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事故风险描述1.1 事故风险的评估结果 进出口有限,通风不良,可能存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或缺氧,对进入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威胁的封闭、半封闭设施及场所,如反应器、塔、釜、槽、罐、炉膛、锅筒、管道、容器以及地下室、窨井、坑(池)、下水道或其它封闭、半封闭场所,造成窒息、中毒的后果。2、 应急工作职责为进一步加强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预防因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而发生人员窒息、中毒和火灾、爆炸等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减少和杜绝公司财产损失,制定本规定。,成立有限空间应急小组:(总指挥)2.1 应急组织体系 (副总指挥)(副总指挥)2.2 应急职责及说明总指挥:副总指挥:成员: 应急救援小组职责:1.全体员工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培训;2.作业人员应完全掌握作业内容,了解整个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认作业环境、作业程序、防护设施、3.及时掌握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条件变化,当作业条件不符合安全要求时,立即终止作业;4.掌握有限空间有毒有害气体基本知识及气体检测仪的使用方法;5.实施作业前对有毒有害气体进行检测并全程监测,如实记录有毒有害气体数据,对气体检测仪器的完好、灵敏有效、分析数据的准确性负责;6.全过程掌握作业人员作业期间的情况,保证在有限空间外持续监护,与作业人员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7.在紧急情况时向作业人员发出撤离警告,必要时呼叫应急救援服务,并在有限空间外实施紧急救援工作;8.对未经许可靠近或者试图进入有限空间着予以警告并劝离,如未经允许进入有限空间,应及时通知作业人员和作业负责人。9.为施工作业提供合格的材料和设备,包括气体检测仪、防暴通风机、正压呼吸器、警示标牌、警戒线、防暴对讲机、全身式安全带、安全绳、手摇式三脚架等材料设备;10.遵守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设施与个人防护用品;11.服从现场负责人安全管理,接受现场安全监督;12.发现影响作业的异常情况或听到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撤出信号时立即撤离。13.发生紧急情况时,应及时启动相应应急预案2.2.1 监控抢险组负责:实施事故现场抢险救援工作,接到抢险救援指令后,迅速赶赴现场,组织抢险控制事态的发展和扩散,及时抢救受伤人员。2.2.2 人员疏散和救护组负责:事故现场人员疏散和救护工作,阻止非工作人员进入现场。2.2.3 警戒保卫组负责:事故现场的治安保卫工作,保护事故现场和维护事故治安秩序,对事故现场进行有效隔离和做好周边交通管制工作。2.2.4 后勤保障组 负责:事故抢险救援交通工具、器材和物质的供给,抢险救援人员的生活保障,抢救事故伤员。 3、 应急处置3.1 可能发生的事故及现场情况(1)、进出口有限,通风不良,可能存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或缺氧,对进入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威胁的封闭、半封闭设施及场所,如反应器、塔、釜、槽、罐、炉膛、锅筒、管道、容器以及地下室、窨井、坑(池)、下水道或其它封闭、半封闭场所,造成窒息、中毒的后果。(2)、有限空间作业主要危险源为:缺氧窒息、中毒、燃爆、淹溺、高处坠落、触电、机械伤害以上危险源如果达到了立即威胁生命和健康浓度(IDLH)就会对人造成伤亡事故,因此定位高度危险源。3.2 响应分级3.2.1 预案预警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后,检测人员进行不间断检测,当发现气体检测仪数据迅速升高立即通知监护人员,监护人员向现场负责人发出危险预警信号,并向作业人员发出撤离信号;3.2.2 响应预警现场负责人接到预警信号后立即下达启动有限空间应急预案指令,各小组按照预定抢救程序进行抢救。3.3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发生事故后后勤保障组立即向上级报告并拨打119和110,以尽快得到消防队员和急救专业人员的救助。应急救援分为:自救、无需进入救援、进入救援。如消防和急救人员不能及时到达事故现场而组织救援时:尽可能采用非进入救援;救援人员未经批准,不得进入有限空间进行救援;以下情况采取最高级别防护措施后方可进入救援:有限空间内有害环境性质未知;缺氧或无法确定是否缺氧;空气污染浓度未知、达到或超过IDLH浓度。3.3.1 自救由于危害的紧急性与急迫性,并且进入人员最清楚其自身的状况与反应,通过自救方式进行撤离比等待其他人员的救援更快、更有效,同时,有可避免其他人员的进入。因此,进入作业的过程中,如果作业人员发现缺氧或检测仪器出现报警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并迅速撤离。3.3.2 无需进入的救援当作业人员失去直觉,上方作业人员通过系在进入作业人员身上的全身式安全带和安全绳,将作业人员拉出作业场所,在地面采取有效心肺复苏术等措施进行救护。3.3.3 进入式救援由于作业人员无法自行离开危险场所、无需进入救援失败时,经现场负责人批准后方可采取进入式救援。救援方法如下:向对作业环境不间断送风,检测人员持续监测有害气体浓度,进入救援人员佩戴正压式呼吸器、防暴照明灯、防暴通讯器材进入有限空间,随时向地面负责人报告情况,将作业人员拖到井口,地面作业人员利用三脚架将受伤人员拉出有限空间,后勤保障急救人员对受伤人员采取心肺复苏术,直到专业救护人员到现场受伤人员接受专业救护后方可停止心肺复苏术。