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观文化守民心讲稿讲义 思想就是旗帜,旗帜指引方向。202X年10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新征程上高举起我们党的文化旗帜,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2024年1月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准确把握新的形势和任务,不断开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守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谱写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新篇章,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而言,习近平文化思想兼具世界观与方法论意义,明体达用、体用贯通,内涵丰富、贯通古今,既赋予我们从文化文明高度看待道路、理论、制度必然性的视野,也提供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社会治理资源,从文化维度“知民情”、“应民意”、“聚民心”的方法。 数千年来,中国百姓饮四渎水、行五岳间、披日月星、读风雅颂,在日复一日的实践中形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中蕴含着中国百姓独特的政治理想、伦理观念、文化心理、情感趣味、价值理念、审美取向。从这个意义上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就是与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积淀相结合,就是同民众选择和意愿相结合。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实践中,需要我们浚通文化的源头活水、体贴群众的所思所求、实现价值的长滋久养,让“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道理随文化之流深入人心,从而通过深度把握社会治理中的文化维度以守住民心,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一、在文化意义上“知民情所在” 历史的长河奔流不息。在这条坚实、宽厚的河床上,中国人形成的生活方式、创造的精神财富,经过长期积淀和淘洗,成为“日用而不觉”的价值理念,于春种秋收中成就礼仪之大、在昼耘夜绩中创造服章之美。在一定意义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是千千万万普通民众生活状态的抽象表达,是其所思所想所愿的历史凝结。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其重要实践指向是与群众的意愿相结合,在文化层面察民情、晓民愿、知民忧,提高新闻宣传、文艺创作、文化传承、道德引领等工作质量效能。 文化传统中有百姓的亲情。家国同构是中国传统政治的重要特征,在现代国家形态、现代法治体系建立之后仍深刻影响着基层群众的政治理念。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的很多案例表明,国家对贫困家庭的帮扶,注重发挥文化浸润人心、拉近感情、增进认同的作用,如把扶贫车间当作“家庭作坊”、把帮扶关系看作亲情关系等,更能够获得百姓的心理认同,也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效。这提示我们,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必须以礼敬的态度,充分挖掘、善于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群众更加满意、更易接受的方式推动党和国家各项政策落地,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实现乡村文化的繁荣兴盛。 文化传统中有百姓的道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鲜明的道德特征,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比如,强调“德不孤,必有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扶贫济困”、“不患寡而患不均”,等等。这些思想理念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既随着时间推移和时代变迁而不断与时俱进,又有其自身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滋养着中国百姓的价值观念。梳理观察近年来的新闻热搜可见,虽然社交媒体上不免存在多种观念冲突、多种价值判断标准,但在具体事件中能够形成压倒性声浪的,往往是中国百姓朴素的伦理观、正义观,最终实现了道德评判与司法公正的合拍。这提示我们,在新闻报道工作中要把握人民群众的思维方式、文化心理、情感指向,深刻理解民情民愿民意,注意以主流价值观兼容、涵化、提升传统的朴素价值理念,将之更好运用到新闻舆论引导工作中。 文化传统中有百姓的审美。近年来,随着文化自信的日益坚定、文化主体性的不断强化,中华美学精神的艺术表达逐渐丰富,中国百姓的审美基因、文化基因进一步被激发。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一经亮相,迅速“破圈”;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典籍里的中国自从推出,屡登“热搜”;三星堆、良渚遗址考古每次“上新”,都能引发社交媒体关注。值得注意的是,中华美学在年轻群体中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审美正在转化成为引导性的价值力量。比如,经过“国风”审美淘洗,在年轻人中流行的网络游戏、动漫、网络文学等,融入了越来越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学习笙、琵琶、二胡、竹笛等中国传统乐器,在年轻人中已成为一种新的风尚。这提示我们,在文艺工作中把握“传统”与“时尚”的张力,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突出的包容性眼光看待“新”,应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包容“异”,在满足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中可以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引领力。 二、在文化意义上“应民意作为” “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在文化意义上察民情,是为了理解群众的选择、顺应群众的意愿、回应群众的诉求,从而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合规律而进、顺民意而为,守住民心、凝聚民心。群众的意愿是具体的、多方面的,包括劳有所得、老有所养、学有所教等方面的基本需要,也包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文化等更高层次的需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应民意作为”,基本要求是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广义的实践指向,则是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机制理解为收集、畅达、回应民意的开放性系统,运转于整个社会治理大系统之中,借助媒体矩阵、信息平台、文化机构,通过满足群众一个个具体诉求来彰显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和价值追求,由此进一步巩固最广大人民群众对我们党的信任、理解、拥护、爱戴。 