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市卫生健康委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谋划2024年,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党的建设为统领,以健康*为目标,积极顺应群众健康需求,抓改革、促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2024年工作总结(一)创新突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一是医共体建设更加深入。出台*市进一步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实施意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2024年度重点任务清单。推进人民医院托管*中心卫生院、中医院托管*镇卫生院试点,鼓励引导民营新生医院加入人民医院医共体。在基层单位设立专家工作室、名中医工作室26个,选聘14名医学专家到成员单位担任首席医疗专家和科技副院长,推动优质资源提质扩面,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畅通双向转诊通道,截至目前,上转4380余人,下转2960余人。二是基层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推进镇村一体化管理,深入一线调研全市村卫生室,初步拟定优化提升思路。136家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达省基本标准、35家通过省甲级村卫生室验收。注重乡村医生服务能力提升,举办青年乡村医生能力提升培训班,狠抓作风效能建设,规范实施基本公卫服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92.07%。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全力满足群众用药需求。三是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加强。进行基层卫生骨干人才遴选,兑现奖励补助;推荐4名同志参与第七期省“333工程”申报。组织“*名医”工程成果汇报会。定期选派骨干人才到国内知名医院进修培训。各类医疗机构新招聘事业人员85名、编外人员65名,公共岗位事业人员4名。招录农村订单定向本科生14名、大专生4名。四是综合监督执法强力推进。开展卫生专项整治、传染病防控监督、学校教学环境监测等工作。在10个区镇开展了12场职业病防治行政合规指导培训会,2613家企业,2898名企业负责人参加培训。严厉打击无证行医、非法医美,查处非法行医案件15起,没收药品器械若干,罚款人民币52.44万元,向公安部门移送案件2起。开展职业卫生现场执法,立案6起,罚款人民币22.5万元。五是信息化建设提档升级。市政府常务会研究通过了*市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方案。积极推进医共体“五大资源共享中心”建设,持续推进“心电一张网”项目。完成*中心卫生院药联体审方系统试点建设,提升用药规范性和合理性;曲塘中心卫生院中医药云平台系统试点运行,初步形成集“智医、智药、配送、监管”功能于一体的智慧化共享中药房。(二)多点发力,推动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一是外联内引,强化龙头牵引作用。推进人民医院三甲创建,深化中医院三甲医院内涵。深入对接长三角,通过建立“名医工作室”“专科联盟”、会诊中心、加入医联体等,定期邀请知名专家来海坐诊;外地专家累计来海坐诊940余人次,手术近460余台次;国庆期间,20多名来自国内顶尖医院的*籍专家集中开展义诊咨询,让群众足不出户享受优质医疗资源。二是全专并重,提升基层服务能力。11家区镇(卫生院)均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合格标准,6家达到国家推荐标准。深化“一院一品”建设,建成省基层特色科室5个、南通基层特色科室22个。曲塘、李堡、城东、南莫分别建成省级功能中心1家、市级功能中心8家。四家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被南通卫健委授牌接诊分诊中心建设单位。三是织网补点,健全急诊急救体系。初步构建起“市、镇、村三级急救网络”,配备救护车29辆,其中负压救护车12辆,平均急救半径约10公里,平均到达现场时间低于30分钟。滨海新区(角斜镇)卫生院急救分站拟投入运行,*急救分站积极筹备中。联合市红十字会开展急救技能培训,增强公众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截至11月21日,累计开展培训215场次,培训22361人次。四是医防融合,实施卒中减残行动。推进*院士牵头的卒中减残试点建设,*成为首批中国老龄健康促进工程先行先试区。市人民医院推进卒中减残中心建设,创新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提升诊疗水平;10家卒中防控站积极做好高危因素个体筛查,做实健康管理。22家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发挥“哨所”预警作用,开展初筛和宣教。共计初筛44319人次,档案覆盖率72.02%。五是中西并重,推动中医药服务发展。推进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建设,加强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截至目前,管理率达76.24%。对2家创建省四级中医馆单位进行现场督导,曲塘中心卫生院通过省五级中医馆评审。组织基层医务人员参加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已开展培训3次,参与培训389人次。成功举办第三届“*中医文化节”系列活动。(三)强化防控,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一是切实加强传染病监测与处置。实施疾控监督员制度,强化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的日常监督。完成传染病自动报告和数据交换信息化建设,9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启动安装传染病智能预警前置软件。城东镇中心卫生院被纳入食源性疾病病例报告信息化建设单位;开展流行性出血热、登革热、猴痘、新冠病毒、呼吸道腺病毒、水痘等疫情处置;组织霍乱应急演练,参加南通市不明原因肺炎疫情处置演练,提升实战能力。二是全面落实重大疾病防控措施。推动省级“无结核社区”示范点建设,建成南通市首家乡镇“结核潜伏感染预防性治疗门诊”,相关经验在全国培训班交流。加强艾滋病防控干预,规范开展处置调查;完成血防查螺,未发现阳性样本。创新麻风医防融合机制,报告可疑病例384例,向上转诊17例,现场核查率100%,麻风畸残者关爱康复服务率100%。三是扎实推进慢病管理与生命健康监测。推进慢病管理标准化门诊建设,推广标准化与信息化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加强慢病患者档案管理的督导考核,确保管理质量,实现健康档案核查村居全覆盖。序时开展死因监测、肿瘤登记报告、心脑血管事件和慢阻肺监测,为健康相关政策提供依据。四是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通过定制主题车身广告、室外电子屏宣传、影城播放宣传片等形式,引导健康行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到34.37%。组织395人参加全国第九届“万步有约”健走激励大赛,1228人参加拓展赛;参加南通市第五届江海健康厨艺大赛,获专业组第一名。五是统筹健康县区与健康细胞建设。