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9页
第2页 / 共99页
第3页 / 共99页
第4页 / 共99页
第5页 / 共99页
第6页 / 共99页
第7页 / 共99页
第8页 / 共99页
第9页 / 共99页
第10页 / 共99页
亲,该文档总共9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专题45 文言文阅读之断句(原卷版)【考点解读】新课标对文言文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这意味着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自主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能够运用注释、工具书等辅助手段,把握文言文的大意。2、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学生要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基础知识,通过阅读和思考,感悟文言文的内涵和韵味,并能够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3、背诵优秀诗文一定的篇目。中考通常会考查规定范围内的文言文背诵篇目,以检验学生的记忆和理解程度。4、能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能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分析文章的表达技巧。这要求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文言文所表达的主题、情感,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篇章结构等。5、能阅读课外浅易文言文,大致理解其内容。中考文言文阅读不仅局限于课本内容,还会涉及课外的浅易文言文,考查学生迁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总之,课程标准对文言文的要求旨在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素养,使学生能够在中考中准确理解、分析和解答与文言文相关的题目。 句读:古书无标点,古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u)。现代用的标点符号是“句读”的发展,所以用标点符号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断句题是考查文言文的传统方式之一,也是我们大家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见证之一。明辨句读,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常识,因而断句能力高低,成了阅读文言文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考点点拨】一、断句的方法做“断句题”要通读全文,理解文段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特殊标志词、对称句式、语法结构等。1文意断句法断句前,必须把所给文段及上下句通读几遍,尽可能把握篇章大意,力求对原文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凭借语感将能断开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部分。2对话标志断句法常以“曰”“云”“言”“道”为标志,表示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时写出人名,之后就只用“曰”而省略主语。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语境判断出问者、答者,据此断开。例: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3特殊标志词断句法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1)句首发语词:“其、盖、唯、惟、盍、夫、岂、斯、且、请、凡、且夫、至若、若夫、今夫”等前面可断句,而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例:若夫淫雨霏霏(2)句尾语气词:“也、焉、兮、耳、矣、哉、乎、而已、与(欤)、邪(耶)”等后面可断开。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3)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即可断句。(4)复句中的关联词:表推论、结论的词:故、是故、是以(以是)、于是、则、遂例: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表假设、转折的词:若、苟、向使、如使、无论、虽、而、岂、然、纵、且、继而、如若、假如例:向使三国各爱其地(5)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久之、未几、已而、既而、俄而、是时、后、昔者、乃今”等,也可以帮助断句。例:俄而掘其谷而得其斧(6)句首表总领的词:例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爱莲说)“予独爱”总领后面几个分句,所以“予独爱”后面应稍有停顿,否则就不能显示它的总领作用。(7)“古二今一”的词:即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双音节词的,要分开读。例如:可/以一战;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今齐地方千里等。(8)谦词:下官、窃、寡人、妾、愚、某、小可等等。(9)人称代词或指示代词:吾、余、予、尔、女(汝)、某、彼、此,等等。4特殊句式断句法(1)省略句:省略句子成分的地方一般要停顿。例:必以/分人。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分析】句中“以”后省略了“之”;句中“再”“三”后省略了“鼓”。(2)判断句式:者也、者也例:陈涉者阳城人也(3)反问句式:不亦乎、何为、岂哉、安哉(也)、孰与乎(4)被动句式:为所、为(5)其他固定句式:况乎、奈何、如(若)何、得无(无乃)乎、何以为、与其5对称句式断句法古人行文,好用整齐的句式,或排比,或对偶,或对称。行文中上下句常用相同的字数和相同的句式结构。