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4页
第2页 / 共44页
第3页 / 共44页
第4页 / 共44页
第5页 / 共44页
第6页 / 共44页
第7页 / 共44页
第8页 / 共44页
第9页 / 共44页
第1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知识清单目录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1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1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2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3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4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5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5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5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6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7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统一7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7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8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9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11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11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11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13第五单元 晚晴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14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14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15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16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17第18课 辛亥革命17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18第七单元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20第20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20第21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21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22第22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22第23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24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25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26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26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28第十单元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30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与发展30第28课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32第十一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34第29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34第30课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35知识点补充和知识结构图37第 1 页 共 44 页BC:公元前;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秦朝;汉朝;西晋;隋朝;唐朝;元朝;明朝;清朝;结束长期分裂,完成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西晋;隋朝;元朝中国历代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朝代歌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夏商周)封建社会(秦至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新民主主义社会(19491956)社会主义社会(1956年至今)1、中国古代史(原始社会至1840年鸦片战争前)2、中国近代史(18401949):鸦片战争(18401842);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中法战争(18831885);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戊戌变法(1898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清末新政(19011911);清末预备立宪(19061911);辛亥革命(1911.10.10);中华民国成立(1912.1.1);护国战争(19151916);新文化运动(1915.9);北洋政府(19121928);护法运动(19171918);五四运动(1919.5.4);中国共产党成立(1921.7);国民革命(19241927);土地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19271937;抗日战争(19311945);解放战争(19461949)3、中国现代史(1949年至今):新中国成立(1949.10.1)(1)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19491956;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土地改革(19501952);抗美援朝(19501953);一五计划(19531957);三大改造(19531956);(2)社会主义社会(1956 ):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19561966);文化大革命(19661976);新时期(1978年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1978年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1984年);邓小平南方谈话(1992年);中共十四大(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科教兴国战略(1995年);香港回归(1997.7.1);澳门回归(1999.12.20);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一、原始社会1、旧石器时代:打制;从事渔猎和采集;群居生活;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前)、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前)学会使用火2、新石器时代:磨制;距今约一万年前;大量使用陶器;开始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1)距今约7000至5000年前黄河流域 中游:仰韶文化;彩陶,粟 下游:大汶口文化;长江下游:河姆渡文化;水稻;掌握养蚕缫丝技术(2)距今约5000年(新石器时代晚期):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黄河流域:龙山文化,黑陶(蛋壳陶);辽河上游:红山文化,北方;长江下游:良渚文化(3)分布特点:数量较多;分布广泛;大河流域;华夏核心,多元一体3、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原始人群:元谋人、北京人;群居生活;母系氏族社会:旧石器时代晚期;生产力低下,共同劳动,成员平等;父系氏族社会:新石器时代晚期;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开始出现;私有制产生,阶级分化明显;部落出现权贵阶层,中国即将迈入阶级社会门槛4、末期:三皇五帝,炎帝、黄帝(华夏始祖);禅让制(原始社会末期,尧舜禹);万邦时代:相当于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阶级阶层分化较明显,具备了国家初始形态二、奴隶社会(夏商周)(一)夏朝(BC2070BC1600):禹;最早的奴隶制王朝(1)夏传子,家天下:启;世袭制取代禅让制;世袭制(父死子继,兄终弟及);(2)二里头遗址:河南洛阳偃师;(3)亡国之君:桀(二)商朝(BC1600BC1046,盘庚迁殷,也称殷朝):汤;(1)甲骨文:河南安阳;是一种成熟文字(2)内外服制:内服: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服: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外族(3)武王伐纣:BC1046年;周武王牧野之战打败商纣王;纣王自焚,商朝灭亡(三)西周(BC1046BC771):周武王;镐京(今陕西西安)1、分封制:周天子将土地、臣民分给子弟、功臣(1)目的:巩固西周统治(封建亲戚,以蕃屏周);(2)对象:王族(主体)、功臣、商代贵族(3)等级结构: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4)诸侯:义务: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权力:享有世袭统治权(5)诸侯国:燕、鲁、晋、魏(王族);齐(功臣);宋(商代贵族)【山东:齐鲁大地;河北:燕赵大地;湖北:荆楚大地;晋:山西】(6)影响:巩固了西周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西周的疆域;有利于促进文化交流与民族交融,为华夏民族形成奠定了基础;局限性:诸侯独立性强,为春秋战国割据埋下隐患2、宗法制:按血缘宗族分配政治权力(1)特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嫡长子继承制(最大特点、核心);家国一体(2)作用: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稳定和团结,加强统治秩序分封制与宗法制相互补充,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和财产分配方面的冲突3、礼乐制:等级关系4、商周时期经济:商和西周是我国奴隶制社会经济发展并走向繁荣的时期(1)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农业生产中主要是用木、石、骨、蚌等材质的工具,青铜农具极少;井田制:商周时期土地制度;奴隶主土地国有制,土地名义上归周天子所有,不得买卖;奴隶集体耕作(千耦其耘);(2)手工业:商周时期,青铜铸造(主要部门)进入繁荣时期,青铜种类繁多,被称为“青铜时代”5、国人暴动:BC841年;周厉王贪财好利,为政暴虐;共和行政(召公、周公共同执政)6、灭亡:BC771年,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特点:神权与王权相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东周(BC770BC256):周平王东迁洛邑(今洛阳);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丧失(地位一落千丈),王室衰微。原来“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春秋(BC770BC476);争霸;战国(BC475BC221);兼并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奴隶社会逐步瓦解,封建社会形成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政治:分封制瓦解,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各国先后变法,中央集权雏形出现,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演变;经济:生产力提高,铁犁牛耕出现并发展;井田制崩溃,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小农经济形成;思想文化:私学兴起,百家争鸣;民族关系:华夏认同,民族交融;军事:各国在争霸战争中相互兼并,实现了区域性的统一,加快了全国统一的步伐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1、春秋五霸:齐桓公(第一个霸主)、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等2、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田氏代齐,三家(韩赵魏)分晋3、华夏认同(春秋)、民族交融(战国):戎狄蛮夷自称“华夏”,后融入华夏族,华夏族吸收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为更广泛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农业进步推动社会分工,促进工商业繁荣1、农业进步:(1)铁犁牛耕出现:春秋战国,促进生产力发展;(2)水利工程:都江堰(秦国;李冰;四川地区);郑国渠;芍陂;(3)经营方式:小农经济产生(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个体农耕;原因:铁犁牛耕促进生产力发展;土地私有制出现2、工商业:分工更加细密,货币流通广泛,各地涌现出一批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各国通过变法,推动了社会转型,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3、商鞅变法:BC356年;秦国;国君:秦孝公(1)背景: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激烈 (2)目的:富国强兵(3)内容: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促进小农经济发展);“废井田,开阡陌”(确立土地私有制);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和告发;普遍推行县制(君主任免,加强对地方控制,有利于秦国中央集权)(4)影响: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三、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一)背景:根本原因: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经济:生产力大发展,井田制崩溃;政治:分封制崩溃,诸侯展开争霸兼并战争;文化:私学兴起;阶级: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士”阶层活跃和受重用(二)诸子百家1、儒家:孔子(代表奴隶主阶级利益)、孟子、荀子 (1)孔子:春秋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或贡献:“仁”(核心);为政以德;恢复周礼;教育:创私学,有教无类;整理文化典籍:诗书礼易乐春秋等。论语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