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紧扣矛盾之处 品味旷达人生14行路难(其一)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群诗联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紧扣矛盾之处 品味旷达人生 行路难(其一)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群诗联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两首诗词均选自九年级,行路难选自九上第三单元,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选自九下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两首诗歌都体现了诗人在困境中的自我排遣与旷达胸襟,抒发情感的方式较为复杂,且都需要立足于对诗人生平的了解和诗歌内容来把握情感。 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经过初中两年的语文学习,对李白、苏轼都有了一定了解,同时也有比较扎实的诗歌阅读技巧和功底,学习行路难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这两首难度值稍高的诗歌是可行的。但面对复杂的诗词,尤其是情绪表达的层次和方式都较为复杂时,需要老师多加引导,帮助学生克服难点,实现对诗词主旨的把握。 教学目标 1.读懂诗词,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与创作背景。 2.品析诗词中的矛盾之处,体会诗人的旷达乐观。 3.学以致用,从古人的精神世界中汲取成长的力量。 教学重难点 品析诗词中的矛盾之处,体会诗人的旷达乐观,从古人的精神世界中汲取成长的力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这是现代著名诗人余光中在寻李白中对诗仙李白的评价,而他更是直言:“如果去旅行,愿意和苏轼结伴,因为苏轼是一个很好的朋友,是个很有趣的人。”可见余光中先生对这两位文人的高度赞扬。人们总是不自觉地欣赏前人,幻想与前人比肩,或与他们同行。甚至还有不少人给出他们的观点:李白和苏轼倘若同处一个时代,他们一定能成为最好的知己朋友,因为他们有着相似的经历、又都是豪情慷慨的性格,一个是唐代的“诗仙”,一个是宋词豪放派的开创者。今天这一课,选取了李白、苏轼这两人的诗词,跨越时空的界限,让我们走入诗人的内心世界。 二、品读诗词 (一)初读诗词,理解诗义 1.全班齐读两首诗词,正音和读准节奏。 2.女生齐读行路难,男生齐读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小组讨论,找出诗歌中难理解疏通的诗句。 预设: 行路难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二)再读诗词,知人论世 设问:请结合材料链接,再读诗词,说说你对诗词情感的认识。可参考下面的支架来表达: 我从李白/苏轼的人生经历中,结合(具体诗句),体会到诗人的 情感。 材料一:在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李白应召入京,担任翰林供奉。然而,他并未受到唐玄宗的重用,反而遭到权臣的诋毁和排挤。两年后,李白被“赐金放还”,实际上是被变相驱逐出长安。 在被迫离开京城时,朋友们为他饯行。李白在求仕无望的情况下,深感仕途的艰辛,心中充满愤慨,创作了这首行路难。 材料二 :这首记事抒怀之词作于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风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狈,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 (三)品读诗词,体会“矛盾” 设问:这两首诗歌中存在着很多矛盾点,或是行为动作的矛盾,或者心理状态与外在环境的矛盾,你能不能根据自己的理解,与同学探讨一下,从诗词中找出你认为存在矛盾的诗句。 示例: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构建了一场盛大豪奢的宴饮场面,一般人参加这样的盛宴应该是狼吞虎咽,大快朵颐。但此时诗人李白面对着这场豪华盛宴,却“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这种举动十分“矛盾”,矛盾背后蕴含着诗人“被赐金放还”的愤懑与不甘。 1.矛盾的行为 提示:诗人面对人生的困境,有着不同的表现,你能不能找到诗词中描写诗人的行为动作或表现的词句? 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构建了一场盛大豪奢的宴饮场面,“金樽、玉盘”写出了宴会所用器具的珍贵,“清酒、珍馐点明菜肴的独特,“斗十千、直万钱”极言宴会的豪奢,一般人参加这样的盛宴应该是狼吞虎咽,大快朵颐。