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4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8页 / 共14页
第9页 / 共14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第 1 页 共 10 页福宁古五校教学联合体 2024-2025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监测高三语文试题(考考试试时时间间:150 分分钟钟试试卷卷总总分分:150 分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填入答案卷中。3.考试结束,考生只将答案卷交回,试卷自己保留。一一、文文言言基基础础(共共 1 18 8 分分,每每小小题题 2 2 分分)1 1.下下列列加加点点词词语语的的解解释释完完全全正正确确的的一一项项是是()(2 2 分分)A.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被)遂见用于小邑(被)B.举以予人,如弃草芥(全,都)戍卒叫,函谷举(拔、攻占)C.当此之时(应当)僻不当道者(面对)D.他植者虽窥伺效慕(仿效)信者效其忠(献出)2 2.下下列列句句子子中中加加点点词词不不全全是是古古今今异异义义的的一一项项是是()(2 2 分分)A.幼稚盈室则告诉不许B.役聪明之耳目颜色憔悴,形容枯槁C.抚孤松而盘桓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D.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童子六七人3 3.下下列列对对加加点点词词语语的的活活用用类类型型归归类类正正确确的的一一项项是是()(2 2 分分)顺流而东六王毕,四海一见贤思齐焉事不目见耳闻函梁君臣之首邪曲之害公,方正之不容也倚南窗以寄傲非有能硕茂之臣具表以闻A.B.C.D.4 4.下下列列加加点点词词语语的的意意义义和和用用法法都都相相同同的的一一项项是是()(2 2 分分)A.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B.因利乘便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C.且何谓阁子也可使有勇,且知方也。D.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若使烛之武见秦君5 5.下下列列各各句句句句式式不不相相同同的的一一项项是是()(2 2 分分)A.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轩凡四遭火,得不焚高三语文第 2 页 共 10 页B.石之铿然有声者凌万顷之茫然C.其闻道也固先乎吾渺渺兮余怀D.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仁以为己任6 6.下下列列选选项项正正确确的的一一项项是是()(2 2 分分)A.“则思知止以安人”(谏太宗十思疏)与“计将安出”的“安”含义相同。B.“而耻学于师”(师说)与“不耻下问”的“耻”字含义不同。C.“始速祸焉”(六国论)与“不速之客”的含义不同。D.“名我固当”(种树郭橐驼传)与“不名一钱”的含义相同。7 7.下下列列句句子子选选项项正正确确的的一一项项是是()(2 2 分分)A.“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劝学)与“盘盘焉,囷囷焉”(阿房宫赋)的“焉”字的用法相同。B.“人而不仁,如礼何?”(十二章)与“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的“而”字用法不同。C.“金就砺则利”(劝学)与“铸以为金人十二”(过秦论)的“金”字用法不同。D.“小学而大遗”(劝学)与“舟人大恐”(石钟山记)的“大”用法相同。8 8.下下列列句句子子翻翻译译正正确确的的一一项项是是()(2 2 分分)A.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译:货物,厌恶把它扔在地上,但不是因为想要据为己有而厌恶。力气,厌恶它不出于自己,但不一定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而多出力。B.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译: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石钟山得名的缘故啊。