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5届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联考(高三)历 史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考古发现,距今5300-4800年的郑州西山城遗址平面略近圆形,城内原面积2.5万余平方米,若将城墙城壕计入,则面积超过3.4万平方米。城墙采用方块版筑法,墙外有壕沟。城内发现地面式房基200余座,其北侧有面积达数百平方米的广场。这说明当时该地A.建筑技术世界领先 B氏族之间联系紧密C贫富分化较为严重 D文明曙光已经显现2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述项羽生平时,力图还原历史,塑造一个性格多面、情感复杂的悲剧英雄形象。而班固在汉书中将项羽塑造成负面的形象,凸显其残暴、贪婪的面。这主要是由于两者A.史学素养的高低 B治史观念的差异C史料占有的多寡 D阶级立场的不同3下表为三国时期部分书札与论序作品。据此可知,当时A.国家文化政策相对宽松B商品经济日益繁荣C士人社会生活丰富多彩D市民阶层价值多元4宋初进奏院由各州、郡自行设置和管辖,朝廷主要依靠各地驻京机构和其所辖的进奏官来完成中央和地方的信息交流。981年以后,宋太宗将原来符州驻京城的进奏官改由朝廷统一任命,并成立都进奏院统一管理。该变化反映出A.巾火集权的加强B崇文抑武方针的实施C中枢机构的异变D内部动乱因素的消除5明中期以后,白银成为普遍交换的媒介,继而出现了“商品一白银一商品”的流通方式,借贷关系中也出现了“白银一增值后的白银”的现象。同时,白银跨地区流通的限制减少,流通费用降低,甚至出现了借助汇兑实现白银流通的现象。材料所述现象A.彰显了商品生产的区域性分工B推动了自由雇佣劳动的普及C促进了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D反映了社会成员身份的平等6鸦片战争后,清朝某些官员对建造战船提出建议:“此时如讲求最为得力之船,必须仿照夷船式样作法,庶堪与该夷对敌。惟最大夷船,炮位三层,可安大炮七十余位,船身长十七八丈,亦觉制造维艰,兹拟就其中等兵船式样如法制造。”该建议A.反映出清廷财政收入日益减少B说明天朝上国观念的根深蒂固C正确反思了鸦片战争战败原因D是对西方国家侵略挑战的应对7随感录四十是1 91 9年1月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其中写道:“我年十九,父母给我讨老婆。于今数年,我们两个,也还和睦。可是这婚姻,是全凭别人主张,别人撮合:把他们一日戏言,当我们百年的盟约。”由此可见,该作品A.蕴含着自由民主的时代精神B顺应了西学东渐的潮流C提高了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D.加速了民主革命的转型8.1929年7月,中国共产党闽西“一大”通过的决议案,分析了全国政治形势和闽西的社会状况,阐明闽西割据所具备的六个“有利条件”和应当克服的六个“缺点”,指出“闽西工农武装割据的前途是确定了的”。该决议案A.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燎原之势B丰富了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内涵C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D实现了工农红军的战略大转移9. 20世纪30年代后期至40年代中期,淮北抗日根据地运用“无声的文字”和“有声的表演”等方式控诉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无声的文字”,就是以文学形式揭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有声的表演”,就是通过表演剧目,向基层民众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累累罪行。这些做法旨在A.巩固全民族抗战的局面B提高抗日军民文化修养C突出敌后战场的重要性D创新民族文化宣传形式10. 1956年,陈云向越南介绍中国经济建设经验时指出:中国办的日用消费品工厂,一般一至两年内就可收回全部投资。办这样的工业,既可以为办重工业积累资金,又可以满足农民购买力提高后的需要,进一步解决城市职工的就业问题。这体现了当时中国A.社会主义改造有序开展B城乡一体化的实现C经济调整工作顺利完成D工业化战略的实施11.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数百万人口从东部迁移到西部,形成“三线建设移民”。据有关统计,1 965年至1980年,三线地区职工人数增长了2. 46倍,其中工程技术人员由14. 21万增加到33. 95万,增长了1.38倍。据此可知,三线建设A.提升了西部人民生活水平B推动了国民经济重心的转移C改善了我国国民经济布局D.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效益12. 1978年以来,河北省先后成功研制小麦和玉米联合收割机、秸秆还田机、马铃薯播种机等新机具,大面积推广了小麦联合收、夏玉米免耕播种、机械化肥深施、节水灌溉、机械化旱作农业等农机化新技术。这在当时A.践行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B适应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需求C揭开了科技与生产结合序幕D为对外开放提供了物质基础13.在古代两河流域的乌尔第三王朝时期,国王乌尔纳姆宣称自己统一了本国的度地衡。后来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更进一步,他们试图将本国的价格和工资固定下来,同时期的埃什努纳法典的开头就是一份日用品价格表,之后的段落规定各种工人和雇工的工资。这表明,当时两河流域的城邦A.重视稳定社会经济B社会阶层分化明显C封建君主权威彰显D商业法律严密规范14.阿拉伯故事中歌颂的英雄欧麦尔,其原型可能是来自拜占庭史诗中的狄吉尼斯,因为他们两人的经历和英勇无畏的英雄品质,以及作品的表现手法都十分相像。这个形象后来又被奥斯曼土耳其文学所接受,只是把英雄的名称改为赛义德。这可以用于说明A.政治对文化的影响深远B中古世界呈现多元面貌C区域间文明交流与传承D文学体裁不断创新发展15. 13世纪末,欧洲教会的司法体系形成。中世纪的英格兰拥有一个数量可观的教会法庭系统,它们对宗教体制有关的事项以及纯粹宗教职能方面的事务具有专属管辖权,在普通民事诉讼领域,也与世俗法院享有并行管辖权。这反映了A.