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四单元 用双手创造10.自然物与人造物【教材分析】本课是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本课分为三个模块:第一模块,分清什么是自然物,什么是人造物。自然物是自然生长的,是大自然本来就有的,而人造物是人们创造出来的,并通过涂色活动区分人造物和自然物;第二模块,通过对人造物来源的追溯,发现自然物和人造物的关系,发现人在改造自然物的过程中会留下痕迹,并学会用自然物制造人造物。第三个模块,扩大认知,了解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的关系,从自然物、人造物过渡到对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的认识,知道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不可分割。【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所生活的世界,既有丰富多样的自然世界,又有庞大复杂的人工世界。但由于认知水平所限,一年级学生还做不到完全区分自然物和人造物的概念,需要借助于个人经验,在感性经验基础上对自然物和人造物作出区分,同时通过制作活动,亲身体验到“用双手创造”的感觉,并进一步理解人类正是通过用双手创造的过程,堆叠起一个庞大的人工世界;同时学生学习科学的时间较短,科学思维也缺少严谨性,所以要从儿童视角出发,通过观察、比较、推理、制作等活动,让学生掌握科学概念,发展科学思维,让学生在感受到学习乐趣的同时,得到情趣、智趣地提升。【教学目标】科学观念知道大自然中本来就有的东西叫自然物,由人制造出来的东西叫人造物。科学思维能找出自然物和人造物的不同之处,了解自然物有了人工的痕迹就变成了人造物,认识自然物与人造物之间的关系。探究实践能够根据自然物或人造物的特征将物品进行分类;能使用自然物制作一个人造物,知道人造物是由人们加工改造自然物形成的。态度责任愿意倾听并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感受到做树叶面具活动带来的乐趣。【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什么是自然物,什么是人造物。难点(1)区分自然物和人造物,发现人造物上人们加工留下的痕迹;(2)了解自然物是怎样变成人造物的。【教学准备】 学生人造物和自然物卡片、树叶、胶带、记录纸等 教师大熊猫玩具、人造物和自然物卡片、树叶、胶带、PPT【教学用时】1课时【教学过程】模块一:区分自然物和人造物1.谈话:小朋友们肯定都喜欢旅游,这个地方大家喜欢吗?请你找一找,这里有哪些东西是人制造出来的呢?(吊桥、绳索、指示牌)除了我们人制造出来的这些东西,还有什么东西?这些树木又是哪里来的?2.学生交流。3.依次出示:杯子、电视机、月亮、河流,翘翘板、熊猫,这是人制造出来的?还是大自然本来就有的?(分类板贴)4.小结:我们把这些大自然中本来就有的东西叫做自然物,把这些由人造制出来的东西,叫做人造物。(揭示题目)5.谈话:屏幕上的这些物体,你们认识吗?请个小朋友来认一认。(袋鼠、玻璃弹珠、玩具小车、木头勺子、长城、石头、树叶、狗尾草)6.这些物体中,谁是人造物,谁是自然物,请小朋友们打开书本第44页,一个一个观察,如果你认为它是自然物的就在下面的方框里涂上红色,人造物的话就涂上绿色。7.学生活动。8.分享交流,说说为什么这么选?以这样的的句式交流:因为它是,所以它是人造物,因为它是,所以它是自然物。(有没有跟他不一样的?说说你的理由)9.小结:同学们很了不起,这么快的将自然物和人造物分开来。老师继续来考考你们,来玩个小游戏,先认认这些物体,请个同学上来拖动这些物体进行分类,看看能不能快速的区分出自然物和人造物。模块二:自然物与人造物之间的关系(一)人造物是怎么来的1.(出示贝壳做的风铃和柳枝做的花环)看,这是老师带来的,花环是用什么做的?风铃呢?(引出自然物做的人造物)2.谈话:瓦片认识吗?你们知道它是用什么做的吗?(泥土先做成泥坯,然后做成了瓦)棉布,是用什么做的?(棉花先纺成了线,然后织成了布,就是棉布)3.小结:我们可以发现,像瓦、棉布这些人造物,都是用什么加工成的?(自然物)4.