4、 注意事项4.1 有限空间作业流程1、作业审批:作业审批由现场负责人对人力资源、安全防护措施等内容把关,符合要求后方可开具作业审批单有限空间安全作业证(见附件四)由作业单位负责办理,经有限空间所在单位、作业单位签署意见后,经生产副部长或部长审批后方可进行。2、作业准备: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教育,明确作业任务、作业程序、作业分工、作业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及应采取的防护措施等;对防护用具进行检查,并正确佩戴。3、危害告知:对作业场所张贴危险告知牌,警示作业者存在危害因素,警告周围无关人员远离危险作业点。4、安全隔离:将所从事有毒有害危险空间与作业场所隔离,确保作业安全。5、清除置换:在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采用有效措施,清除有限空间中的污染物,必要时用水车清洗作业环境。6、检测分析:进入有限空间前必须进行有毒有害气体分析,检测氧气、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浓度并如实记录。7、通风换气;无论气体监测是否合格都必须全程通风换气,保证作业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顺利排除。8、正确防护:作业人员进入有毒有害作业环境后,必须佩戴劳保防护用具,包括防护服、正压式呼吸器等。9、安全监护:由两名人员进行现场不间断监护工作。10、安全撤离:当完成有限空间作业后,监护人员要确保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全部退出作业场所,清点人数无误,方可关闭有限空间盖板、人孔、洞口等出入口。然后清点物资,清理有限空间外部作业环境。4.2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定4.2.1 作业前,应对有限空间进行安全隔绝,具体要求如下(1)与有限空间连通的可能危及安全作业的管道应采用插入盲板或拆除一段管道进行隔绝;(2)与有限空间连通的可能危及安全作业的孔、洞应进行严密地封堵;(3)有限空间内的用电设备应停止运行并有效切断电源,在电源开关处上锁并加挂警示牌。4.2.2 作业前,应根据有限空间盛装(过)的物料特性,对有限空间进行清洗或置换,并达到如下要求(1)氧含量一般为19.5%21%,在富氧环境下不应大于23.5%;当库内空气中氧含量低于19.5%时,必须采取通风换气措施(2)有毒气体(物质)浓度应符合GBZ 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的规定;(3)可燃气体浓度要求: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大于等于4%时,其被测浓度应不大于0.5%(体积分数);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小于4%时,其被测浓度应不大于0.2%(体积分数)。4.2.3 保持有限空间空气流通良好,可采取如下措施(1)打开人孔、手孔、料孔、风门、烟门等与大气相通的设施进行自然通风;(2)必要时,应采用风机强制通风或管道送风,管道送风前应对管道内介质和风源进行分析确认。4.2.4 应对有限空间内的气体浓度进行严格监测,监测要求如下(1)作业前30 min内,应对有限空间进行气体采样分析,分析合格后方可进入;如现场条件不允许,时间可适当放宽,但不应超过60min;(2)监测点应有代表性,容积较大的有限空间,应对上、中、下各部位进行监测分析;(3)分析仪器应在校验有效期内,使用前应保证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4)监测人员深入或探入有限空间监测时应采取个体防护措施;(5)作业中应定时监测,至少每2 h监测一次,如监测分析结果有明显变化,应立即停止作业,撤离人员,对现场进行处理,分析合格后方可恢复作业;(6)对可能释放有害物质的有限空间,应连续监测,情况异常时应立即停止作业,撤离人员,对现场进行处理,并取样分析合格后方可恢复作业;(7)涂刷具有挥发性溶剂的涂料时,应做连续分析,并采取强制通风措施;(8)作业中断时间超过60 min时,应重新进行取样分析。4.2.5 进入下列有限空间作业应采取如下防护措施(1)缺氧或有毒的有限空间经清洗或置换达不到要求的,应佩戴隔绝式呼吸器,必要时应拴带救生绳;(2)易燃易爆的有限空间经清洗或置换达要求的,应穿防静电工作服及防静电工作鞋,使用防爆型低压灯具及防爆工具;(3)酸碱等腐蚀性介质的有限空间,应穿戴防酸碱防护服、防护鞋、防护手套等防腐蚀护品;(4)有噪声产生的有限空间,应配戴耳塞或耳罩等防噪声护具;(5)有粉尘产生的有限空间,应配戴防尘口罩、眼罩等防尘护具。(6)高温的有限空间,进入时应穿戴高温防护用品,必要时采取通风、隔热、佩戴通讯设备等防护措施;(7)低温的有限空间,进入时应穿戴低温防护用品,必要时采取供暖、佩戴通讯设备等措施。4.2.6 照明及用电安全要求如下(1)有限空间照明电压应小于等于36V,在潮湿容器、狭小容器内作业电压应小于等于12V;(2)在潮湿容器中,作业人员应站在绝缘板上,同时保证金属容器接地可靠;4.2.7 作业监护要求如下(1)在有限空间外应设有专人监护,作业期间监护人员不应离开;(2)在风险较大的有限空间作业,应增设监护人员,并随时与有限空间内作业人员保持联络。4.2.8 应满足的其他要求如下(1)有限空间外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备有空气呼吸器、救生绳、消防器材和清水等相应的应急用品;(2)有限空间出入口应保持畅通;(3)作业前后应清点作业人员和作业工器具。(4)作业人员不应携带与作业无关的物品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中不应抛掷材料、工器具等物品;在有毒、缺氧环境下不应摘下防护面具;不应向有限空间充氧气或富氧空气;离开有限空间时应将气割(焊)工器具带出;(5)难度大、劳动强度大、时间长的有限空间作业应采取轮换作业方式;(6)作业结束后,有限空间所在单位和作业单位共同检查有限空间内外,确认无问题后方可封闭有限空间。(7)最长作业时限不应超过24h,特殊情况超过时限的应办理作业延期手续。 11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