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第9页 / 共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蹄疾步稳,踔厉奋发。站在新学期的起点上,我们需要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教学工作计划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教学工作计划指引着学校教学工作在纷繁复杂的教育改革中稳步前行。这个学期,我们继续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抓手,全力持续推进生本课堂建设,全面抓好教学常规管理、校本研修、教师培训、完善师生激励机制,优化评价体系等重点工作,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一、指导思想贯彻“以生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继续推进“双减”“五项管理工作”,在学校全面工作的框架下,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夯实过程管理,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品牌化发展的目标。二、工作目标1.修订和完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明确教师的教学任务、职责及教学常规评价标准,确保教学工作的规范化、精细化,提高教师对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认识和执行能力,努力实现激励机制的建设,对学校质量提升的促进作用。2.加快学习促进中青教师成长。以工作量认定和绩效考核为推动,同时为教师提供多样化的专业发展机会,实施“定人培养,定课研究”育人计划,使中青骨干教师快速成长起来。培养至少10名校级骨干教师和2名以上区域内有学科带头人。3.优化校本研修和课题研究。分享优质教学资源和教学经验,完成3项校级以上课题研究,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比例达到30%以上;学生在学业水平测试中的优秀率、及格率达到区域内领先水平,教学成绩得到显著提升。4.全面提升保障教学质量。以“生本课堂”建设为抓手,强化课程设置建设,力争开全开齐学科,做好劳动、艺术、体育、心理教育等工作,全面稳步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三、工作措施(一)关注常规,优化过程管理重点督导常规教学管理落实情况,优秀的典型,及时予以点赞,树立工作标杆;对突出的问题,及时通报,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一种常态;对未越工作底线的个案问题,经常“咬咬耳朵,扯扯袖子”,纠正工作中出现的问题。1.修订和完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组织教师及家长代表对教学管理制度进行讨论,征集修改意见,确保制度更具针对性和操作性。明确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辅导、考试等各个环节的具体操作要求,制定详细的检查标准,确保教师有明确的执行标准。2.教学常规检查真实有效。实行每月一次全面检查和不定期的抽查相结合,确保检查过程客观公正。及时反馈检查结果,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跟踪整改情况。采取“三查、两看、一分析”的管理措施,即查教案、查备课、查批改作业;看课堂教学效果、看学生学习情况;分析质量监测成绩;落实“不打招呼推门听课”管理制度,检查结束后,及时将检查结果反馈给相关教师,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规范教学工作。3.建立教学质量动态监测机制。一方面通过听课、评课等方式,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另一方面对测试结果和评估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收集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对教学策略进行调整。全面掌握教学质量状况,为教学决策提供科学依据。4.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指标,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业成绩、学习态度、创新能力等方面。加强过程性评价,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开展教师教学评价,将教学效果与教师的绩效考核、职称评定等挂钩,激励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二)关注教师,促进专业成长1. 个人成长。明确自己在教育教学、班级管理、教育科研等方面的短期和长期目标,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专业素养和个人品质进行全面梳理,明确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根据教师的不同层次和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和学习机会,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水平。2. 活动参与。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教学竞赛、观摩活动,拓宽教师的视野,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沉下去”的工作思路,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上级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种教科研培训、比赛活动。3.青蓝工程。通过师徒结对的方式,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做好经验丰富老教师和年轻教师的优化组合,以组合为最小单位进行业务捆绑评价,推进教师集体与个性化快速发展,从根本上提高年轻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4. 教学反思。建立教师教学反思制度,鼓励教师定期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和总结,撰写教学反思日记和教学案例分析,不断提升教学水平。(三)关注课堂,生本模式建设1.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生本课堂教学模式,立足学生本位,着眼真实问题的创设,学科素养的渗透,多元开放的思维,让课堂“活”起来,课堂强化开放探究,注重过程方法,强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2.加强课堂教学的指导和评价。围绕新课标下的育人指向、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意义、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与策略、课堂教学评价量表的设计四个方面对新课标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评价策略进行了分析。组织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定期举办公开课、示范课,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和共同提高。(四)关注科研,引领质量提升1.课题研究(1)制定校级研究课题,组织构建研究团队。积极鼓励教师结合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申报各级各类课题研究项目,业务副校长和教导主任为课题负责人,部分骨干教师参与研究过程、收集资料等,以“短、小、实、快”为教育科研工作指导方针,进行专题培训,介绍与校级课题研究有关的教育理论等。(2)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课题组成员定期组织课题研究进展汇报和交流活动,围绕研究目标和内容,深入探讨,解决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课题研究按时、高质量完成。对目前已经结题的项目,特别注重课题研究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2.校本研修(1)制定校本研修计划。重点围绕“研读课标、解析教材”、“教学评一致性教学”、“同课异构”、“集体备课”、等活动进行。有效开展教学“四个一”活动,即:每周一次集体教研、每周一次集体备课、每周一次教学工作小结、每周一次经验交流,过程中注意安排教研组长参与到教学各环节中来,发现问题及时与老师沟通,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切实提升研训的时效性。(2)建立校本研修资源库,包括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为教师的校本研修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3.作业设计按照双减工作要求,精心设计作业做到增效减负,作业形式要讲求多样化,适应不同发展程度的学生。对于作业设计和批改,每位教师要认真对待,作业批改及时正确,反馈纠错即时显效,做到科学客观,严禁以罚做作业来变相体罚学生。定期举办优秀作业展评活动,每次对检查情况做好过程性记录,并进行量化评估,及时总结。(五)关注学生,促进全面发展1.将劳动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各年级每周安排1节课劳动课,落实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3种类型10大任务群的相关教学要求。以“学校劳动基地”为阵地做好学生劳动教育,建立科学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劳动态度、劳动技能、劳动成果进行全面评价,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劳动。倡导家长在家庭中给予孩子适当的劳动任务,培养学生的家庭劳动习惯。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设。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水平。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普及;设立心理咨询室,为学生提供个体和团体心理辅导。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筛查,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及时发现和干预心理问题,组织学生进行了每学期一次的心理普筛,并规范一生一档材料。组织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活动,如心理健康讲座、心理拓展训练、心理剧表演等营造积极向上的心理氛围。3.课后服务社团全覆盖。以“全员覆盖+精品打造”为课程形式,为学生营造安全有序、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助力“双减”落地,让校园真正成为孩子们快乐成长的乐园。教导处每天下午组织教干教师进行课后服务质量检查,并每周汇总进行反馈,确保课后服务质量。4.多彩活动全面成长。组织读书节、阅读分享会、征文比赛等活动,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体育精神。开展各类学科竞赛,如数学竞赛、英语演讲比赛等,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竞争意识。(六)家校协同,共促教育提升“双减”政策落地,教学质量的提升,不单单是学校的事,它需要家庭、学校共同努力,协同推进。两者之间要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才会形成合力。1.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在学期初、学期末召开两次家长会,学期中组织家长开放日活动,从学校管理层到任课教师与家长深入沟通,解决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出现的教学问题,充分发挥家长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2.利用家长开放日期间,邀请专家组织开展家长教育培训活动,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提高家庭教育水平。3.充分利用班级群等方式向家长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在校表现,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奋进,是一种态度;笃行,是一种坚持。按照新学期的工作规划,教导处将坚守教育初心,致力于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