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家开放大学幼儿园社会教育专题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大作业一联系实际,论述幼儿园儿童社会教育的意义。参考答案:(一)促进学前儿童的社会化社会教育的目标指向是促进学前儿童的社会化。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社会化的内容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有学者从社会化发生领域的角度,将社会化的内容概括为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等。也有学者从社会化基本活动的角度,将社会化的内容概括为生活技能社会化、行为规范社会化、个体角色社会化。还有学者认为,学前儿童社会化是早期社会化的一个阶段,并根据学前儿童身心发展水平和社会化要求的不同,将社会化的内容概括为情感社会化、道德社会化、角色社会化。社会性在不同学科层面也有不同的内涵。从人类文化学的角度来说,社会性是指与人的自然属性相对的社会属性,即由人的社会存在所获得的一切特性;从哲学的角度来说,社会性是指人类社会属性中符合人类整体运行发展要求的基本特性,主要包括利他性、依赖性、自觉性等;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社会性是指人的社交与群居倾向性;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社会性是指人在与社会生活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掌握社会规范,形成社会技能,学习社会角色,获得社会性需要、态度、价值,发展社会行为的心理特性。此外,从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内涵背景来看,这里的社会化主要是指个体将社会学习中长期积累起来的知识、技能、观念和规范,内化为个人的品格与行为,在社会生活中加以再创造的过程。根据学前儿童的发展特点及纲要中社会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可以将学前儿童社会化的内容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学前儿童生活能力社会化在社会生活中,个体必须通过学习来掌握社会生活的基本能力,这种能力主要包括生活能力和职业能力,对学前儿童来说主要指生活能力。这种能力如果不经过有意识的培养,儿童无法完全自动获得。如果成人在生活中过多地对学前儿童的生活进行包办和代替,则会影响他们生活能力的发展,进而影响到他们将来的社会适应。生活能力社会化需要从小培养,这种培养一方面是能力的获得,另一方面是习惯的养成。2.促进学前儿童情绪社会化情绪社会化是指个体根据社会要求来理解、表达、调节自己的情绪活动,以实现与社会要求一致的过程。情绪在学前儿童的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帮助学前儿童体验与表达自己,而这种表达是一种与他人交流的重要方式,如果学前儿童不能很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可能会影响学前儿童与他人的交流。情绪本身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所有情绪在学前儿童的发展中都有一定的作用与价值。一方面,幼儿教师要引导学前儿童对自己的情绪有清晰的认知,能较准确地进行表达以便与他人交流,促进其社会互动的开展;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和帮助学前儿童学会理解他人的情绪,并对产生情绪的原因有所了解。因而,幼儿教师有责任帮助学前儿童更好地去理解自己的情绪和他人的情绪,并帮助其学习处理不同情绪的有效方式,积极促进学前儿童情绪社会化。3.促进学前儿童行为规范社会化社会规范是指社会对其全体成员提出的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包括非强制性的习俗规范,如日常生活规范、道德规范等;也包括强制性的规范,如政治规范、法律规范等。任何社会都有着各种各样的规范,个体的社会适应中很重要的内容就是理解并遵守社会规范。学前儿童只有掌握和学习了各种社会规范,才能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实现良性互动。同时,学前儿童在学习与内化各种社会规范的过程中也实现了社会化。对学前儿童而言,他们需要学习与自己直接相关的各种规范,如幼儿园的集体生活规范、游戏规范、学习规范、交往规范等,这些规范的习得需要幼儿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联系各种情境给予示范与指导。此外,学前儿童还需要学习社会生活的一些习俗规范,他们的现实生活空间和未来生活空间不仅仅局限于家庭和幼儿园,还会涉及社会公共空间,因此了解、习得这些社会生活的习俗规范就很有必要。在教育过程中,幼儿教师应根据不同年龄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来设定适宜的目标,并选择适宜的内容和方法来进行这类社会规范的引导教育。4.促进学前儿童角色社会化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是人们对具有不同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构成了社会群体和组织的基础。角色社会化是个体获取社会角色所规定的行为模式和适应社会期望的过程。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和不同的生活领域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包括性别角色、家庭角色、社交角色、职业角色等。角色是在社会互动中形成的,个体从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中,会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并完成对应角色的社会化过程。对学前儿童来说,受社会生活范围的局限,他们主要承担的角色是孩子、学生、同伴等。这三种角色的社会交往包括垂直交往与平行交往,因此有着不同的角色规范与要求。幼儿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前儿童清晰地了解自己的角色,理解不同角色的规范与要求,同时学习与之对应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二)促进学前儿童和谐发展学前儿童的社会化过程是其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也是其养成健全人格,社会化与个性化和谐发展,认知、情感、技能和谐发展的过程。所谓和谐发展,是指学前儿童发展的内容和结构达到和谐与平衡。从内容看,是学前儿童的社会化与个性化的和谐发展;从结构看,是学前儿童的认知、情感、技能的和谐发展。1.促进学前儿童社会化与个性化的和谐发展个体的发展首先是社会性的发展,因而社会教育的功能主要表现为促进学前儿童的社会化,即引导和帮助学前儿童掌握各种生活技能、接受和认同社会文化传统和行为规范、正确认识个体和社会的关系、掌握社交技能等,为其从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打下坚实的基础。个体生活在社会中,其既是社会人又是个体人。前者表现为人所具有的社会性,追求个体间的共同性;后者表现为人所具有的个性,追求个体的独特性。