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广东广州荔湾区初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一、积累运用(13分)1根据读音与语境,写出下列句子空缺处的词语。(1) 珠江穿行于(min yn)不断的五岭山脉之间,气势恢宏。(2) 她舒了一口闷气,心情畅快多了,现在(n xing)地坐着。(3) 也许你是有理的,但如此(du du b rn),有失厚道。(4) 这件事是非曲直一清二楚,我们不能(hn wi y tn)。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后期实验的结果与前期的研究发现大相径庭,令整个研发的进程受到了阻碍。B. 陈晓明填报志愿时,又想报清华,又想报北大,总是见异思迁,拿不定主意。C. 作为一名地质工作者,他常年跋涉在人迹罕至的地方,跑遍了祖国大江南北。D. 面对问题,正确的思维方式是不随声附和,而认真地思考,形成自己的判断。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仅短短的几年,我国航天技术完成了从单舱到三舱、从无人到有人的跨越。B. 校运会上我们班展示出团结友爱、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受到了一致好评。C. 为了更好地开展阅读活动,班长采纳并征求同学们的意见,重新制订计划。D. 花坛里五颜六色的那一丛丛美丽的鲜花在春日阳光下盛放,引来蜂围蝶绕。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A. 张斌在结束发言后说:“我对这个问题的思考还很不成熟,希望各位不吝赐教。”B. 超市出口处醒目的电子屏上显示着“感谢您的惠顾,欢迎再次光临”的字样。C. 陈丹丹对准备到家里做客的朋友说:“贤弟才上幼儿园,难免吵闹,还请包涵。”D. 王伟学在博客上留言:“谢谢点评拙作的各位网友,期待你们一如既往的帮助。”5初一(2)班召开西游记读书分享会,主题是“最精彩的一幕”,每位同学选取自己认为小说中最精彩的一个情节,写一段话,向大家介绍。要求:简要概括情节;一句话点评精彩之处;不超过60字。古诗文默写(10分)6饭疏食饮水,乐在其中矣。(论语)7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8正是江南好风景,。(杜甫江南逢李龟年)9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10 ,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秋思)11终古高云簇此城,。(谭嗣同潼关)12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最恰当的古诗文名句。风顺浪静之时,在三峡行船,看到这江面开阔、潮涨水漫的景象,他忍不住吟咏出王湾次北固山下的诗句:“,。“13张明挥笔写下诸葛亮诫子书中的名句“,”以表达自己明确志向、努力达到远大目标的决心。14根据课本,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1) 险躁则不能治性。(诫子书)(2)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3) 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杞人忧天)(4)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5) 友人惭,下车引之。(陈太丘与友期行)二、阅读与理解(共32分)15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口:“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选自吕氏春秋)(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家无井而出溉汲汲:从井里取水B. 及其家穿井及:待,等到C. 丁氏对曰对:应答,回答D. 不若无闻也闻:使听说(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3) 联系现实生活,这则寓言给你什么启发?16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唐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1) 标题中的“行军”与尾句中的“傍”各是什么意思?(2) 诗中的“故园菊”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17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济南的冬天老舍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大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儿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儿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儿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 ;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 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儿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睛,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 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 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1) 文章按什么顺序描写济南的冬天?请简要分析。(2) 品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分析句子中使用的修辞及其表达效果。1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 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2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3) 在文章中,作者流露出对济南的冬天什么样的感情?请举出两个例子来简要分析他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18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小题。无须学费的学校在南京,自然只好往南京去。第一个进去的学校,目下不知道称为什么了, 光复以后,似乎有一时称为雷电学堂,很像封神榜上“太极阵”“混元阵”一类的名目。总之,一进仪凤门,便可以看见它那二十丈高的桅杆和不知多高的烟囱。功课也简单,一星期中,几乎四整天是英文:“It is a cat”“Is it a rat?”一整天是读汉文:“君子曰,颍考叔可谓纯孝也已矣,爱其母,施及庄公。”一整天是做汉文: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论,颍考叔论云从龙风从虎论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论。初进去当然只能做三班生,卧室里是一桌一凳一床,床板只有两块。头二班学生就不同了, 二桌二凳或三凳一床,床板多至三块,不但上讲堂时挟着一堆厚而且大的洋书,气昂昂地走着, 决非只有一本“泼赖妈”和四本左传的三班生所敢正视;便是空着手,也一定将肘弯撑开,像一只螃蟹,低一班的在后面总不能走出他之前。可爱的是桅杆。但并非如“东邻”的“支那通”所说,因为它“挺然翘然”,又是什么的象征。乃是因为它高,乌鸦喜鹊,都只能停在它的半途的木盘上。人如果爬到顶,便可以近看狮子山,远眺莫愁湖、但究竟是否真可以眺得那么远,我现在可委实有点记不清楚了。而且不危险,下面张着网,即使跌下来,也不过如一条小鱼落在网子里;况且自从张网以后,听说也还没有人曾经跌下来。总觉得不大合适,可是无法形容出这不合适来。现在是发现了大致相近的字眼了,“乌烟瘴 气”,庶几乎其可也。只得走开。于是去考矿路学堂去了。这回不是It is a cat了,是Der Mann,Das Weib,Das Kind。汉文仍旧是“颍考叔可谓纯孝也已矣”,但外加小学集注。论文题目也小有不同,譬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是先前没有做过的。此外还有所谓格致、地学、金石学都非常新鲜。但是还得声明:后两项,就是现在之所谓地质学和矿物学,并非讲舆地和钟鼎碑版的。只是画铁轨横断面图却有些麻烦,平行线尤其讨厌。看新书的风气便流行起来,我也知道了中国有一部书叫天演论。星期日跑到城南去买了来,白纸石印的一厚本,价五百文正。翻开一看,是写得很好的字,开首便道:“赫胥黎独处一室之中,在英伦之南,背山而面野,槛外诸境,历历如在机下。乃悬想二千年前,当罗马大将恺彻未到时,此间有何景物?计惟有天造草昧”哦!原来世界上竟还有一个赫胥黎坐在书房里那么想,而且想得那么新鲜?一口气读下去,“物竞”“天择”也出来了,苏格拉第、柏拉图也出来了,斯多葛也出来了。学堂里又设立了一个阅报处,时务报不待言,还有译学汇编。毕业,自然大家都盼望的,但一到毕业,却又有些爽然若失。爬了几次桅,不消说不配做半个水兵;听了几年讲,下了几回矿洞,就能抵出金银铜铁锡来么?实在连自己也茫无把握,没有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的那么容易。爬上天空二十丈和钻下地面二十丈,结果还是一无所能,学问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了。(节选自鲁迅朝花夕拾琐记)(1) 本文记叙了“我”在两所学校读书的往事,是哪两所学校?这两所学校各有什么特点?(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句中的“一个”能否删掉?为什么?三、作文(40分)19按要求写作。请以“校园趣事”为标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叙事完整,条理清楚,中心突出;500字以上;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的名称。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