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第9页 / 共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第13课罗斯福新政说课稿罗斯福新政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 13 课罗斯福新政。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等方面展开阐述。一、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本课在世界现代史教材体系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它是美国历史发展的关键转折点,也是资本主义世界在面临经济大危机时进行自我调整与变革的典型范例。上承经济大危机对资本主义世界的沉重打击,下启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一系列经济政策的调整与发展,为学生理解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演变以及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内涵与影响提供了重要的史实依据。2.主要内容教材主要讲述了 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经济大危机的爆发背景、表现及影响;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背景、目的、主要内容,包括整顿金融体系、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调整农业政策、推行 “以工代赈”、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以及新政对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产生的深远意义,如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缓和了社会矛盾、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等。二、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已经对世界历史有了一定的了解,具备了初步的历史分析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他们对经济大危机时期美国社会的混乱与困境可能有所耳闻,但对于危机产生的深层次原因、罗斯福新政各项措施的具体内涵与相互关联以及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开创性意义等方面,缺乏系统深入的认识。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对经济领域较为抽象的概念和复杂的政策措施理解困难,需要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将抽象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探究活动,逐步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够了解 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理解经济危机的本质是生产的相对过剩。掌握罗斯福新政的背景、目的、主要内容和特点,能够分析各项措施对美国经济、社会等方面产生的作用,如整顿金融体系稳定金融秩序、加强工业计划指导防止盲目竞争、调整农业政策稳定农产品价格、“以工代赈” 增加就业和刺激消费、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缓和社会矛盾等。通过对罗斯福新政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因果关系的判断和归纳总结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2.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图片、图表、视频等多种教学资源,直观展示经济大危机时期美国社会的经济衰退、失业剧增、银行倒闭等现象,以及罗斯福新政实施过程中的相关场景和数据变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历史概念和复杂的历史事件,培养学生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如模拟罗斯福政府经济智囊团成员商讨应对危机的策略、角色扮演不同阶层的美国民众对新政的反应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引导学生对罗斯福新政的相关史料进行分析解读,如罗斯福的演讲词、政府文件、经济数据统计等,培养学生从史料中获取证据、分析论证的能力,使学生学会运用史料实证的方法探究历史问题,提高学生的历史研究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认识到经济危机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危害,培养学生居安思危的意识和关注社会经济发展的责任感。让学生体会到罗斯福在面对经济危机时勇于改革创新、积极应对挑战的精神,以及新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在困境中积极寻求变革和突破的勇气与智慧。通过对罗斯福新政开创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制度创新和政策调整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现实、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力量的意识。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美国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这是理解罗斯福新政实施背景和必要性的关键,只有深刻认识经济危机的严重性,才能更好地理解罗斯福新政各项措施的针对性和重要性。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新政的各项措施是其核心所在,通过详细讲解这些内容,学生能够了解罗斯福政府是如何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和调整的,而其特点则体现了新政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的独特地位和创新之处。这些重点内容是构建本节课知识体系的基础,有助于学生全面把握罗斯福新政这一历史事件的全貌。2.教学难点理解罗斯福新政中 “国家干预经济” 模式的内涵和实质。这一概念较为抽象,学生需要理解国家如何通过各种政策手段介入经济运行,以及这种干预对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产生的深远影响,包括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经济运行规则,但又未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等方面。分析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双重影响。新政在使美国经济逐渐复苏、社会矛盾得到缓和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争议,如政府权力的扩张、财政负担的加重等。学生需要从多个角度综合分析这些影响,既要看到其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积极意义,又要认识到其局限性,这对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系统讲解美国经济大危机的背景、原因、特点和影响,以及罗斯福新政的基础知识、重要概念和关键事件,使学生对课程内容有全面、准确的理解,为深入探究奠定基础。例如,详细阐述经济危机爆发前美国经济的虚假繁荣景象,如股票投机过度、分期付款消费方式的盛行等,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共同作用引发了经济危机;讲解罗斯福新政中整顿金融体系的具体措施,如通过紧急银行法案对银行进行整顿、恢复银行信用等。2.