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阅读文本就是最好的作文素材积累方式 阅读和写作之间是紧密关联的。在一定层面来看,阅读是吸收压缩的过程,人通过阅读文本将知识进行梳理,明确书本的基本内容,基本写作技巧,以及所要表达的主题,从而形成必备的知识体系,进而对知识体系进行内化,形成自己必备的知识素养。与此同时,阅读也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面对共同的阅读文本,因为个体的知识储备和阅读素养不同,于是不同的阅读个体所获取的信息是不完全相同的,这样在大脑中所形成的知识也是有所差异的。所以说,阅读具有获取性和个体性的特征。对于阅读主体而言,一般要考虑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写这三个问题。与此相反,写作则是一个向外扩充表达的过程,写作的本质是人将所学知识向外释放的过程,人通过写作将自己内在的思想进行表达,从而形成自己对问题的独有认识或真切感悟,构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写作是建立在阅读基础上的创造的过程。对于写作者而言同样要考虑三个问题,即写什么,为什么写,怎么去写。在高考复习备考中,如果能将阅读和写作进行有效融合,在阅读和写作之间搭建起思维的桥梁,将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基于此,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说明。一、感知阅读文本,催生写作思想。对于每一篇文本而言,其背后都隐含着作者对于某一内容的具体思考,体现着作者的思想价值观念,如果能对这些文本进行深层分析,将会触发我们的灵感,从而形成自己对于问题的深入思考。如,阅读苏轼在东坡志林中的秦废封建一文,作者写道“圣人不能为时,亦不失时,时非圣人之所能为也,能不失时而已。”该句写出了时势的重要性,由此我们想到了时势造英雄,想到了一个人如何能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把握时势,从而创造出不朽的伟业。同时这篇文章也写到了李斯劝说秦始皇去除诸侯分封,采用郡县制的原因,即“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重,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天子不能禁止。”由此我们想到了,在当代社会,家族企业难以长久延续的原因。阅读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我们感悟到不仅文章的语言感人,更重要的是本文中作者为我们塑造出了人生的两个世界,即现实的世界和梦想的世界,而现实世界和梦想世界同样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两个部分,现实世界充满着痛苦,充满着喜怒哀乐,但它是真实存在的,而梦幻的世界让人充满着幻想,让人能不懈努力,为之奋斗终生,正是现实世界和梦幻世界的不断交融,才让人生丰富多彩。阅读沈从文的边城,我们在其笔下找不到一个坏人,古道热肠的船总,朴实憨厚的外公,重情重义的大老,勇敢多情的傩送,美丽漂亮的翠翠,然而故事却以悲剧的形式结尾,不得不思考是什么酿造了翠翠的悲剧命运,于是通过分析我们得知,边城中的每个人物都在为别人着想,人过多的缺少自我,一味的没有自私也会酿造出人间悲剧。阅读贾平凹的玻璃,我们看到了社会的复杂和人性的悲哀,同一件事情,当我们想着算计的时候,或许别人正在算计我们这些对于具体文本的感悟会调动我们的写作契机,形成我们的思考方向,让自己的作文在主题思想上走向深入。站在这个层面来思考,一个阅读量不够的人是很难写出上乘之作的。从大的方面来看,人阅读的目的在于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生活;从小的方面来看,人阅读的目的在于积累写作素养,提升写作思维,丰富自己思考问题的视角。从相反的方面来看,如果我们能把这些对于文本思想主旨的思考融入到自己的作文中,定会让自己的作品拥有思想深度。二、梳理文本内容,归纳写作素材。如今,各种作文素材书横行于市场,充斥着我们的耳目,各种作文技巧让我们目不暇接,其实在很大程度上阅读文本就是最好的作文素材。如阅读杜牧的上池州李使君书,我们学习了“自汉已降,其有国者成败废兴,事业踪迹,一二亿万,青黄白黑,据实空有,皆可图画,考其来由,裁其短长,十得四五,足以应当时之务矣。”