而鄙陋的人于是用斧头敲打山石来探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认为得到了它的真实。C.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译:家中有个老婆婆,曾经居住在这里。这个老婆婆是已去世的祖母的婢女,哺育过父亲和我两代人,我的妈妈对她很好。D.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译:处在深重的忧虑之中,(他们)一定能竭尽诚心来对待臣民;已经成功,(他们)就放纵自己的性情来傲视别人。9 9.下下列列对对课课文文涉涉及及到到的的文文化化常常识识的的解解说说正正确确的的一一项项是是()(2 2 分分)A.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答司马谏议书)“君实”是司马光的字,古人出于礼貌和尊敬,对尊辈或平辈称字。高三语文第 3 页 共 10 页B.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五代史伶官传序)古代祭祀用牛、羊、猪各一头叫“少牢”,用羊、猪各一头叫“太牢”。牢,祭祀用的牲畜。C.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运)“鳏”,老而无妻;寡,老而无夫;孤,老而无子;独,幼而无父。D.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登泰山记)“戊申晦”是用天干地支纪日的戊申日的月底这一天。“五鼓”是指五更。旧时的计时法,把一夜分成五更,每更大约三小时。二二、现现代代文文文文本本阅阅读读(1 18 8 分分)阅阅读读下下面面的的文文字字,完完成成 1 15 5 题题。材材料料一一:四十或五十年前,欧美大多数正统气候学家相信,气候在历史时代是稳定的。这种见解,已为世界近数十年来收集的气象资料所否定。在我国,古代作家如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农丹的作者张标和广阳杂记的作者刘献廷,均怀疑历史时代气候的恒定性;且提出各朝代气候变异的事例,记载于上述书籍中。对我国近五千年来的气候史的初步研究,可得出下列初步结论:(1)在近五千年中的最初二千年,即从仰韶文化到安阳殷墟,大部分时间的年平均温度高于现在2左右。一月温度大约比现在高 3-5。(2)在那以后,有一系列的上下摆动,其最低温度在公元前 1000 年、公元 400 年、1200 年和 1700 年;摆动范围为 1-2。(3)在每一个四百至八百年的期间里,可以分出五十至一百年为周期的小循环,温度范围是 0.5-1。(4)上述循环中,任何最冷的时期,似乎都是从东亚太平洋海岸开始,寒冷波动向西传布到欧洲和非洲的大西洋海岸。同时也有从北向南趋势。我国气候在历史时代的波动与世界其他区域比较,可以明显看出,气候的波动是全世界性的,虽然最冷年和最暖年可以在不同的年代,但彼此是先后呼应的。如十七世纪的寒冷,中国比欧洲早了五十年。欧洲和中国气候息息相关是有理由的。因为这两个区域的寒冷冬天,都受西伯利亚高气压的控制。如西伯利亚的高气压向东扩展,中国北部西北风强,则中国严寒而欧洲温暖。相反,如西伯利亚高气压倾向欧洲,欧洲东北风强,则北欧受灾而中国温和。只有当西伯利亚高压足以控制全部欧亚时,两方就要同时出现严寒。高三语文第 4 页 共 10 页最近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大学物理研究所丹斯格拉德教授,在格陵兰岛上某地的冰川块中,以 O18的放射性同位素方法,研究结冰时的气温,结果是:结冰时气温高,同位素就增加,气温增加 1,O18就增加 0.69。兹将他所制近一千七百年来格陵兰气温升降图与本文中用物候所测得的同时间中国气温图作一比较,如图所示。A 表示从三世纪到现时的中国气温的波动。B 表示同时期用同位素所测得的格陵兰岛的温度。格陵兰与中国相距二万余公里,而古代气候变动如出一辙,足以说明这种变动是全球性的。(摘编自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有删改)材材料料二二:1913 年,竺可桢从伊利诺伊大学毕业后,进入哈佛大学地质与地理学系攻读研究生。尽管其主修气象学专业,但所修课程却并不局限于气象学,他还选修了著名科学史家乔治萨顿的自然科学史课程。科学史学科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对竺可桢日后的科学研究产生了重要而又深远的影响。从青年时代起,竺可桢就养成每日观测物候、记录气象资料的习惯。