直观演示法:运用图片、图表、视频等教学资源,直观展示经济大危机时期美国社会的惨状,如失业工人排队领救济、银行门口挤兑人群等图片,以及罗斯福新政实施后美国经济数据的变化图表,如工业生产指数、失业率等数据的波动情况,还有罗斯福新政相关的纪录片片段等,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感染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历史知识和复杂的历史事件,培养学生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3.讨论法:组织学生针对经济大危机的原因、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与影响等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例如,在讨论罗斯福新政中 “以工代赈” 措施的意义时,引导学生从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工人收入、刺激消费需求、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让学生在讨论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4.史料分析法:提供丰富的历史文献、政府文件、名人回忆录等史料,引导学生阅读、分析史料,培养学生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运用史料论证观点的能力,提高历史学习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如在讲解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时,引用当时美国经济学家的著作或文章,分析他们对经济危机的认识和应对建议;在评价罗斯福新政时,引导学生分析不同阶层人士对新政的评价史料,从多方面客观评价新政的影响。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3 分钟)1.展示一幅 20 世纪 20 年代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热闹非凡的图片,提问学生:从这幅图片中你能感受到当时美国经济处于怎样的状态?引导学生回答出当时美国经济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股票市场交易活跃等。2.接着展示另一幅 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街头失业工人排着长队等待救济的图片,提问学生:为什么短短几年时间美国经济会发生如此巨大的转变?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美国经济大危机以及为应对危机而实施的罗斯福新政。(二)新课讲授(25 分钟)1. 经济大危机原因:介绍经济大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这一矛盾日益尖锐,具体表现为贫富差距过大,广大劳动人民相对贫困,购买力低下,而资本家为追求利润盲目扩大生产,导致生产相对过剩。讲述经济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是股票投机过度和分期付款消费方式的盛行。展示股票市场疯狂上涨的图表数据,介绍当时人们疯狂购买股票,甚至不惜借贷投资,形成了巨大的经济泡沫;同时,分期付款消费方式使人们提前透支消费能力,一旦经济出现波动,债务危机便迅速爆发,加速了经济危机的到来。特点:展示相关图表数据,介绍经济大危机具有范围广的特点,从美国迅速蔓延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持续时间长,从 1929 年一直持续到 1933 年甚至更长时间;破坏性强,工业生产大幅下降,大量企业倒闭,失业人数剧增,银行纷纷破产,国际贸易锐减等。例如,美国工业生产下降了近一半,失业率高达 25% 以上,无数家庭流离失所。影响:经济方面,使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各国经济陷入长期衰退,国际贸易体系几乎瘫痪,世界金融秩序混乱不堪。政治方面,引发了各国严重的社会危机,阶级矛盾激化,法西斯势力趁机抬头,德国、日本等国走上了法西斯专政道路,妄图通过对外侵略扩张来转嫁国内危机,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社会方面,广大劳动人民生活困苦,社会动荡不安,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了严重质疑,资本主义制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2. 罗斯福新政背景:讲述经济大危机使美国陷入了严重的困境,胡佛政府采取的自由放任政策无法缓解危机,美国社会对政府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在这种情况下,1933 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他决心实施一系列改革措施来挽救美国经济,开启了罗斯福新政的序幕。目的:直接目的是通过国家干预经济来缓解经济危机,恢复美国经济,增加就业机会,稳定社会秩序;根本目的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巩固资产阶级统治。主要内容:整顿金融体系:通过紧急银行法案,对银行进行整顿,恢复银行信用。政府成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对存款进行担保,防止银行挤兑现象的再次发生。展示银行重新开业后人们排队存款的图片,说明这一措施稳定了金融秩序,为经济的恢复奠定了基础。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制定公平竞争法规,协调各个工业部门的企业活动,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规定工人的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保障工人的基本权益。以汽车工业为例,讲述企业在遵守法规的前提下调整生产,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逐渐恢复生产和销售。调整农业政策:通过农业调整法,政府鼓励农民缩减大片耕地,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付款补贴。展示农业生产调整前后的数据对比图表,说明这一措施提高了农产品价格,增加了农民收入,稳定了农业生产。推行 “以工代赈”:政府大力兴建公共工程,如田纳西河流域水利工程等。展示工程建设的图片和相关资料,介绍这些工程吸纳了大量失业人员,不仅为他们提供了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还促进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刺激了消费,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复苏。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等社会保障体系。介绍这一制度为老年人、失业者等弱势群体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缓和了社会矛盾,增强了美国人民对未来的信心。特点:强调罗斯福新政的最大特点是国家干预经济。与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不同,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全面介入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以实现经济的稳定和发展。3. 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对美国:经济上,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工业生产逐步恢复,失业人数大幅减少,到 1939 年美国工业生产水平已超过 1929 年。展示相关经济数据图表进行说明。政治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稳定了美国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避免了美国走上法西斯专政道路。社会上,改善了美国人民的生活状况,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