司法成为教权强化的手段B世俗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C法律推动了社会经济繁荣D欧洲宗教改革的顺利开展16.某学者认为,美洲阿兹特克人在军队的支持下,向被征服的臣民征收赋税与贡物,但维系各部落、各地区微弱联系的仅仅只有纳贡,而没有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文化观和经济基础,整个社会看上去管理有序,实质上却十分松散。该学者意在强调阿兹特克A.社会结构具有脆弱性B上层社会掌握军事权C统治者内部矛盾尖锐D.普通百姓生活压力大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 2分)材料唐开元中,敕令:今之明经、进士,则古之孝廉、秀才。近日已来,殊乖本意。进士以声韵为学,多昧古今;明经以帖诵为功,罕穷旨趣,安得为敦本复古、经明行修?以此登科,非选士取贤之道也。其明经,自今已后,每经宜帖十,取通五已上,免旧试一帖。仍案问大义十条,取通六已上,免试经策十条。令答时务策三首,取粗有文性者与及第。其进士宜停小经,准明经例,帖大经十帖,取通四已上。然后准例试杂文及策,考通与及第。其明经中有明五经已上同,试无不通者;进士中兼有精通一史,能试策十条得六已上者;委所司奏听进止。其应试进士等,唱第讫,具所试杂文及策,送中书门下详覆。其所问明经大义日,须对同举人考试。庶能否共知,取舍无愧。有功者达,可不勉欤!摘自(宋册府元龟卷六三九(1)根据材料,概括唐代开元中科举考试改革的主要特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代开元中科举考试改革的影响。(6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 6分)材料一从近代工业布局的时间跨度而言,李鸿章的工业布局行为从1 9世纪60年代开始,持续到80年代后期,大约历经了30年。李鸿章的工业布局区域有“两片”:“一片”指环渤海地区,这里分布着开平矿务局等企业,另“一片”则指长三角地区,这里集中了轮船招商局等企业。摘编自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材料二清末民初,在晚清新政的带动下,河北保定经济迅速向近代化过渡。一批官僚政客、富商投资于近代企业,尤其是天津与保定的近代交通的开通和京汉铁路的修建,极大带动了保定经济的近代化进程。保定的纺织业、面粉业等行业向近代化过渡的程度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摘编自清末民初保定经济近代化初探材料三为了发展中国的现代食盐生产技术,范旭东于1 914年创建了久大公司,到1933年,公司在天津已拥有七家工厂,在浙江还有一家兴业盐厂。久大集团“直接或通过任命者、公司员工以及化名等形式,在几个公司中有数目巨大的利息,如三家销售两淮牌粗盐的公司、天津轮船公司以及渤海化工厂”摘编自近代中国早期的公司(1)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阶段概况。(6分)(2)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推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8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认识。(2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 2分)材料下表为部分学者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历程分期的代表性观点及其基本内容。代表性观点基本内容“二分期”说从1 949年到1 982年为第一阶段,中国以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为根本任务,在对外政策上是以国际主义与爱国主义相结合的原则和执行国际统一战线的原则来制定外交政策;从1 982年到现在为第二阶段,中国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为目标,在对外政策上则以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为总的方向“三分期”说1949年到20世纪70年代末是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冷战结束为止。第三阶段是冷战结束到现在“四分期”说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末是新中国外交初步创立和巩固期;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末是新中国外交曲折发展期;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是新中国外交大踏步前进期;改革开放后中国外交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一摘编自当代中国外交历史分期问题述评等从表中任意选取一种观点或提出新观点,围绕“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历程”这一主题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 2分)材料中世纪西欧农奴来源包括隶农、释放奴隶,以及受新贵人或教会保护的依附民(农奴)。农奴不但要为自己及其一家辛勤耕耘,还要向教俗封建主提供收获物。农奴丧失人身自由,或陷于半自由状态。一方面,他们从属于土地及土地所有者,对领主形成人身依附关系,不得随意离开庄园;另一方面,他们谋生的唯一方法,是在庄园的土地上劳动。不过,农奴的这种隶属性,因传统使然,也使他们处在社会竞争之外,其失去土地使用权和面对市场压力的危险性,不但较封建领主、也较东方社会的自耕农要小得多。领主除经济剥削外,还以封建国家为后盾,通过行使领主权,用“超经济强制”即暴力手段,利用庄园法庭来审判违反庄园法规的农奴,并使之被困在土地上。一些农奴通过逃跑或开垦新土地等方式争取自由。摘编自中世纪西欧庄园制的形成、物化与表征(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西欧农奴制的基本特征。(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中世纪西欧的农奴进行简要评价。(6分)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