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8页 / 共12页
第9页 / 共12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实验高中2024年高二秋季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北京时间2024年8月28日15:00,某校(375N,120E)高一新生在学校操场进行军训,某班主任随手拍摄了一张学生站军姿的照片(见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 照片拍摄当日,该校( )A. 正午时日影朝南B. 正午太阳高度约为60C. 北京时间6时日出D. 正午太阳高度约为402. 拍摄时该学生面朝( )A. 正东方向B. 正西方向C. 正南方向D. 正北方向3. 照片拍摄后1小时内,该学生影子的变化情况是( )A. 顺时针移动变短B. 逆时针移动变长C. 顺时针移动变长D. 逆时针移动变短【答案】1. B 2. D 3. C【解析】1题详解】根据材料,该地(375N,120E),经度为120E,北京时间即为该地地方时,该日为8月28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因此该地昼长夜短,日出时间早于地方时6时,该校北京时间6时前日出,C错误;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该地在太阳直射点的北方,因此正午时太阳在正南方向,日影朝正北,A错误;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正午太阳高度90所求点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的纬距,该地纬度375N,其正午太阳高度的判断有两种方法:秋分时(9月23日),太阳直射赤道,此时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为52.5,而8月28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和赤道间,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与该地纬度的纬距小于秋分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与该地纬度的纬距,因此8月28日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52.5,B正确,D错误;经查证,2024年8月28日太阳直射9.5N,因此该地当日正午太阳高度=90(37.59.5)=62,B正确,D错误;故选B。【2题详解】该地经度为120E,北京时间即为该地地方时,8月28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全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除极昼、极夜地区外),正午时太阳在正南方,此时地方时为15时,太阳在西南方向,日影朝东北,根据图中学生本人与影子位置关系,可判断此时学生面朝正北方向,D正确,ABC错误;故选D。【3题详解】结合上题,该日太阳的视运动为:日出东北,正午太阳在正南,日落西北,照片拍摄时为15时,太阳在西南方向,在照片拍摄后一小时太阳不断向西移动,因此影子向东移动,即影子呈顺时针移动,太阳高度逐渐变小,影子长度逐渐变长,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日出日落方位规律 1、春秋二分日:全球各地的日出日落方位除了南北两极点外均为从正东方向升起、从正西方向落下。 2、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了极昼、极夜地区以外,太阳都是从东北方向升起、从西北方向落下,纬度越高的地方日出日落的方位也越偏北。 3、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了极昼、极夜地区以外,太阳都是从东南方向升起,从西南方向落下,纬度越高的地方日出日落的方位也越偏南。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文明的结晶,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示意我国二十四节气的划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 2024年9月 17 日为中秋节,最接近的节气是( )A. 立秋B. 秋分C. 寒露D. 霜降5. 大雪至小寒期间,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 )A. 自南向北移动B. 先向北后向南移动C. 自北向南移动D. 先向南后向北移动6. 图中最能示意冬至日北京(约39N)目视太阳轨迹是( )A. B. C. D. 【答案】4. B 5. D 6. C【解析】【4题详解】全年划分为24个节气,连续两个节气之间的时间间隔约为15天。由所学知识可知,秋分日在9月23日前后,9月17日为中秋节,最接近秋分日,B正确,A、C、D错误。故选B。5题详解】大雪至小寒期间,经过冬至日,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因此,太阳直射点先向南移动,再向北移动,D正确,A、B、C错误。故选D。【6题详解】冬至日北京(约39N)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39+2326)=2734;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北京日出东南,正午正南,日落西南,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深圳市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到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进行野外地质考察,下图为某学生绘制的该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7. 关于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处的地质构造为背斜B. 乙处适合修建大型水坝C. 丙处易发现地下水资源D. 丁处河流凹岸侵蚀明显8. 关于图中岩层,说法正确的是( )A. 处可能找到化石B. 处岩石经变质作用易形成片麻岩C. 岩层比岩层老D. 处的物质来自于地表9. 该地区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 )A. 岩浆侵入-岩层弯曲-岩层断裂B. 岩层弯曲-岩浆侵入-岩层断裂C. 岩浆侵入-岩层断裂-岩层弯曲D. 岩层断裂-岩层弯曲-岩浆侵入【答案】7. D 8. D 9. B【解析】【7题详解】甲处岩层向下弯曲,其地质构造为向斜,A错误;乙处为断层,不适合修建大型工程,B错误;丙处岩层向上弯曲,其地质构造为背斜,是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难以找到地下水,C错误;丁处河流为凹岸,凹岸为侵蚀岸,D正确。故选D。【8题详解】结合图例可知,岩层为花岗岩,为岩浆岩,没有化石分布,A错误;岩层为石灰岩,主要是在浅海的环境下形成的,为海相沉积物,B错误;岩层均为沉积岩,位于下方的岩层先形成,岩层更老,C错误;岩层为泥岩,泥岩是粘土经压固、脱水和微弱的重结晶等作用所形成,主要形成于河口三角洲以及湖泊环境中,主要是陆地河流或湖泊沉积,其物质来自地表,D正确。故选D。