但此时诗人李白面对着这场豪华盛宴,却“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这种举动十分“矛盾”,反常背后蕴含着诗人“被赐金放还的愤懑与不甘。酒桌上推杯换盏、觥筹交错才是常态,而这里诗人却“拔剑四顾”,“剑这一意象在李白的诗歌中多次出现,它代表着诗人渴望仗剑走天涯、提剑上沙场的雄心壮志和伟大抱负,“拔剑”这一举动体现了诗人内心因赐金放还而远离官场、无法建功立业的苦闷与忧愤。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狂风暴雨中,他人狼狈躲雨,而苏轼却说“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甚至还悠闲自得地吟诵: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穿”“打二字,一个“穿透树林”,一个“击打树叶”,足见雨势之猛,这样的雨击打在身上自然应该是避之不及的,但是苏轼却将否定力度极强的“莫听”二字置于“穿林打叶声之前,风雨再大又有何妨,只要“莫听”,便可置之度外。而且,他还要“何妨吟啸且徐行。“何妨”二字写尽了苏轼的潇洒之姿。糟糕恶劣的天气与苏轼的悠然、淡定形成鲜明对比,这种面对大雨天气却一反常态、极为矛盾的举动,体现了苏轼面对困境的潇洒从容、淡定泰然。 2.矛盾的心态 设问:面对困境,两位诗人都有跌宕起伏的心路历程,你能不能找到表现诗人矛盾的情绪感受的语句? 行路难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诗人想要渡河爬山,但是遇到了巨大的困难,这两句运用比喻,隐喻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但却不被重用、找不到出路的迷茫心酸;下两句又开始转入自我宽慰,借姜尚、伊尹被重用之前都历经艰辛磨难的典故来告诉自己不要放弃理想与目标,这种想要实现理想但又担心道路艰险、难以到达理想彼岸的矛盾心理展示了诗人复杂的心理状态。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竹杖芒鞋轻胜马 竹杖芒鞋这种简陋的装备怎么能胜过“马这种便捷省力的工具呢?但词人却认为“竹杖芒鞋轻胜马”,这种超越常规、十分矛盾的心理状态体现了作者内心的轻松愉悦。“马代表着来回奔忙,只有达官贵人才能骑马奔走,联系苏轼被贬谪的经历,就会发现他已经不再沉浸于被贬谪的忧愁烦闷,而是找到了精神的支点,学会宽慰自我,乐观面对人生的不如意。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前面苏轼极力渲染初春雨后的湿寒,转而却又写“山头斜照却相迎”,此处运用比拟的手法,呈现这样一幅画面 :苏轼立于乍暖还寒的初春,跋涉于雨后山间,当他爬过一个山坡,忽地抬头,看到的是老友“夕阳正“笑意相迎”,这一笑意瞬间将心头的寒意驱散,让苏轼的心中充满了亲切、温馨的感受。这种“冷暖感受的矛盾,表明词人在这春寒料峭之中看到了希望与温暖,人生不就是这样充满着辩证的过程吗?在逆境过后会有希冀,在寒冷过后会有温暖,在苦难过后会有欣喜。那么人生的逆境、寒冷、苦难又有何可畏之处呢?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回首望着走来的路,刚刚风雨大作之处,此时夕阳落山,天气放晴,但他却说“也无风雨也无晴”。心理感受和外在环境出现了矛盾,这里的心情不仅仅是苏轼在经历了这一场山中风雨之后的真切感受,更是苏轼在屡遭贬谪之后的内心体验。“萧瑟处和“风雨”都运用了双关的手法,既实指自然界的风雨晴天又虚指人生的逆境与顺境。但无论是自然风雨还是人生风雨,经历过后又像是从未存在过,也恰如这世间万物本就无甚区别。因此,所谓的得失、贵贱、贫富在苏轼心中也就无甚区别,自然也就无法对苏轼的心境造成任何影响。苏轼在随缘自适之中为自己建立起一个无风无雨无晴的超然世外的美好王国。 (四)齐读诗歌,汲取力量 如果有一天,你也遇到了人生的困境,你会怎么鼓励自己乐观豁达地面对困难?请引用所学古诗词,写一写你内心的想法。 假如我的人生陷入低谷, 我会对自己说:_ _ _。 三、课堂评价反馈 课堂评价标准 达标情况 1.能读背诗歌,理解诗义。 2.能结合诗歌创作背景,把握情感基调。 3.细读诗歌,能体会诗人矛盾背后的情绪感受。 A.3-6 B.7-11 C.12-15 四、小结 诗人外在行为的矛盾和内在心理的矛盾都体现了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独特感受,只有经历过痛苦挣扎与矛盾冲突,诗人才找到了人生前进的方向,才重新拥有面对人生困境的勇气和乐观豁达的胸襟。正如凤凰涅槃方能浴火重生,风雨之后方可得见彩虹,我们青少年要从这些诗人身上汲取成长的力量,来面对自己人生的风雨,愿我们无所畏惧、永远保持对人生的热爱! 五、作业设计 课后阅读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和李白将进酒,再次体会诗人面对人生困境的态度。 板书设计 行为矛盾 紧扣矛盾_ 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心理矛盾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