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额贷款公司财务管理若干制度的通知一、引言小额贷款公司作为金融领域的新兴力量,在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服务三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规范小额贷款公司的财务管理行为,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保障公司稳健运营,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结合小额贷款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财务管理若干制度。二、财务管理制度总则(一)目的本制度旨在加强小额贷款公司财务管理,规范财务行为,确保公司财务活动合法、合规、有序进行,保护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总部及各分支机构的财务管理活动。(三)基本原则1.合法性原则: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金融监管政策,依法进行财务活动。2.真实性原则:财务信息应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3.完整性原则:涵盖公司财务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预算管理、收入管理、成本费用管理、资产管理、利润分配等。4.制衡性原则:建立健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机制。5.效益性原则:在保证财务活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合理配置资源,降低经营成本。三、财务机构与人员管理(一)财务机构设置公司应设立独立的财务管理部门,配备相应的财务管理人员,负责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财务管理部门应根据公司规模和业务需求,合理设置岗位,明确各岗位的职责权限。(二)财务人员任职资格与职责1.任职资格:财务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并熟悉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和小额贷款公司财务管理制度。2.职责:负责公司财务核算、财务报表编制等工作,确保财务信息准确、及时。参与公司财务预算编制、执行和控制,为公司决策提供财务支持。负责公司资金管理,合理安排资金,确保资金安全和高效使用。开展成本费用核算与控制,加强财务管理,降低经营成本。负责公司税务申报与缴纳,合理税务筹划,降低税务风险。建立健全财务档案管理制度,妥善保管财务资料。(三)财务人员培训与考核公司应定期组织财务人员参加培训,不断提高其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建立财务人员考核机制,对财务人员的工作表现进行定期考核,考核结果与薪酬、晋升等挂钩。四、预算管理制度(一)预算编制1.编制原则:遵循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结合公司战略规划和年度经营目标进行编制。2.编制方法:采用零基预算和滚动预算相结合的方法。零基预算是指在编制预算时,不考虑以往预算期间所发生的费用项目或费用数额,而是以所有的预算支出为零作为出发点,一切从实际需要与可能出发,逐项审议预算期内各项费用的内容及其开支标准是否合理,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编制费用预算。滚动预算是指在编制预算时,将预算期与会计年度脱离开,随着预算的执行不断延伸补充预算,逐期向后滚动,使预算期始终保持为一个固定期间的一种预算编制方法。3.编制流程:每年末,各部门根据公司战略规划和年度经营目标,结合本部门业务情况,提出下一年度的预算建议数,报财务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对各部门的预算建议数进行汇总、审核和平衡,提出公司年度预算草案,报公司管理层审批。公司管理层审批通过后,将年度预算分解到各部门,并下达执行。(二)预算执行与控制1.各部门应严格按照预算执行,确保预算目标的实现。财务管理部门应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和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2.如因特殊情况需要调整预算,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批。调整预算的申请应由相关部门提出,说明调整的原因、内容和金额,经财务管理部门审核后,报公司管理层审批。(三)预算考核建立预算考核机制,对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核。考核指标包括预算完成率、费用控制率、利润完成率等。考核结果与各部门绩效挂钩,激励各部门积极完成预算目标。五、收入管理制度(一)利息收入管理1.小额贷款公司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合理确定贷款利率。贷款利率应根据市场利率水平、贷款风险程度等因素综合确定,并在借款合同中明确约定。2.加强贷款利息核算,确保利息收入及时、足额入账。财务人员应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定期计算贷款利息,并及时与借款人核对。3.建立贷款利息催收制度,对逾期贷款及时催收,确保利息收入的实现。对确实无法收回的贷款利息,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核销。(二)其他收入管理1.小额贷款公司的其他收入包括手续费收入、咨询费收入、逾期贷款罚息收入等。应加强对其他收入的管理,确保收入来源合法、合规。2.财务人员应按照相关规定,对其他收入进行准确核算,及时入账。对手续费收入、咨询费收入等,应在提供相关服务并满足收入确认条件后确认收入。六、成本费用管理制度(一)成本费用分类与核算1.小额贷款公司的成本费用主要包括业务及管理费、资产减值损失、营业税金及附加等。2.业务及管理费是指公司在业务经营和管理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职工薪酬、办公费、差旅费、业务招待费、折旧费、无形资产摊销费等。应按照费用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类核算,严格控制费用支出。3.资产减值损失是指公司按照规定计提的各项贷款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应按照谨慎性原则,合理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准确核算资产减值损失。4.营业税金及附加是指公司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应按照相关税收法规的规定,准确计算和缴纳营业税金及附加。(二)成本费用控制1.建立成本费用控制制度,明确各部门的成本费用控制责任,将成本费用控制目标分解到各部门,并纳入绩效考核体系。2.加强对各项费用支出的审批管理,严格执行费用报销制度。费用报销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批,审批通过后才能报销。对大额费用支出,应实行集体决策。3.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通过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高信息化水平等方式,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费用支出。(三)成本费用分析与考核1.定期对成本费用进行分析,找出成本费用控制的薄弱环节,采取措施加以改进。