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5页
第2页 / 共35页
第3页 / 共35页
第4页 / 共35页
第5页 / 共35页
第6页 / 共35页
第7页 / 共35页
第8页 / 共35页
第9页 / 共35页
第1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姓名 :_编号 :_地区 :_省市 :_密封线密封线 全国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试题精编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1、个别教学是教学的()。 A.辅助形式 B.基本组织形式 C.-般方法 D.特殊形式 2、在未来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应发挥基础性作用的是( )。 A.高校 B.政府和高校 C.政府 D.市场 3、高等教育办学体制中,高校由政府来举办,并统一接受政府的某一主管部门的垂直领导,该模式属于()。 A.私立和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 B.单一公立系统,单一管理部门 C.单一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 D.多重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 4、高等学校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最后一个基本环节是()。 A.教学 B.实习 C.就业辅导 D.毕业设计 5、大学教师的首要职责是( )。 A.教书育人 B.科学研究 C.服务社会 D.引领社会 6、反对教育的过早专门化和过分职业化,倡导阅读经典著作,弘扬传统文化的精华,弥补受教育者的精神空虚和人格缺陷,这种思潮反映了高校课改的( )。 A.课程内容综合化趋势 B.课程实施多样化趋势 C.课程方向人文化趋势 D.课程性质职业化趋势 7、我国汉唐盛世时期出现的一些重要学府被认为属于( )。 A.真正的大学 B.单一的学术研究机构 C.单一的教学机构 D.杰出的古代学术中心和教育机构 8、在我国最早提倡“学分制”的是( )。 A.蒋梦麟 B.竺可桢 C.蔡元培 D.胡适 9、高等院校立足本校、服务本校而对院校自身进行的研究属于( )。 A.质的研究 B.院校研究 C.行动研究 D.叙事研究 10、下列高等教育机构中,不属于古代高等教育机构的是()。 A.那烂陀 B.岳麓书院 C.康斯坦丁堡帝国大学 D.巴黎大学 11、实施学分制的必要条件是( )。 A.过程管理 B.班组管理 C.导师制 D.百分制 12、终身学习具有3A特点,但一般不包括( )。 A.任何时间(anytime) B.任何地点(anywhere) C.任何材料(anything) D.任何方式(anyway) 13、开设跨学科课程或建立跨学科专业体现了高等教育课程发展的()。 A.综合化趋势 B.多样化趋势 C.人文化趋势 D.科学化趋势 14、素质的涵义是( )。 A.素质就是文化素质 B.素质就是思想道德素质 C.素质就是专业素质 D.素质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既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又包括专业素质既包括身体素质,又包括心理素质。 15、教师组织学生到生产现场或其他现场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A.现场教学 B.分组教学 C.班级授课 D.复式教学 16、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控制或影响逐渐加强出现于( )。 A.古希腊 B.古罗马 C.中世纪 D.现代国家兴起之后 17、理想的教学计划要处理好诸多关系,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 A.要处理好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 B.处理好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 C.处理好学年制与学分制的关系 D.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 18、关于学分制与学年制的差异,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学年制重过程管理,学分制重目标管理 B.学年制的教学计划较为固定,学分制的教学计划弹性较大 C.学年制强调共同性,学分制强调个体性 D.学年制采用导师制,学分制则采用班主任的管理方法 19、学分制是在选修课的基础上产生的,19世纪70年代起源于()。 A.美国 B.日本 C.英国 D.中国 20、通识教育一般理解为( )。 A.通识教育就是宽口径教育 B.通识教育就是厚基础教育 C.通识教育排斥职业教育 D.通识教育不仅强调宽口径,而且重视不同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 21、下列哪一种教学方法更能对学生的需要作出敏感反应( ) A.讲授法 B.讨论法 C.多媒体教学法 D.案例教学法 22、高等教育服务社会职能产生的背景是()。 A.莫里尔法案 B.高等教育促进法 C.大学令 D.高等教育报告 23、张老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采用摸底考试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这种评价是()。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终结性评价 D.标准性评价 24、大学生的身份权包括:( )。 A.生命权 B.人格权 C.荣誉权 D.身体权 25、班级授课制最先是由教育家()在其大教学论中作了理论上的系统阐述。 