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4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8页 / 共14页
第9页 / 共14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42025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校际联考试题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题共6页,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2答卷前,务必将答题卡上密封线内的各项目填写清楚。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不回收。第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南宋临安“盖东门绝无民居,弥望皆菜圃”;南宋杨万里诗云:“未到衢州五里时,果林一望蔽江湄。”南宋方志记载,“昆山县西三里处有东西杨庄,皆产瓜。”这些可用于研究南宋时期( )A. 南方地区土地所有权的变更B. 人口迁徙改变经济重心C.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得到提升D. 传统重农抑商政策废弛【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范围南宋(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南宋出现了大量种植蔬菜瓜果情况,这些都是经济作物,反映了南宋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得到提高,C项正确;这一时期南方的土地所有制并未发生变化,依然是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排除A项;材料中未涉及到人口迁移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南宋依然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D项。故选C项。2. 新青年经常刊登介绍自然科学家发明创造的事迹,介绍生物的起源、医学、生理、体育等方面的科学知识,用朴素的语言讲解“猴子变人”的规律,宣传宇宙是可以认识的,物质是实在的等唯物主义观点。材料表明新青年( )A. 绝对肯定西方文明的进步性B. 摆脱传统伦理道德束缚C. 把反迷信作为反封建的内容D. 动摇封建思想统治地位【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新青年经常刊登介绍自然科学家发明创造的事迹,介绍生物的起源、医学、生理、体育等各方面的科学知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把反对迷信作为反封建的内容,C项正确;绝对肯定西方文明的进步性,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中仅提及对西方思想文化的认识,并未涉及摆脱传统伦理道德束缚,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借助天演论宣传变法思想”是维新变法时严复的主张,排除A项;“将启蒙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在题干所给材料信息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提及宣传介绍西方思想的影响,因此无法得出动摇封建思想统治地位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C项。3. 春秋初期,秦、晋等国常把兼并得来的土地和灭亡的小国改设为县,县是国君直属的地方行政区域。春秋末期,出现了郡,多设立在新得的边地;随着边地的繁荣,郡下分县,产生了两级地方组织。战国后期,魏、赵、韩等国普遍推行郡县制。这一时期县制和郡县制的推广( )A. 致使地方分裂的因素被消除B. 客观上推动了社会转型C. 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统治D. 有效巩固了国家的统一【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材料强调地方行政组织的变革,郡县制的发展促进了分封制的瓦解,有利于国君对地方的直接统治,这利于推动中央集权体制国家的建立,B项正确;“消除”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君主专制制度始于秦朝,排除C项;春秋战国时期,国家尚未实现统一,排除D项。故选B项。4. 如表所示为对斯巴达城邦的监察官和罗马共和国的执政官若干特征所作的比较。据表可知,斯巴达城邦和罗马共和国( )斯巴达城邦的监察官罗马共和国的执政官产生方式公民大会从长老院提名的贵族中选出五人,一年一任,地位平等;古典时代,平民也可被选为监察官一年一选,由公民大会每次选举两人,再经元老院批准确认;任期一年,起初仅限贵族参选,后扩大到所有自由民权力行使代表公民监督国王,审理国王越权等非法行为;同时负责监督公民生活中的行为主持元老院会议,负责执行元老院的决策。领导军队A. 均有民主制传统B. 行政与司法合一C. 政权日趋平民化D. 公民的地位平等【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西方)。据本题表格可知,从产生方式来看,不论斯巴达城邦的监察官还是罗马共和国的执政官都是选举产生,有民主制传统,A项正确;从表格可知,罗马共和国的执政官具有一定的行政权和军事决策权,但无司法权,排除B项;平民化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意思,表格体现的是政权具有一定的民主性,非平民化,排除C项;公民的地位平等,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5. 1911年通过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中,并无华侨代表之规定,所以华侨并无选举权。唯有“坐旁听席”。但在1912年8月,中华民国出台的国会组织法和选举法中,就明确规定了华侨的参议员的名额和选举办法。这种变化反映出( )A. 中国革命的包容性增强B. 国民党内部组织日趋完善C. 政党政治成为各方共识D. 资产阶级力量得到了充实【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1911年至1912年的中国。根据材料“并无华侨代表之规定,所以华侨并无选举权”“明确规定了华侨的参议员的名额和选举办法”可知,中国民主革命由刚开始不重视华侨选举权到明确华侨名额,说明中国革命重视海外群体的革命参与度,这增强了革命的包容性,A项正确;国民党内部组织指的是其结构或系统,华侨不一定就是国民党成员,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人们对政党政治的态度,排除C项;不能将华侨直接等同于资产阶级,排除D项。故选A项。6. 