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42025学年度(上)七校协作体11月高三联考 历史试题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考古发现,中原地区的黄山聚落遗址堆积丰富,包含仰韶、屈家岭、石家河等三个时期的文化遗存。遗址顶部台地仰韶早期至屈家岭文化堆积厚35米,基本由多层房址和墓葬叠压而成,遗迹丰富。这反映中华文明的发展具有()A统一性B创新性C包容性D连续性2孔子曾受鲁哀公宴请,并被赐以桃与黍。孔子“先饭黍而后啖桃”,哀公指正道:“黍者所以雪(擦拭、清洗)桃,非为食之也。”孔子则回复道:“夫黍者,五谷之长,郊礼宗庙以为上盛。果有六属而桃为下,祭祀不用,不登郊庙。丘闻之:君手以贱雪贵,不闻以贵雪贱。”这反映出孔子()A主张恢复传统贵族的饮食方式B恪守以农为本的经济理念C将礼乐思想与饮食实践相结合D崇尚戒奢从简的饮食文化3如图是湘西里耶古城一号井遗址出土的秦代户曹上计文书木牍,下列对该历史文物评述正确的有汇总了所辖诸县当年户口垦田等情况御史承担参与对该类文书审核的工作文书是秦朝推行行政管理的重要形式审核结果是中央征派赋税徭役的依据ABCD4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正式设立西域都护府。西域都护作为汉代西域地区的最高军政长官,身负主管屯田事务、颁布朝廷号令等诸多重大职责。倘若西域地区发生动乱,西域都护有权出兵进行征讨。据此可知,西域都护府的设置()A解决了民族矛盾 B促进了经济交流C强化了边疆管控D推动了文化传播5东晋世家大族琅琊王氏,是当时顶级门阀士族,四大盛门“王谢袁萧”之首(也有称“王谢桓庾”),素有“华夏首望”之誉称。琅琊王氏“世奉五斗米道”,故祖孙父子三代名字中都有“之”字(“之”字是天师道徒的标志)。除此之外,“道”“僧”“菩萨”等,也逐渐成为社会上起名的热字。这一现象()A反映出正统观念受到冲击B证明道教的社会基础广泛C受到世家大族示范的影响D体现佛教后来居上的趋势6宝相花纹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吉祥纹样之一,意寓吉祥平安、如意美满、繁荣昌盛等。唐代是宝相花纹最为流行的时期,敦煌宝相花纹藻井(屋顶装饰图案),其蕴含了中国的莲花、牡丹、菊花,欧洲的卷草、忍冬和中亚的葡萄、石榴等形象。这一现象反映了()A图案设计源于艺术想象B时人审美趋于世俗化C地域文化差异渐趋模糊D唐文化在交流中发展7宋辽金对峙时期,辽人在自称“中国”的同时,并不反对宋人称“中国”。金人进入中原后,即援引“中原即中国”“懂礼即中国”等汉儒学说和理论,自称中国,认为金、宋都是“中国”。上述历史现象反映出()A各民族生活习俗完全一致B各民族间区域经济交流频繁C各民族文化认同趋势加强D中原地区经济文化始终领先8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改革中存在着一贯的理念,那就是A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 B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C弥合君权和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 D制度的完善在于不断的改革9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政府不仅被迫与英、法、美、俄签订城下之盟,还要面对德国、比利时等国来华请订商约,中外不平等条约关系进一步扩大。在此过程中,清政府逐渐深化条约认识,调整对外政策,呈现出从排斥“要盟”到严格信守,从“羁縻驭夷”到条约体制,从“惠及远人”到力挽利权的态势,商约观念亦随之萌生。这说明()A华夷之辨观念已经消除B清政府外交趋向近代化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D清廷朝贡体系完全瓦解10下面材料反映出()史事晚清两位官员对此事的不同看法1876年6月英国商人未经允许而建造了吴淞铁路,后来清政府以28.5万两白银将铁路赎回并予以拆除。郭嵩焘认为:“毁弃铁路主议何人,不可得知。闻共有七人似此可编列七愚姓名,传之后世”。沈葆桢认为:“费钱买之,又必费钱续之,且必仍用其(列强)大中国何从费此巨款向其购回,将来亦终于听其自造,此买而续之之害也”。A洋务派对兴办铁路持不同态度B中国交通近代化起步艰难C清政府的国家主权进一步丧失D列强的经济侵略受到遏制11到了20世纪头十年,一般来说,中国所有的政治阵营都会同意,中央政府必须为了国家的富强而发展军事和经济上的力量。尽管人们在政府应由谁来控制的问题上意见并不一致,但没有人会对上述国家建设的目标提出诘难。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A民族振兴是社会各层的共同呼声B各种政治势力逐渐趋于整合统一C清政府被社会寄予富国强兵的使命D加强中央集权是当时多数人的共识121923年6月,陈独秀说:“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国民革命不仅是民主主义对于军阀的革命,还是平民主义对于国际帝国资本主义的革命。只是天天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写在纸上,挂在嘴上,一步不能开始进行实际上有效的工作,试问有什么用处?”陈独秀意在()A号召国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任务B动员群众参加反帝反封建的斗争C深入开展对民众的思想启蒙运动D推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结合1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后,县、区苏维埃政府只设土地、财政、劳动、军事等工作部门,工作人员没有工资报酬,只领取少量生活费。政府工作人员均须在不妨碍政府日常工作的条件下,亲自下田,去帮助政府近旁的红军家属及缺乏劳动力的贫苦农民群众耕田。这些举措()A有利于缓解边区的财政压力B密切了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C体现了人民民主的建政原则D开辟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14美国人韩丁(William Hinton)在翻身-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一书中,高度称赞一份20世纪40年代的红色文献,称其在中国的贡献,恰如林肯的黑奴解放宣言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的作用。据此推断,该“红色文献”()A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C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D为国家逐步实现工业化扫清障碍151952年,新中国各级政府广泛发动群众,进一步开展禁毒运动,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果。