谈话:说得真好,生活中有很多东西,都是由自然物加工成的,下面请小朋友开动脑筋,打开书本45页,在下面的空白处写一写或者画一画,这些自然物是怎么变成人造物的。5.学生在下面的空白处写一写或者画一画。6.学生交流。(1到2名学生完整交流)7.小结:小朋友们都很了不起,发现可以将自然物变成我们所需要的人造物。(二)将自然物改造成人造物1.谈话:你们想不想亲手将自然物变成人造物?2.讨论:(出示树叶)你想把它做成怎样的人造物?3.谈话:小朋友们的想法还真多,今天我们就来做个树叶面具,这是老师给大家准备的面具模型,每人一份,利用双面胶和树叶,发挥你们的想象力,开始制作吧,一会儿请小朋友戴上面具来展示一下。4.每组一位同学展示学生作品。5.小结:同样的材料,大家做出了各不相同的人造物,真是了不起。模块三:认识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1.交流:一起来看这幅图, 在这片大自然中有什么景物呢?它们是人造物还是自然物?2.谈话:这个由自然物构成的世界,我们就把它称为自然世界。3.观察:小朋友们去过游乐园吧,游乐园里有什么呢?这些物体都是怎么来的?所以它们构成了一个什么世界?4.小结:人类生活在一个美丽大自然的世界里,同时也创造了一个庞大的人工世界。5.讨论:你们更喜欢哪个世界?说说你的理由。6.谈话:有不少小朋友喜欢人工世界,因为人工世界那么好玩,给我们带来了快乐,也有小朋友喜欢自然世界的宁静。当我们在人工世界待久了,也会向往大自然。7.播放视频。8.小结:看来,有时候,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是合在一起的,分不开的,所以我们不仅要爱护周围的人工世界,还要保护自然世界。布置作业:谈话: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课后,请大家在户外捡一些自然物,将石头、竹枝、芦苇、贝壳等等,跟爸爸妈妈去进行改造,并分享给同学和老师。【教学后记】11.人工世界【教材分析】本课是第四单元的第二课。本课分为四个模块,分别从饮食、出行方式、防暑御寒、住所四个方面比较人与动物不同的生活方式,回答为什么会有人工世界出现这个问题。正因为人类在衣食住行方面需求的不断提高,才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人工世界,也帮助学生加深对“科学”一词的丰富理解。【学情分析】从学生角度来看,他们所在的世界既有丰富多彩的自然世界,又有庞大复杂的人工世界。但由于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有限,还认识不到人造物出现的原因,以及人工世界和自然世界之间的联系。【教学目标】科学观念知道我们周围的人造物是由人设计并制造出来的,说出周围简单科技产品的结构和功能,知道科技产品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快捷和舒适。科学思维能比较人与动物在衣食住行等方面不同,概括出人工世界出现的原因。探究实践能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活动来体验人造物带给我们的感受。态度责任在活动中愿意与同学合作观察,愿意倾听并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人造物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便利。难点不同类别的人造物满足了人类的哪些需求。【教学准备】学生厨房里的物品、玩具教师多媒体、。【教学用时】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提问:同学们,这是美丽的大自然!那这里是大自然吗?为什么?谈话:它有一个名字,叫做“人工世界”。模块一:人与动物饮食的不同1.谈话:生活在自然世界的这些小动物们,它们吃什么?怎么吃?2.小结:看来它们都是生吃大自然里的东西。3.提问:同学们说的可真棒,那你们吃什么食物呢?怎么吃的?4.小结:看来人主要是吃熟的食物。5.提问:为了吃到这些食物,我们需要用到哪些东西呢?6.小结:像盘子、叉子这类物品我们叫做餐具; 像炒锅、蒸箱这类物品我们叫做炊具。7.