从竺可桢的日记可以看到,他每天都将亲自观测的气温、风力、云量以及相关的物候现象记录在日记的标题处,几十年如一日,一直坚持到临终的前一天,几无例外。西方现代科学方法的严谨训练和深厚的国学功底,使竺可桢从一开始就具备了鸟瞰东西的宏阔学术视野。在研究中国历史气候时,竺可桢发现,无论是西方国家还是东方国家,历史时期都相高三语文第 5 页 共 10 页对缺乏天文学、气象学和地球物理学现象的连续可靠记载,气象仪器观测的数据资料最多也只有两百年的历史,无法解决漫长的历史气候变迁问题,研究历史时期气候变迁只能利用反映气候变化的其他证据来证明,方法有很多,如:湖泊沉积、植物孢粉、冰川进退遗迹等。在方法选择上,竺可桢曾在信中写到:“关于气象记录,仪器记录我们也远不及西洋,但是十六世纪以前历史时代的气候文献恰恰远胜于西洋,我们应该利用我们的所长方能取胜于人,同时也批判地接受了古代文化遗产。”事实上,早在美国求学期间,竺可桢就开始系统搜集中国和世界气候变化的资料,包括考古、动植物分布、冰川进退、雪线升降、河流湖泊冻结、气象观测记录等,所涉中国古代文献从经史子集到方志游记等无不广征博采。竺可桢认为,这些史料中有大量气候变化的信息,系统地加以分析研究,就可以利用中国古代丰富的文献资源优势来弥补我们在仪器设备方面的不足,这一想法成为竺可桢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科学创新的重要指导思想。在长期的积累中,竺可桢融文、史、哲、天、地、生多学科知识于一炉,将不同来源的气候史料素材进行融合筛选,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科学处理,再逐步分析鉴别和利用,陆续发表了有关气候变迁的专业研究论文九篇。这些前期积累不仅为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奠定了基础,也逐渐形成了竺可桢独具创新的历史气候研究方法。(摘编自徐飞、江增辉中国传统学术资源的现代价值)1 10 0.下下列列对对材材料料相相关关内内容容的的理理解解和和分分析析,正正确确的的一一项项是是()(3 3 分分)A.中国近五千年来的气候史上,年平均温度在 1-2的范围内摆动。B.受西伯利亚的高气压控制,中国和欧洲两地的冬天可能冷暖不均。C.在五十至一百年为周期的小循环里,寒冷波动趋势总是自东而西。D.东西方国家各自存在不同的难解的历史气候变迁问题,如湖泊沉积。1 11 1.根根据据材材料料内内容容,下下列列说说法法不不正正确确的的一一项项是是()(3 3 分分)A.很多地区的地方志、个人日记和旅行报告中存有气候变化信息,加以利用,有助于研究历史气候变迁问题。B.据研究结论,殷商以前的年平均气温和一月温度都高于现在,可见五千年来的中国气候由热而冷的渐变趋势。C.基于某地结冰时气温与 O18的相关性,可以采用 O18放射性同位素测定方法制成较为可信的某时段该地气温升降图。D.气象仪器观测的数据资料最多不超过两百年,我国在研究历史气候时,应该充分利用古代文献资源丰富的优势。高三语文第 6 页 共 10 页1 12 2.下下列列选选项项,最最适适合合作作为为论论据据来来支支撑撑“古古代代气气候候变变化化是是全全球球性性的的”这这一一观观点点的的一一项项是是()(3 3 分分)A.在加拿大东部安大略省用古代土壤中所遗留的孢子花粉研究,结果表明距今三千年至二千五百年间有一次寒冷时期,与同处北半球的格陵兰相似。B.维苏威火山于公元 63 年开始地震,至公元 79 年突然大爆发将庞贝城和赫克兰尼城淹没。中国于公元 46 年大地震,祸及 42 郡国。C.雪线的升降与一地的温度有密切关系。以我国五千年来气温升降与挪威的雪线高低相比,虽有先后参差之别,大体是一致的。D.十二世纪,中国气候加剧严寒,荔枝两次冻死。在大约一千年的记载中,日本京都樱花开花的平均日期,第九世纪最早,第十二世纪最迟。1 13 3.根根据据材材料料一一内内容容,下下列列选选项项对对文文中中图图表表的的解解读读不不恰恰当当的的一一项项是是()(3 3分分)A.从南北朝到隋,两地都处于气温上升期。B.中国和格陵兰的气温最高点都出现在唐朝时期。C.十七世纪中后期,两地都出现过极端寒冷天气。D.十八世纪后半期,两地都处于气温的上升期。1 14 4.请请结结合合竺竺可可桢桢的的研研究究经经历历,简简要要概概括括怎怎样样才才能能更更好好地地开开发发中中华华传传统统学学术术资资源源的的现现代代价价值值。(6 6 分分)三三、古古诗诗文文阅阅读读(4 41 1 分分)(一一)课课外外文文言言文文阅阅读读(本本题题共共 5 5 小小题题,2 20 0 分分)阅阅读读下下面面的的文文言言文文,完完成成 15-19 题题。材料一:哀公问于孔子曰:“当今之君,孰为最贤?”孔子对曰:“丘未之见也,抑有卫灵公乎。”公曰:“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