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5届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世界史 综合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计48分)1.苏美尔人的驿站运营流程主要分为三个步骤:第一个是驿站的厨师或酿酒师接收并加工原材料,第二个是提供补给品给来往旅客,第三个是平衡账目并将其送交省级政府进行校验及归档。由此可见,苏美尔人( )A.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研究资料B.创立了最早的驿站管理系统C.重视驿站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D.建立了完备的道路交通网络2.5468年,罗马帝国的六大庄园共占有非洲行省一半的土地,这些土地分别掌握在六个大地主手中。随后这种制度在各行省蔓延开来,帝国最终被分成了一个个封地。这反映出( )A.罗马推行封君封臣制B.奴隶与奴隶主的矛盾激化C.帝国存在衰败的隐忧D.农业家庭式劳作蓬勃发展3.14世纪,法国国王开始将巴黎作为固定驻地,并建造了一些宫殿。同时,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和理查二世也致力于兴建大型建筑,如温莎城堡等。这一现象反映了( )A.文艺复兴运动影响扩大B.文化遗产传承民族文化C.封建君主强化自身权威D.城市自治具备现实基础4.17世纪中期,西欧出版了各种类型的新式地图与地图集,甚至传统书商也开始在书籍中添加一些地图插页或者封面,以配合这一时期流行的冒险故事和游记文学。这主要是因为( )A.外部空间知识的更新B.商业革命的兴起C.民众文化水平的提高D.印刷技术的传入5.宗教改革之前,英国主教群体在国家世俗和宗教事务上拥有诸多特权,如司法豁免等;宗教改革之后,主教的职能被限制在宗教领域,并被取消了一系列宗教特权。这一变化( )A.巩固了天主教会的信仰基础B.推动了英国的权力格局变化C.勾勒了理性王国的发展蓝图D.催生了英国君主的世俗权力6.拿破仑的军事征服活动大大减少了德意志和意大利等地政治单元的数量。维也纳会议后,德、意虽然又回到政治分裂局面,但两地都形成了自上而下的推动统一的精英运动。这说明拿破仑战争( )A.侵犯了德、意两国的主权B.使现代法治意识深入人心C.传播了欧洲一体化的思想D.增强了德、意的民族意识7.19世纪,英国形成大众参政的政治氛围。各阶层都成立各种政治改革组织,如“伯明翰政治同盟”“伦敦通讯社”等组织。各种组织都拥有宣传自己思想的报刊阵地,如纪事晨报太阳报反雅各宾报等。这表明( )A.工业化扩大了社会阶层对立B.议会改革基本实现民众普选权C.政党制度推动民主政治进程D.政治文化向社会大众下移渗透8.19世纪3040年代,在费城、纽约、波士顿、巴尔的摩等地此起彼伏的工人抗议声中,“剥削”“压迫”“欺骗”成为常用词语,“拥有自己的劳动成果”成为工人阶级的普遍诉求。这些词语和诉求( )A.脱离了当时的社会现实B.有助于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C.说明斗争形式的多样性D.形象展现了工人阶级的悲惨9.下表是德国学术界域外区域研究机构一览表。这些机构的成立主要是基于( )1887年东方语言学院在柏林大学成立1891年“德国殖民委员会”成立1898年德国农业、贸易和工商业殖民学校建立1900年汉堡“航海病和热带病研究所”成立A.工业革命推动了近代文化发展B.海外殖民地重要性的不断提升C.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D.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10.下图为新西兰漫画家大卫洛于1921年12月发表的漫画华盛顿们(“我们用我们的小斧子砍的”)。作者意在( )画面中自左至右三个人物分别代表英国、日本和美国,他们携手砍倒了代表“海军军备”和“太平洋竞争”的树木A.期冀大国真心缓和远东局势B.表达对亚太国际秩序的不满C.揭示新秩序不可能带来和平D.讽喻列强间复杂的利益纷争11.下图所示是苏联(19291932年)机器设备进口的情况。这反映出苏联( )A.借助有利的国际环境加速工业化B.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一大贸易国C.国家建设中相对忽视轻工业发展D.社会经济的恢复进程十分缓慢12.20世纪30年代,部分非洲知识分子发起了“黑人特色”运动,表达对非洲的自豪感;二战后,“黑人特色”运动进一步发展,许多诗人继续表达他们与非洲的联系,鼓励非洲人远离欧洲文化和殖民统治。这一运动( )A.激发了非洲共同体意识B.保持了非洲文化的多元性C.瓦解了帝国主义的统治D.增强了非洲地区的文化自信13.1933 年4月,德国颁布了重设公职人员法。在此法颁布后几天之内,德国政府解聘了1 145名大学教师;截至1935 年底,已有44 名德国数学家被迫离职,其中以犹太学者居多。这主要反映当时( )A.德国种族歧视空前严重B.德国国家治理走向异化C.德国忽视科技教育发展D.政府加强公职人员管理14.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召开时,正值柏林危机达到高潮,全体与会国家元首都给赫鲁晓夫和肯尼迪写了内容相同的个人信件,对于战争威胁发出警告,并呼吁和平的解决方案。这一集体行动( )A.反映南北斗争主导世界格局B.导致世界两极格局走向崩溃C.展示了第三世界政治影响力D.阻止了柏林危机向热战转化15.下表所示为19731983年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失业率统计。对其解释合理的是( )A.通货紧缩现象通过国际市场传播B.自由放任政策引发了经济危机C.西方福利国家政策带来诸多弊端D.西方经济政策调整存在局限性16.1988年,埃及学者萨米尔阿明发表论脱钩,强调第三世界国家最终要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脱钩”,但“脱钩”不是“闭关自守的同义语”,而是要“不受世界范围内活动的资本主义价值规律统治”的影响。上述观点反映了( )A.逆全球化潮流的兴起B.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向往C.民族独立思想的觉醒D.改革全球治理体系的诉求二、非选择题(共4题,计52分)17.