构建通达民意的文化机制。互联网媒介的发展迭代带来了信息传递的高度畅达。如果封闭、被动地看,万物互联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带来的是一种冲击挑战;但如果主动、开放地看,万物互联反而是一种治理赋能,有望使主流新媒体矩阵成为聆听、回应民意的载体和平台。比如,如果用传统眼光看县级融媒体中心,它们只是主流媒体系统的基层单元;但如果战略性地看待其覆盖广度和深度,就会认识到它们已经具备担当民意前哨的能力,应推动其与同样位于基层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便民信息指挥中心、民意调查中心等机构共享数据、共同作为。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本身来看,这可以形成民生新闻第一现场,让记者面对面了解群众诉求,把典型事例搬上报、网、端、微、屏等;从守民心、聚民心的视角看,这种打通特别有助于把握长期性诉求、深层次问题、临界性矛盾,从而发挥新闻宣传的独特作用,以“治未病”的方式及时疏解基层治理的难点、痛点与堵点,更好回应民意民愿。 推动民意参与的文化协商。以人民为中心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我们党领导和推动文化建设的鲜明立场。这提示我们,要深入社会文化肌理、顺应群众文化心理来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以文化人”须先“以文化己”先以文化态度思事、谋事、议事,以广纳民意的文化协商方式推动文化项目、开展文化工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才有可持续的基础,“人文化成”才能达成目的和手段的自洽。比如,在城市提升公共文化服务,需要在策划时就形成多角度聆听、多方面共建的机制,充分发挥文化的整合性,将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者、运营者、使用者有机连接起来,将落地后可能出现的多方意见前置于设计统筹阶段,最终实现“多向奔赴”、同向发力。再如,在农村繁荣兴盛乡村文化,应把握我国农耕文明的特点,适应乡村文化需求,集村民之智,充分体现文化的实用性,贯彻文化为民所需、为民所用的理念,细致入微且入情入理地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形成顺应民意的文风导向。“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深入学习领会、自觉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文风问题至关重要。长期以来,一些媒体在宣传报道方式上已形成固定套路,内容上习惯复制地方党委政府文件,文风上概念多、故事少,教育多、对话少,只讲政府做了什么、不知群众想问什么,导致民生报道听不到民声、百姓报道见不着群众,实际触达效果不理想。媒体融合发展以来,主流媒体矩阵已拥有了多种媒介形态、具备了多端口制作传播能力,当下更应通过产品形态创新带动形成顺应民意的文风导向。比如,内容可按“老百姓是否想看”组织,成立由社区居民、村民、教师、企业员工等各行业代表组成的“点题点评团”,由他们对新闻报道进行“点题”;风格可按“老百姓是否爱看”打造,避免概念抽象、套话连篇,追求意陈于词、老妪能解,用群众看得懂、听着亲的实在话,把政策举措阐释清楚,引发群众的共鸣、共情、共行。 三、在文化意义上“聚民心奋斗” 始终围绕“守的是人民的心”这一旨归展开工作,形成回应民意的机制,是宣传有效、引导有力的底气所在、重要保障。在这个基础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才能更好发挥出精神激励效应,实现聚民心而奋斗的效果。从回应民意到凝聚民心,需要深度把握社会治理中的文化维度,通过发展壮大主流价值、主流舆论、主流文化系牢社会精神纽带、文化纽带,引文化之流过千壑、润百川,让普通百姓也有忧国忘身之思、樵村渔浦也有传薪载道之志,推动民心民意实实在在转化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磅礴奋斗力量。 着眼于整体。在“两个大局”加速演进并深度互动的时代背景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需要发挥更大作用。越是挑战复杂、观点多样、价值多元,越要注重文化凝聚民心、形成共识的作用,越要发挥文化有机整合社会各个组成部分的力量。无论是在理论阐释、文艺创作、新闻宣传,还是在大众文化实践中,都应充分重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涵育、滋养作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连成一脉活水。要注重将魂脉与根脉有机结合、一体叙事,在理想信仰层面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道德引领层面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说服力和影响力,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更好增进全社会的文化认同和价值共识。 精耕于日常。要把全社会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必须有一套与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相适应并能形成广泛社会共识的核心价值观。2024年1月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强调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思想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更好培育时代新风新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仅在于阐明了学理、形成了文件、写入了政策,更关键的是融入百姓日常生活、社会文化肌理,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达到这个效果,要求必须下足日常功夫,运用各种载体、机制,精耕文化教化、价值引领工作。比如,在载体上,可以充分盘活各地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发挥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这些已进入城乡“毛细血管”的文化空间,捕捉群众文化需求,科学规划活动内容,逐步提升文化供给水平,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人群上,可运用各种政策杠杆鼓励文艺家、理论家等文化名家下沉到基层社区,进行创作生产、讲座交流、人才培养、研习传承。通过与基层群众密切的互动,充分发挥出文化名家在思想认同、价值引领、教育启迪上的关键作用。从基础抓起、在细处发力,保持在长时间内绵绵用力的战略耐力,才能不断锻造整个社会精神文化系统的韧性。 把握住“新锐”。今天,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特征,人人可握灵蛇之珠、家家能抱荆山之玉的景象在文化领域正在显现。当下,尤需提升对新兴甚至“新锐”文化力量的关注。比如,关注培养相关数字技术人才,以增强社会治理的文化杠杆;注意团结新文艺群体,以提升对社会文化动态和青年人群的总体把握程度。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带来的“信息茧房”效应之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