔顺描红,练写。老师巡视指导及时评价。 【教学设计】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