(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多元社会结构是西方近代文明的核心要素,它形成于中古时期,其形态主要表现在二元权力体系、多元权力主体等方面。其特征主要是围绕主体权利而形成的二元社会主体间的一种对立、抗衡、合作、利用的契约关系。多元的社会结构,推动了社会向前发展。摘编自张巨斌中古西欧多元社会结构的核心特征有学者据此将中古西欧多元社会结构的核心特征归纳如下:序号方面陈述(1)经济上农奴经济、小农经济与商品经济并存,但随着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与发展(2)政治上(3)文化上天主教神学、日耳曼文化、希腊罗马文化共存,但随着商品经济发展,人文主义兴起参照表中的(1)(3),结合所学知识,完成(2)的陈述。指出中古时期西欧多元社会结构的作用。(10分)作答:18.(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美国1787年宪法对文官的选用并未作出明确的规定。乔治华盛顿总统侧重名望和门第,强调良好的出身与教养。约翰亚当斯和托马斯杰斐逊两位总统任职期间,则注重“才气”,即是否受过大学教育。于是,美国建国初期的政府官职就掌握在那些受过良好教育、有高贵的门第、在社会上有地位的人及其亲信手中,人称“绅士政府”时期。这些“绅士”们一旦被委以官职,就相当稳定,一般不被更换。但是,随着两党政治在美国的出现,“政党分肥制”已初见端倪。摘编自美L.桑迪梅塞尔美国政党与选举材料二美国现代文官制建立和完善的历程,经过了三次重大改革。第一次是1883年制定的彭德尔顿法,在自由竞争思想的指导下,将竞争机制引入文官的选拔录用中,旨在解决国家机构的政治腐败和文官的道德沦丧问题。第二次是1923年的改革,美国国会颁布职位分类法,在科学管理学派理论的指导下,解决文官的分类管理问题。第三次是1978年的改革,美国国会又颁布文官制度改革法,在行为科学派理论的指导下,完善文官的激励机制和监控机制,以解决调动文官的积极性问题。摘编自楚树龙、唐娜美国文官制度评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绅士政府”时期文官选用制度的标准及其弊端。(8分)作答:(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美国现代文官制度改革的主要因素。(6分)作答:19.(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下列书目为西方历史学者艾瑞克霍布斯鲍姆重要的代表作,已翻译成40多种语言,累计销量突破500万册,成为全球持续热销的历史著作。该书目反映了一位学者对1819世纪世界历史的认识。选择某一书目或者自拟一个书目,运用世界史具体史实,予以论述。(12分,要求:主题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作答:20.(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全球南方是指经历了非殖民化、冷战和冷战后全球化,通过发挥比较优势赢得独立自主的经济和政治地位,并在百年变局中浮现出来的全球性新兴经济与政治力量。全球南方国家共有殖民化与非殖民化时代的历史记忆,它们“遭遇”过西方现代性的冲击,曾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又在非殖民化进程中持续“觉醒”。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联合国为基石的战后国际秩序彻底否定了殖民扩张的合法性,全球南方的前身“第三世界”在非殖民化进程中,追求独立并按照现代民族国家的方式组织起来。全球南方的浮现过程中,这些国家在国际事务上追求战略自主,其立场不受意识形态所左右。广大全球南方国家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拒绝参与西方大国主导的对俄制裁与孤立。诞生于“万隆时代”的不结盟运动和“七十七国集团”等组织仍然存续,一些新的磋商机制也在不断产生与拓展。这些国家试图充当整合南北政策的桥梁角色,越来越强调自己的文明国家身份。可以说全球南方的浮现本身就是复杂多变的,处于不断演进之中。摘编自李东琪全球南方的源流辨析(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全球南方”浮现的背景。(6分)作答:(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全球南方”浮现的特点。(6分)作答:(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全球南方”国家现代化的发展原则。(4分)作答:参考答案世界史自我检测试题1.C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古代社会,驿站在人员与信息流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对国家治理至关重要,苏美尔人的驿站运营流程较为完善,有利于推动驿站系统的正常运行,这反映出苏美尔人重视驿站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C项正确;研究资料仅与材料中的第三个步骤相关,排除A项;“最早”由材料无法看出,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驿站运营,“完备的道路交通网络”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D项。2.C解析据材料可知,罗马帝国统治时期带有分裂性质的庄园在各行省蔓延开来,帝国最终被分成一个个封地,这说明帝国存在衰败的隐忧,C项正确;中世纪西欧才开始推行封君封臣制度,排除A项;奴隶与奴隶主的矛盾激化与本题主旨不一致,排除B项;庄园属于集体劳作,不属于家庭式劳作,排除D项。3.C解析据材料可知,英法两国国王致力于建设自己的驻地和大型建筑,结合中世纪王权发展的信息可知,这一现象反映了王权的不断加强,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且文艺复兴强调的是人的价值、尊严,不是王权,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