全市5个省健康县区和健康细胞案例均通过南通初评,待省级评审;推动省健康镇建设,对全市18家省健康村(社区)建设申报单位进行资料评审;加快省健康促进医院建设,邀请南通专家现场指导南莫中心卫生院省健康促进医院建设。(四)暖心服务,全面落实惠民利民政策。一是民生实事项目高效推进。完成适龄女生HPV、第二剂脊灰、老年人23价肺炎、水痘等疫苗接种任务;65岁以上男性前列腺健康免费筛查完成率103.7%;完成6532名五年级学生脊柱侧弯免费筛查;完成学生心理健康筛查55398人次,预警2128人次;已完成癌症筛查791例,卒中筛查完成率100%;妇女宫颈癌、乳腺癌筛查完成率分别为103.96%、100.42%。二是家医签约服务深入实施。常住人口签约率66.31%,重点人群签约率93.59%,对于农村低收入人口、计生特殊家庭、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人群,做到应签尽签。市级专家下乡209人次,服务签约居民4425人次,开展健康讲座40场次。进行“世界家庭医生日”主题宣传,多家市级媒体报道宣传。三是妇幼健康服务稳步提升。加强基层妇幼健康门诊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加快推进“所转院”。优化孕产妇健康管理,辖区产妇数2130人,建卡率100%,住院分娩率100%,产后访视率98.60%。1-10月份,辖区活产数2158人,全年预计2712人,新生儿相关筛查率均接近100%。开展0-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21474人,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服务覆盖率92.39%。四是老年健康服务做实做优。实施“百岁老人健康有约”,1-11月份,村签约医生上门服务18425人次,市镇专家上门服务3077人次。建成“老年友善医疗机构”17家,实现公立医疗机构全覆盖,5家获评江苏省优秀“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大力推行“两个机构一门服务”养老机构建设,初步建立了资源互用、优势互补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五是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强化人口监测,及时掌握人口变化趋势。实施托幼一体化行动;加强社区托育服务建设,推进高新区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育结合”试点工作。创成省普惠托育机构1家、市普惠托育机构3家,另有1家省级示范已通过南通初评。44家机构通过国家系统备案,备案率居南通前列,千人口托位数5.0个,居全省前列。六是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准入审批服务,制定卫健系统中介机构管理办法、*市职业卫生第三方服务机构质量管理方案,召集中介机构负责人座谈会。推行行政处罚决定书、信用修复提醒函、信用修复流程告知书“三书同达”,累计送达28份,开展信用修复11家。牵头落实“出生一件事”办理,办理总数位列南通第三。二、2025年工作谋划2025年,卫健系统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深入贯彻新时期卫生健康方针,聚焦健康*建设,强化党建引领,久久为功、持续发力,推动全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一)强化医疗机构运营管理。高效运行医共体“五大管理中心”“五大资源共享中心”,提高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对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制定的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监测指标体系(2024版),推动医共体内人员、财务、业务、信息等统筹管理,提升基层机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强公立医疗单位财务管理,强化对公立医疗机构经济运行监测指导。(二)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基层。开展“专家巡诊助基层”活动,打造“343”巡诊模式,建立“提前预约、服务到镇,镇村吹哨、专家报到”机制,让群众在区镇(中心)卫生院享受到县级专家的服务。全面推进心脑健康卒中减残行动,开展脑卒中防治培训,提升基层医院脑卒中早期识别能力和康复管理水平。(三)加快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升级基层信息系统,整合医防融合一体化信息系统,完善健康大数据中台架构。健全县域药品联动管理机制,做好药联体审方系统试点建设;加快构建市级中心“云药房”,对全市中药处方审核、调配、发药、煎煮、配送等跟踪记录,实现同质化服务、规范化管理。(四)推动村卫生室优化整合。深入推进基层医疗机构镇村一体化管理,科学稳步推动村居站点整合。在全市整合改建2家“中心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由市人民医院、中医院安排专家定期下沉,侧重强化医疗和社区康复,提升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单体规模和服务辐射能力。(五)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质效。加强区镇中心卫生院对乡村医生的全员培训与考核,重点强化35岁以下青年乡村医生基本诊疗能力训练,提升基层医护人员服务能力。加强村卫生室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利用已建成的86家中医阁,引导村卫生室医务人员掌握中医适宜技术服务,为群众提供针灸、推拿等中医药服务和康复治疗。(六)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强化疫情防控和行政执法,提升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检验检测和应急处置能力;健全医疗机构疾控职能,完善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责任清单。创新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实施疾控监督员制度,及时对9家试点工作经验进行总结,并在市镇两级医疗机构全面推行。(七)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加强部门联动,实现共建共享,发挥市社心中心科普培训、心理疏导等作用;加强心理健康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基层网点服务能力。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为全市小学四至六年级、中学在读学生开展心理健康筛查服务;健全数据库并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八)逐步健全急救网络体系。加快*、*、*急救站点建设,强化设施配备,提高抢救成功率。深化数字赋能,建立覆盖急救车、医院的数据互联互通和实时上报机制,形成急诊急救资源动态电子地图,提高急救服务透明度,实现医疗资源最优配置和患者转运治疗方案最优解。(九)深化托育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民办托育机构存量,拓展社区托育服务增量。利用现有新建小区托育用房、社区综合体和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发展小规模的社区托育园,形成“1+N”普惠托育管理模式,提升托育服务便捷度。(十)鼓励引导民营医院发展。加强行业监管,有效引导非营利性医院进行经营性质变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