一年间,全国共收到群众举报材料131万件,检举的毒犯有22万多人,有的群众还主动监视毒犯的活动,及时向政府反映:有的协助政府查证材料。这场群众性的禁毒运动()A助推各地深入开展土地改革B为工业化建设提供动员经验C初次展现中共超强的组织力D有利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16习近平在一次重要会议上发表主旨讲话:“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该讲话的意义在于A开辟了社会主义新时期新道路 B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C促进了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与完善 D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第II卷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四个小题,每个题考生都必须作答。其中第17题14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4分,第20题12分,共52分。17(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宋朝时生产力提高,商品经济发展加快。政府对待农业与商品经济的关系相比前代有许多不同之处,坊市界限的打破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重农抑商情况也明显变化,宋代仍然把农业放在首位并注意改进农业生产工具,奖励垦荒,农业发展使国家有了雄厚的经济实力,随之而来的是商业发展和手工业兴旺、造船发达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指南针已普遍用于航海、造纸、雕版印刷、火药均已出现。纺织、制瓷、矿冶等各部门都有显著发展,各业作坊规模之大超越前代。摘编自邓晓影宋代商业发展与商人地位的提高材料二 到了晚明时期,玉米和甘薯等的引进推广使粮食产量有了大幅提高。种棉养蚕也蔚然成风,经济效益可观。各地商品种类更丰富,工商业专业市镇大量兴起。如松江地区是明代最著名的棉纺织业中心,有众多手工业专业市镇和商品集散地,其中朱泾镇“四乡盛产棉花,乡人精于纺织,所产标布质地精细”。随着经营范围扩大、资本增多和竞争激烈,形成了一批商业集团即商帮,如徽商因人数多、资本雄厚、经营多种行业而著名。明清之前人们都以习儒做官为人生目标,随着商品经济发展、新“四民观”和“工商皆本”思想的出现,许多文人也“弃儒就贾”开始从商。但商业发展也刺激了社会的世俗化,社会的商业化使人心趋于机械、变诈,人们唯利是图。摘编自陈君齐洋锟晚明的商业发展与社会变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商业繁荣的原因。(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晚明商业发展的表现及影响。(10分)18(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20世纪初,随着中国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摆脱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束缚,实行民主政治。然而,哀世凯倒行逆施,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如何能够使得那个时代真正走出传统的思维框架,而不仅仅是推翻帝制,成为以陈独秀、鲁迅、胡适、吴虞等人为代表的那一代激进思想家们所思考的重心。他们以西方的“科学”“民主”为旗帜,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了激烈的批判。材料二 “五四”以前,宣传新文化、新思想的刊物只有新青年每周评论新潮等少数几个,“五四”以后,这类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五四”后一年中,新出版的刊物多达四百多种。1919年12月,新青年在本志宣言中提出了自己构制的新的社会蓝图。一些进步青年,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和俄国革命,马克思主义成为强大的社会思潮,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郑师渠中国近代史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五四运动后中国思想界发生的变化。(4分)19(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亲爱的同胞们!本党这种光明磊落大公无私与委曲求全的态度,早已向全国同胞在言论行动上明白表示出来,并且已获得同胞们的赞许。现在为求得与国民党的精诚团结,巩固全国的和平统一,实行抗日的民族革命战争,我们准备把这些诺言中在形式上尚未实行的部分,如苏区取消,红军改编等,立即实行,以便用统一团结的全国力量,抵抗外敌的侵略。摘自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7月15日),周恩来文集全国国民最要认清,所谓最后关头的意义,最后关头一到,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抗战到底。唯有牺牲到底的决心,才能搏得最后的胜利。若是彷徨不定,妄想苟安,便会陷民族于万劫不复之地!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摘自蒋介石对于卢沟桥事件之严正表示(1937年7月17日)材料二: 自九一八事变以来,中国便独自抵抗日本法西斯的侵略,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的抗日战争与美、英在太平洋对日作战密切地联系起来。中国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所抗击的日军兵力,超过了太平洋战场上日军的总兵力。中国战场协助和配合盟军作战,给予盟军以战略上和资源、情报上的重大主持。中国积极倡导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实际参与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谋划和指挥。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摘自中外历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