这种形式有时候可以帮助我们准确断句。例: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6语法结构断句法(1)主谓短语中,主谓之间应停顿。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2)谓语与宾语、补语间应停顿。例:乃重修/岳阳楼。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3)按“动词/该动词的支配对象”停顿。例: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4)介宾短语后置的文言句式,在介宾短语前应有停顿。例:受任/于败军之际。(5)前置的状语,朗读时应在其后和主语之间停顿;后置的状语,应在状语前有停顿。例:今/天下三分。 求二石兽/于水中。【分析】句中状语“今”前置,故应与主语“天下”之间作停顿;句中状语“于水中”后置,故应在其前停顿。(6)修饰语和中心词之间不能断开。例:晋陶渊明/独爱菊。【分析】“晋”是修饰语,修饰主语“陶渊明”,二者之间不停顿。(7)充当状语的名词和中心词之间要连读,即名词作状语时,一般在名词前停顿,且不能把状语与中心语分开。例:其一/犬坐于前。 山行/六七里。【分析】句中“其一”是指其中的一只狼,作为全句的主语,“犬”在句中作状语,修饰“坐”,译为“像狗一样”,故应在名词“犬”前有停顿;句中“山”修饰中心语“行”,“山行”译为“沿着山行走”,中间不能停顿。7、注意事项:(1)对古代的国号、年号、官职、爵位、史实、地名要了解,否则易导致朗读停顿错误。例如:南阳/诸葛庐,西蜀 / 子云亭;作亭者谁,庐陵欧阳修也等。(2)句子内容是两层或两层以上关系,且几层意思同时出现,按“而前则前”原则划分。例: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二、巧妙断句断句口诀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助判断;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分析讲解】1、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理解内容和断句是紧紧相关联的,熟读精思,理解大意是正确断句的前提,因为读不懂就点不断,不理解就点不好。马马虎虎不行,似懂非懂不行,读一遍两遍、一晃而过也不行。2、.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要有全文意识,对不易断开的地方,要联系上下文的意思,认真推敲,确定在适当的地方断句。3、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文言文在叙述人物的对话时,经常用“曰”“云”“言”等字,这为正确断句提供了方便。遇到“曰”“云”“言”等字,我们很容易根据上下文判断出说话人以及所说的内容。4、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文言虚词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气,往往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我们应该在学习中熟悉各类常见虚词的用法,尤其是它们在句中常处的位置,这样会有助于断句。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当然,我们在抓虚词标志断句时,也要注意灵活性,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乎”用在句中,同“于”,是介词,词性变了。“也”用在句中舒缓语气,可点断,也可不点断。5、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助判断古人不知道语法结构,只是凭着模糊的语感去断句。我们可以利用语法知识,对文言文的句子进行语法分析,根据语法分析确定该如何断句。文章中有些词语是属上还是属下,有时难以断定,而当运用语法知识划分主、谓、宾时,则容易解决。记住下面几种文言文的习惯句式,比如:“.者,.也”是典型的判断句式(有些省略“者”或“也”的判断句,或表示判断关系的词,如“为、乃、即、则”等,都可以为我们断句提供帮助);“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是反问句式;“为.所.”“受.于.”“见.于.”等是被动句式。还有固定句式,如:“何.之有”(宋何罪之有?);“如.何”(如太行王屋何?);“唯.是.”(唯余马首是瞻);“非唯.抑亦.”(非唯天时,抑亦人谋);“不亦.乎”(不亦说乎?);“何.之为”(秦则无礼,何施之为?);“无乃.乎(无乃不可乎?);“可得.欤”(可得闻欤?);“得无.乎”(得无异乎?)等固定句式。6、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古人写文章,十分讲究对仗工整,讲究对应,讲究互相照应,常用对偶句、排比句、反复句,很多句子在形式上往往是前后对照或对称的,这也为我们正确断句提供了条件。我们利用这一特点进行断句,常常是断开一处,接着便可断开几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考点典例】一、【2024江苏宿迁中考真题】古诗文阅读(24分)参加校文学社组织的“兰”主题诗文共读活动。【甲】兰(明)陈汝言兰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偶为世人赏,移之置高堂。雨露失天时,根株离本乡。虽承爱护力,长养非其方。冬寒霜雪零,绿叶恐雕伤。何如在林壑,时至还自芳。(选自明簟溪子兰史,中国林业大学出版社2023年版)【注】雕伤:花木枯萎。雕,通“凋”,凋落,衰败。【乙】跋盆兰(明)李流芳己未春,余北上至濠梁,病还。夜则苦不寐独处惘惘非对友生流连酒肆即无以遣日。二月二日,与子薪、韫父、尔凝、家伯季从子,泛舟南郊,听江君长弦歌。值雨,子薪偕尔凝、君长宿余家。盆兰正开,出以共赏。子薪故有花癖,烧烛照之,啧啧不已。花虽数茎,然参差掩映,态变颇具。其葩或黄或紫,或碧或素。其状或含或吐,或离或合,或高或下,或正或攲;或俯而如瞰,或仰而如承,或平而如揖,或斜而如睨,或来而如就,或往而如奔。或相顾而如笑,或相背而如嗔,或掩抑而如羞,或偃蹇而如傲,或挺而如庄,或倚而如困,或群向而如语,或独立而如思。盖子薪为余言如此,非有诗肠画笔者,不能作此形容也。余既以病不能作一诗记之,欲作数笔写生,而亦复不果。然是夜与子薪对花剧谈甚欢,胸中落落一无所有,伏枕便酣睡至晓,从此病顿减。此花与爱花人皆我良药,不可忘也。(选自檀园集,上海文化出版社2013年版,有删改)【注】跋:写在书籍和文章的后面,多用来评价内容或说明写作经过。承:捧着。就:前往。偃蹇(ji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