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必修2经济与社会应注意的知识细节1.劳动是物质财富的源泉,也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生产资料是创造物质财富和价值的条件。2.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起着决定作用,是生产关系的核心,是经济制度的基础。3.占支配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着一个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4.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5.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6.为什么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以公有制为主体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要求。以公有制为主体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7.公有制的内容: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8.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9.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公有资产(不是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注意: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也要有质的优势。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10.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最主要的实现形式,是重要的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重要力量、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11.非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12.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稳定经济增长、改善民生、创业就业、技术创新、国家税收、政府职能转变、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国际市场的开拓。13.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14.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壮大国有经济壮大集体经济。15.壮大国有经济: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国有经济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国计民生的、具有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以生产力为标注、提高国资效率、增强国企活力为中心,增强国有经济的竞争力控制力。要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股份制。注意:股份制并非是混合所有制。16.壮大集体经济: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兴农村集体经济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注意:土地制度改革中一个重要表现:三权分置,土地所有权归集体、承包权归农户、经营权可以流转给第三人。壮大集体经济中变的:土地制度变化、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注意:无论采取何种形式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始终不变的:土地所有权不变、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变。17.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发展:营造各种环境:营造支持非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环境、营造各种所有制主体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贯彻落实市场准入、企业融资等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支持和帮助非公有制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提高其效率和市场竞争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发展,要他们坚持爱国敬业、诚信合法经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提醒】(1)公有制-主体地位,国有经济-主导作用;(2)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国有资产占优势;(3)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占支配地位所有行业和领域;退出某些部门和行业,不代表削弱作用、不改变公有制的主体地位。(4)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注意:(5)正确理解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二者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公有制经济居于主体地位,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国民经济中不占主体地位。二者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是平等的,都是平等的市场主体,都在市场中公平竞争。因此在国民经济管理中,对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应一视同仁,国家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6)区分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经济即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经济中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包括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们不是社会主义经济。18.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19.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20.市场主要是通过价格、供求、竞争机制调节资源配置。21.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市场价格及其波动,能够及时反映供求关系变化,市场的供求变化也会影响市场价格。市场竞争能够引导资源流向效率高的领域和企业,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优胜劣汰。22.市场配置资源的缺陷:市场部是万能的:有些领域不能由市场调节、有些领域市场调节不了,有些领域不能完全由市场调节。市场调节的局限性: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注意:市场调节的缺陷或局限性只能弥补,不能消除。自发性:自身利益出发损人利己。盲目性:信息差(一哄而上、一哄而下)滞后性:时间差如何弥补市场经济的弊端?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加强市场监管,要依法严厉处罚,从而营造良好市场的环境。经营者应遵守法律法规,依法诚信经营,为消费者提供货真价实的商品和良好的售后服。消费者要依法维护自身的权益,守法诚信。23.市场体系三要素:交易双方、交易对象、交易价格。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基础。24.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要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包括产权制度、市场准入制度、公平竞争制度和社会信用制度的统一。要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主要由市场定价,政府定价主要局限在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网络自然垄断环节。从市场三主体看如何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国家: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4制度);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企业:守法经营,遵守职业道德、行业规范和法律法规;开展正当竞争,承担社会责任,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信的原则,树立良好信誉和企业形象;个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运用法律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2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既能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能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促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目标。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26.政府的经济职能: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区域和环境政策、市场监管和规范市场秩序、优化公共服务等。27.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28.宏观调控的目标: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29.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区别: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主体政府中国人民银行手段税收、财政支出公开市场业务、基准利率、存款准备金率30.不同经济形势下不同的宏观经济手段经济萧条(经济下行压力大)社会总需求社会总供给主要任务是抑制社会总需求财政政策:增加税收、减少财政支出(紧缩性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提高基准利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央行卖出有价证券。(紧缩性货币政策)31.市场调节资源配置的流程供给需求价格下降供给减少、需求增多供给与需求平衡供给需求价格上升供给增加、需求减少供给与需求平衡32.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内涵: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增进人民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人民共享。33.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创新解决的是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解决的是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解决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的问题。共享发展注重解决的是社会公平正义问题。34.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高质量发展。35.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从“有没有”到好不好,就是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理念的发展。36.高质量发展的地位:是现阶段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社会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37.高质量发展的特点:不只是经济要求,而是全方面的要求;不只是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而是对所有地区的要求;不是一时的要求,而是长期坚持的要求。38.推动高质量发展(1)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2)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4)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5)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6)贯彻新发展理念。(7)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8)以教育、科技、人才为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9)建设高标准的市场体系。(10)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所有制、分配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9.实体经济地位: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40.我国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41.我国分配制度的决定因素: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制度。根本决定因素:生产力42按劳分配的地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43.判断是否是按劳分配两个条件:公有制经济中、付出了劳动。44.按劳分配的内容: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或国有、集体控股企业的工资、奖金、津贴收入45.按生产要素分配: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46.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动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居民收入的类型:劳动性收入(通过劳动获得的收入)财产性收入(财产权获得的收入)转移性收入(一般是指国家无偿给付的,如养老金、社会救济和补助、救灾款等)经营性收入(通过经营活动,如开小店的店主、私营企业主的收入)47.树立正确劳动观: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的社会风尚;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鼓励通过辛勤、诚实、创造性劳动致富。48.完善收入分配制度:(1)理顺国家、企业、个人三者的收入分配关系;构建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健全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分配制度。(2)两个同步:坚持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3)初次分配(主体是企业或者市场):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