A.赫钦斯 B.赫尔巴特 C.夸美纽斯 D.杜威 26、主张学习是个体对事物经认识、辨别、理解从而获得知识的过程的学习理论是( )。 A.行为主义学习论 B.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C.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D.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27、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劳动纪律,使之掌握一些基本的生产技能,应该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A.生产劳动 B.参观考察 C.智力扶贫 D.社会调查 28、一般来说,对于()的高校,其教师队伍建设的职务结构最好是“金字塔型”。 A.以教学为主 B.以培养研究生的科研为主 C.教学与科研并重 D.研究型 29、美国19291957年间国民经济增长额中,有33%归因于教育。这一结论的提出者是()。 A.贝克尔 B.范海斯 C.丹尼森 D.舒尔茨 30、高校课程的纵向结构包括普通教育课程、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 A.必修课程 B.选修课程 C.专业基础课程 D.实验实训课程 31、我国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必须进一步()。 A.收归上级高等教育管理部门 B.扩大 C.保持 D.减少 32、高校专业具有“双重性”,即学科性和()。 A.教育性 B.规范性 C.职业性 D.指令性 33、现代意义的中国高等教育始于( )。 A.京师大学堂 B.京师同文馆 C.北京大学 D.燕京大学 34、高等教育的领导权取决于()的性质。 A.政治 B.经济 C.科技 D.文化 35、高等学校战略管理的首要问题是( )。 A.办学定位 B.战略制定 C.大学使命 D.大学精神 36、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 )。 A.学者 B.高级技术型人才 C.高级专门人才 D.研究型人才 37、()依据人的活动类型,将教学方法划分为组织和实施认识活动的方法、激发和形成动机的方法、教学中检查和自我检查的方法三个大类。 A.巴班斯基 B.布卢姆 C.泰勒 D.施瓦布 38、第一次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原则的学者是()。 A.布鲁纳 B.杜威 C.范海斯 D.洪堡 39、高等教育的大众教育阶段是指高等教育入学人数和适龄人口的比例为()。 A.15% B.15% C.15%-50% D.50% 40、()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同时还容易管理,保证教学秩序的稳定。 A.学年制 B.学分制 C.传统教学媒体 D.计算机教学 41、隐性课程不包括()。 A.学校组织方式 B.校园人际关系 C.教师教辅资料 D.学生班级学风 42、中世纪欧洲大学中影响巨大的样板学校是()。 A.巴黎大学 B.威斯康星大学 C.东京大学 D.达勒姆大学 43、以一定的理论和事实为依据,对所研究的课题提出某种带有推测和假定意义上的理论解释和结论是()。 A.课题释义 B.课题目标 C.课题假设 D.课题想象 44、下列有关教师职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职业的一种 B.一种专门职业 C.学术性职业 D.实践性专业 45、高等教育宏观结构不包括()。 A.地域结构 B.形式结构 C.队伍结构 D.层次结构 46、下列选项中,属于影响学习的客体因素的是( )。 A.思维力 B.学习目标 C.记忆力 D.兴趣 47、我国第一所新式高等学堂是( )。 A.北京大学 B.京师同文馆 C.清华大学 D.天津大学 48、教育对象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教育活动以及研究活动内容、技术和手段的专业化,这些因素决定了高校教师劳动的()特点。 A.复杂性 B.创造性 C.个体性 D.群体性 49、高等教育宏观管理是指()。 A.高等教育行政管理 B.高等教育内部管理 C.高等教育民主管理 D.高等教育结构管理 50、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 A.专业技术人员 B.国家公务人员 C.专业人员 D.教学人员 二、多选题51、规模大、学科全、层次高的高校一般倾向于采用的组织结构是( )。 A.直线制组织结构 B.职能制组织结构 C.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 D.矩阵式组织结构 52、教学计划管理包括( )。 A.教学计划的制订、执行、监督、评估等环节 B.教学计划的监督 C.教学计划的监督与评估 D.教学计划的执行、监督与评估 53、高等教育办学体制中,高校由政府来举办,并统一接受政府的某一主管部门的垂直领导,该模式属于()。 A.私立和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 B.单一公立系统,单一管理部门 C.单一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 D.多重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 54、以一定的理论和事实为依据,对所研究的课题提出某种带有推测和假定意义上的理论解释和结论是()。 A.课题释义 B.课题目标 C.课题假设 D.课题想象 55、高等学校的基本教育单位是()。 A.学生班级 B.课程 C.专业 D.系科 56、高等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创新发展文化和()。 A.传递和保存文化 B.积累文化 C.统一文化 D.引领文化 57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