一句,很显然,这句话交代了学习的方法,即观察世间万物,而后借助古书考究其事实,随后用以指导我们的现实生活,同时也交代了学习的目的,学习的目的就是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这样的素材就可以用来作为“谈学习”这类议论文的论据。2018年课表一卷的现代文阅读题的文本是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介绍了诸子之学传承发展的过程,是很好的文化素材;文学类文本阅读赵一曼女士则是很好的革命素材;实用类文本阅读则介绍了量子力学在通信安全方面的应用,是典型的科技素材;文言文中鲁芝英勇善战,有勇有谋,是典型的历史人物素材,所以对高考试题中的阅读文本的整理,也是很好的素材积累。对于书本而言更是如此,如阅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边城,装在套子里的人这三篇小说文本,我们可从这三篇文章提炼出“孤独”的话题,但三者的“孤独”范畴是不同的,别里科夫是心理的孤独,林冲是时代的孤独,翠翠是人性的孤独,由此我们可以整理出关于“孤独”这一话题的作文写作。通过阅读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苇草我们得到了人从生理层面看,和动物没有过多的差别,甚至人生是孤独的,孤独构成了人生的常态,而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会思考,因此“能否思考”是人和动物最大的差别,将这一话题进行有效拓展,就可以得出关于“人生”的话题思考。因此在一定层面来看,身边的阅读文本就是很好的素材,一本书,一篇文章,一套试题,只要我们对其认真梳理,就会整理出诸多有写作价值的材料,用这样的材料来论证我们所写的话题,定会获得高分。所以阅读文本的过程就是积累素材的过程,我们通过对于文本的详细解读,整理出自己对于文本的独立理解,让简单的碎片化的素材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感悟,用以丰富我们的文章内容,从而写出内容丰富的作文。三、探析文本技法,形成写作技巧。每一篇文章都有自己的行文技巧,这种行文技巧为我们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如果能将这些技法注入我们的作文,同样会让文本出彩。如阅读郁达夫的古都的秋,文章开篇交代了古都秋的特点是清、静、悲凉,随后分别从古都的树,古都的人等角度围绕清、静、悲凉来书写,是典型的并列结构行文;阅读赵一曼女士,我们体会到了文学作品中融入历史事实的作用,一方面它丰富了文章的内涵,同时也增强了文本的真实性;阅读古渡头,我们体会到了诗词式结尾的好处,可以让文本言有尽而意无穷,在一定层面上会增强作品的空灵感;阅读李锐的锄,我们体会到了开篇对话描写的作用,明白了作品中的对话描写,一则会表现人物的真实心理,同时也能推动情节的发展,为后边的行文做铺垫等,将这样的写作技法融入我们的作文中,会避免文本行文上的因为写作手法单一而索然无味。以下以一则实例做具体分析。文言文阅读的文本吕氏春秋开篇:天无私覆也,地无私载也,日月无私烛也,四时无私行也。行其德而万物得遂长焉。尧有子十人,不与其子而授舜;舜有子九人,不与其子而授禹:至公也。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很显然,这段文字采用了从大自然入手的行文方式,我们对其进行模仿,就可以用此方式来进行自己的作文构思。如要写一篇关于“母爱”的文章,我们就可以写成:我曾用水的眼睛审视生活,生活也曾如秋水般阴郁、遥远。阳光透过枫林洒下来,我顺着光束向上望,却似乎又看到一望无际的蒹葭,雾雪般的白色,水草般的柔软。在一片渺渺中我看到了妈妈的眼睛,看到了当年妈妈做出选择的那一刹那。因此,阅读文本的过程在一定层面也是学习写作技法的过程,通过对阅读文本内在行文结构的分析,把握其写作技巧,从而巧妙地运用到自己的文本当中,做到学以致用,是比较现实的学习写作的方法。叶圣陶说,“作文写作的核心在于模仿”。因此,作为高中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能将阅读和写作进行割裂,而应充分认识二者之间的关联,在阅读和写作中搭建起思维的桥梁,让阅读过程和写作过程充分容为一起,实现在阅读中聚集养料,在写作中释放能量,让读和写走上一起化的教学和学习之路。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