谈话: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样神秘物品,请你们小组研究一下,研究完成后,请小组派一位同学上来为我们介绍一下你们组的神秘物品是干什么用的。8.谈话:你们看,人们花在“食”这个方面的精力可真不少啊,所以我们中国有句谚语,叫做“民以食为天”。模块二:人与动物出行方式的不同1.提问:当然,动物们为了食物,也会积极行动起来,接下来请同学上来用身体模仿一种动物的出行方式,其他同学在下面猜猜这种出行方式是什么。当然已经出现过的出行方式,后面的同学就不要再模仿啦!2.提问:那我们人呢?除了走和跑这种靠自己的运动方式,我们还有哪些出行方式?3.提问:接下来,难度提升。不说“车”这个字,但是与车有关的人造物有哪些?不能重复。模块三:人与动物防暑御寒方式的不同1.提问:那你知道动物是如何度过严寒和酷暑的吗?让我们通过一个视频来了解一下。(播放视频)2.谈话:动物是依靠什么来度过严寒和酷暑的呢?我们人呢?3.提问:那我们这些衣服除了御寒防暑还有什么作用呢?4.小结:我们人的衣服不仅有御寒防暑的作用,还有遮羞、身份识别、防护等很多的作用。5.提问:那除了换衣服,还有什么人造物能在夏天给我们带来清凉的感觉,冬天给我们带来温暖的感觉?6.谈话:我们古代用的是扇子,进入现代,开始用电风扇,有这样的,它的特点是什么?(ppt展示不同的电风扇)那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种不同类型的电风扇呢?7.小结:面对防暑这个问题,聪明的人类不仅可以通过换衣服来解决,还可以通过制造空调、电风扇这些人造物来解决。模块四:人与动物住所的不同1.谈话:最后我们研究一下住这个方面。请观看视频,并思考这些小动物们住在哪里呀?它们为什么要住在里面呢?(播放视频)2.提问:我们住在哪里呀?我们的房屋有哪些功能呢?我们的住所和动物的住所有什么区别呢?3.小结:为了建造这样坚固的房屋,我们用到了钢筋、水泥这样的材料,为了让我们的房屋更加明亮,我们又用到了玻璃这样的材料4.提问:那在建造房屋的时候,我们还用到了什么工程机械呢?老师为大家带了一些,请小组研究一下。和我们分享一下它是用来干什么的?5.谈话:我们刚刚比较了人和动物在衣食住行这些方面的不同,我们把这些叫做生活方式的不同。总结1.提问: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人造物出现了吗?2.小结:对呀,正是人类都有着很多不同的需求,因此我们发明与创造了很多的人造物,来满足我们的需求。慢慢的,我们的人工世界就诞生了。接下来人工世界还有很多不同的需求等待着我们去发现,期待小朋友们课后继续对人工世界进行研究,在家找一找与清洁卫生有关的人造物有哪些。【教学后记】12.轮子的故事【教材分析】本课是第四单元的第三课。本课围绕轮子展开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共分为四个模块。模块一,认识轮子的特征,观察轮子由轮和轴两部分构成;模块二,轮子的优点,探究轮子是否省力;模块三,了解轮子的发展史;模块四,工程实践活动,通过给小车安装轮子让小车动起来,让学生体会轮子是如何工作的,加深对轮子作用的理解。【学情分析】从学生角度来看,一年级学生好奇心重、探究欲强,他们对“轮子的故事”充满好奇,喜欢动手尝试。然而,由于年龄和认知水平的限制,他们对轮子的结构和作用可能缺乏深入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采用直观、有趣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逐步建立对轮子的正确认识。【教学目标】科学观念知道轮子都是有轮和轴组成的;感受轮子有省力的作用。科学思维通过对轮子的研究,学会如何观察、假设、实验和得出结论。探究实践通过用手推的体验活动和给车子安装轮子的实践活动,感受轮子的作用。责任态度:培养严谨的态度和责任心,发展探究兴趣。【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轮子给人类生活生产中带来的便利。 难点理解有轴套和无轴套小车,在行进中的不同。【教学准备】 学生大字典、小木棒4根;纸盒子、轮子、车轴、吸管、胶带、剪刀等 教师教学课件、四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