分析内容包括成本费用构成、变动趋势、与预算的差异等。2.建立成本费用考核机制,对各部门成本费用控制情况进行考核。考核指标包括成本费用率、费用节约率等。考核结果与各部门绩效挂钩,激励各部门降低成本费用。七、资产管理(一)流动资产1.货币资金:加强现金管理,严格执行现金收支制度,确保现金安全。现金库存限额应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并严格遵守。加强银行存款管理,定期核对银行账户余额,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确保银行存款账实相符。严格控制资金使用,确保资金合理、合规使用。大额资金支出应实行集体决策,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批。2.应收款项:建立健全应收款项管理制度,加强应收款项的核算和管理。对贷款本金和利息应收款项,应按照借款合同约定及时进行催收。定期对应收款项进行账龄分析,对逾期应收款项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催收,如发函催收、上门催收、法律诉讼等。按照规定计提坏账准备,对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核销。3.短期投资:小额贷款公司进行短期投资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投资品种应具有流动性强、风险低等特点。加强短期投资管理,建立投资决策机制,对投资项目进行充分的可行性研究和风险评估。投资决策应实行集体决策,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批。定期对短期投资进行盘点和估值,及时确认投资收益和损失。(二)非流动资产1.固定资产:建立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加强固定资产的购置、验收、入账、折旧、处置等环节的管理。固定资产购置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批,确保资产购置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合理确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按照规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确保固定资产账实相符。对固定资产的处置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批,处置收入应及时入账。对固定资产盘盈、盘亏、报废等情况,应及时进行账务处理。2.无形资产:加强无形资产的管理,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等。无形资产取得时应按照规定进行计价入账,并按照规定进行摊销。定期对无形资产进行评估,确保无形资产的价值真实、准确。对无形资产的处置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批,处置收入应及时入账。八、利润分配管理制度(一)利润分配原则小额贷款公司的利润分配应遵循以下原则:1.依法分配原则: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进行利润分配。2.兼顾各方利益原则:兼顾投资者、债权人及公司自身发展的利益,合理分配利润。3.积累与分配并重原则:在保证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合理分配利润,同时注重积累,增强公司的抗风险能力。(二)利润分配顺序1.弥补以前年度亏损。2.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按照净利润的10%提取,当法定盈余公积累计额达到公司注册资本的50%以上时,可以不再提取。3.提取一般风险准备。一般风险准备按照净利润的一定比例提取,用于弥补可能发生的贷款损失。4.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公司在弥补亏损、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和一般风险准备后,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向投资者分配利润。(三)利润分配方案制定与审批1.每年末,财务管理部门根据公司当年经营成果和利润分配原则,提出利润分配方案,报公司管理层审议。2.公司管理层审议通过后,将利润分配方案提交公司董事会审议。董事会审议通过后,提交股东大会审议批准。3.利润分配方案经股东大会审议批准后,由公司财务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九、财务报告与财务分析(一)财务报告1.小额贷款公司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监管要求,定期编制财务报告。财务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及附注等。2.财务报告应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财务人员应按照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财务核算,确保财务信息的质量。3.定期对财务报告进行审计,确保财务报告的合法性和公允性。审计报告应作为财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并对外披露。(二)财务分析1.建立财务分析制度,定期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分析。财务分析应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指标体系,对公司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等进行全面分析。2.财务分析报告应及时、准确地反映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变化趋势,为公司管理层决策提供依据。财务分析报告应包括分析目的、分析方法、分析结果及建议等内容。3.根据财务分析结果,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促进公司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对公司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确保公司稳健运营。十、财务内部控制(一)内部控制目标1.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和金融监管政策的贯彻执行。2.保证公司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3.防范财务风险,确保公司资金安全。4.提高公司财务管理效率,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二)内部控制原则1.全面性原则:涵盖公司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各个岗位,不留死角。2.重要性原则: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性。3.制衡性原则:明确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机制。4.适应性原则:根据公司业务发展和环境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5.成本效益原则:在保证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前提下,合理控制成本,提高内部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