毛泽东在给友人萧子升书信中说到,王安石变法“欲行其意而托于古而卒以败者,无通识,并不周知社会之故,而行不适之策”。毛泽东认为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 )A. 变法举措违背民意B. 变法理念脱离实际C. 官场政治生态黑暗D. 改革者的性格缺陷【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并不周知社会之故,而行不适之策”直接指出了王安石在变法时未能充分了解社会实际情况,从而实施了不适应当时社会的政策。这与毛泽东所说的“变法理念脱离实际”相吻合,B项正确;毛泽东的话中并未直接提及变法举措与民意的关系,而是强调了“无通识”和“不周知社会之故”,即缺乏对社会的全面了解和认识,排除A项;毛泽东的话中并未提及官场政治生态的问题,他关注的是王安石对社会的了解和政策的适应性,而非官场环境,排除C项;毛泽东的论述中并未涉及王安石的性格问题,他主要分析的是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在于对社会的了解和政策的适应性上,而非改革者的个人性格,排除D项。故选B项。7. 秦代,御史大夫的地位就是副丞相,位至三公。唐朝时,“凡丞相有阙,则御史大夫以次序迁”。宋代监察御史自“宰相至百官,自三省至百司。不循法守,有罪当劾,皆得纠正”。明代的御史巡按地方时,各省的“布政以下,皆以作揖为名,曰候于御史之门”。据此可知,中国古代( )A. 监察效能的发挥受制于皇权B. 重视树立监察官员的权威C. 监察官员的考核逐渐制度化D. 监察权与行政权相互分离【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时空是中国古代。据材料“秦代,御史大夫的地位就是副丞相,位至三公”;唐朝时,“御史大夫以次序迁”;宋代“宰相至百官,自三省至百司皆得纠正”;明代“布政以下,皆以作揖为名,曰候于御史之门”等信息可知,中国古代监察官员的地位较高,权力很大,这是因为统治者赋予监察官员重权,反映了中国古代高度重视监察机关官员的权威,B项正确;材料并未反映皇权对监察效能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监察官员的地位较高,权力很大,未涉及对“监察官员的考核”,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行政权的内容,因此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8. 下图反映了我国部分省份推行的公务员聘任制度改革。这一改革( )A. 适应了简政放权的需要B. 有利于与西方的公务员制度接轨C. 增强了公务员队伍活力D. 体现了公务员录用制度的公开性【答案】C【解析】【详解】据次题干提示词可知,本题是影响题、本质题。时空是当代中国。据图片“公务员聘任制度改革”打破“铁饭碗”可知,我国部分省份推行的公务员聘任制度改革,旨在打破“铁饭碗”,该做法使公务员的原有保障被打破,增强了公务员队伍的活力,C项正确;图片“公务员聘任制度改革”打破“铁饭碗”,适应的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与“简政放权”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与西方的公务员制度接轨”,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公务员聘任制度改革”,而不是“公务员录用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9. 在司法审判中,董仲舒为案件决断,把232个案例编成春秋决事比(判例法);没有类似案件时,他提倡儒经义理高于法律权威,以春秋等儒家经典为指导,以儒经义理判决维护纲常礼教成其核心内容。这体现出( )A. 汉制定了最早的成文法B. 中华法系礼法结合的特点C. 汉代法治建设水平先进D. 董仲舒法学家的杰出作用【答案】B【解析】【详解】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西汉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董仲舒以春秋等儒家经典为指导进行司法判决,并且以儒经义理判决维护纲常礼教,说明汉代法律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法律儒家化、伦理化,体现出中华法系礼法结合的特点,B项正确;第一次公布成文法是公元前536年,郑国执政子产将郑国的法律条文铸在象征诸侯权位的金鼎上向全社会公布,史称“铸刑书”,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对比信息,无法直接得出汉代法治建设水平先进的结论,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董仲舒“春秋决狱”的特点,而非其个人贡献,排除D项。故选B项。10. 如表为拿破仑法典的一些基本法则。这反映出拿破仑法典( )自由平等“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个人不得以特别约定违反有关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的法律”个人所有权“所有权是对于物有绝对无限制地使用、收益及处分的权利,但法令所禁止的使用不在此限”“除法律规定的限制外,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契约自由“契约为一种合意,依此合意,一人或数人对于其他一人或数人负担给付、作为或不作为的债务”A. 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开展B. 是大陆法系重要渊源之一C. 奠定了西方法律的基础D. 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需要【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法国)。据本题表格信息得出主要结论:拿破仑法典保护自由平等权利,强调个人合法所有权以及契约自由,维护资产阶级利益,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需要,D项正确。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拿破仑法典颁布1804年,体现了启蒙运动的思想,因果倒置、逻辑混乱,排除A项;罗马法是大陆法系重要渊源之一,史实错误,排除B项;材料强调罗马法的原则,没强调其对西方法律的影响,逻辑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1. 下图呈现的是20102020年我国红色旅游人数及占国内旅游人数比重的变化情况。这可用于说明我国( )A. 把接续革命文化作为经济发展的前提B. 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C.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具有坚实基础D. 红色旅游成为民众首选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