【9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到,该地地下有泥岩、页岩、砂岩等岩层,且呈层状分布,同时两侧沉积岩错位,完整的弯曲岩层被切断,说明断层在沉积岩弯曲之后形成;岩浆岩入侵至沉积岩下端,花岗岩没有产生明显弯曲,说明岩浆入侵发生在岩层弯曲之后,且岩浆岩也断成两段,说明断层形成于岩浆入侵之后;沉积岩最先形成后发生褶皱弯曲,再出现岩浆侵入,最后是岩层断裂,B正确,ACD错。故选B。【点睛】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通常沉积物之间是有层次的,一般来说位于下方的岩层比上方的岩层年龄古老,层理构造是判断沉积岩的重要依据。流动性较好的岩浆喷出冷凝后,易形成平坦的地形单元。如下图所示,某海拔500米左右的台地上,有较多海拔700米左右的平顶山,及少量海拔900米左右的尖顶山,调查发现,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岩层分别形成于不同喷发时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 构成上图地貌的地表基岩具备的特点是( )A. 含有砾石B. 层理结构C. 多孔隙D. 富含有机质11. 上图地貌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 尖顶山平顶山台地B. 台地尖顶山平顶山C. 尖顶山台地平顶山D. 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答案】10. C 11. A【解析】【10题详解】读图可知,地貌的地表基层岩石为喷出型岩浆岩玄武岩,典型特点是多孔隙,C正确;含有砾石、具备层理结构和富含有机质主要是沉积岩的主要特点,ABD均错误。故选C。【11题详解】地貌侵蚀程度越严重,说明岩石裸露时间越长,形成时间越早。台地受侵蚀最轻,形成时间最晚;尖顶山已经没有台地的特征,形成时间最早;平顶山保留了台地的部分特征,形成时间晚于尖顶山。因此,图中地貌单元形成的先后顺序为尖顶山-平顶山-台地,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最常用的岩石分类。1.火成岩(岩浆岩)由岩浆形成的岩石,指由地球深处的岩浆侵入地壳内或喷出地表后冷凝而形成的岩石。又可分为侵入岩和喷出岩(火山岩)。2.沉积岩是由沉积作用形成的岩石,指暴露在地壳表层的岩石在地球发展过程中遭受各种外力的破坏,破坏产物在原地或者经过搬运沉积下来,再经过复杂的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沉积岩的分类比较复杂,一般可按沉积物质分为母岩风化沉积、火山碎屑沉积和生物遗体沉积。3.变质岩是经历过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指地壳中原有的岩石受构造运动、岩浆活动或地壳内热流变化等内营力影响,使其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而形成的岩石。又可分为正变质岩和副变质岩。图为世界部分地区三圈环流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气流的运动方向。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2. 图示环流状况出现时( )A. 内蒙古高原北风吹雪B. 地中海沿岸碧海晴空C. 南非高原上草木葱茏D. 南极大陆紫外线强烈13. 能够正确表示气流运动模式的是( )A. B. C. D. 【答案】12. B 13. C【解析】【12题详解】读图可知,在赤道附近盛行上升气流,为赤道低压带,此时气压带风带整体北移,说明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为北半球夏季,内蒙古不可能出现北风吹雪景观,A错误;地中海地区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高控制、晴热少雨、碧海晴空,B正确;南非位于南半球,此时南半球为冬季,南非为热带草原气候,冬半年草木枯黄,C错误;南极大陆紫外线强烈一般出现在春季臭氧空洞最大时,D错误。故选B。【13题详解】读图,图中气流为低纬环流的高空气流,赤道地区温度高气流上升,然后向南北两极移动,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北半球逐渐右偏,在30N附近偏转成大致由西向东与纬线平行的气流,结合选项中四幅图中C项符合情况,C正确;A图应为南半球的低纬高空气流;BD图中赤道高空气流不可能到达60及90高空,ABD错误。故选C。【点睛】全球近地面共有七个气压带,即赤道低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南、北半球的极地高气压带。在气压带之间形成六个风带,即南、北半球的低纬信风带,南、北半球的中纬盛行西风带,南、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这些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下图为某日海平面气压状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4. 诗词描述的时间与图示时间相符的是( )A.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B. 昼暑已云极,宵漏自此长C. 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D. 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15. 图中( )A. 甲地受气压带、风带的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B. 乙地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为西北风C. 乙地此时出现极夜现象,适合观赏极光景观D. 丙地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答案】14. B 15. A【解析】【14题详解】“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描述北半球春分;“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描述北半球夏至;“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描述北半球秋分;“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描述的是北半球的冬至。读图可知,该半球为北半球,此时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中心纬度较高,位于30N以北,因此可以判断最接近夏至日。故选B。【15题详解】甲地位于地中海沿岸地区,受气压带、风带的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A正确;乙地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极地东风风向为东北风,B错误;北半球,海洋上出现高压,为北半球的夏季,北极圈内部分(或全部)地区出现极昼,没有极光,C错误;丙地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季风气候特征不如亚洲东部典型,D错误,故选A。【点睛】地中海气候的成因主要是由西风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在地中海地区,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地中海水温相比陆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