从心理学层面来说,个性是指个别性、个人性,是个体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他人的特质,是个体在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系统。个性的发展既受到先天的生理因素的影响,也受到后天环境如教育等因素的影响,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追求独特性、主体性、创造性的过程。概言之,社会性反映着个体间的一致性,体现着个体对社会的适应;个性是个体间的差异与主体性,反映着个体对社会的变革和创造。二者看似不同,但紧密融合。如果没有前者,个体无法顺利适应社会生活;如果没有后者,个体就会变得“千人一面”,社会缺乏活力。从理想层面来说,社会教育的过程应是促进个体的社会化与个性化和谐发展的过程。一方面,社会教育在实施之始就应该明白,其面对的不是抽象的共性人而是具体的个人,应针对不同学前儿童的特点来开展教学。例如,从气质类型来看,黏液质的儿童在适应新环境时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胆汁质的儿童可能更容易与他人发生冲突或矛盾。而在目标达成上,社会教育则应关注学前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的“求同”与“存异”问题。社会教育不仅要引导学前儿童达成“求同”的目标,即学习社会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和各种规范及行为方式,还要引导学前儿童达成“存异”的目标,即在达成一致目标的前提下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把握好“求同”与“存异”之间的平衡。如果幼儿教师忽视个体的独特性,只强调其对社会共性的遵从,则会使个体的个性无法展现,导致个体自我精神的退缩,从而影响个体形成个性化的人格特质。反之,如果幼儿教师只是一味强调个体个性的展现,使个体忽视对集体与社会的共性的关注,就会导致个体的个性走向任性,这无助于个体健全人格的形成。此外,在评价学前儿童的行为时,幼儿教师应注意,其哪些行为表现是“个性化的特征”,哪些行为表现是“问题化的特征”。对于前者,幼儿教师应持有的态度是接纳和推动;对于后者,幼儿教师应持有的态度则是引导与转化。2.促进学前儿童认知、情感、行为的和谐发展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心理结构主要包括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三个方面。社会认知,是指学前儿童对自我(自我概念、自我形象、自我评价)的认知,对他人(对他人的了解、对他人意见的理解和采纳)的认知,对社会环境和现象(家庭、幼儿园、社区、机构、国家、民族文化、重大社会事件等)的认知,对社会规范(社会角色规范、文明礼貌、生活习惯、公共规则、集体规则、交往规则等)的认知。社会情感,是指学前儿童在社会生活与交往中的情感体验,包括积极的情感表达与情绪控制,以及依恋感、愉快感、羞愧感、同情心、责任感的形成。社会行为,是指学前儿童在与人交往和参加社会活动时表现出的行为,包括交往行为,倾听交谈行为,非言语交往行为,辨别和表达自己情感的行为,合作、轮流、遵守规则、解决冲突的行为等。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是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三个方面相辅相成、有机整合、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促进这三个方面的和谐发展就是社会教育的应有之义。一方面,幼儿教师应注意,这三个方面的划分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在组织活动时应侧重而不是局限于学前儿童某一方面的发展。另一方面,幼儿教师应关注这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用一种整体融合的思维来推动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社会认知是形成社会性品质的基本条件,学前儿童有了正确的观念和认识,才能合理地支配自己的行为;社会情感作为一种情感体验能够深化社会认知,同时为社会行为的产生提供动力;社会行为既是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中介,也是衡量其社会性发展水平的表现性指标。因此,幼儿教师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以知促行、以情促知、以行固知,引导学前儿童三个方面的心理结构不断交互作用,以推动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三)为学前儿童社会性的终身发展奠基个体社会性的发展是贯穿其一生的过程。从终身发展来看,学前儿童早期社会性的发展对其一生有着基础性的影响。鲍尔比的依恋研究表明,如果一个儿童长时间不与依恋对象接触,将会造成严重的精神创伤和长期的损害。大量的研究也证实,如果儿童早期得到了成人的积极关注与照料,他就更容易形成温和、友善的性格,形成对世界的信任感;反之,他容易出现恐惧、不合群、攻击性强等特点。研究表明,24岁是儿童秩序性发展的关键期,35岁是儿童自我控制发展的关键期,4岁是儿童同伴交往发展的关键期,5岁是儿童的生理性需要向社会性需要发展的关键期。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36岁的儿童主要处于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的矛盾阶段。在这个阶段,儿童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如果儿童在这个阶段发展出自主性,他们就能发展出更广阔的探索世界、探索环境的愿望;如果这种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他们就会形成主动性,这为他们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性的人奠定了基础。此外,个体利他性品格的形成也与儿童的早期经验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可以说,社会教育对学前儿童后续人格的发展起着奠基的作用。大作业二举例说明学前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特点及表现。参考答案: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对自我、他人、社会关系、社会规则等社会性个体或社会现象及其关系的感知和理解的心理活动。社会认知包括两种不同的层次水平:一是对个体的认知,包括对自我、他人各种心理活动(如感知、注意、记忆、思维、情感、动机、意向等)及思想观点、个性品质等的认知;二是对关系和规则的认知,包括对人与人之间各种双边关系的认知,如对权威的服从、友谊、意见冲突等关系的认知,也包括对社团内部或社团之间各种社会关系的认知等。学前儿童社会认知的发生是一个逐步区分、认识社会性客体的过程,即区分、认识人类客体与非人类客体、一个个体与另一个个体、自我与非我的过程。总体而言,学前儿童社会认知发展呈现出如下趋势:从认知他人到认知自我,再到认知相互关系;从认知情感到认知行为,再到认知心理状态;从认知身体到认知心理,再到认知社会。(一)对自我与他人认知发展的特点1.从外部认知逐步转向内部认知在成长的过程中,学前儿童的自我概念发生了非常重要的变化,其发展的一般过程表现为:早期关注稳定的、外在的、看得见的特征,后期关注更多变的、内在的和不可见的特征。在学前早期,大多数儿童一般以具体的、看得见的特征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